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农门财女 >

第34部分

农门财女-第34部分

小说: 农门财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算,但这玉佩他们肯定是要拿回去,到时候肯定会引出些事情来,蒋保山的意思,我们两家先不忙定亲,等把玉佩的事情处理好,再定也不迟,爹,你看呢?”
赵老爷子略一思索:“是这个理,富贵人家是不会让金珠这孩子去做正房,要金珠去做小当妾,蒋保山肯定是不会答应,救命之恩他们也不好不报,要回祖传玉佩再给些财物是他们最喜欢的结果,嗯,那这事就先等等,再怎么说蒋家也收了人家的玉佩,没有退回去还真不好再谈其它,老二啊,那这事你就看着办,金珠这孩子你让你媳妇多上点心,女红针线要是有机会就先教教她。”
赵盛忙点头答应下来,转头却又皱着眉头道:“金珠这孩子倒是好办,永健这小子可是有些难搞。爹你也知道,永健他从小聪慧,我们手里的这些本事他早就学会,听说祖上的事情后就一直缠着我,问我学祖上的那些绝技,可我哪会那些啊,也不知道他从哪里知道了那本书,前年就一直缠着我要,我没答应他,虽然那书没人能看懂学会,但到底是我们赵家的传家宝贝,可是我前几天却看见他拿本书看,正是那书的手抄本,我说了他几句,让他别浪费时间,可他不听偏就要认死理,说什么是人写出来的就定有人能看明白,还说什么不弄明白他誓不罢休,真伤脑筋。”
“永健识字?谁教他的?”赵老爷子非常奇怪,赵家家境一般人口众多,赵老爷子还有好几个兄弟,儿子孙子辈一大堆,送孩子去私塾上学费用巨大,加上本身又都是木匠,识字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也就没有让孩子们去上学,永健应该也不识字才对啊。
“他说是金珠教的,还签了个五年契约。”赵盛把从赵永健那里听来的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金珠这孩子不错,是个聪明伶俐的,我们真没走眼,只是永健这孩子看明白那书了吗?”

第五十七章 能有多难

“爹,你也犯糊涂了,这书又不是只有我们家有,家里的这本不过是祖宗留下,才一直珍藏着。早在当年,这书就印制了成百上千本,到如今都有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可惜一直都没人能读懂看明白,永健看的那本就是在外面买的,他不过是才跟着金珠学了几个月的字,哪能看得懂那书,要是他真能看懂,那我们赵家可就又要发迹了,呵呵!”
赵盛呵呵笑着,儿子一心专研木工技艺本是好事,可偏偏看中的是那本书里记载的东西,那书要是那么轻易的能被看懂,也不会流传到满世界都是,那可是本被奉为木工圣典的书啊。
“老二,这也没什么可犯难,永健想专研就让他捣鼓去,反正他现在年纪小,正是尽头足的时候,等到了你这个年纪,就是有心想专研点啥,也没那时间和精力,一大家子人都等着吃饭,哪有那时间倒腾新东西,他现在没有负担又有冲劲,说不定还真能鼓捣点啥出来,就算没有也能学到些新东西,等过几年他大了自然也就明白过来,现在不用瞎着急,你找点东西多让永健练练手,这熟能生巧的老话是不会错,多练练有好处。”
赵老爷子对金珠给赵永健定契约的事情很满意,这媳妇固然是要找个贤惠,但聪明能干却是更好,金珠人小没人教导,手上的能干技能现如今是没有,但脑子聪明这些就不是什么难事,至于用每天一个字的代价,使唤自己孙子五年的事,赵老爷子非常乐意,要是把五年改成一辈子不是更好,成了夫妻谁使唤谁还不都一样,家里有个精明能干的媳妇,这男人才能放心的在外面做事,这可是老赵家几辈子走南闯北得到的经验!
赵老爷子的这一番心思,如果被金珠知道了,她肯定会仰天长啸,误会!天大的误会!我只喜欢钱,真的只喜欢钱,虽然你家孙子很妖孽,但美男一直都是我心中的痛啊!我不要,至少在没有很多钱之前。
金珠跟在赵永健的后面,乐颠颠的回到家,守着赵永健把背篓中的边角料倒出来,就忙着蹲在地上挑拣分类,浑然忘记了自己身边还站着个人,什么时候赵永健走掉了她都不知道。
手里掂着一块不大的木料,金珠朝满仓家走去,沉甸甸的感觉让她嗅到了钱的分量,她不由得心生遐想,要不然让赵永健帮忙先雕个元宝模样,想钱的时候闭着眼睛摸一摸掂一掂,就能让心里舒坦些,呵呵!这就是穷人穷开心的办法!
满仓差不多和金珠一起到家,虽然背的不多,但他年纪小即使是从小就干活,毕竟体力有限,回家后把背篓往地上随意一放,没力气再把木料倒出来,靠坐在椅子上休息了半响,想着自己烧的一坑木炭,转身就又朝外走了,金珠没找到人,见到胡乱放在地上的背篓,不用人喊,自动自发的跑上前去,用出吃奶的劲才分批把边角料搬回了家。
经过这么一折腾,金珠虽然热情高涨,但体力却拖了后腿,已经没力气抱着挑捡出的一部分边角料去找满仓,看看今天天色已经渐晚,也就没再出门,索性留在家里翻看手里的这些边角料,等着蒋保山回来后一起去秦家吃晚饭。
第二天一大早,金珠起来忙着吃过早饭,用小背篓背着十几块拳头大小的边角料,就找满仓去。
满仓的热情更是高涨,金珠到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烧制新的一坑,昨天烧制好的木炭冷却后都拿回了秦家。昨晚上,满仓专门拿了几块木炭,引燃后放进堂屋中的火塘里,一直守在旁边盯着木炭最后烧成白灰,深夜才上床睡觉,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他就又起了床,第一个吃完早饭,从柴堆里翻捡出木柴背着就跑去烧制。
“满仓,等你这坑烧完,你试着烧烧这些。”金珠把背篓放到满仓面前,拿起一块递给满仓,“这种木料质地紧密,燃烧不容易,想要烧透更加不容易,所要花费的时间会有些长,但是一旦烧制出来,你就会发现,它比用木柴烧制的木炭更耐烧,火力强不容易熄灭还没有烟,是上好的木炭。”
满仓茫然的接过边角料,看了半响才劝道:“金珠,你要这些边角料就是为了烧制木炭?木炭还分好坏,不都一样吗?再说了,这么一小块一小块的,烧制出来也不够用啊,还是要用这些粗大的柴火烧出来才行,你家和我家一个冬天要的木炭可多了,这些边角料点燃不容易,烧制一坑单引燃用的刨花和细树枝就要好多,不划算还费时间,还是不烧了吧。”
金珠呵呵一笑,知道和满仓有些解释不清楚,农家人对使用的木炭根本没有讲究,能有得用就不错了,哪里还想着挑肥拣瘦,可自己这木炭不是留着自己烧,那是要烧来卖给有钱人,品质就非常的关键,普安县靠近益京,富贵人家非常多,只要能烧制出来,不愁没有销路,外面的路刚好冬天就能修通,这烧制出来的优质木炭正是好卖的时候,可不能错过了。
金珠想了想道:“满仓,我看你烧制木炭好像也不太难,要不你帮我挖个坑,我自己来烧。”满仓说的也有道理,边角料烧制的木炭不适合家里取暖用,让满仓停了他的那一坑来烧,的确很不经济,反正在地上挖个坑也容易,自己弄一个不就行了。
“不行,你要是被烫到怎么办,我爹可是说了,伤到你和满柜的话,我也就别想烧了,不行不行。”满仓的头摇成拨浪鼓,金珠平时什么事情都没做过,来烧制木炭那不是开玩笑嘛。
“满仓,你放心我会很小心,不会出什么问题,反正你就在旁边看着,点火什么的你来,这样不就行了。”金珠很有耐心的劝说满仓,她知道满仓为了能烧制木炭,花费了多少心思,自己当然不能拖累他,但优质木炭的前景很可观,放弃了更加可惜。
从来不愿意动手做事情的金珠,忍不住想亲自动手,不就是烧制木炭嘛,能有多难!

第五十八章 不划算

满仓在金珠的劝说下,最终妥协了,不过商量到最后的结果和他自己烧制没太大的差别。满仓挖坑,满仓点火,满仓扒拉出木炭,但凡是和火有关的事情都是满仓做,金珠知道这是满仓最大的让步,不这样做满仓不会安心,她也乐得满仓帮她干了大半的活,喜滋滋的答应了。
金珠准备刨花和更多的细树枝,然后在满仓挖好的坑底堆了厚厚的一层刨花,把细树枝网格状的搭在上面,用的量几乎是满仓的两倍,边角料不易引燃只能以量多取胜,多点树枝就能多燃烧一会,才能把边角料引燃。小心的把边角料平放在树枝上,金珠又厚厚的盖上了一层树枝,堆成了一个馒头状,哦,不,应该是包子,皮厚肉馅极少的包子。
用泥把周围封住,金珠举着自己满是泥的手,满意的上下打量着,不错,虽然是第一次做,这泥包子还是有模有样,顶上戳了一个窟窿眼,靠地面的地方扒出一个引火浅道,就等着满仓来引火点燃。
满仓一直都在旁边看着指导,见金珠完成的不错,老成得像个师傅般在旁边不住的点头,看得金珠一阵好笑,一撇嘴:“满仓,该你引火了,可别燃不起来哦。”
“不会,我引火可厉害了,怎么可能引不起来呢,里面堆得刨花又那么多,只是就只烧那么几小块木炭,这些引火的柴火可惜了,都够我烧制两坑的了。”
满仓心疼的发着牢骚,手脚却不慢,利索的引燃手里的刨花,小心的塞进引火浅道里,看着里面的刨花被引燃后才忙缩回手来,双手趴在地上撅起屁股,歪着头嘴对着浅道里轻轻的吹着,比引燃他自己的都认真。
今天没什么风,看着满仓用嘴当吹火筒的模样,金珠一阵无语狂摇头,她的肺活量实在太小,这样的活动显然不适合她,忙转头四下寻找可以当扇子的东西。在旁边的一处地方,金珠看到一种叶子很大的植物,忙折了些来握在一起,暂时充当一下扇火工具,把满仓从地面上换了下来。
“真是好麻烦,要是有个鼓风机就好了。”金珠终于看见树枝被引燃,把手里的叶子一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就抱怨开来,为什么满仓那坑引燃没费多大劲啊,自己又是吹风又是扇火,真是累啊。
抱怨归抱怨,看着从里面透出的点点火光,金珠的眼睛又开始冒铜钱了,不由的暗哼哼,“加油烧吧,烧吧!烧出来可都是钱啊,呵呵!”
金珠这坑引火的刨花和枯树枝很多,火势一旦烧起来就很快,等满仓自己的那坑开始准备要堵风眼时,金珠的这坑里面已经是大火熊熊,火苗直往顶上的风眼里往外冒,看得金珠一阵胆战心惊,这势头怎么比满仓那个要猛烈得多,也不知道里面的边角料怎么样了?
满仓三两下把自己坑的风眼堵住,就转过来看金珠这坑,“金珠,你刨花和枯树枝放得太多,这火势烧的太快太猛,里面的那些边角料怕是要烧过了,我看可以把风眼堵住熄火了。”
“不不,满仓先别忙,再等等看。”金珠拦着满仓,她想再看看。
“金珠,这火那么大,你的那些木料太小,很容易就烧过头,熄火晚了可就烧成灰。”满仓看着金珠坚持的模样,有经验的劝说着,这样的火势真是很容易烧过头。
金珠的心里没有一点把握,资料上介绍烧制这类木炭,要先大火燃烧两三天,而后要关小风眼再焖烧一周,最后打开所有的风眼进行煅烧,然后封住所有的风眼熄火,这样才能烧制出上等的木炭来。
可资料上介绍的木料,和这些边角料是不是同类,金珠不知道,她忘了问赵永健这些做家俱的木料名字。资料上烧制木炭是以整棵树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