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农门财女 >

第363部分

农门财女-第363部分

小说: 农门财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金书院,鸿金农院,鸿金技院,鸿金财院,鸿金……鸿金军院,三弟妹,你这是……”任杰鸿大吃一惊,前面的那些他在金珠的提示下也想过,可是却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军院。
“军院吗?那个只是个预想,只是让二哥有个心理准备,能否开起来还要看时机,现在先放一边,我们看其他,二哥,你先看,看完我们再说。”金珠不以为然,她心里早就想好怎么弄,只是时机不到。
任杰鸿一目十行,很快将书册看完,其实也没多少,几页而已,还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具体实施的细节并没在其中,可就是这样也让任杰鸿目瞪口呆。
这真是一个十岁多孩子的想法吗?太惊人,太恐怖了,幸好,她是自己人。
“二哥,怎么样?”见任杰鸿看完,金珠忙问,她后面还有一大堆的事,要赶时间。
“我看没什么问题,只差人。”任杰鸿深吸了一口气,看向金珠,道:“三弟妹,下面的人好办,可这些学员的先生,都请的是什么人,三弟妹有考虑了吗?”
“有,我这里还有份名单,二哥请看,你是鸿金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书院的先生,农院由老顾领头,他安排人来教,技院包含的东西比较多,像是女红啊,木工啊等等,我亲自安排人,至于财院是方管事主管。这些只是暂定,具体的人还要等钱叔那边。”金珠道。
“三弟妹,二哥除了诗词书画还能点评一二,你的这些学院我就无能为力,你觉得行就行。”任杰鸿摇头轻笑,生平第一次生出读书无用的念头,可转念一想,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没有用到实处。
金珠弄的这些学院,看着奇怪可笑,哪有种田都要讲学,可再看理由就从心底信服,那些父传子子传孙的经验,要是能编撰成书,通过教学交给其他人,就不会出现因为意外而失传的事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
“二哥,你不能这么说,老实说,老顾他们只懂田地间的实际劳作,但要如何编撰成书,找到合适的先生传授给其他人,这些问题却要我们考虑,不,要二哥考虑,你是院长,责任重大!”金珠将手中名单递给任杰鸿,又道:“钱叔已经再找合适的人了,一旦发现就会让他们去找二哥,还有钱,我跟方大娘说过了,只要是二哥要钱,她就放,还有打下手的人,我也跟老顾说过,准备送一批人给二哥先用着,毕竟,二哥现在是鸿金先生,没钱也没人。”
“呵呵,你呀,何必说那么明白,二哥知道。”任杰鸿笑着摇头,对金珠的直言只能报以一笑,都说了那么明白了,他就不能动用他手下人的力量。
“呵呵,二哥,我性子一向如此,对自己人都是直来直去,没有拐弯抹角的习惯。”金珠笑着起身就往外走,“二哥慢坐,我还有事就不陪了,走了啊!”
任杰鸿一愣,还真是不拐弯抹角啊,客人都没走,她这个主人却拍拍屁股跑了。
金珠一路小跑进一件房间,里面早已经坐满了人,正叽叽喳喳议论不停,见金珠进来,忙住了声。
“媚儿,将这些册子都发了。”金珠走到主位上坐下,早抱着一堆册子的姚媚儿闻言,将手中的册子一一发到相应人的手中。
“每个人都有,还有不识字的人吗?上面有你们的名字,其他字还不认识,自己的名字总不会不认识吧,都看仔细了,要是拿错了其他人的册子吭一声,不要等办砸了事情再来跟我说,看错了,那个时候就没用了。”
金珠盯着每一个管事的脸,她早交代过,一文堂的管事,识字的最好,开始不识字也没关系,当上管事了就要学着识字,如果发现谁不学,对不起,以后就不用当管事了。
“没错,这是我的,上面有我的名字,还有我管事的部门。”
“对,我的也没错,这本是我的。”
所有管事都忙着表示没拿错,有的还翻开看里面,显得比其他人识的字更多,不但能看册子的封面,还能看里面的内容。
“好,既然都没错,那我们开始开会。”金珠手一扬,止住众人的声音,宣布正式开会。
“大家都看着手里的册子,看不明白没关系,现在听仔细了,回去再细看。”

第四百七十六章 蒋家招人啦

没几日,普安,乃至周边的村子,甚至隔壁的几个县都听说了一件事,口子里蒋家正大量招人手。
“哎,听说了嘛,蒋家招人了。”
“蒋家?哪个蒋家?”
“还能是哪个蒋家,口子里蒋家呗,哎呦,瞧你这榆木脑袋,没听说过口子里蒋家,总听说过钱方街的那个蒋家吧?”
“知道,那哪能不知道啊,你直接说钱方街蒋家不就完了,说什么口子里蒋家啊,快,说说,他们要招多少人,要什么样?”
“什么钱方街蒋家,不懂就别乱说,钱方街只是蒋家的一处产业,我听隔壁邻居的表哥的亲戚说,口子里蒋家的其他产业多了去了,钱方街只是最有名的一个。”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赶紧说吧,他们这回要招什么人,是招短工还是长工,要签卖身契吧?”
“好像是长工,我邻居的表哥的亲戚说,这是长工还是短工要看人定,做得好就当长工,做得不好就不要,至于卖身契的事我不是太明白,听说蒋家这回要签什么年契,先试用一年,做得好就签三年,如果还行就继续签。”
“这是个什么意思?”
不明白,几乎所有人都不明白了,有心人趁机造谣,“还能是什么意思,蒋家的心思重着呢。”
“心思重,什么个意思?”有人不解的问。
“找人牙子花钱买人,签了卖身契。这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他家的事,可如果只签什么短契,三年一签,这不是明摆着吗?你要是年轻力壮。他就跟你签三年,等签个三五次后,你老了或者病了,他可以理直气壮不和你签,你还只能认着,没地找理说去。”
“真是这样?怎么听着有些不对劲啊。”
“怎么不对劲,买人不要钱吗,现在不比前几年,一个人最少都要两三两银子,再加上吃穿住等等一堆事。一个人最少要花三五两银子。蒋家这次听说要的人多。一个人三五两,十个人就三五十两,一百个人呢。可就是三五百两了,让他们一次拿出那么多钱来买人,可心疼死他们了,这不,想出个签短契的法子,只开每个月的工钱,吃穿住都不管,多划算啊,不但省钱还省事。”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心是够黑的。”有人赞同,原来还盘算着伙计们穿的新衣服,这下泡汤了,心里气啊,早怎么不知道有个口子里蒋家,要早知道,早就卖身进去了。
“我觉得这个法子挺好,家里有老有小,在外干三五年活,攒点钱回家自己弄个营生,总比当奴才强。”有人不同意,这个法子怎么就心黑了,也不是人人都想当奴才。各家铺子里的伙计说起来谁不是干短契的话,只是没说在明面上。
东家瞧你顺眼,留你多干两年,不顺眼找个借口让你走人,要说管吃住,不就是一口剩饭几块木板子吗,也不是离乡背井,每天干完活多走点路回家吃住,虽然辛苦却能见家人面,挺好的啊。
“这话也对,只是不知道伙计们的那身衣服,要自己花钱还是东家给置办呢?”有人听了直点头,钱方街刚起来没多久,蒋家就是有钱也只能算是新贵不是正经的大族,也不知道能兴旺多久,想攀龙附凤的人也在掂量,还是签个短契试试看,真有前途再法子也不迟。
“我就知道你小子惦记着那身衣服,走走,想知道还不简单,直接去问问不就行了。”
呼啦啦,一群群的人往城外走去,老顾在城外租了个院子,专门用来招人,比城里方便,院子外就是农田菜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招人不能听嘴说,直接动手又快又方便。
赖木匠一把推开家门,边朝里走边喊:“爹娘,孩子他娘,快收拾收拾,我们这就搬家。”
正在院子里干活的赖父一惊,抬头忙问:“大郎,这是出什么事了,怎么一回家就叫你媳妇收拾东西,是不是你在外面闯祸了?”
赖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枯黄的菜,“大郎,你不是出去找活干吗,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快让娘看看。”
怀胎六个月,肚子才刚出怀的赖妻也忙从屋里出来,脸色蜡黄身形干瘦,急急忙忙往赖木匠身上看,没见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才送了口气,还没说话就眼睛一黑,忙扶着门框站稳才没摔倒。
“桂花,你怎么了?哎呦,都怪我,太高兴了也没说明白,让你们受惊了,快,都屋里去。”赖木匠扶着赖妻回到屋里,扶着赖妻躺下,才对着跟进来的赖父和赖母道:“爹,娘,我没出事,是找到干活的地方了,东家人好,给安排了吃住的地方,我这是来接你们一起去。”
“接我们一起去?”赖父赖母对视一眼,不明白。
“大郎,你找到了干活的地方只管去,家里有我。”赖妻挣扎着坐起来,她知道自家男人是放心不下家里,要不也不会找了那么多活都推了。
“是啊,大郎,你别担心家里,给东家干活多卖点力气,争取早点回来就是了,家里有我和你爹,你不用担心你媳妇。”
赖母也以为赖木匠担心家里,在东家附近找个房子接他们过去,方便就近照顾,可是不行啊,媳妇的肚子已经六个月了,再过三月就要临盆,生在外面总是不好,再说了,省下那点租房的钱给媳妇买点吃食不更好,犯不着花那些冤枉钱。
“不、不是,哎呦,我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赖木匠一着急就忘了该怎么说,错眼看见刚进门的弟弟,忙一拍大腿,站起身拉住赖二郎,急道:“老二,走走,快跟我去东家试试手艺,要是也通过了,咱们一起搬家。”
“大哥,你也去蒋家试手艺去了?”赖二郎一愣,忙问。
“是啊,我通过了,这不,忙着回家找你,随便收拾收拾好搬家。”赖木匠自豪的一挺腰。
“真的啊,哈哈,太好了,大哥,我也通过了,这一路跑得满身汗,就是为了回来叫你,没想到大哥你也知道了,哈哈哈!”赖二郎拉着赖木匠哈哈大笑。
“大郎,二郎,你们这是……”赖父不明白,看着笑成一团的两个儿子,心里直犯嘀咕,莫非是撞邪了,都揭不开锅了,怎么还能笑得那么欢实。
“爹,是这样,嗯,嗯,老二,还是你来说,我一激动话都说不利索了。”赖木匠嗯了半天也没嗯出半个字,忙让赖二郎说。
“好,我来说,不过要先等我顺顺气。”赖二郎没笑话赖木匠,他顺了半天气,才算把发生了什么事说了出来,惊得赖父赖母和赖妻如同做梦。
第二天,珠峰物流的马车停在赖家门口,赖家五口除了赖二郎外,全都红光满面,好像昨晚吃了一桌丰盛的席面,从里到外都发着光,赖妻枯瘦的脸也神采奕奕。
赖母穿上压箱底的衣服,有些宽大还有些皱,以往穿在身上总有些可惜衣服,蜡黄的脸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可今天穿在身上却不同,反觉得这衣服不适宜了。
“大郎,你去催催二郎,东家接人的车都来了半天,不好让人家再等了。”赖母不安的拉着衣服角,看着赶车的伙计,连声抱歉。
赶车的伙计穿着新衣服,和钱方街的大致相同,他面带微笑背脊挺的笔直,换成是以前的东家,他早不耐烦了,可在珠峰物流不同,不仅活干得带劲,这人走到哪也带劲,没看见不远的大姑娘们都偷偷躲着看他,有几个大娘更是朝赖母招手,想必是叫她过去问问,自己的生辰八字和是否婚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