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桃花仙by雾隐空回(受另有所爱 攻深情守候 he) >

第2部分

桃花仙by雾隐空回(受另有所爱 攻深情守候 he)-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外夫人道:“官人莫急,会写曲儿总比连曲儿都不会的要好。”

  陶员外指着夫人的手抖来抖去:“你啊~你啊~就是有你这么个妈,儿子才会这么不成气候。”

  一甩衣袖,大步走了。

  接下来数日,陶员外每日在家蹲守,派了大群家丁看着陶小公子。

  陶林起先赌气,每日在家暴饮暴食,直到一天他老母兴奋地端着自己熬佛跳墙跑来看望他,欣喜地问:“儿啊,听说你连娘煮的七虫七草汤都喝了?难道是为娘厨艺大有长进?”

  陶林小公子哼了一声:“爹再不放我出去,我就喝你的十虫十草汤去搞慢性自杀。”

  员外夫人手一抖,扑上去直摸儿子的脸:“儿啊,好不容易把你喂胖了一圈,你怎忍心这样与为娘说话。”

  陶林小公子闻言猛地跳了起来:“胖~胖了一圈?”

  员外夫人望着他,欣慰地点头。

  陶林小公子立刻翻箱倒柜。

  员外夫人道:“你找什么?”

  陶林小公子道:“镜子。”

  话说陶林小公子虽然脸蛋长得不咋地,身材皮肤以及气质那都是刚刚滴。

  那头长发天天都要用皂角洗一次用淘米水泡一泡,再用清水过个来回,长此以往头发又黑又亮又直,跟瀑布似的,就算天下最黑的乌鸦见了也得含恨而死。

  执柄折扇,穿一身绫罗绸缎,身材颀长高挑,那小腰不过两尺一二,再看那执扇之手,竟与扇上吊着的白玉坠子如出一辙。背影遥遥望去,可谓倾国之佳人,遗世而独立。

  如此这般,在陶林照完镜子后不出一个时辰,他便老实了。

  毕竟,脸蛋已经很遗憾了,那么其他部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身肥肉的话,别说勾搭不上姑娘,自己看了也不爽。

  这事儿传到员外耳朵里,员外十分宽慰,儿子终于肯静下心来乖乖读书了。于是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屁颠屁颠奔儿子书房勘测形势去了。

  只见陶林公子端坐于书案前,面前放了一摞书,手上正捧着一本,见了自家老子,立刻摇头晃脑念了起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爹,您来啦。”

  陶员外点点头。

  陶林公子又念:“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陶员外忽的觉得有些奇怪,问道:“林儿,为何这几首诗只念其中一两句,而不完整地背诵下来呢?”

  陶林小公子道:“因为孩儿觉得这两句最有意境。”

  陶员外摸着胡子若有所思地点头,却越想越不对,下一刻,手忽的卡在胡子上,脸色铁青。

  “爹,您怎么啦?”

  “你~你个……”话未完,人晕了。

  小厮几个手忙脚乱把员外抬出去,傍晚时分,员外终于醒了,挣扎着爬起来,口中嚷嚷着:“孽子啊孽子啊。”

  不听夫人管家劝阻,没头苍蝇似的抽了根鸡毛掸子就颤颤悠悠朝儿子书房晃去。

  待走到书房门口,又听得自己儿子的朗朗读书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依旧在念那两句。

  那诗句犹如咒语一般萦绕在陶员外脑袋上方,久久不散。陶员外彻底无力。

  许久后,吩咐门口的小厮道:“少爷若到日落还在念这两句诗,就别给他饭吃。”回头走了两步,又折回来,重新吩咐,恶狠狠恶狠狠地道:“少爷若到日落还在念这两句诗,就用海参鲍鱼熊掌满汉全席诱惑他,把他喂得连爹妈都认不出他来!”

  第3章

  好在,说这话的老头子已经够老了,没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要不然依陶小公子的定力加陶老员外的执着,陶小公子铁定会被喂成肥猪一只。

  差不多也是在这段时间,陶员外时来运转,被派到杭州当官去了。

  一时间家里气氛和谐,大伙都忙着收拾,准备举家迁往杭州城。

  说到被派去当官,理应是陶员外最高兴,却偏偏陶小公子比他家老子更高兴。

  问其故,曰:生命不息,泡妞不止,新的天地~正等待本少爷去开辟!

  *** ***

  话说杭州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美景名冠天下,南屏晚钟,平湖秋月。陶小公子来的第一天,却放着美景不看,兴高采烈溜了大半个城,列了如下一张单子:

  杭州妓院前三甲:

  倾城楼(美人多)

  月西楼(才艺好)

  丽春院(密制酱鸭味道好)

  杭州酒楼前三甲:

  烟波楼(风景好)

  福禄来(菜量多)

  鸭子大王(名字好)

  杭州赌坊前三甲:

  财源滚滚来(风水好)

  天上掉下个大元宝(设施好)

  小赌坊(老板娘长的好)

  ……

  ……

  如此以下一一罗列杭州各个娱乐场所前三甲。陶小公子的目标是:全面进军,多项发展,一个不少统统落实。

  有了好去处,自然乐不思蜀。

  某一日,陶小公子正摇着扇子优哉游哉听戏,初秋光景,二楼雅座,光线正好,轻风飒飒。

  忽听得一阵骚动,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戏院里人陆续少了近一半,台上唱戏的也因此故走了两个音。陶小公子忍不住,从窗口探出半颗脑袋,只见楼下街道人群一溜统一朝着某个方向涌去,再定睛一看,发现群众竟多是男性。

  一把拉住个正起身也想往外走的男子,疑惑道:“这位兄台可否告知在下,为何这么多男子一起涌向同一个方向?”

  那人不耐道:“抛绣球没见过啊,傻佬。”说罢甩开陶公子手,眨眼冲下楼,也加入了人群。

  陶小公子望着那人背影,悻悻道:“傻佬……臭小子,你全家都傻佬!”

  一撑折扇,背脊挺得更直,大步跨出戏院,也朝着人群方向走去。

  烟波楼,人声鼎沸。

  大红灯笼,彩旗飘飘,舞龙舞狮好不热闹。

  三楼处,卸去了门窗,独留栏杆,空出了好大一片地,空地处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坐了几个老头子。

  鞭炮声渐止,一个老头拄着拐走出来,冲大家挥挥手:“父老乡亲你们好,千里迢迢赶来的小伙子们你们幸苦了!我是烟波楼的老板,今天,我的好友——柳知府——的女儿,将在本店举行隆重的抛绣球仪式,以此来寻找到她的如意郎君……”

  老头子话一结束,众人热烈鼓掌。

  在掌声中,三楼又出现了几个穿着喜庆的老太太,老太太们按部就班一一坐下,笑容满面。

  接着是主角老爹说话,主角老娘说话。

  陶小公子听着几个老头老太说话已然觉得有些无聊,却被人群挤得无法,不得已继续听废话。

  快要昏昏欲睡时,主角终于登场——

  乌云叠鬓,杏眼桃腮,杨柳纤腰,穿一袭粉色衣衫,如春日里来桃花开。漫天霞光盈盈晃晃令人睁不开眼,明肌雪肤映衬一头柔顺黑亮的发,一双甄明瓦亮的眼,两瓣粉色薄润的唇,可谓倾国倾城之佳人也,百年难得一见。

  前一句说的是她,后一句,说的是他。

  从先前主角爹娘的发言中,大抵知晓此人应是主角她兄长。

  那人穿一袭华衣,金线滚边花纹繁复,色彩艳丽,安安静静站在主角身后,目光里有种不为世事的空,神态亦是孤绝。

  陶小公子看呆了,眼前景象是如此……熟悉。

  一眨眼,烟波楼好似变了个样,周遭一切嘈杂都消失,灯花亭台,玉宇回廊,飞檐反宇,雾阁云窗。只有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安安静静站着,雾气蒙蒙里朝他望了一眼。

  陶小公子被他那一眼震到,打个激灵。

  之前看他看地傻掉,主角说了什么他没听见,主角的绣球砸到他脑袋上了,他也不知道。这回,一干众人眼睛齐刷刷盯他身上了,他终于找回了魂。

  *** ***

  话说那日的陶小公子有点反常,从烟波楼离开后没再去别的地方消遣,早早回家洗洗睡了一个大头觉。

  陶员外犹如一个偷窥狂,一路跟踪自家儿子上了茅房洗了脸洗了脚上床,之后内心揣摩:难道儿子从良了?

  可惜第二天一早,陶员外就被气的差点心脏病发,抽了鸡毛掸子直冲儿子房。

  陶小公子犹在睡梦中,忽觉屁股有些疼,在梦境里摸了摸自己的疼痛部位,一摸,摸到把鸡毛,眼睛豁然睁开,从床上一跃而起。

  额头硬碰硬地撞在他老子脑袋上,陶员外更加愤怒,扬起鸡毛掸子不分东南西北狠抽一通,一时间房间里乱成一锅粥,鸡毛满天飞。

  房门口陆陆续续又来了些人围观。

  陶夫人终于出现,陶公子看见救星,飞扑进他娘怀中,抹泪呼救道:“娘亲,娘亲……”

  陶夫人哇地一声,竟也哭了!声音比陶小公子还要洪亮,拍打着儿子的肩道:“我说儿子啊,你说这么多姑娘你不选,怎么偏偏挑了柳知府他女儿啊!作孽啊作孽啊~”

  陶员外气地浑身哆嗦:“我说你这孽障啊……不喜欢人家就别去招惹人家,抢了绣球再毁约,你如何做得出来?对方是柳知府柳大人!惹了他我们全家别好过!你~你还不赶紧给我穿衣起来!”

  陶小公子揉揉惺忪睡眼,一时反应不过来:“起来干嘛?”

  陶员外怒道:“选礼!下聘去!”

  陶小公子的朦胧眼一下子瞪成牛眼:“不要!不要不要不要~”

  陶夫人同情地看了儿子一眼:“儿啊你定要好好努力考取功名,等你官做得比柳知府还大了,就不会被媳妇欺压了。”

  陶小公子一步一步往后退,他爹怒,气吞山河道:“敢跑家法伺候!”

  陶小公子顿时成了木桩一根。

  陶员外走在前,后面一众家丁扛着根木桩紧随其后。

  第4章

  柳府大堂。

  十二张红木椅子排成两列,堂中一副八仙过海图,角落里几盆青葱的文竹。

  陶员外、陶夫人在拱手打了招呼之后落座,立刻有丫鬟上茶。

  此外堂中坐着:柳知府、知府夫人、柳少爷,柳小姐。

  柳知府摸胡子,柳夫人摸帕子,柳少爷喝茶,柳小姐拿眼上下打量陶小公子。

  陶小公子坐在椅子里猛摇扇子。

  剩一媒婆在大堂中央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柳小姐相貌端正,师出名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陶公子……呵呵,胸怀天下,为人豁达,玉树临风,潇洒倜傥,实乃佳偶天成,天作之合,绝配~绝配啊……”

  陶员外望了眼儿子,偷偷擦了把脑门上的汗。

  陶小公子扇风扇得不亦乐乎,额前头发全飞起来。

  柳小姐看着他,捂住嘴偷笑。

  柳知府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道:“陶员外家,几代书香门第,陶公子又乃三代单传,小女昨日初见,倒是中意得很,却不知为何昨日陶公子会——”

  “犬子昨日一回家便上床歇息,想必是身子不太适宜,接到柳小姐的绣球一时之间昏了头,稀里糊涂以为是在做梦呢,这不今日就赔罪顺带下聘来了。”陶员外亦起了身,规规矩矩拱手道。

  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