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拾娘 >

第13部分

拾娘-第13部分

小说: 拾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章 借书

“拾娘姐姐,你终于回来了”拾娘才跨进自家那个简陋的小院子,一个身影就扑进她的怀里,比身影更早的自然是熟悉的声音。
“二妞,我说过你多少次了,姑娘家不要这么冒冒失失的,一点都没有个姑娘的样子。”拾娘一边熟练地扶住怀里的小姑娘,一边带了些训斥的口气道。
“我想你了,拾娘姐姐”二妞笑嘻嘻,虽然被拾娘从怀里赶了出来,但是她却一点都不以为意,还是拉着二妞的袖子不撒手。
“我知道了”拾娘伸出指头在她额头上重重地点了一下,受不了她的孩子气,却又笑着回应道:“姐姐也想你了。”
“真的?”拾娘简单的一句话让二妞的都亮了,颇有些神采飞扬的感觉,她从来就没有听到拾娘说这样的话,事实上拾娘极少对人说这种话,就连对莫夫子也一样。
“当然是真的”拾娘笑着摸摸二妞的头,这是她以前不会做的动作,她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带了一些疏远和谨慎,不喜欢和他们有太多的肢体接触,而莫夫子也是这般性格,觉得她这样做很好,不管和什么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都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就失去了姑娘家应该有的矜持。但是在林府这段时间让她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这样做并不好——如果她是高高在上的主子,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她现在却只是个无依无靠什么都没有的弱女子,不宜那样做。
“拾娘姐姐真好”二妞欢喜的拉着拾娘的手,她一直都知道拾娘很好,人好心地更好,但是拾娘对身边的人总是有些淡淡的隔阂却也是真的,刚开始的时候她还觉得害怕,不敢和拾娘接近,是后来郭槐家的说拾娘定然是因为脸上的胎记,让人嘲笑多了,才会这样,二妞觉得拾娘挺可怜的,也就不怕她了,而和她相处的时间长了,二妞也就喜欢上了拾娘。
“看看,姐姐给你带什么回来了”拾娘打开随身带着的包袱,林太太赏的东西并没有合适二妞的,但因为有了林太太的榜样在前,拾娘在回来的路上就到糖果铺子里买了一点儿糖果带回来,算是活学活用了。
“桂花糖”接过拾娘递过来的纸包,打开一看,二妞就又惊又喜的欢呼一声,郭槐家的是人牙子,他们家自然比旁的街坊邻居过得好好一些,但是也不会随便的给她买糖果,她自然很开心。
“这个是姐姐专门给你带回来的,不过二妞可不能藏私,要和分给伙伴们一起吃。”看着二妞欢快的模样,拾娘微微一笑,曾经她也是这样子,为了一点点好吃的东西,或许是一个热腾腾的馒头,也或许是一小块舔几下就没有了的麦糖而欢欣不已,只是……她眼神一暗,将忽然忆起来的往事甩到犄角旮旯里去,问道:“二妞是过来帮姐姐看家的吗?”
“嗯”二妞点点头,笑着道:“这些天借书的人多,还有个以前从来都没有人过来借你说的那些不能外借,只能在这里看或者是抄一本带回去的书,我娘不放心,就让我看着。”
不得不说的是莫夫子在世的时候,父女两人过得也算是清苦,但是莫夫子爱书,留下最多的还是各种书籍,甚至还有一些市面上见不到的好书和孤本,一般的书什么人都能借走,就算没有换回来或者是有了什么损伤也不觉得心疼,但是那些好书却要熟悉的人才能接,至于孤本,就算是相熟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带走,只能在莫家简陋的书房里看或者是抄录一份,这些书对于莫夫子而言是宝贝,对拾娘来说则是对他最深的回忆。
“是吗?”拾娘很随意的问了一声,并没有深究,城西巷毕竟只是一个平常百姓住的地方,知道这里有个莫夫子,知道这里能够借到不少书的读书人并不很多,但是读书人之间也总是有些交流的,而这里又有些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好书和孤本,经常会有一些生面孔冲着这些书来,而拾娘也习惯了,只是随意的问了一声之后,便没有再多问。
“嗯不过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得懂那些书,他比我还小呢”二妞的话让拾娘微微一愣,比二妞还小?二妞今年十岁,那个借书的人才几岁就已经要看那些自己现在虽然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但是却还没有掌握领会的书籍,他真的能看得懂吗?
“我去看看是个多大的孩子。”拾娘难得有些好奇的道,然后牵着二妞的手就进了书房,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伏在书案前抄写着一本书,他精神很集中,都没有察觉到有人进来。
拾娘凑上前去一看,字写得并不算很好,笔画显得有些生嫩,但是却有些风骨,爹爹说过,这样的人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假于时日定然不会是池中之物。
想到这里,拾娘便笑了,等他抄完一页,正准备翻页的时候道:“这位小哥请了”
男孩抬起头来,一张稚气的脸上是不相符的沉稳,他眼中闪过一丝迷惑,然后起身,有礼貌的一拱手,道:“请问大姐是……”
“她就是我拾娘姐姐”二妞忙不迭的介绍着,眼前的这个小子来了五六天了,虽然每次来都只是简单的打声招呼,然后就埋头抄写,但是见得多了,也熟悉起来了。
“原来是莫姑娘”男孩恍然大悟的看着拾娘,原来这位就是这些书那位只闻其名却不见其人的主人,他的脸上多了些敬佩,道:“小子董祯诚,这些日子都在贵府借书……莫姑娘仁义大方,令人钦佩”
“董祯诚?小哥可是已故的谏议大夫董家的二少爷?”拾娘一听这名字就知道面前这个不过八九岁儿郎的来历了。
要说这董家在这望远城也算是很有些名声,二十年前,拾娘口中的谏议大夫董志清曾经是望远城最有才华的学子,他在科考之路上可谓是一路顺畅,乡试中解元,会试失利没有高中会元,但也在前茅。殿试时,更得先皇青睐,点了状元。状元及第之后,与恩师国子监大学士的独生女儿,官路也是一路畅通,先皇驾崩是已经官拜谏议大夫,可谓是荣宠一时。
可是,当年戾王矫诏登基,奉生母为皇太后的时候,不少臣工都心存疑虑,但是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数人面上还是恭从了所谓的遗诏,只有少数个别人在朝堂之上就对戾王发难,而这些人中就有谏议大夫。
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被戾王用雷霆之势拿下,关进天牢,这些人的家属东奔西跑,到处找关系,营救牢中的亲人,有些人经过多方周折被救了出来,但也有人死在了牢中,而谏议大夫董志清便是死在牢中的人之一。
董志清死后,董夫人在京城无法立足,只好带了儿女回到望远城,一来躲避董志清以前政敌的迫害,二来董志清在望远城留下一些产业,也能让他们孤儿寡母生活下去。当然,这位打小娇生惯养,生性清高,没有吃过苦又不知道人间险恶的董夫人并没有过上想象中平静的生活,董家的产业都是由董家的族亲和一些下人在打理,董志清在的时候,那些人自然老实本分,可董志清死了,那些人自然就没有了忌惮。董志清留下的产业被用各种名目夺走,剩下的不过是东家的一处老宅子和几处贫瘠的田地,董夫人想要找人,人生地不熟不说,还举目无亲,只能忍气吞声的带着孩子们勉强度日。
两年前,今上平定了五王之乱,登基为帝之后,曾经下旨,嘉奖当初那些在朝上仗义执言的臣子,其中就有董志清,宣旨的太监到了望远城的时候,整个望远城都为之震动,而之后,那些曾经欺辱过董家母子,霸占了董家产业的人也都有些惶惶,担心董家就此翻身,然后找他们的麻烦。于是那些人主动地将从董家夺走的产业一一交还回去,虽然交回去的不过是些空壳子,和之前完全无法相比,但董家的日子也好过起来。
也就是在那一年,董家大少爷董祯毅和林家的二姑娘林舒雅订了亲事,只待林舒雅及笄后成亲。
“正是”对于拾娘一口道破他的身份,董祯诚并没有多想,而是再一拱手,道:“家兄从同窗那里听说这里有不少的好书,还有些孤本,便带着小子过来看了一遍,发现这里确实有不少书是从未看过的好书,知道这里的规矩,便和想将这些书抄录一遍,只是家兄每日都要去学堂,只好让小子得空的时候过来抄录。”
“原来是这样啊”拾娘轻轻的一笑,这样的事情拾娘见多了,唯一意外的是董祯诚的身份和年级而已,她轻轻的笑着,道:“这些书之所以不外借是因为它们都是先父遗留下来的,担心被人不小心损伤到了,但是我相信董二少爷和令兄都是爱书之人,一定会小心的。这样吧,以后二少爷每次可以借一本书带回去,等抄录完了或者看完了之后再换一本。”
董祯诚的脸都亮了,立刻感激的点点头,道:“太感谢您了,这些书里有不少生僻的字,我都不认识,一直都很担心抄错了,要是能够把书带回去让家兄看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忧了。”
“不用谢”拾娘摇摇头,她这样做也不过是为了结一个善缘而已……

第十七章 邻里

“能回来看看就好了,还带什么东西啊”郭槐家的笑得见牙不见眼,她今天刚好没什么生意,留在家里收拾一下,洗洗涮涮的,所以拾娘并没有扑了一个空。
“做邻居这两年,拾娘一直得婶子照顾,以前是家里困难,只能在嘴上道一声谢,现在拾娘在府里当差,没什么开支却还有月钱,自然不能像以前一样,总是空着手上门了。”拾娘笑着把东西塞给郭槐家的,别说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郭槐家的帮忙,就算是没有,但是这两年的照顾和情谊也该给她带点礼物——当然,如果不是林太太提醒了她,她可能也还想不起来。
郭槐家的没有再说客气话,将手中的玫红色的尺头看了又看,啧啧道:“这可是上好的绸缎,这样的料子可值不少钱啊拾娘,你和我说实话,这个是林太太赏你的吧”
“嗯”拾娘没有想过隐瞒郭槐家的,也知道自己就算是有那个念头也不可能瞒得住,这样的料子在大户人家眼中或许只能算是中上,但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却也穿不起这样的好料子,虽然拾娘自己平日里穿的都是棉麻的布料,但是对于好料子她却也知道不少。她笑着道:“太太说我侍候大少爷读书还算是尽心,就赏了些东西,我看这个颜色挺好,就带回来给婶子。料子虽然不多,但是婶子给自己做个肚兜还是够的。”
“这么好的料子我一个老婆子用也太浪费了”郭槐家的很喜欢这料子,也恨不得照着拾娘说的,给自己做个肚兜儿,可是这样的好东西她又哪里舍得自己用了。她将尺头折了起来,道:“我把它收着,等二妞长大了以后给她用。”
“娘,我不要,还是娘自己用吧”一直坐在一旁,把头靠在郭槐家的膝盖上的二妞插话,她不是不知道那是好东西,不过是当娘的心疼闺女,而她这个当闺女的也会心疼娘罢了。
看着那种浓浓的母女之情,拾娘又是羡慕又是伤感,这样的感觉她只有在半梦半醒的时候略有所感,知道她应该也有过这种被母亲全心疼爱的时光,可是她却怎么都记不起那张一直藏在迷雾后的脸。
“婶子,还是你用吧”拾娘笑着劝了一句,道:“这颜色你用正好,等以后我得了合适二妞的尺头,我留着给她便是。”
“那可别”郭槐家的摇摇头,她对拾娘也是真心的喜欢,她直接的道:“拾娘啊,你今年也十三了,等和林家签的身契满期的时候,也十八岁了,正是该嫁人的年纪。你身边也没有亲人长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