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重生董鄂妃 >

第129部分

重生董鄂妃-第129部分

小说: 重生董鄂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称赞道:“只有你把朕的喜忧放在心上!”喝了小半碗鱼汤,又似想起了什么事来,与淑懿计议道,“朕方才去慈宁宫,见太后这回气得脸色铁青,嘴唇都是抖的,显是叫那两个人气得不轻,太后虽然对朕责之甚严,到底对朕是真心的,朕怕太后总闷在宫里,再生上一场气,给憋坏了,想去汤泉,到底才开了春,阿哥们又太小,怕着了风寒,若是带着太后去京郊的围场去逛上一日,只怕还使得!”

到底是母子连心,淑懿自然是奉承道:“福临孝心,不仅可使太后开怀喜悦,天下黎民,也自当效仿。”

顺治拿着乌木镶银筷子,夹了一筷子蜜汁火腿,觉得甜丝丝的,笑道:“那朕就先去见了太后之后,再吩咐人去办吧!”

顺治用了膳,果然就去了慈宁宫。过了一个多时辰,素篆从外头进来,她性格爽朗,本就讨人喜欢,如今有了皇贵妃近身侍女的身份,在宫里混得越发如鱼得水,人脉关系极硬,要打听点各宫院的小事,简直不用自己跑腿,到时便有奉承的人来告诉她。不过要打听慈宁宫的事,又是牵涉到皇后和淑惠妃的j□j消息,就要颇费些周折了。

素篆奔进屋,云珠已经倒了一杯茶递过来给她,淑懿正在做枣泥,满手沾的暗红的枣泥,阵阵甜香扑鼻。

素篆喝了一口茶,笑道:“好香啊!”

淑懿就顺手抓了一把枣儿给她,蒸熟的枣比生枣更有一股熟透的甜香,这枣儿又是从伊犁的贡枣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素篆吃得津津有味。

淑懿就一边剥枣,一边淡淡的问道:“怎么罚的?”

素篆忙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漱漱,兴奋道:“慈宁宫传下懿旨来了,说皇后身子不好,不宜操劳,先屏居长春宫养病,待身子有了起色再说。”

淑懿微微一笑,这也在意料之中,这次虽说皇后是被自家妹子摆了一道,太后也的确恼恨淑惠妃的不顾大局,但皇后在闺中时就陷害庶妹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孝庄大概此时正在懊恼呢,科尔沁选出的这两位皇后,一个飞扬跋扈,一个阴险毒辣,且都不为皇帝所喜,淑懿轻轻撕下一片枣皮,笑道:“皇后的身子见不见好,还不是太医院的人说了算,太医院的人还不是听太后的,这样也好,没了这位能折腾的主儿从中作梗,咱们也好过两天清净日子。只是本宫想着,这回贞妃只怕是高兴了,可以独揽掌宫大权。”

素篆听淑懿说完,又笑道:“淑惠妃也没得着什么好儿,太后说宫里那些流言,虽不是淑惠妃传的,终究也是淑惠妃炫耀嫁妆所致,叫淑惠妃闭门思过一月。”

淑懿又微笑了,才入宫就闭门思过,淑惠妃往后的日子布满荆棘啊!闭门思过这样的事,实在是小惩大戒,位份俸禄都不少,只是在宫中颜面尽失,看来太后这气的确不小!

素篆晃晃脑袋,皱了皱眉,说道:“奴婢出来的时候,皇上与太后还在计议着,后头说的什么,奴婢就不知道了!”

淑懿温和笑道:“能打听到这些就很好了,难为你打听得这样快,又这样详细。不管太后与皇上计议什么,最后总要宣懿旨的,所以咱们不必着急,这两位娘娘暂时歇一歇,倒真真是好事!”

一语未了,只听外头小太监尖细地一声:“懿旨下!”

云珠和素篆眼睛同时一亮,笑道:“娘娘可真是说什么来什么了!”文人小说下载

淑懿却纳罕,这个时候给她下懿旨做什么呢?

☆、160第百六十章 执掌凤印

殿里诸人才站起来;只见苏茉尔一身暗蓝挑银丝的暗花宫装;徐徐地走了进来。淑懿忙领着合殿大小跪下接旨。

苏茉尔语声平和,温然道:“皇后染疾;静养长春宫;今有皇贵妃董鄂氏秉姿淑慎,表范温恭,宜代中宫之权;暂掌凤印。”

淑懿抬头;对上苏茉尔清澈如潺潺溪水的目光;讷讷一声:“苏嬷嬷!”

苏茉尔仍是不瘟不火地笑道:“这是太后和皇上的恩典;皇贵妃还不快领旨谢恩。”

淑懿只得领旨;心里却惴惴不安,她真的没想到在皇后蛰居之后,会轮到她暂掌凤印。虽然贞妃以妃位全权掌管六宫,资历上总显得不大够,但淑懿想到没准太后会亲掌六宫事,仍叫贞妃协理六宫,无论如何,叫董鄂氏的两姐妹掌宫,想必孝庄总是不太开心的吧。

苏茉尔是聪明人,立刻看出了淑懿的想法和顾虑,因笑道:“皇贵妃不必惊惶,皇后娘娘既然身子不好,无法掌管六宫,那位娘娘作为位同副后的皇贵妃,代掌凤印,是天经地义的,若叫旁的嫔妃来管事,只怕也不能服众!”

淑懿只得谦逊道:“话虽如此,只是本宫从未管过事,突然就落下这样大一个担子,一时间还真有点不知所措。况且四阿哥还小……”

苏茉尔轻轻扶着淑懿坐下,和风细雨地劝道:“娘娘不必担忧,当年孝端文皇后生了三位公主,不照样执掌凤印几十年,将宫里整饬得井井有条么?”

淑懿低眉道:“我如何与孝端文皇后相比?”

苏茉尔笑道:“奴婢明白人面前不说暗话,娘娘是个知进退的人,如今娘娘无非觉得自己并非中宫皇后,骤然掌凤印,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嫌疑!”

淑懿微笑道:“嬷嬷说的正是,皇后病势来得虽急,却总有痊可的一日,若是本宫执掌凤印期间不意出了什么差错,岂不有负太后皇帝的恩典,过后叫皇后知道了,也一定不喜。”

淑懿话说得含蓄,不过总结起来就是,皇后病愈出山之后,若来个秋后算账,我又找谁哭去?

苏茉尔岂能听不出其中的意思,因安慰淑懿道:“娘娘不必担心,奴婢也给娘娘透个底儿,这叫娘娘暂掌凤印的事,是太后主动提出的,且太后也以为娘娘是极合适的人选。娘娘若还有顾虑,老奴给您支个招儿,您抚育四阿哥的确辛苦,可上位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只须无为而治,一切疑难,自可迎刃而解了。如今宫中有贞妃协理六宫,贞妃又是个热心爱管事的人,娘娘只把琐碎细务一应交与贞妃,凡事叫贞妃办了,回禀娘娘便是,就算偶尔遇着贞妃与娘娘都拿不定主意的事,慈宁宫的大门日日都是敞开的,太后身子又硬朗,脑子也清醒,娘娘只管禀报太后,叫太后拿主意便是!”

这话说得也极明白啦,就是贞妃那么喜欢争权,你就叫她做好了,横竖得罪了人有她扛着呢,要是贞妃跟你别扭,你就告诉太后去,这样上下都不得罪,皇后也挑不出你的错儿来。

淑懿还是十分感激苏茉尔的,她一非博尔济吉特氏的格格,二非蒙古宗亲,苏茉尔能这样贴心地给她出主意,真是难得了。

苏茉尔是从心里喜欢这位性情温婉和顺的皇贵妃的,在她看来,论性情,论宠爱,这位皇贵妃都堪当皇后,只是形势比人强,娜木钟和柔华能够忝居后位,不过是因为她们的姓氏而已。

淑懿与苏茉尔说了半日,苏茉尔就说,太后这两日睡得不安生,她要赶着回去伺候了,淑懿不好挽留,只得笑道:“苏嬷嬷的大恩,本宫不敢忘,我初掌宫务,必然有许多不周之处,只求嬷嬷能多多提点,若方便时,也在太后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苏茉尔微笑着答应了,道:“娘娘也是天家之妇,四阿哥的生母,虽不是太后的姻亲,太后却也是一样的疼你呢!”

淑懿又笑盈盈地亲自将苏茉尔送出门去,心想这苏茉尔也真不容易,这一把年纪了,还要充当和事佬,缓和完太后与皇帝的母子关系,再来缓和太后与嫔妃的关系。

果然不出所料,顺治不出半个时辰也回来了,淑懿其实早就猜测,这掌六宫大权的事,想必是顺治为她极力争取的,所以顺治进来的时候,自然也该是欢欢喜喜的,谁知皇帝踏进弥漫着枣泥香气的大殿时,却是负手在背一脸沉重,也并未像往常一般,闻到枣泥的香气就双眼发亮,非要先吃几口才行。

淑懿小心翼翼地看了看顺治,又看了看跟在顺治身后的吴良辅,吴良辅向淑懿打了个眼色,意思是,皇上正心烦呢,悠着点儿。

淑懿忙福身行了礼,就来搀扶顺治,笑道:“福临闻闻这殿里香不香,臣妾准备了许多枣泥,都交给厨房了,厨房里又有新进来的山药,听说极面极香的,过一会子那香喷喷的枣泥山药糕就能出锅了!”

顺治点点头,只说了句“好”,便坐下默然了。

淑懿又笑道:“四阿哥今日特别能睡,睡醒了,就闹着臣妾陪他玩,谁知乳娘一个没看住,就叫他够到了福临给臣妾抄得那篇经文了,可福临猜怎么着,四阿哥竟不似往日那般见纸就撕的,只玩了半日,就搁下了,想必知道是他阿玛写的,不敢毁坏呢!”

顺治脸上露出三分笑意,轻轻拂去淑懿鬓边碎发,笑道:“自然是咱们四阿哥最懂事了!”

殿里侍候的奴才们见了这副情形,都识趣地退了下去。雕花门扇轻轻一掩,顺治只哀叹一声,道:“朕还以为太后亲眼见了皇后和淑惠妃的所作所为,会清醒一些,不想还是这样糊涂!”

淑懿不明所以,又不好说自己已经打听到慈宁宫的消息了,就问道:“怎么?难道太后不愿处罚皇后和淑惠妃么?”

顺治接过淑懿递过来的一块白玉糕,说道:“罚倒是罚了,只是幌子却打得巧妙,只说皇后病重,不宜再掌六宫事,叫在宫里养病,淑惠妃只是闭门思过一月,既没有降位份,甚至连罚俸都没有!”

淑懿心想太后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难道你叫她召告天下,说博尔济吉特氏出了两个不肖之女?那么博尔济吉特氏的面子往哪儿搁?太后就是博尔济吉特错的格格,太后的面子又往哪儿搁?

淑懿笑道:“只因皇后和淑惠妃,都是皇上后妃,太后这也是顾全皇家颜面!”

顺治冷哼道:“我看她是顾全科尔沁的颜面才是真的,太后若真的顾全皇家颜面,当初就不该逼着朕立博尔济吉特家的格格为后!以致今日之辱,趁着这件事,正是废后的好机会!”

淑懿恍然大悟!原来皇上又跟太后提废后的事了,孝庄能答应才怪呢!娜木钟之事已然闹得满城风雨,若是柔华再被废了,那博尔济吉特氏还真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淑懿说道:“福临难道与太后去提废后之事了?废后之事非同小可,再者皇后之过如今只在内廷,还没有传扬出去,若是废后,难免会传到前朝,到底是家丑不可外扬啊!”

顺治闷闷道:“朕也没说要将此事传扬出去,只是说以‘事母不力’为辞,将皇后贬居侧宫,难道朕这个要求还过分吗?册立皇后以来,她做过多少不得见光的事,她自己最清楚,朕不愿去查,就是想为她留着颜面,可她……”

淑懿抚着顺治胸口道:“皇后有过,慢慢悔悟便是,何况如今太后也已罚了她,皇后若真在后宫做了什么事,时日长了,福临当太后真的会一无所知吗?不过是为了平衡局面不得已而为之,福临顾全大局,受了委屈,太后又怎么会没有数呢!可如果福临现在贸然废后,太后就算勉强答应了,也必然与您产生心结,皇后过错再大,总是太后姻亲,太后心里总是有几分心疼她的,福临只看静妃就知道了!”

顺治想一想,也是如此,娜木钟被废之前做下那么多错事,孝庄也是对她恨铁不成钢,可后来她被贬居侧宫,孝庄反而念着姑侄之情,倒把先前她做的那些错事给忘了。

顺治叹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