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

第1部分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第1部分

小说: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下载网 … 阿巴达  
·小说排行榜 … /top。html     
·新更新小说 … /news。html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作者:王瓷玫茶     
'内容简介'   
    女博士舒简和汤小涵就读于国内某二流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因为高校改革逐年扩招,导致博士生尤其是文科类女博士的比例越来越高,舒简和汤小涵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婚姻的无所适从。    
    小说从婚恋和事业两个角度入手,以时间先后顺序,描写了两个女博士相亲、恋爱、结婚、工作的一系列真实场景。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既描画了高校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女博士生生活学业的各种细节,又展现了现代职场女性特有的心理情感状态。   
    主人公只是顶着博士光环的普通女人,她们的喜怒哀乐,与常人并无二致。该小说具有情感宣泄的普泛性,能够引起在校学生、刚毕业的学生、曾经是学生的读者的强烈共鸣,而现实温暖的婚恋故事也能吸引都市众多“大龄剩女”的关注。        
'正文'   
  舒简29岁生日那天对全家人宣布:“我一定在30岁以前把自己给嫁出去!”换来的是妹妹舒韵的嗤之以鼻:“得了吧,姐,你还是先把人找着再说。”其实,舒简真正想说的是“我一定〃得〃在30岁以前把自己给嫁出去。”就差一个字,意义大不相同,前者那是毫无顾忌的一种自信的宣言,后者就是无可奈何咬牙切齿地下定决心,颇有点不择手段,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劲头。 
  要说舒简的条件,也还不至于到嫁不出去的地步,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到现在为止,面白唇红,聪明伶俐,颇为娇媚可人的舒简不要说谈婚论嫁,用她自己的话说:“连个追的人都没有啊!”她和舒韵每次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用这句开头。 
  舒韵就纳了闷了,她这颇有校花风韵的老姐,中学阶段就有收小纸条之类的艳遇,到了大学,念的是女孩子一听见都会头疼的土木工程系,整个一个系,几乎清一色男生,难得有的几个高智商又不畏艰险的女生勉勉强强地挤进来,那绝对是非常非常珍贵的点缀,更不要说象舒简这种可以称的上美女的女生,对于当年土木系的男生,有舒简一起上课,最枯燥的专业课都是一件养眼又养心的美差。舒简在大学阶段受到男生的追捧率可想而知。可是这个阶段,舒简满脑子心思都用在对付那些专业课上,除了专业课还有外语过级,再后来是一窝蜂的考研,四年时间好象还没来得及考虑要不要给男生回几封信,就到了毕业了。 
  到了研究生阶段,舒简也算个奇迹。本科阶段已经鲜有女生的专业,到这个阶段还能留在学校的女生真的挺不容易的,不过这个时候研究生院的情况是,优秀的男生本科时候就已经被瓜分差不多了,剩下来的精英盯着的都是小着好几岁本科师妹。 
  研究生院的女生呢,稍有姿色又聪明可人的多半已经名花有主,没主的要不就是艳光逼人,聪明过人,你懂的她都懂,你不懂的她也懂,不要说追不到,即便追到,能不能消受的起还是个问题;要不就是超级刻苦,先天不足后天恶补,这种女生,人家是奔博士去的,对于研究生院那些男生来说,一个硕士还消受不了的,不要说博士,再说一般这种类型,都不配备美女的身材和脸蛋,更何况男人本质上和动物也没有太大的分别,研究生院的男生也是男人,所有头脑聪明的女硕士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于是,这两种都算优秀的女生,也都列于研究生院男生敬而远之的行列里的。女博士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属于第三类人,连女人都不算,怎么会有男人追。 
  舒简一说起这个就极端郁闷,她痛心疾首地告诉舒韵,宁可失业,也决不要去读什么博士,尤其不要读文科的博士。舒简每次碰到不熟悉的人问:“没毕业呢吗”,她就好象牙疼一样地哼哼,“还在上学”,问者必定追问:“几年级了”,她就会心怀侥幸地回答:“二年级”,对方肯定就满腹狐疑地继续“大一啊”,这个时候舒简的牙疼就更厉害了,“博士一年级”,这问的人要是朋友,一定非常赞赏地说::“好厉害啊!”要是长辈亲戚,必定同情地补上一句:“有朋友了不?”舒简巨郁闷。 
  其实,读博真的是无奈的选择,大学毕业的时候,身为教授级高工的的舒简的爸爸一句话就决定了她的选择,“我们家的孩子怎么也得研究生毕业。”等到三年研究生读出来,外边的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了,快的连人才市场大多数的摊位都只收博士学位的简历了,而且舒简的专业是十分冷僻的,工作十分难找,只好再去考博。那个时候考博比找工作面试要容易一点,比公务员考试命中率高多了。舒简恨透了岩土工程,跨专业考了文理兼收的工商管理,好在这么多年的理工科学下来,数学的底子还是不错的,考文科的试卷拿了高分,就这么成功地成为工商学院的博士生,开学了一上课才知道,工商院一届同专业的博士生竟然有100多号,这年连博士也扩招了。 
  女博士舒简这年就芳龄27了,她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三年后怎么才能找到工作,另一个就是,一定得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她个人认为,后者更加重要。   
  舒简寒假放完了,正好没什么课,赖在北京的家里不肯回学校去,“学校特冷,没有暖气,宿舍里跟冰窖似的。”她赌咒发誓般地说,过完生日就回去为论文拼命了。老爷子不无担心地告诉她,发表论文要抓紧啊,现在要发个像点样子的核心期刊,不是你论文水平高就可以的,还得排队,你这入学两年了才发了一篇,将来怎么毕业。妈妈也说,快点把论文做完,下半年也该回北京找工作了,难道要留在宁城不成。现在北京洋博士一大堆还排着队找不着工作呢,你这非名牌大学的土博士想怎么着啊。 
  说起找工作,尽管父母都在北京,舒简要想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还是压力极大,尤其是她前两天听说一个同专业的学姐为了留高校,心甘情愿地签了5年合同,去做辅导员,另一个师兄实在没有门路,转战了几个省指望着考上公务员,也没有什么结果,舒简对自己的前途真是没有什么信心了。好歹也十几二十年寒窗下来了,要做辅导员,本科毕业不就做了。所以她29岁生日过的其实不开心,加上生日年年赶上情人节这天,满街的都是捧着百合、玫瑰的漂亮女孩,真是让人说不出的一种滋味。 
  就在她和舒韵百无聊赖地沿着马路瞎逛的时候,汤小涵打了个电话来。汤小涵是她的室友,不过晚她一级,小丫头上学早,年龄就小了她两岁,汤小涵说,:“你快回来吧,我有要紧事情要你参谋呢。”放下电话,舒简叫舒韵赶紧地给她定票去,她说:“我去相亲去。”舒韵忧心冲冲地看着她说:“姐,你不至于吧,要相亲也在北京相啊,去宁城相什么亲啊。”舒简说:“什么啊,汤小涵相亲,我作陪,预习一下也没什么不好,早晚走到这步。” 
  汤小涵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跑去相亲,她的年龄和她的漂亮让她暂时还不用这么悲观地来考虑问题,这次实际上是被表婶死拉活拽去相亲的,当然,这是她父母的旨意。 
  远在贵州某个小镇的的父母对这个从小读寄宿学校的女儿是心疼的,作为父母他们觉得女儿这些年的打拼实在不容易,全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一步步地读到博士,其实如果不是学费的问题,以汤小涵的成绩完全可以选择一流的学校,或者去国外留学。可是她考取的那所一流的大学的工商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够给她提供自费的名额,三年三万元的学费对于汤小涵的家境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她读硕士都靠着自己做家教和兼职补贴才能够完成学业,因此,很自然地选择了转校,正赶上舒简的学校扩招博士生,名额多考生少,汤小涵门门成绩出色,又是科班出身,没费什么劲就转过来,还跟了全工商学院知名度最高的博导郑大奎。 
  这一点让舒简极为佩服,舒简一向不是个努力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始终成绩就在十名左右打转,大学考的是母亲任教的学校,考研的时候英语不过关,还多考了一年,研究生三年专业课读的痛苦不堪,找不到合意的工作,没法子转着专业才考上个二流学校的博士,要叫她那搞了一辈子学术的父母来看,简直就是家门不幸。 
  舒简和汤小涵好象是两个世界的女孩子,后者拼着勤奋刻苦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出人头地,前者仗着先天有的那么点小聪明也混进了博士队伍。不过这一点,尽管舒简十分有自知之明,外人看来,两个气质出色兼美貌出众的女博士走在一起,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研究生院的男生都是极为仰慕,敬而远之的。舒简的同门师兄极富同情心,:“你们两个太优秀,知道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不。” 
  “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她们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周末没人送花,没有约会,两个女孩一起看电影逛街,情人节两个女孩一起去麦当劳的路上看别人捧着大把的鲜花去吃牛排。还有,就是住在没有电梯的七楼,每天自己打开水,生了病两人互相照应。舒简和汤小涵的死党友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这次相亲,舒简怎么也要赶回来帮着汤小涵瞧瞧,用汤小涵父母的话说:“叫你舒姐把把关。” 
  可怜天下父母心,远在家乡的父母实在不放心女儿孤身在外的生活,同时也非常明白,女儿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是不可能再回到小镇的,他们希望女儿在南京或者其他的大城市有安定的生活和好的工作,这是普通人家为人父母最淳朴的心愿,所以,在一年前,汤小涵的父母专程来到宁城,隆重地拜访了她在宁城某个机关工作的表婶,悄悄地拜托她为汤小涵物色一个合适的男孩。可以说,父母的考虑是十分现实的,他们认为,那些在校的男生是不适合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前途未卜,负担不起照顾女儿的责任,不过汤小涵有自己的想法,在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总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何况是爱情这么浪漫的事。   
   舒简回到宁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陪汤小涵相亲,这次相亲的结果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表婶介绍的上尉军官冯宁,四个月后成了舒简的丈夫。后来说起这事,汤小涵每每会感叹,“缘分的事情真的很难说啊。” 
   相亲约在一个周末的晚上,表婶家楼下的林荫路上。汤小涵出于对相亲这种事情本能的反感和不屑,除了礼貌上穿了一件比较整齐的衣服,连妆都懒得化,去的路上跟舒简商量着,打发了那个上尉之后去哪吃饭。       
   舒简一本正经地提醒她,做人要厚道,人家好歹也是请了假来的,礼貌上应该和人家吃顿饭。汤小涵颇不以为然:“这种相亲是纯粹的浪费时间,我怎么可能找个当兵的,我对部队完全没有概念,还有他只是个军校的本科生,估计没什么共同语言可以吃完一顿饭。” 
   说着说着就到了地方,汤小涵左顾右盼没看见有穿军装的,穿着便装的冯宁从马路对面走过来。以两个女生对于军人有限的想象力来说,冯宁是个例外,汤小涵说,他挺帅的    
   宁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