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

第43部分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第43部分

小说: 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牵肠挂肚的第二个星期过去的时候,舒简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担心,也顾不得什么女人的面子,心急火燎地打冯宁的电话,整整一个上午,冯宁的手机都不在服务区,到了下午,好容易通了一下,听到电话里接通的声音,舒简的心都要停跳了,结果,冯宁在电话那头喂了一声就断了,再打过去,就是忙音。舒简急的要哭,不停的打过去,冯宁的手机始终是忙音,就这么短短的10几分钟,舒简把种种坏的和好的可能都已经想过一遍,甚至想到了,会不会冯宁和某个前女友在一起这种事情。这时候汤小涵在宿舍外边拼命打门,说没带钥匙。舒简只好放了电话去开门,门刚开,手机就响,冯宁打过来,急的要死地说;“你的手机怎么老是占线。”舒简听到冯宁中气十足的声音,仿佛一个世纪没见那样,眼泪几乎要流出来了。汤小涵在旁边做着鬼脸,后来评论说,舒简和冯宁很明显属于先结婚后恋爱,打情骂悄的生命力很强,距离产生美。   
  不管怎么说,在冷战结束的这一天,舒简也接到了好消息,两份论文都安全地回来了,前面的着急上火都是白费,汤小涵说看,早知道不要和冯宁吵架,吵的一嘴都是泡。舒简心里明白,没有论文的事情,她迟早也会跟冯宁吵一架。不知道为什么,结了婚,脾气见长,不再象结婚前,彼此都保持着一点矜持的态度,尤其是舒简,隔三岔五的还知道提醒自己整理一下张牙舞爪的状态,装出点淑女风范。可结婚后,尤其是真正的成了枕边的那个人之后,这种矜持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有点子事情就拿了冯宁来发泄,怪道人家过来的人说,你对他发脾气最凶的那个人,就是你最亲的那个人。   
  舒简的论文答辩会在学期末的一个热的要命的下午,终于如期进行。冯宁原本说了,要回来参加,但终于还是没能回来。整整三年的博士生涯,就要以这场答辩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真到了这时候,舒简反而不着急也不紧张了,头一天美美地睡了一个美容觉,显得精神焕发。同一个下午答辩的四个博士也没有一个紧张的,因为要做的工作前面早做过,要出的问题也已经出过而且得到了修正,有一个师兄的论文就是在盲评中被打回重做,才赶了舒简他们这一批,大家很欢迎师兄的加入,因为多一个人可以分担答辩会的费用,经济学博士和管理学博士到了控制成本的问题上都惊人地一致。但所有出席答辩会的教授和学生包括答辩者本人,都尽量地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答辩会的现场气氛显得既庄严又融洽,毕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也是一件正经的不能再正经的事情了。    
  因为教授们总是忙的不可开交,不管参加谁的答辩会,总是坐下来就琢磨着快点结束。为了节省时间,程序做了小小的调整,所有的答辩人员一个接一个的先汇报论文情况,然后教授们分别提问,前面的人就到另外的教室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准备。到了最后一个人提问完成的时候,第一个就开始答辩,每人也是10分钟,等到全部结束,学生们就被清场,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关在房间里开会讨论是否通过。舒简很幸运地又排第一,陈家声总喜欢把舒简拿出来打头阵,舒简不明白,这算不算导师对自己的充分肯定,不过好象好东西一般应该最后拿来压轴才对,难道陈家声想法与众不同,上来先打一把好牌压压场子。   
  反正舒简是第一个,她也不紧张,在程序结束后等在教室外面的10分钟里,舒简被师弟师妹们团团围住了请教论文,又请教如何发小论文省钱的诀窍,最多的是谈找工作。舒简不好多说找工作的事情,只说自己还没着落,同答辩的师兄得意洋洋地说自己已经定了单位,回老家的学校去当老师。舒简问他为何不留宁城,师兄的脸色变的很难看,勉强地说宁城各个学校的压力太大了,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他回了老家,正经还是个引进人才,拿10万快安家费和一套房子。不明真相的师弟师妹们听了登时很是向往,以为博士学位真的还有这样的含金量,不免又在心里洋洋自得一番。同门的师弟还特意留了师兄的联系方式,打算毕业的时候托师兄引荐,也弄10万块的安家费和一套房子,不知道到那个时候,行情是涨还是跌。就这样说着些相干不相干的闲话,里面教授们的会已经开完了。   
  舒简第一个站在讲台上,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抄着一张手写的纸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评语,充分肯定了舒简论文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意义,然后声音提高八度宣布:“经答辩委员会认真讨论,同意通过舒简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建议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其管理学博士学位。大家鼓掌。”舒简在稀稀拉拉的掌声中心情激动地想:“好了,终于熬出头了。” 
  舒简论文答辩之后,赶在放假前的一批正式地戴了博士帽,举行毕业典礼。一切都是那么快。虽然离校手续还没有办,但仿佛,舒简的学生生涯到此已经结束。宿舍的东西象蚂蚁搬家一样的一点一点挪去了冯宁的家,舒简的东西只剩了床上简单的铺盖。宿舍管理科已经着手安排下学期新生住进舒简的床位,汤小涵即将要有新的室友了。 
  在一切都忙碌过了之后,舒简突然觉得,很伤感。她的学生时代是如此的漫长,但学校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甚至融入了她的情感和生命。对学校,她本能地有着孩子留恋母亲一样的感情。汤小涵也陪着舒简一起伤感。在舒简没有结婚的那些日子里,她们建立那种亲如姐妹的感情还将延续,这样的一种感情也许是亲情都不可替代的感情。它会让你时时的想起,仿佛又回到了校园的时代,与其说,这是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同学的感情,不如说,这是一个人对自己最纯真善良的一段时光的无限留恋。因为,青春只有一次,这段时光和这段友谊完全不可能复制。舒简听到那首老歌“光阴的故事”,心情特别的复杂,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被时间拖着逐渐地老去,校园的一切的一切,那些人和那些事,是多么值得留恋! 
春节很快到来了,汤小涵回了贵州过年,下学期要开始准备博士论文的全面铺开了。舒简却生平第一次没有回北京过年。早两个礼拜就打了电话回去报告,冯宁春节要值班,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但全家人都做好他随时回来的准备。舒简,要守在家里,等着冯宁回来一起过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冯老太太非常重视这个春节,这是一个真正大团圆的春节,全家人齐齐整整,或许到了明年春节,团圆饭的桌上就有了下一代了,冯老太太寄希望于舒简,恨不能天天盯着舒简的肚子看,舒简的房里也被冯老太太贴了若干个漂亮的宝贝图片,而且,清一色,全是男孩。这还不算,冯老太太专门跑去商场挑了一个巨贵巨可爱也巨大的大娃娃送给舒简,这样,冯宁不在家的时候,舒简就总喜欢抱着这个娃娃睡,养成了非要抱个东西才能睡觉的坏习惯,结果每次冯宁回来,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被舒简给抱得紧紧地透不过气来。汤小涵参观新房,看见这一屋的宝贝,问舒简怎么受得了这么强势的婆婆,舒简没心没肺地说:“挺好的啊,这些娃娃多么漂亮。这个大娃娃抱着可舒服了。比我老公舒服,他身上全是硬邦邦的排骨。”所以冯宁的网名就叫了“排骨战士”,舒韵有次半夜在网上碰见他,为这个名字喷得满键盘都是水。   
  林红玉破天荒地肯到婆家过春节,年三十就和冯军回来了。冯宁上午的时候还说有可能能回家,到了下午就来电话说不可能了,要初二才能回来。舒简掩饰不住的失望。一下午帮着冯老太太在厨房里忙活。冯老太太原以为舒简是不会下厨房的,她没打算儿子娶了个博士,还能会下厨房。反正小夫妻跟自己住,冯老太太打算着就给他们做贡献了,包括将来带孩子。有时候想想,两个儿子也有点遗憾,因为两个儿媳个人和家庭条件都不错,就是在伺候老公这方面差点。不过冯老太太也没那么封建,现在条件也还算好了,实在不行,就找保姆好了,林红玉不就用着保姆吗。毕竟做家务这回事情,算不得小事,但也算不得大事,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但舒简给冯老太太来了个惊喜。开始的时候是舒简给冯老太太打个下手,剥个葱弄个蒜什么的,慢慢的舒简看着老太太忙不过来,就把切冷盘的任务也承担了。切着切着,顺手就用高压锅煲了汤,这边堡上了汤,那边炒菜的材料也准备好了,捎带着手还把几只用过的碗洗了。这样忙来忙去,最后冯老太太退到了厨房外边,几乎插不上手,只能跟着递根葱什么的。不到两个小时,舒简弄了冷热20几个菜出来,满满摆了一桌子,还带一大锅粉烂的清炖老母鸡汤。冯老太太跑去厨房想要帮忙收拾,发现居然舒简连油烟机都擦过来。冯老太太开心得象捡到了宝,晚上冯宁在团圆饭的时候打电话来,冯老太太把舒简夸成了一朵十全十美的花,林红玉在旁边听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生气。冯军看舒简忙了一桌菜出来,不好意思自己夫妻吃现成的,团圆饭吃过,一边帮忙收桌子,一边就就不顾后果地对林红玉来了句:“你也帮忙洗洗碗吧,都叫小简忙,多过意不去。”结果林红玉的脸一直拉到初二冯宁回来的那顿饭上。初三,就回了滨海。   
  舒简察言观色地知道,自己这下把林红玉给得罪狠了,不由得好笑,心想,林红玉也太会生气了。转头跟舒韵八卦地说起这事,舒韵说:“姐,你可别被人给欺负了。”舒简满不在乎地说:“谁能欺负着我啊。你能吗?”舒韵老老实实地说:“不能。我还真没见谁欺负的着你,但这个林红玉不比你省事。我只是友情提醒。还有,妈妈叫我告诉你,不要太逞强好胜了。”舒简听了这话委屈的要死,觉得自己那天下厨不过是因为冯宁不回家,陪着他哥哥一家和冯老爷子坐,太尴尬的原因。但静下心来想,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点逞强好胜的意思,尤其是当着林红玉,突然觉得很无聊,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市侩了。   
  到了初七,舒简自己去了导师家拜年,冯宁又半夜里赶回了部队。其实拜年是个幌子,舒简主要想把工作的事情敲定,尽快办手续。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就要办离校手续拿派遣证了,虽然留校的学生手续可以相对的简单点,但也还是要办的。舒简原指望寒假前能签约的,可是学校人事处把新一批留校学生的签约时间都拖到了春节后,这样那些基本上定了要留校的,春节的时候又免不了要睡不好觉吃不好饭的,有的趁着春节,把原本走过的关节还要借着过年再通一遍。舒简去陈家声家就是这个目的。陈家声叫她不用急,定下来的事情,不会变了,他拍着胸脯说,有他呢。   
  果然,新学期一开学,舒简非常及时地接到了学校人事处的电话,通知她下周二上午九点,去人事处签约,舒简接到电话的时候,心里居然谈不上高兴,当然她知道,这次留校的学生凤毛麟角,能留做业务教师的更是少之又少。她舒简不但成为陈家声教导弟子的典范,也成为所有师弟师妹们奋斗的目标。按理说,她应当很高兴,以她的个性,还应该象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