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313部分

跟随曹操-第313部分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感觉倍有面子,只是一个小小的裨将军,位置仅高于中郎将,连偏将军都不如,是将军里面头衔最低的一个。而韩玄贵为长沙郡太守:够折节来此,向自己请教,这是给了自己多大的面子。

所以黄忠连忙恭敬地说道:“太守您客气了。有什么事您说就是。您这么客气。让我都有些诚惶诚恐了。”

韩玄一笑。对黄忠说起自己刚刚收到地情报:杨龄战死部溃败。关羽立即渡过浏河。明日即可抵达临湘。

黄忠对韩玄说道:“太守大人然刘备军势如此之盛。咱们不如顺应天命。归顺刘备好兴复汉室。青史留名。”

韩玄叹了一口气。对黄忠说道:“汉升啊。我也想保全全城百姓不过这关羽在河边被杨龄打得丢盔卸甲。我害怕他入城后趁机报复啊!

再者说。像关羽这样鲁莽地人在刘备军中都能够被任命为荡寇将军。被刘备表奏为汉寿亭侯。汉升如果归顺刘备一定能够得到重用。但是。汉升自初平三年被任命为中郎将以后多年地时间才提升了一级。成为了裨将军将军中最低地一级。像我这样知道内幕地明白将军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刘备他们可不知道以为将军并没有本事。只是混资历呢!”

看到黄忠脸色一变韩玄知道劝说他有门。于是继续说道:“如果这次咱们贸然投降。刘备他们也看不到将军地杰出功绩。感受不到将军地盖世武功。说不定还会让你困守在这长沙郡。做一名闲散将军而已。

不过,如果将军能够随我抵抗关羽大军数日,那么关羽久攻不克,一定会知道将军的威名。到那时,将军只要约定关羽不可滥杀无辜,便可以归顺刘备,关羽一定会欣然接受。而刘备、诸葛亮等人发现将军能够以一己之力抵抗关羽大军,也一定能够发现将军的盖世武功,毕竟对你委以重用。”

黄忠整理衣冠,对韩玄郑重行了一礼:“如果不是太守您的提点,我黄忠到现在还在迷茫。太守放心就是,我一定能够保的临湘城百姓安全,闯下偌大声名。凭着我手中宝刀,背上强弓,一千人来犯,一千人必死!”

韩玄欣慰地大笑,向黄忠行了一礼,大声说道:“汉升,阖城百姓的安危就拜托给你了!”

第二日,关羽领四千士卒来到了临湘城下(另有数百士卒留守营寨,关押俘虏)。黄忠看到关羽来此,便提刀上马,领着五百士卒出阵,在城边布下阵势。

关羽见到一员老将出马,知道那就是黄忠,他命大军停止前进,自己单骑上前,横刀立马,大声问道:“来将莫非是黄忠?”

黄忠轻轻点头,大声说道:“你既然已经知道了我的名声,怎么还敢侵犯我长沙郡?!”

关羽大笑:“老卒也敢逞威,你不过是凭借资历混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值得神气的?!”

黄忠大怒,韩玄太守说的真对,如果自己冒失地投降,还真让关羽这些人看不起,说不定自己还要继续守城,更别说青史留名了。

黄忠怒声反问道:“你关羽又什么了不起的,昨夜还不是让我部小将杨龄逼得

甲,连青龙偃月刀都扔进了河里!你愣是抱头鼠窜头,就你这样的鼠辈,还敢上前放肆!也罢,就让汉升老哥,来教训你一下吧!”

关羽暴怒,昨夜一时不察,将青龙偃月刀丢在河中,这是他难以忘记的耻辱。现在被黄忠这样放肆的提起,甚至说自己抱头鼠窜,实在是可气,此人该杀!

关羽也忘记了刘备、诸葛亮要求自己劝降此人的吩咐,他怒气上扬,一甩青龙偃月刀,怒声说道:“大胆黄忠,且让我取你性命!”

说吧关羽猛踢战马,急速冲了上去。青龙偃月刀从后面往前一轮,照着黄忠的头颅就斩了下去。

黄忠也是使刀之人,自然识货,他嘴里大声喝彩,手中赤血宝刀往后一轮,然后迅速回转,击打在关羽青龙偃月刀的一边,将刀猛地打偏。然后黄忠的赤血宝刀去势未消,紧接着奔着关羽的坐骑就冲了过来。

关羽大怒,他听了黄忠的喝彩声,但是关羽觉得那是黄忠在喝倒彩,其心可诛!眼下黄忠宝刀冲着关羽的坐骑冲来,关羽也不撤刀,只是一扬刀柄,将黄忠这刀震开。

两个人座下都是难得的;驹,速度极快,说时迟那时快,这一轮交手就在一个照面便结束,两个人谁也没有讨到好处,势均力敌。

关羽的丹凤猛地盯住了黄忠,这倒是一员猛将,可惜不识时务,他轻轻一扬青龙偃月刀,对黄忠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黄忠大笑,也不退让,手持赤血宝砍了下来。这赤血宝刀乃是长沙郡内铁匠用天外陨石精心锻造而成,如血般赤色。说是大刀,倒不如说是如同青龙偃月刀那样的长刀,刀身之后也连着长长的手柄。

黄忠一挺赤血长刀,着关羽就砍了下去。而关羽存心试试这老将的斤两,也不避开,只是硬生生抵挡。

城上诸军及关羽部下全都看不清羽与黄忠的刀式,只听到一连串的金铁交集声,如洪吕巨钟,震得大家耳膜发颤。

韩玄连忙喊道:“擂鼓助威,壮士气!”

旁边的鼓声听到了命令,立即敲响了战鼓,砰砰砰砰,练成了一首慷慨激昂的破阵乐声。

城下关羽一方自然不肯示弱,周仓立即跑到鼓车那里,亲自击鼓助威。他力气甚大,要不然也不能抱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四处跑,两个鼓槌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牙签一样轻盈。

鼓槌不停地落在鼓面之上,发出不间断的撞击声,在城上诸军看来,周仓手中的鼓槌根本就没有离开过鼓面。

韩玄立即命令力士上前,奋力击鼓,可是连续换了三名力士,也没有压倒周仓的鼓声,反而自己力竭倒地。

韩玄叹息一声,命人停止击鼓。周仓得意,抡着鼓槌只要猛击,却突然发现用厚牛皮制成的战鼓已经被他敲出了一个大大的洞来。他左右看看,不好意思地傻笑一下,从鼓车上跳了下来。

在城上城下斗鼓的时候,关羽与黄忠已经交手数十回合,两个人棋逢对手,谁也奈何不了谁。

关羽此时也对黄忠深感佩服,人家是老当益壮,居然能够与正处于盛年的自己拼个不相上下,如果自己遇到壮年时的黄忠,恐怕还不是他的对手呢。

而黄忠这边也对关羽甚感佩服,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体力并没有下降多少,又比这关羽多了一二十年的经验,居然还是奈何不了关羽,怪不得刘备重用关羽呢,人家是有真本事啊。

两个人相互佩服,手中却毫不放,越发用力。每一次战马交错,都传来一连串的金铁交击声,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对两员猛将心存敬畏。

关羽打了这么久,也有些急躁。等到再次策马分开后,他大声喊道:“老将军敢再接我一招否?”

黄忠大笑:“敢不从命!”

于是关羽猛踢战马,口中厉声喊道:“青龙斩!”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如同活物,嘶吼着飞了过来!

黄忠同样暴吼一声:“赤血斩!”手中的赤血长刀如同浸满了鲜血的九幽鬼刀一样,带着幽然杀气,不甘示弱地迎了上来。

两刀相交,发出震天的声响。城楼上排成一线的战鼓,被这声波激荡,居然不自鸣,发出阵阵声响!

韩玄猛地扑到了城头,看见黄忠、关羽仍然不分胜负,心中稍安。他担心黄忠年老体弱,再这样打下去气力不支,于是命人鸣金收兵。

关羽勒马于城下,也不追击,率军缓缓撤退,回营休整。

第七卷 秋风秋雨 第四十六章 渭水之战

阎行此次是将自己所有的主力都带了出来。他在汉中修养的一年,招拢了一万余名士兵,这次张鲁又拨给他杨柏的两万精兵,阎行手底下就有三万人,而根据情报,曹军主力已经南下,赵云负责镇守雍州、威压西域,现在曹军在整个凉州可动用的机动兵力不过是五千人而已。

阎行准备趁着曹军兵力不足的时候,一举攻破祁山防线,然后以祁山为依托,向凉州渗透,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收拢羌胡溃卒,再次建立自己的势力。

至于祁山的守军,阎行并没有放在眼里,区区几千步兵怎么可能挡住自己三万大军的反复强攻呢!如果阎行不是为了减少自己部队的损失,恐怕祁山早就落入了他的手中。

不过阎行并不知道,自从救出马腾之后,马超就带着五千人回到了凉州。马家在中原虽然名头不显,可是在凉州,可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豪族。在马超的兵势逼迫之下,过去对曹军敷衍了事的西凉各地豪强都转变了态度。开始积极配合曹军各项政务的实施,他们也从曹军的良政之中得到了好处,从一开始的被迫执行,变成了现在的主动积极执行。

这样以来,曹军面临的军事压力大为减小,曹铄下令抽调部队组成应急部队,共得将士一万五千人。一得到祁山的消息后,曹铄就命令张颌率领五千士兵先行出发,他率领主力随后出动。

阎行并不知道这一切,他通过一个小部落知道曹军已经派出了应急部队前来支援祁山,阎行知道这可能就是那五千士兵。只要将这些人消灭,曹军短期之内将得不到任何补充,所以阎行命令杨柏率领张鲁的两万士兵负责进攻祁山,自己则带着一万本部士兵前往渭水,拦截曹军。

阎行对自己的部队很有信心,自己手中的这些士兵虽然大多是羌胡人、氐人,但是他们在西凉却一直是奴隶,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凄惨日子。如果没有阎行,可能他们早就已经死了。而且曹军对于外族一向是强势,对这些奴隶的主子(汉人、羌胡贵族)也基本上以礼相待,从来没有主张过解放奴隶,所以这些奴隶们对曹军的感观也是一般,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这次为了将曹军一网打尽,阎行特意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七千人留在渭水南岸,迎面痛击曹军;另有三千人悄悄渡过渭水,在渭水北岸埋伏,等曹军渡过渭水时。这些人再突然出击,截断曹军的退路。

本来,阎行还想命人在渭水上流建造临时堤坝,准备蓄水冲击曹军的,可是斥候却发现由于最近没有下雨,渭水的水位很低,即使拦截起来,对曹军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阎行不得不感叹曹军的运气真好,不过他转念一想,却又高兴起来。曹军虽然避免了一场水灾,但是他们自誉为中央政府,一定会关心百姓疾苦。此次凉州许久不下雨,农作物的产量定会锐减,许多土地甚至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够向大城市kao拢,乞讨度日并期待着官府的救济,这就相当于给曹军按了一个粮食的无底洞,曹军囤积许久的战备粮食将被耗损一空,他们在短期之内也就没有支持南下的后勤辎重。

阎行的猜测非常准确,此时雍凉两州,确实已经出现了旱灾的苗头。许多地方的农民实在是挨不下去了,只能够一边乞讨,一边等待着朝廷的救援。

曹铄的主张是救援可以,但是不能够全部免费,他命令各地开展以工代赈的行动。具体就是各地开始修建城堡要塞,雇佣当地流民、灾民,给他们工钱,使他们能够买到足够活下来的粮食。同时,官府为老弱病残者免费舍粥,帮助百姓减轻负担。

本来曹军就有重修各地工事的打算,只是觉得劳民伤财,这才勉强压了下来。如今在曹铄以工代赈的提议下,各地百姓都在驻军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墙修筑工作。据后世资料统计,仅仅半年时间,曹军所修缮的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