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349部分

跟随曹操-第349部分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啾饶兀慷以勖谴蠹叶即┳沤拥囊录祝鼐歉揪头直娌怀鲈勖怯肱髓八康那穑胨闶欠浅G崴傻氖虑椤G疤煳也皇腔购吐聿尉旖舜筇冻牵垢桥髓霸谕患襧i院里喝酒嘛请大家放宽心,只要咱们团结一致,谨慎行事,就不可能被敌军看出破绽,吴兴定将是咱们的囊中之物”

大家听了关兴的讲话,心中信心倍增。于是在野外从容列队,排出行军队形,堂而皇之地向吴兴开拔。很快,吴兴城头的瞭望兵就发现了关兴所部行迹,迅速敲响了警钟。

等到关兴率兵来到城下之时,吴兴城门紧闭,城楼上早就布满了高度戒备的士兵。关兴所部正要上前,城上就接连射下数十箭,钉在了关兴所部面前,同时城上守军大声喊道:“来军止步”

关兴、马谡于是下令停止前去,两人往前一带坐骑,跑到了最前方。这时城上守将见关兴所部清一色的制式战甲,还以为是潘璋军中主力呢,于是大声询问道:“不知城下是哪一军兄弟?”

马谡素有机智,他知道城上守军是朱然麾下会稽郡、吴郡一带人马,马谡就挑了一个离得最远的郡,大声回应道:“我们是潘阳军,奉潘将军命令,前来押送粮草。”

守将一听,连忙追问道:“不知可有印信公文?”

马谡哪里有什么印信啊,随便找块木头刻也来不及啊,再说了像这种一郡都尉的印信都是铜印,根本就来不及铸造。城上守将见马谡犹豫,心中起疑,再次追问道:“可有印信公文?”

一旁的关兴见马谡迟疑,于是策马上前,一直跑到城墙底下。马谡不由得替他捏了把冷汗,这么近的距离,只要是城上放箭扔石头,关兴跑都没地方跑。甭说他了,就算是关羽在此,也只能暗自兴叹。

只见那关兴抬着头来,大咧咧地喊道:“印信公文个屁老子昨天正在大潭美人窝里风流快活呢,就被潘璋这狗日的从被窝里揪出来,裤还没提上,就让我来这里运粮你说七军将领怎么多,怎么就挑中了我?甭废话,快点开门老子运完粮后,还得去那大潭那里还嫖资呢”

城上守将哑然失笑,潘璋从哪里找的这个活宝啊,也是,够倒霉的,任谁被搅了好事也会如此反应。他奋力压住笑意,一脸严肃地喊道:“将军,您也得体谅我啊来时朱将军跟我交代过,看不到印信公文,就绝对不可以交接”

“操,你糊弄谁呢,甭给我来这套,爱开不开,反正老子也不愿意干这个”关兴一脸痞像,用手捅着鼻子,一脸的无所谓。“快点开门,要不老子可就回去了”他摘下头盔,挠挠头发,冲后面的士兵喊道:“兄弟们听着啊,回去交差的时候就说人家不让咱们进去,可不是咱们没来啊都给老子记住”

士兵们一阵鼓噪,吹口哨的,乱招呼的,还有几个解开裤腰带撒尿的,反正是没个兵样。城上守将倒是觉得这很正常,所谓七军大多是从地方上强行抓的壮丁,真要是训练有素、排出整齐的队列,自己反倒会有点怀疑。而且看着他们那种散漫的样子,城上一个齐射估计就能消灭他们大半,应该不会是敌人吧。

“这个……”守将还是有些个犹豫。

“操,走了”关兴大声吼道,拨马就走。

城上守将连忙叫住,反复思量终于下定决心,自己这么死板干什么啊,反正以后都要在潘璋麾下混饭吃,就当交个朋友呗。于是大声下令:“开门”

城门洞里的守军听到命令,一起将门后的门闩打开,将城门缓缓推开。城下关兴所部于是乱糟糟的入城,有往这跑的,有往那跑的,甚至还有往城楼上跑着看热闹的。

关兴、马谡轻催战马,慢慢入城。吴兴守将跑到城门跟前,对关兴施了一礼,急忙劝说道:“将军,还请约束下您的部队,别让他们乱跑啊怎么还有往城门楼子上跑的,这不是乱了套了嘛”

“约束?怎么约束啊?”关兴猛一瞪眼,气鼓鼓地说道:“老子这些兵在外头晒了大半个时辰了,到你城门楼子里凉快下怎么了?城头上还多少有点风呢,老子也去凉快下。”

那吴兴守将虽然麾下有万余名士卒,但是以老弱居多,如果是守城战还能勉强支撑,在各级军官的鞭打下保持着秩序。现在城门大开,关兴所部又在乱窜,弄得守军们也没了建制,被分割成多块。

等到关兴走上城楼,打眼看去,四面要害都有自己的人马,尤其是守城用的那些大黄弩、投石机附近,基本上都是人盯人。这时守将殷勤地递过一个水葫芦,笑嘻嘻地问道:“不知将军贵姓啊?”

关兴微笑着接过水葫芦,笑嘻嘻地回答道:“叫我关兴好了。”

“奥,原来是关兴将军。”守将还没有反应过来,下意思地又重复一遍,“关将军,末将……,啊关……关……”他终于反应过来,苍天啊,是关家军贼子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大喊报警,就被关兴抽出佩剑,一剑捅进肚子里

关兴熟练地旋转剑柄,将那守将的肠子寸寸割断,然后把剑往后一拽,顺便飞起一脚,将那守将从城楼上一脚踢下。整个动作行云流水般,看来是做过不止一次了。随着他的动手,早就占据有利位置的士兵们纷纷出手,守军还没有明白过来,就稀里糊涂丢了性命。

有些个机警的守军小伙子倒是反应了过来,不过他们人数太少,而且还被关兴所部分割包围,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被一一击破,全军覆灭。关兴、马谡统计战损,结果只不过牺牲四百余人,却取得了战胜一万守军的光辉战绩。这是大捷啊,大捷啊

不过,关兴、马谡他们却不能尽情庆祝,因为据斥候回报,朱桓的五千精锐距离吴兴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了。这里毕竟是潘璋所部腹心地带,如果真要是被朱桓拖住了,那凭借这道城墙,根本就不可能抵抗潘璋的七军四面围攻。这吴兴城守不得

可是,城中还有这么多的粮草、俘虏,这可怎么处理呢?烧了粮草,未免有些个可惜,而且那粮草燃烧的黑烟比起报警的狼烟还要醒目,真要是在平地里被包围了,还不如困守这吴兴城呢。而且城中还有八千余俘虏,把他们关起来吧,等朱桓一到就会被放出;把他们杀了吧,时间也来不及,而且未免有些残忍,不是仁义之师的作为。

马谡倒是憋出来一个好点子,他对关兴说道:“安国,我看不如这样:城中粮食都已经被细心地分包,每个蒲包的重量都在三十斤左右。我们可以将俘虏用长绳穿起,每个俘虏都背上一包,在一千士卒的押解下往南撤离;

把咱们的百余名骑兵留在这里,在运不走的粮秣上撒上菜油,等敌军一到就点燃粮秣,骑马逃走;

至于剩下的主力三千人,咱们就来个大的,趁着敌人的注意力被吴兴城吸引,咱们可以直扑大潭,那里有五百内应,只要行动迅速,肯定能一攻而下。而后咱们借助大潭的地理优势,抗击匆忙来援的敌军因为大潭附近地势奇特,战场可容纳的军队并不太多,所以敌人一次投入的部队也不能太多,咱们完全可以能靠自身力量抵抗住。而主公本来就想与敌人大打一仗探探虚实,只要咱们把敌人拖疲惫了,主公肯定会趁机动手,到那个时候,就不是歼敌万人的问题了,说不定就能在大潭一举奠定胜局”

关兴赞同,于是依计行事。一日后,来晚的朱桓看着吴兴城里的处处黑烟,忍不住嚎啕大哭……

第七卷 秋风秋雨 第九十一章 朱桓的决死攻击(上)

话说关兴、马谡两个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匆匆便定下了凭借大潭地利对抗潘璋主力的计策,并立即将其付诸于行动。关羽、马良本来是欣然地看到八千战俘以及二十万斤粮食入账(路上每名战俘消耗五斤粮食),可是等他们俩看到关兴、马谡派人送上的回报后就忍不住为其担心。两人连忙趴在舆图上仔细研究,却发现这计策可行性很大。关羽、马良很是欣慰,也为这两个调皮小家伙的胆量而叫好,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计策,关羽、马良很快就忙了起来……

倒是关兴、马谡两人,将这**烦丢给自己家长后,没了包袱轻装上阵,带着三千士卒悄悄赶到了大潭。在先期混入城中的五百名士兵策应下,关兴率军很容易就拿下了大潭城。

大潭三面环水,另一面与陆地相连处建有厚实城墙。关兴入城以后,立即亲自带人整顿城防工事,将城墙后三百米内建筑全部拆除。这样一来,纵使潘璋用投石机连续抛射火球,城中也不会被引起大火。拆除建筑后所得青石大多运往城墙之上,充当滚石;另有部分在街道中设立街垒,并在城门洞中修建第二道工事。关兴并不打算完全堵住城门,适当保留反击能力对于守城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当关兴忙碌的时候,马谡也没有闲着,他带着五百名士兵正在甄别军市里的俘虏。那些商家、侍女好说,全部都扣押在几所大宅子里;关键是俘虏中还有许多军官,需要一一排查、确定身份。目前审讯出来的有一个校检校尉,四名牙将、十一名曲长,这就相当于歼灭了潘璋一个营的兵力啊这趟大潭之行,还真值了

关兴、马谡两人兴高采烈,可是潘璋营里却是愁云惨淡。吴兴的粮食被烧得一干二净(朱桓并不知道关兴还派人搬走的二十四万斤粮食,以为全部那些该死的骑兵烧了),营地里只有五天的存粮。而且朱然觉得吴兴身处潘璋腹地,又有万余士卒把守,应该不会如此轻易被全歼,他认定是潘璋捣鬼,不仅没有及时补发粮食,还派出大量细作,前往吴兴勘察。这样一来,短期内潘璋根本就不能得到军粮补给,士兵们恐怕就要饿肚子了。如果真让士兵们饿上几天,那这士气低落的十万大军很快就会被关羽一举消灭

潘璋下令士兵们口粮减半,以稀粥代替。为了缓解士兵们的怨气,他命令将接应不利的朱桓拿下,重打五十大板,同时剥夺其丹阳郡都尉、丹阳军校尉职务,贬为牙将。可是惩罚了朱桓也不能改变缺粮的事实,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报”斥候快步冲进潘璋营帐,急声说道:“将军,大潭方向燃起狼烟,城头战旗被砍下,竖起关字战旗”

潘璋先是一惊,随后又是大喜。大潭城地方狭小,屯不了多少兵丁,这次定是关羽的小股游击部队所为。哼,这群家伙侥幸攻下吴兴,居然还如此嚣张,还真以为我潘璋拿你们没办法啊?好,反正那大潭城中商家也屯有不少粮食,本来我潘璋还想让他们贩卖给地方,我来抽成,如今就全部截留,把这掠夺的罪名推到关羽身上就是了,既能够化解粮食危机,又能够向关羽身上泼污水,攻击大潭我看行

潘璋下令全军动员,此时七军已经被潘璋分化拉拢了大半,剩余人等也实施了混编,虽然名义上还是七军独立,实际上却形成了潘璋本部实力独大,七支部队实力均衡的现象。潘璋本部拥有三万名最精干的士兵,其它七支部队各有万人,但是现在这万余人都是混编组成的,已经丧失了作为郡兵的独立性。潘璋命令本部人马留守盖竹大营保全实力,自己则带着七军全部扑向大潭,准备一举全歼大潭敌军,同时进一步压榨分化七军。

不过等到了大潭,潘璋才发现由于地势原因无法一次性投入七万大军,只能够分批进攻。潘璋索性将队伍分成两个部分,以潘阳军、丹阳军、新都军三万人轮番攻击大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