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炮火1906 >

第130部分

炮火1906-第130部分

小说: 炮火19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叮当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哼哼起来,“一战二战快点到吧,让哥赶紧去抢些土地来,中国这样多山多贫瘠土地的国家也真坑爹,耕地还不如印泥那种猴子国家,一个字,抢。猴子们根本就不配拥有这么多的优质耕地,这些都应该属于咱们中国人。”

一想到南洋那些不争气的中国人,胖叮当就来气。

据解冷所说,让他们帮忙买土地一个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地,可卖枪支弹药给他们,却一个个掏钱掏的飞快。

这让他也生出了加快兵工厂建设的念头,尽快实现武器弹药的完全自产,并且加大枪支弹药的产量,卖到南洋去,倒是笔不错的买卖。

李四喜那边能够提供足够的优质钢材,要不是铁矿石开采还一时急不来,只怕黑龙江的钢产量早就来上一次大跃进了。

汉冶萍成功的改组,李安生拉着李莲英一同投了不少银子进去,并且也通过美国那边提供了不少的新技术。

这其实是个幌子,除了帮助中国的钢铁行业发展,李安生也可以以此来掩盖黑龙江那有些恐怖的钢产量。

双鸭山钢铁厂也在建设中,这是与汉冶萍合资的,可以说是李安生的钢铁冶炼人才培养基地。

将来主要的钢铁产量还是来自于秘密的钢铁基地,就在双鸭山深处。

合成氨也有些眉目,只是太过逆天,李安生暂时不想浮出水面,老老实实的跟德国与美国洋行打好交道,进口硝石等原料。

一时之间,打造重工业体系还有些难度,但是集中到军工体系上,难度就小了许多。

后世许多国家都是先军工再民用,逐步的完善重工业。

做军火生意倒是好买卖,解冷跟南洋许多大族世家都有接触,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加上这边成本又低,跟洋行竞争也有优势。

南洋华人买枪支弹药一般都是到黑市上去买,或是经过洋行买办,价格要高上不少,这部分份额抢下来,也足够兵工厂发展起来。

黑龙江兵工厂也只能走这样的道路,毕竟,各国军队列装的份额是肯定没有份的。

李吉祥倒是在美国创办了白水安全公司,设计了几款枪械,能够争夺美国民用市场,以及南美的各大武装,甚至能够跟南美国家做生意。

与春田步枪争夺美国军方的订单,除非是太过优秀,否则绝无可能,但美国民间以及警用步枪却是个大蛋糕。

李吉祥提供的几种霰弹枪已经打开了美国市场,获得了大笔的订单。

在李吉祥提供的技术支持下,多种炮弹基本能够实现自产,倒是让李安生直呼当时的决定多么英明。

其实抄底倒是其次,关键是购买下了几家将来相当有潜力的公司,另外,还获得了许多的技术,这些技术对李安生的工业体系很有帮助。

最大的收获,还是李吉祥加入了美国化学协会之后,抢先发布的酚醛塑料专利,甚至,为了避免竞争,他还申请了其他几种塑料的专利。

目前吉祥酚醛塑料公司正在筹办之中,将来也是个生金蛋的金鸡。

李吉祥凭借在化学、机械以及内燃机上的成就,获得了美国科学界的认可,以及美国工商界的青睐。

几项专利的出售,使得李吉祥获得了大笔的现金,用于筹办塑料公司,以及,入股福特的汽车公司,创办振兴轮胎公司,吉祥钢丝公司等,积极进入汽车工业。

当然目前轮胎仍然是斜纹帘线技术,暂时并不需要子午线轮胎,还没有到钢帘线时代,创办吉祥钢丝公司并不仅仅为了将来的钢帘线,也是为了将来在一战中大发其财的钢丝制品。

至于橡胶,对于胖叮当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解冷在海南买了大片的土地,开始种植橡胶,有了胖叮当派出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成活,成长也很快,在橡胶树本身根本不用操什么心。

有梁文达在黑龙江,解冷的忠心也能够保证,更何况,洪老六还派出了几名精干人员,到南洋等地创办安全公司,训练雇佣军。

有了武力做后盾,相信在海南、南洋等地的活动,也能够有所保障。

一不小心,只是为了橡胶,李安生就开始了海外布局。

美国的白水安全公司也好,南洋的南华安全公司也好,都是为了军火等产业服务的。

海外布局,离不开武力,离不开地下势力,李安生从不信任素不相识的那些洪门之类,他只相信自己人,相信自己手把手训练出来的弟兄。

他也不相信南洋以及海外的那些所谓的会党,以及**者,他只相信那些一心期盼祖国强大起来的龙的子孙。

如何尽最大可能的壮大海外势力,尤其是南洋的洪水安全公司,李安生想了不少的办法,比如让金翰圣亲自到南洋坐镇,团结可以团结的南洋世家。

要想支撑一支强大的武力,金钱是必须的,但也需要生财之道。

作为雇佣军,名声还没有打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比如军火,打劫南洋洋商,还有就是毒品生意。

鸦片的提纯很简单,后世网上制作各种高纯毒品的方法多的是,一搜一大把。

将国内的鸦片生意尽可能的揽入怀中,然后再通过提炼高纯毒品,到欧美去牟取暴利。

这完全没有任何的良知不良知问题,李安生已经适应这个时代,深深的清除这个时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人会同情弱者。

中国是弱者,只能受欺负,任凭洋鬼子将鸦片弄进来祸害国人,在洋鬼子眼中,清国奴,豚尾奴都是最为低贱之人,与牲畜没有多少区别。

李安生可不会傻乎乎的跟这个时代的主流唱反调,玩什么以德服人,依靠毒品来牟取暴利,才能够支撑雇佣军的迅速扩张。

没有武力,在混乱的时代,什么都玩不转。

李安生只带了两个营的兵力赶往瑷珲,不是因为他托大,而是明面上的兵力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

分为情报局与教导队两部分的原特种部队才是真正的王牌,这股隐藏于地下的武力,是李安生的最大依仗。

真要开战,打一场局部战争,沙俄在海兰泡三天之内能集中1万5千兵力,一周之内能集中远东4万多军队,如果还要打,那么能够动员起码10万的俄国农民。

黑龙江新军根本就不够看的,满洲里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特种部队的各种恐怖行为起到了作用,震慑了那些沙俄高官。

所以,李安生打算进一步的扩大情报局与教导队的规模,起码要一千五百人以上——扣除加入铁道游击队的那部分兵力。

要支撑这股地下王牌,李安生需要大把的金钱。

于是,老王林的铁道游击队除了劫富济贫,也必须要干点什么,比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控制东北的鸦片与军火买卖之类。

另外,也得从富得流油的老毛子身上搜刮点什么。

李安生在赶往瑷珲的路上,一直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针对沙俄的伪钞战争很有必要,胖叮当制造的特殊材料特殊纸张,完全能够在卢布本身以假乱真,加上胖叮当这台人形电脑的算号,专业人士都分不清真假。

伪钞加入流通是有一定上限的,尤其是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加上巨大的风险,大把的洒出伪钞也需要各种技巧与时间。

李安生想着是不是让胖叮当从后世的网络上搜搜,有没有如何大规模使用以假乱真伪钞的傻瓜教程之类。

他制造的卢布、日元等伪钞也可是说是真钞,只是如何花出去伤脑筋而已。

为此,胖叮当特意花费了本就紧张的生物能量,制造了新的生物拟态人高尔夫——一名俄罗斯商人。

如何让高尔夫用最快的速度在俄罗斯混的风生水起,李安生开始绞尽脑汁。

这哥们混的越好,伪钞花出去的速度越快,虚假的中俄贸易,能够让他在黑龙江也能堂而皇之的使用大笔卢布伪钞。

为啥,咱有对俄贸易,有外汇,外汇有时候也能发挥黄金一样的功效,也是银行的储备。

日元也一样,小鬼子,走着瞧。

看来,要催着胖叮当赶紧多搞些生物能量,尽快生产新的生物拟态人,以日本人为模型。

说不定还能在日本整一个财阀出来,什么三井什么的,全都给我滚蛋。

本来他一直打算在鞍山、抚顺与铁岭、本溪等地兴办煤铁基地,但是怕到时跟日本鬼子闹矛盾,殃及池鱼。

在日本整一个财阀出来,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能够堂而皇之的搞煤铁基地。

说不定日本鬼子还要过来拍马屁,当老子一样给供着。

哼哼,哼哼。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寸步不让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寸步不让

李安生并没有规规矩矩的行军,他选择绕了个圈子,到绥远等地,然后北上瑷珲。

这一路上,他不断的将兵撒出去,剿灭黑龙江残余的胡子马匪。

对于胡子马匪,他只有两种对待,一是招安,二是接受黑龙江官府安排。

要是想跟着一块打老毛子的,可以择其优良,纳入新军范畴,裁汰的也会妥善安置,这部分人会跟其他不愿再吃刀口舔血饭水的人一起,由官府安排去处,或是分给土地,或是招入厂矿。

许多青壮也能加入到巡警营,目前王伏白出任黑龙江巡警道道员,负责编练黑龙江巡警武装。

林虎则也受了这次慈禧的恩典,出任吉林西路道道台,驻长春府,领吉林府、长春府,同时也兼了吉林垦务大臣的职衔,负责吉林的招垦事宜。

而许久没有见面的高金虎也因为招垦得力,被徐世昌任命为吉林依兰府知府,更许了明年升格为东北路兵备道,由他出任道员。

这虽然是徐世昌分化程德全与李安生、林虎一系人马的手段,但是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并不是几顶官帽子就能够分化得了的。

这反而让李安生颇为振奋,林虎与高金虎去了吉林,他又兼了吉林军务,可以正大光明的向吉林伸手,不用两三年,便又是一个黑龙江,更何况,吉林本身的基础就比黑龙江要好。

7月中,李安生带着两营人马抵达瑷珲,回到了这个曾经让他声名鹊起的地方。

也没顾上休息,月底便跟着瑷珲副都统姚福升带领随员,乘船上至额尔古纳河河口,下至通河河口,对辖境2000余里的山川形势、自然资源进行查勘。

他跟姚福升是老相识了,自然没有太多的客套,两人都是性情相投的,说话共事也随意许多。

正因为没有什么利益之争,都想着要尽快能收回江东六十四屯,没想着争这功劳,故而两人能够迅速的进入状态。

姚福升对于李安生在满洲里的所作所为大为赞赏,之前他为索还“庚子俄难”被沙俄霸占的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曾数次照会、两次面晤俄官,并几次报省转请政府核办,同时他还两次派人去江左,调查六十四屯情况。

但是由于朝廷瞻前顾后,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现在朝廷将李安生派来,让他看到了希望。

“本来俄人以为我等丈量土地,安置流民,需要时日颇长,能拖上因年半载,谁知道去年就完全办妥,让北岸很是吃惊了一把。我这边顺势开始交涉,倒是收回不少权益,只是在江东六十四屯上还僵着,互不相让。”

说起丈量土地与安置流民,还是李安生当时献上的计策。

由于当年兵荒马乱,无数当地百姓死于非命,更有许多人逃难他乡,这土地的归属很成问题,如何认定土地归属,以及重新划分无主土地,难度颇大。

大量的土地成为了无头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