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鳞开 >

第59部分

金鳞开-第59部分

小说: 金鳞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之后更是连心虚腿软,生怕被斥责罢用。

当日东宫缺人,他能够以整队排列获得重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士兵被提拔成士官,进而又选任为军官,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涌出不少。若是现在摔一个跟头,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出头之日了。

“土庚,”太子亲密地唤道,“这些天的训练情况如何?”

肖土庚心中一松。他作为一局百总,并不亲自插手训练的事。那是作训官和各级士官们的工作。不过作为军事主官,作训官要将训练大纲交给他签署,也要汇报训练状况。这都让他对自己手下的士兵了如指掌,甚至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秉殿下,”肖土庚正了正身,“我局体能训练在全营名列前茅,训练总分在二四十个局中排在第三。独有训练科目四门,每一门的进步都很明显。”

朱慈烺有心要打造一个火器教导队,选的就是肖土庚这个局。独有的四门训练科目,分别是火铳、虎蹲、重炮、爆破,每一门都是与火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选择让他们保护安民厂的缘故,一者取材容易,二者也能有个直观的认识,免得有人以为火药是地里种出来的。

“我局配备的是鲁密铳和弗朗机铳。”肖土庚道:“因为是京营库存里选用的,分量多有不同,射程远近不一,还有三次炸膛,轻伤两人,重伤一人。不过各分解动作已经深入人心,我局上下就连火兵都能正确操放火铳。”

“这是不错的。”

一个月能有这样的进展让朱慈烺很高兴。当然这也与分解动作,进行标准化操典有直接关系。事实证明,形式上的训练远比感觉上的训练要容易。一个月能够训练出正确操作的火枪兵,但即便有闵展炼那样的高手,也得花两个月才能练出能够实战格斗的士兵。

“不过虎蹲、重炮和爆破三门,尚未进行实弹演练。”肖土庚解释了一句:“所谓进步,只是兵士们知道这火炮的构造。”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理知道了,日后开到城外自然可以操练。”

“我局要移防了?”肖土庚早就有些不耐烦安民厂这么个小地方了,每日放铳演练都得小心翼翼。

“嗯。”朱慈烺点了点头:“非但要移防,还要扩军。我打算补充一千新兵给你,升你为把总,给我练一个火器司出来。”

肖土庚只觉得整张脸都失去了感觉,他顾不上礼仪,用手重重搓了搓,方才道:“殿下,一千人,一个司?”

一千人,那可以编十个局了。什么司要这么大的编制!

“新兵。”朱慈烺强调了重点:“汰选之后,能有一半堪用你就该笑了。另外,我希望火器局的编制大一些。”

火器在这个时代远没有后世那般的杀伤力。即便是精工制造的鲁密铳,也只能在百步以内对无甲目标造成伤害。加上京营只有直线膛线枪,谈不上什么精准度。加上制造时产生的公差,密闭性极差,许多枪弹打出去之后就不知道飞哪去了。

只有在单位空间内加大火力打击的密度,才能打疼敌军。那些整齐划一的排队枪毙战术,以及黔国公沐英发明的三段轮击,其实就是为了最大化加强火力密度。

“火器局战兵部,每小队下辖四个伍,共二十人。”朱慈烺道,“其他还是照旧。”

肖土庚在心中默算:一个小队二十人,那一个旗队就是六十人,一局三个旗队,就是一百八十人。一司就是七百二十人……若是新兵只能用一半,还有空额!不过这样一来,火兵和辎重辅兵倒是充足了。

“是不是觉得不够?”朱慈烺笑道:“等到了地方上,还是可以征兵的。”

如今东宫侍卫营已经成了规模,有了职业士兵的风范,可以逐步放宽兵员招募条件。人有从众心理,不会发生一大群人被少数人带坏的情况,只会是少数人融入大风气之中。

“谢殿下!”肖土庚抬起头,又问道:“殿下,那我司就不配杀手局了么?”

杀手就是传统战兵,手持冷兵器作战。按照戚继光的设置,每司下辖两个火器局,两个杀手局。火器局、队在齐射之后,杀手局就会视情况进行战术动作。如果是面对蒙、满这样注重骑兵攻击的敌人,火器局往往在一轮攻击之后就没多大的用处了,主力还是杀手局。

“依靠友军保护,”朱慈烺道,“自己也要保护自己。”

肖土庚并拢脚跟,行了个军礼,大声道:“遵命!”

朱慈烺笑了笑。他知道这话在肖土庚听来恐怕有些悲壮,因为鸟铳在施放之后就失去了战斗力,甚至不如三眼铳。三眼铳倒过来还可以当锤子用,但鸟铳只比烧火棍强不了多少。

除非有刺刀。

在兵器发展史上,并非只有飞机、航母、原子弹这样的“巨无霸”诞生才有划时代意义。有些不起眼的“小家伙”,诞生之初甚至连小专利都算不上,一样能对战争形态的改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朱慈烺已经没有机会去发明马镫马鞍辔头这些东西了,但他看过电视,参加过军训,知道刺刀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还没有退役。他不知道西方是否已经发明了这个小东西,不过明军原本就装配有快枪,略加改进就可以用了。

快枪是一种长柄火枪,长五尺五寸,重五斤。前面是锋锐的枪头,后面接二尺长的枪筒。用四道铁箍加固枪管,用时先去枪头,从枪口装入三四钱火药及铅弹,筒后为长柄。火绳长一寸五,插入筒内,点发后再装枪头,同敌近战肉搏。

这种设计就和最初装配刺刀的火枪一样,刺刀插入枪口,取用不便。朱慈烺需要的是在燧发枪大量配装之后,给燧发枪配上刺刀。有闵展炼这样的武学大师在,从传统技击中淬炼出一套刺刀战术,应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刺刀燧发枪兵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具有极大的优势,先用远程打击击破其阵型,再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肉搏战。回避了自身阵型变化,或者两军配合的问题。不过在面对骑兵的时候,长枪兵因为长度关系,还是具有很大优势,并不会因此而被淘汰。

更何况马的耐受力和肌肉强度远高于人类,以现在铅弹动量,要想在百步距离射杀马匹,还是需要大量火力。而骑兵冲锋时,骑士伏在马背上,并没有太多的攻击面。

朱慈烺出于对火器的这种不信任,对于传统兵器的使用也是十分上心,所以闵展炼才能得以重任。若是换个权贵,闵展炼只能成为看家护院的一条走狗罢了。

朱慈烺从安民厂出来,又特批给肖土庚五十支斑鸠脚铳。这种大铳与鸟铳、鲁密铳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长达五尺五,几乎与快枪一样长短,枪身极重,需要支架才能使用。正因为支架形似鸟脚,故而得名斑鸠脚铳。

虽然这种大铳同样没什么精度可言,但用药量极大,射程远,威力大,只有澳门、广东可以制造。崇祯八年的时候,熊文灿运了一批军火入京,其中有斑鸠脚铳一百门。松锦之战后,朝廷有意调郑芝龙的水师守觉华岛,郑芝龙借口没有斑鸠脚铳不肯去。后来进过运作,送了一批火器到登州才算完事。

朱慈烺拨给肖土庚的,正是崇祯八年熊文灿运来京师的那一批脚铳。如今又是八年过去了,这批一直收在库房不曾见天日的脚铳能否使用,只有靠肖土庚去挖掘了。

 第96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1)

“百总,又炸了一门,这大鸟铳简直比鲁密铳还要不得!”作训官愁眉苦脸对肖土庚抱怨道。

肖土庚看着受伤被人抬下去的兵士,恨得牙齿发痒,硬声道:“不是都让你们检查了么!怎么还会炸!”

“百总,这东西里面有没有裂纹,外面又看不出来……”作训官无奈道:“要不咱们减少火药,兴许就没事了。”

减少火药的确能增大安全系数,不过太子殿下最讲究的就是规矩。所有火器用药量都是规定好了的,装在一个个纸袋里,撕开之后铅子、火药一起倒进枪管,然后塞入纸袋,用捅棍略略压实……这一系列动作已经形成了操典规范,任谁都不能改动。

如果真能证明改动之后不影响战术操作,反而能提升效率,那就是妥妥的功劳,可以领五两银子。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几个脑袋灵的兵士领到过,不过后来要想再有什么改进可就千难万难了。反之,提出任何不能提升效率,反而降低实战效果的改动,那是绝对会被批死的!

“再干!”肖土庚咬牙道:“这才多大点事!就算是死了人,将来也能在天上享福,怕它个球!”

早有道士在军营里说些关于天上神仙的故事,对于没有机缘炼丹打坐,没有条件财帛供养的人而言,为正神星君效命,死后英灵能成为天兵天将,继续护佑星君和家人,算是升天得道享受清福的捷径。

朱慈烺原本不喜欢这种“生前无名,死后有信”的空头支票,希望用“承负说”来统合人心。然而道士们很快发现,东宫侍卫营里的兵士绝大部分都没有家人子嗣,有些甚至连自己爹娘是谁都不知道……承负说对他们而言反而比来世说更加飘渺不可考证。

没改变习惯的道士们不小心又将天灵神君那一套搬出来,谁知道一下子打开了市场,止都止不住。

“百总,若是上了沙场,就算拼光了,咱们的人也未必会退一步。”训导官也忍不住上前说项:“但这校场上……太伤士气了。”

肖土庚本来不愿意直接插手训练上的事,但此刻见自己的作训官已经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只得退了一步道:“让他们自己选。是火器实弹射击训练,还是二十里武装跑,外加拟射击五百次。”

依照明代的度法,一里与后世的一里基本一致。二十里就是十公里,对于常年劳作的矿工和纤夫而言并不算长,但是背负了三十斤的装备之后,又有人挥着鞭子在后面赶,跑得最慢的一队还没饭吃……从来都是兵士们最憎恨的训练科目。

然而现在有了斑鸠脚铳实弹演练科目,这个“最”字已经被“之一”取代。

超过八成的兵士选择了长跑和射击动作操练,而不愿意面对毫无征兆的炸膛。

肖土庚无奈,为了维护长官的尊严,不能食言而肥,只得顺应了士兵的心声,同时报告给东宫外邸,请太子殿下重新选派一批火器充实火器局。

朱慈烺拿到报告之后十分无可奈何。

或许是这批火铳制造时就存在隐患,也可能是存放不当造成了炸膛。无论是什么缘故,说到底就是作为太子,他没有一个直属的领地,可以按照他的意愿设立工厂,进行军械制造。

一旦按照他的意愿进行发展,要打造一支高比例热兵器的部队,那大明的工坊式生产就必须发展成大工业生产。朱慈烺依稀记得二战之前的日本仍旧是工坊式生产,甚至连军用光学仪器都是在一家家小工坊里打磨出来的,但那种特例能否学习,学习的成本需要多大,实在难以估量。

朱慈烺默默站起身,站到窗口,看着外面萧瑟的秋日风光,有些失神。

“殿下,”刘若愚低声在朱慈烺耳边唤道,“震升高的东家、掌柜在外面跪候了四个时辰,怕是有些熬不住了。”

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想起昨天晚上就有人通报说大门口跪了人请罪,没想到现在还跪着。他倒不是有心要惩罚几个贪小便宜的商贾,只是单纯没往心里去,彻底忘了个干净。

“当初我说要入股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装聋作哑,现在倒是认识我家大门了?”朱慈烺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