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重生明珠 >

第111部分

重生明珠-第111部分

小说: 重生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各府里各送了两个丫头给太夫人使,陈三婶娘又买了几个小丫头服侍,拨了几个婆子,因见陈夫人手里散漫,并没有来查过,索性连她自己使的丫头,也报了名字上去,预备着每个月到侯府领月钱。
如今这个月的月钱已经发下来了,一点儿克扣都没有,陈三婶娘报了多少上去,就照数儿发了多少过来。
侯府真是家大业大啊,陈三婶娘不无妒忌的想。
陈夫人笑道:“若是要等着人来禀报,也未免太不经心了些,咱们做媳妇的,应是想到太夫人前头去才是,昨儿太夫人驾临,我便觉着,太夫人看起来气色不大好,有些恼怒的样子,便觉着是不是这些丫头婆子服侍的不好,她老人家气恼着了?我原不放心,今儿赶着过来看一看,果然,三弟妹又说太夫人心绞痛了,可不应了我的话,这些丫头原都是议定了要接太夫人回来,才仓促间在各府选的,难免不周些,大约又不知太夫人的脾气,便服侍的不好,再说了,主子不在跟前,缺了约束,也是有的,三弟妹说可是?”
太夫人的恼怒还不是你们家气的,如今你倒拿出来做文章了?陈三婶娘见陈夫人说了半天,句句都是服侍的人不对,一时间还没想到陈夫人的意思,便笑道:“大嫂思虑自然比我们周全,只不知大嫂的意思是?”
陈夫人笑道:“既然伺候不好太夫人,便只有撤下她们了,重新选好的服侍才是。”
陈三婶娘一惊:“大嫂要换了太夫人身边的人?”
陈夫人微笑:“只是房里的大丫头和妈妈们,原是她们贴身服侍,只要她们是好的,也就好了。今儿一早,我就赶着选了些丫头婆子出来,一一吩咐了,自然会好生服侍太夫人,原先的那些,丫头婆子的身契在哪个府,就回哪个府去,身契在侯府的,我今天就带走。”
叫大丫头紫香交出人名册子来给陈三婶娘:“这是丫头婆子的名册,下个月就照着这个名册发房里的丫头和妈妈们的月例,至于院子里的小丫头,针线浆洗,粗使婆子,还要三弟妹费心,好生管着才是。”
陈三婶娘在这些小节上也算精明,顿时就听懂了陈夫人的意思,她只要掌管太夫人房里的人,外头那些无关紧要的服侍人等,就做了人情给陈三婶娘,她安排自己的人手也好,吃空饷也罢,都由陈三婶娘做主了火种女王。
陈夫人坚壁清野,把太夫人人手都换空了,她要做什么也就难了。
陈三婶娘望着陈夫人笃定而从容的笑脸,因保养极好而看起来才三十出头的俏丽容颜,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深藏了许久的幸灾乐祸的感觉,陈夫人这一招是要收拾谁简直显而易见。
谢妈妈是太夫人的陪嫁丫头,身契自然就算是侯府的了。
作为儿媳妇,虽然陈夫人和陈三婶娘位置处境和立场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陈三婶娘虽是太夫人的亲儿媳妇,就并非不受婆婆的气。这也罢了,这世上不受婆婆气的大约只有公主了,但作为主子,陈三婶娘偶尔还要受那位谢妈妈的气,这口气就不是谁都咽得下去的。
再说了,能借别人的手,看到平日拿捏着自己的婆婆受点气,作为儿媳妇来说,还是很有点喜闻乐见的。
又有好处又能出气,陈三婶娘立时就笑道:“大嫂说的是,只要能伺候太夫人好的,自然都听凭大嫂做主。”
陈夫人笑了:“三弟妹说的不错,就算咱们得些怨,也要伺候好太夫人才是。那就照着名册把人都传来,该送回四叔、五叔府上的丫头,就烦请三弟妹费心了,侯府的人,我就带走便是。这新来的这些人,因平日还要三弟妹管教,也叫他们进来磕个头。”
陈三婶娘既然选择站在了陈夫人这边,便不由的觉得陈夫人这句句话都说的格外动听,不由笑道:“大嫂这样客气,这是大嫂府里的姐姐们,大嫂□出来的人,自然是知礼的,且如今也不为我来的,只是来服侍太夫人的,如何用我管教,只不过大嫂不在这边,平日里有一点小事我就处理了,不惊动大嫂才是。”
一边又忙吩咐自己的管事妈妈拿着名单去太夫人院子里传丫头婆子去了。
郑明珠坐在一边看着,陈夫人一紧一松,诱以小利,陈三婶娘就立刻变了立场,虽说并不是盟友,却是赞同起来,有这样的赞同,陈夫人做事自然就更方便些了。
两妯娌立场不同,陈夫人显然不至于期待陈三婶娘帮她对付自己的亲婆婆,但某些立场的赞同却是需要的。
说着,丫头婆子们鱼贯而入,紫香唱了名字,便挨着上前来磕头,待人都看过了,陈夫人便说:“在府里我已经说过了,你们来就是为了服侍太夫人的,别打量不在府里,无人管束,就放肆起来,或是仗着是服侍太夫人的,自是比别的人有脸面,不服管束,我若是知道了,是不依的,三夫人虽不在咱们府里,也一样是主子,你们也一样要恭敬服侍,不可怠慢。”
丫头婆子们都恭敬应是,退到门口站着,陈三婶娘自觉颇有脸面,坐在上首十分自得。
传太夫人院子里人手的管事娘子出去了才片刻,便见太夫人扶着个丫头一脸颜色不是颜色的走进院子来,另一边一个打扮的十分艳丽的妇人扶着她,身后跟着一群丫头婆子,谢妈妈在最前头,太夫人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在门口就听到怒道:“怎么不把我也换了,就碍不着你的眼了?”
这个妇人看那穿着打扮,并不像丫头出身的管事娘子,郑明珠不认得,回头看了墨烟一眼。
墨烟就俯身过来,附在郑明珠耳边轻轻说:“这是太夫人娘家的亲侄女,杨家原本普通的紧,早先太夫人闹着要这侄女嫁给五老爷,后来没成,就做了妾。”
咦,既然是正经小姐,家世便不够好,嫁不了侯府嫡子,也不至于做妾啊,这里头必然有点花样。
杨家在那位大舅老爷崛起之前,的确普通的紧,不然也不至于嫡长女做了填房,虽说武安侯门第高,不算辱没了她,但到底有元配嫡子在前,许多人家都不愿意嫡女做这样的填房宝谛独辉最新章节。
陈夫人微笑着站起来,陈三婶娘畏缩了一下,偷眼看了陈夫人一眼,又站直了,一起迎上去,太夫人一脸怒气:“你来干什么,瞧我死了没有?你们成日里只知道折腾我,如今又要换掉我的服侍丫头,就是想要逼死我是不是?”
陈夫人笑道:“媳妇来给太夫人请安,三弟妹说太夫人今儿心绞痛犯了,在房里歇着,就不敢打扰,如今看太夫人这样儿,竟是好了?”
太夫人狠瞪了陈三婶娘一眼,她昨日在侯府丢了脸面,今天听说陈夫人来了,便不想见她,随口说了一句:“我心口疼,没空见她,叫她自己回去吧,不用她来伺候。”
没想到陈夫人张口就嘲讽上了,太夫人就转而迁怒陈三婶娘,这个媳妇是拿捏惯了的,积威深重,打骂都可以随意,根本不用像对陈夫人那样需打起精神来。
陈三婶娘被瞪了一眼,一声不敢吭,就低下头去。
太夫人坐下来:“心绞痛算什么,只怕你就想着我死了才好,只我还没死呢,你就要摆弄我身边的人了?我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礼!”
陈夫人笑道:“媳妇听说只有身子不好的人才爱口口声声说死,如今看来,太夫人是真不大好了?说起来,媳妇只是见太夫人身边的丫头和妈妈们伺候的不精心,太夫人回来才几日呢,昨儿看起来就气色不大好,且还有些恼色,媳妇不放心,今儿赶着过来请安,您又心绞痛,焉知不是下人不经心,气恼着了?必要换掉才好。”
太夫人怒的一拍椅子扶手:“放屁,关他们什么事,要论气恼,也就只有儿孙不孝,才气得了我,真真是好媳妇,如今越发要算计我的人,把人都算计光了,才好整治我是不是?”
陈夫人笑道:“太夫人上了年纪,虽不敢说行事糊涂,难免耳根子软些,容易信人,身边的人本该多劝着些儿,如今反不自律,越发要挑唆着主子了。别的也罢了,只太夫人身子本来不好,回来也是养病的,如今反倒让下人气恼着了,怎么使得。媳妇想着,太夫人是慈悲惯了的,多半要替她们遮掩,她们又必是互相攻讦,谁也不认,一时之间也难辨是非,再说了,由咱们来审太夫人身边的人,却也是不妥当,媳妇便想着,总是太夫人要紧,不如索性都换了去,再挑好的使也就罢了,只要太夫人好了,别的事都可以慢慢来处置,三弟妹说可是?”
太夫人到侯府来生事,陈夫人是媳妇,一时动不了她,但也绝不肯被动挨打,至少陈夫人是当家主母,有她的权利范围,她的回报方式。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祝福,大家都好有爱!今晚六点左右加更!
也谢谢妹子们热情的霸王票么么哒,爱你们!

132东风压倒西风
陈三婶娘看一眼陈夫人;又看一眼太夫人;心中显然十分矛盾;一边怕太夫人,一边又十分不愿意得罪陈夫人;一时间竟不敢作声。
郑明珠笑,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陈三婶娘又想要好处;又想置身事外,也想得太美了。
郑明珠对陈三婶娘笑道:“三婶娘,先前你吩咐了管家嬷嬷传那些丫头;可是这一些?”
她指的是跟着太夫人进来的,以谢妈妈为首的那群丫头婆子。
郑明珠这仇恨一转移;明明白白告诉太夫人;陈三婶娘同意此事并亲手操作,太夫人果然怒道:“你来传人?你敢来动我房里的人,反了你了!我怎么就有这样不孝的媳妇!平日里口口声声孝顺,就是这样孝顺的?还不给我跪下!”
陈三婶娘被太夫人骂的一脸涨红,到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跪下了。
太夫人哼了一声,一脸不豫的看向陈夫人,陈三婶娘是她可以拿捏的,所以很顺利的打压了她,同样是媳妇,她跪下请罪了,你如何能不跪?
陈夫人笑着坐下来,吩咐道:“既然人已经来了,紫香照着册子把咱们家的人点了,都带回府去。”
“大胆!”太夫人怒道:“谁敢动我的人。你……你这是忤逆!”
陈夫人笑道:“如今媳妇当家,为了太夫人的身子着想,媳妇拼着太夫人责骂,也要换了好的来服侍太夫人才是。若是怕太夫人责骂就听之任之,姑息下人,才是真不孝,媳妇可担不起这个罪名。”
太夫人用孝道拿捏陈夫人,陈夫人就用家规反击,当家主母自有当家主母的权利。
太夫人气的浑身发抖:“我看今天谁敢,天下怎么就有这样忤逆的媳妇,老侯爷不在了,这就眼里没人了,这太平盛世难道还没有个理不成?我要往庙里哭老侯爷去……”
在紫香冷静的一个一个念名字的声音中,陈夫人慢慢说:“太夫人若是要往庙里去,媳妇也只有恭送的。”
太夫人打了个冷噤,或许是想到庙里的日子,好不容易出来了……她怀疑自己真要去闹出来,陈夫人就真的能让她回不来了。
一时间突然有点害怕起来,老侯爷过世时的情形她是看在眼里的,当时老侯爷单独留了陈熙华说话之后,就吩咐要自己去庙了祈福。
这五年的青灯古庙生涯中,太夫人无数次的猜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老侯爷是不是留有什么东西在陈熙华手里。
否则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婆母,孝字当头,陈夫人怎么能这样肆无忌惮?
她与老侯爷也是二十年的夫妻,她虽不敢说十分了解老侯爷,却也多少有些知道,那个人虽说重情义,心思却深,留一点后手她真是一点也不意外。
这样一想,不由的就心虚起来,太夫人有点犹豫现在这个场面该怎么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