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重生明珠 >

第16部分

重生明珠-第16部分

小说: 重生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现在她还完全不敢去细想。
陈夫人见她实在害羞,便就不再多说,只转而和她说起来这些日子要去哪些府里走动,郑明珠本不熟悉这些贵胄豪门,不敢轻易插嘴,只留神细听,偶尔小心的问一两句,倒也没有露出什么马脚来。
伺候陈夫人吃了午饭,回到甘兰院歇了个午觉,翡翠进来回:“少夫人,张妈妈在廊下等着了。”
郑明珠便叫她进来回话,赏了她座儿和茶,便问她知不知道这几家陪房的来历。
没想到张妈妈竟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一个人,见郑明珠问她,便一家一家的说起来,每一家都说的十分清晰,头头是道,连家中几口人,大概年龄多大都知晓。
郑明珠倒是佩服起来,看来这张妈妈倒是有心人。
郑明珠的六户陪房,除了管着帝都铺子的吴建荣一家,管着通州庄子的裴国海一家,另外还有四家,家长分别是夏长富,刘先宗,曹里喜,方一飞。
吴建荣是国公府账房吴大管事的二子,裴国海和夏长富都是原本公主带过来的陪房,如今分别在通州的两个庄子上,剩下三个都在山东管着庄子和铺子。
也就在这个时候,郑明珠才知道,原来自己在山东还有大片良田和产业。
那张妈妈是个精明人,看出了郑明珠的疑惑,便笑着解释:“孝章敬皇后的娘家是山东郭氏,这些原也是有些年头了。”
郑明珠想起来了,孝章敬皇后便是外祖母,生有两子两女,自己早逝的母亲平阳公主是次女,长女是如今的平宁长公主,而两子俱为亲王,协理军机,参赞政事,当今圣上对这两个兄弟也是极为倚重的。
先帝有两个皇后,先头的孝章贤皇后与先帝青梅竹马,伉俪情深,可惜生子的时候难产而亡,只留下一个嫡子,后来又立了外祖母孝章敬皇后,这位皇后虽与先帝情分上差些,为人却是和顺贤淑,照顾元配嫡子仿若亲子,不仅得先帝敬重,且将元配嫡子养的文成武就十分出息,如今正位大宝,对这位继后奉若亲母,连带的对孝章敬皇后所育的两子两女都极为优待,可惜孝章敬皇后做了两年太后就薨逝,去世的时候,小女儿平阳公主还没出阁。
今上追念亡母,格外宠爱幼妹,当年选驸马更是场面盛大,这些郑明珠只是略有耳闻,对她来说,这些原本离她十分遥远,没想到到了今天,这些已经切身相关了。
郑明珠想了想,既然山东的庄子和产业是孝章敬皇后留下的,那么这三家陪房应该与安国公府关系不大才对,她就问:“那么刘先宗、曹里喜和方一飞都是当年我娘的陪房?一直打理山东那边的事情?”
张妈妈见她这样敏锐,心中倒是疑惑,这位大小姐什么时候这样明白了?
她笑道:“少夫人说的是,当年公主去的时候,百般的舍不得您,曾给皇上上了折子,把陪嫁来的嫁妆留给您和世子爷,按例由内务府清点了嫁妆,暂时管着,他们这几户也还是一直管着山东那边,没有动过,后来您出阁,也就随着庄子铺子陪了过来。”
郑明珠缓缓点头,心中大约有了谱,山东那边是公主的嫁妆,公主去世后由内务府掌管,直接交到自己手上,朱氏的手伸的再长也伸不进去,而帝都的铺子,京郊的庄子和通州的庄子大约就是安国公府备的嫁妆,也就这几户人需要查一查。
郑明珠从小跟着父亲学生意往来,又当了这些年的家,唐家产业遍布全国,银钱流水极为繁杂,她早就算是身经百战了,此时略想一想就知道最容易做手脚的地方,就是帝都的铺子。
京郊和通州的庄子都在眼皮子底下,要换主极难掩盖,而且田土产出有限,唯一能做手脚的便是报了天灾。
而帝都的铺子便不同,铺子若是地段好,开的大,要抹平了帐弄出钱来,就要容易的多,郑明珠便问:“帝都的铺子是全是国公府置办的还是有我娘留的?”
张妈妈只觉得少夫人的问话一句两句似乎全无联系,偏又句句都问的十分刁钻,明明这样冷的天气,她额上竟不知不觉有了细密的汗珠,想了想回道:“朱雀大街上头从盛记香料铺子下来一共四间挨着的都是公主当年留下的,另外北城上街的两个绸缎铺子一个当铺一家米行是国公府置办的,内务府交铺子的时候,盛大掌柜就回家荣养了,如今帝都的铺子全是吴建荣在管着。”
郑明珠见张妈妈回答的明白,还能答出重点来,十分满意,郑明珠的嫁妆十分丰厚,换了个人只怕听着一项项报出来,会倒抽一口凉气,可是偏偏遇到她。
郑明珠虽贵,不过比较当年自己手中掌握的银钱却也还不如。
她一时间有点黯然,郑明珠国公府嫡女,天家血脉,在银钱上竟也还不如唐家嫡女,只是如今自己没了,唐家长房无人,那些产业只怕都要落入那些人之手。
从曾祖父起到父亲,三代辛劳积累的财富,只怕就要烟消云散了,只希望自己在临死前做的那些安排能起一点作用。
张妈妈见郑明珠只问了这两三句就没再说话,只是沉思,哪里敢打扰,只是她坐在那小凳子上有点坐立不安,往日里她虽然少见郑明珠,可每次回话都没什么要紧,从来没有哪一次有如同这一次这般叫她不安。
过了好一会儿,郑明珠才回过神来,和气的对张妈妈说:“辛苦妈妈了,你先回去,若是有事我再打发人问你去。”
随即叫丫鬟:“把前儿送来的玫瑰膏子给妈妈一瓶,尝尝鲜。”
张妈妈连忙谢了,双手接过来,又说:“奴婢管着的院子和别院都是出项大进项少的,今儿已经把各处的人口册子,这两年的账本子都交给了少夫人屋里的翡翠姐姐,少夫人若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便宣奴婢进来问罢。”
郑明珠笑道:“妈妈做事必然是清楚的,我最是放心。”
张妈妈便告退出去了。
刚走出院子,便有个小丫头悄悄的跟了上来,对张妈妈说:“妈妈,顾妈妈请您去说说话儿。”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压力好大,先前断了一会儿网,就坐立不安,怕更不上……今天看到上了首页新晋了,很高兴,谢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留言,求收藏!


、争夺

张妈妈心中冷笑,这个顾妈妈,以前仗着是国公夫人的陪房,飞扬跋扈,谁也没看在眼里,他们同时陪嫁过来,但凡有点油水的地方她都不肯放过,统统掌住了,只打发自己去看着房子院子,这些地方能有多少进项?
平日里见了,爱理不理,竟比正头主子还大几分的样子。
只是自己和国公夫人情分上差了,争不过顾妈妈,如今眼看少夫人有心要整治她了,她总算想起要来找自己说话了,可这会子,谁还去趟这趟浑水?
阿弥陀佛,终于等到今天了。
张妈妈本不欲去,心中念头一转,突然觉得看看她那样子倒也不错,便对那小丫头子说:“我难得进来一趟,原也该去见见。”
便跟着那丫头走。
顾妈妈是一等管事妈妈,住在正院后头的倒厦里,独一个房,张妈妈一进去,顾妈妈就迎了上来,抓住她的手,亲热的说:“张家妹妹来了,快坐。”
又叫小丫头:“把前儿铺子送来的好茶沏了来。”
张妈妈但笑不语,这样子前倨后恭,看来身上十分的不干净。
顾妈妈连郑明珠这样的正头主子都不放在眼里的,在下人里头更是自觉高人一等,说起话也常常带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此时就不由的说:“妹妹来尝尝这茶,这是前儿东街铺子里送来的今年上进的新茶,便是宫里也就只好这样子的。”
那语气里就带了一份倨傲出来。
张妈妈早看明白了的,此时心中只是暗笑,喝了口茶,顺着赞了两句,顾妈妈这才有点讪讪的打听:“这一下午的少夫人留妹妹在屋里,都说了些什么?”
张妈妈早巴不得她这一问了,便笑道:“能有什么,不过是问问几房陪房的事儿,我也不大懂,只能说些知道的。”
顾妈妈忙说:“问这些做什么,这些可都是当初太太再三挑过的,再妥当不过的了。”
张妈妈便笑:“便是妥当难道少夫人还不能问一问不成?”
这也太把太太当座佛了,别说只是继母,少夫人又是公主亲女,身份上就高过了她,就是亲娘挑的人,少夫人要过问也是应该的。
不过张妈妈到底是国公府出来的人,知道少夫人一向对太太言听计从,从无违逆,简直比亲母女还亲些,便只说了这样一句。
顾妈妈便急了:“又是要看嫁妆又是招陪房的,不知道少夫人着了什么魔,妹妹,我如今要在里头伺候少夫人,还是烦妹妹去府里,回一回太太吧。”
在路上的时候张妈妈就预料到顾妈妈要找她是为了什么,此时见所料不差,只是笑道:“少夫人吩咐了,这些须事不许打扰了太太,我这样去可怎么好。”
顾妈妈笑道:“我也料到这个了。”她给丫头使了个眼色,丫头便捧了一个包裹过来,顾妈妈笑道:“这里头几匹新样子贡缎,你带着去见太太,便是有人问起,便说是少夫人新得的,拿回去孝敬太太的便是了。”
又打开一个匣子,取了一只沉沉的赤金镯子给张妈妈:“这也是今年的新样子,送给妹妹带,妹妹可别嫌弃。”
张妈妈推辞了一下,便收了礼,又说了两句闲话,顾妈妈心急如焚,话里话外都在催她赶紧去回了太太。
如今府里的人因吩咐了几道门上的人,等闲出不去,而自己到府里时间短,主子又是个立不起来的,别说府里几辈子使出来的那些家生子了,便是略有点脸面的都不把甘兰院当回事,她如今能收拢的也就几个小丫头子。
现如今只得指望张妈妈了,她一直在外头,出府名正言顺,况她也是太太选了来的,只怕也得仰仗太太。
真不知少夫人被什么小人调唆了,突然竟要这样子了……还有玲珑那个贱婢……
顾妈妈在屋里走来走去,喃喃自语,咬牙切齿。
张妈妈收了礼,抱了缎子,从后头绕了出来,想了一下,就上了抄手走廊,走到正院门口来,玲珑正在院子里,见了她忙笑道:“还以为妈妈已经走了。”
张妈妈走过去悄悄笑道:“原是准备走了的。”轻声把顾妈妈叫她去的事儿告诉玲珑。
玲珑抿嘴笑道:“妈妈是个什么章程?”
张妈妈便说:“我是个笨人,什么事也不敢擅自做主,这才特特的绕过来,想求少夫人一个示下。”
玲珑会意,便笑道:“少夫人正在里头呢。”
郑明珠在炕前支了绣花棚子绣花,见张妈妈进来,丝毫不动容,眼皮也不抬,只是说:“妈妈坐。”
并没有张妈妈意料中的问她怎么又来了之类。
这样子的少夫人越发叫人不敢怠慢,张妈妈更笃定少夫人与以前不同了,连忙便把刚才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里头自然加了许多自己劝顾妈妈,顾妈妈却不听人劝,非要她去回太太的话。
郑明珠安静的听着,手里还十分之稳,待张妈妈说完,她也并不急着说话,直到那花瓣绣完最后几针了,才搁下来,叫人接过张妈妈恭恭敬敬递上来的缎子和镯子,随手翻了一翻,笑道:“既是给妈妈的,妈妈收着便是。”
张妈妈连称不敢,郑明珠笑道:“往日里也少见妈妈,这便当是我赏你了。”
张妈妈见她是连镯子带缎子都赏自己,心中便就明白了,嘴里却还是说:“那么顾妈妈那里……”
郑明珠慢条斯理的说:“先前我就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这么大了,自己身边的事儿还料理不来,要回家劳烦太太,也太没道理了,妈妈说是不是这个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