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物贩子在唐朝 >

第19部分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19部分

小说: 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要反击!卢鸿深吸了一口气,把被子略略拉开,露出一点胸脯,拿出一幅色迷迷地眼神,乜斜看着红袖说:“怎么了臭丫头?动春心了?这半夜三更,孤男寡女的,你还敢跑来找我,就不怕是羊入虎口吗?“
“就你?”红袖用鄙视地眼神看了看卢鸿那白净的小胸脯,傲然说道:“姑娘我怕鸡怕狗怕绵羊,就是不怕你这没长开的小毛孩!”
……
经过卢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红袖姑娘终于转过身去,让卢鸿穿了衣服起来再说话。听着卢鸿悉悉索索穿衣服的声音,红袖本想突然转过身来吓卢鸿一跳,只是才一动念,忽然自己觉得羞得不行,刚才的大胆泼辣不知扔到哪去了。她连忙装作打量案上的物品,不敢再多想。直到听卢鸿穿完了,这才转过身来。
卢鸿穿好衣服鞋袜,站起身来,觉得比红袖低了足足有一头。他低咳一声,这才说:“不知红袖姑娘深夜前来,有何指教?”
红袖这时不知怎地,也收起了刁蛮的态度,拿出一个黄色的信封说:“我们小姐让我给你带了封信来。你快看了,写封回信,我好带回去。”
卢鸿拿着手中淡黄色的信封,啊!红娘送信,纸上传情,多么经典浪漫的桥段啊!是不是下一步就要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了呢?怎么觉得这刁蛮丫头忽然就变得顺眼起来了呢——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
怎舍得教你叠被铺床?
卢鸿满怀绮丽幻想,拆开了信封,迫不及待地定睛看去……
啊~~
这郑柔如果出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她一定会成为一个革命女青年;她的爱情,一定会在革命事业的征程中悄悄绽放。
这回不是孟母教子,这回是告青年同志书。
郑柔先是简单回顾了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阐述了成为一名有志青年必须具备的各种品德素质要求,构架了未来十年内伟大事业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结合实际实现远大理想必须采取的多项措施方案,提出了对卢鸿实现个人价值回报社会家国的殷切希望,当然,最后一句也终于提到了关于双方的纯真的感情与思念——“望兄奋鲲鹏万里之志,立先贤三代之德,发雏凤清啼之声,践金堂玉马之愿……悬梁刺股,映雪凿壁……志怀家国,心系天下……切勿以小妹为念也……”
卢鸿真的无语了。
他提起笔,眼神空洞而迷惘,半晌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最后在红袖的催促声中,他咬咬牙,怀着深深报复的心理,在信笺上刷刷写下了一首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郑柔啊郑柔,我要不感动死你,我就白穿越这一千年!——
……太卑鄙了,太无耻了!
卢鸿满意地吹了吹笺上的墨迹,待得墨迹干了,取过一个信封来,封好交给红袖。那红袖兀自不满地说:“喂,坏小子,我们小姐给你写了好几张纸呐,你就回这么几个字?太糊弄事儿了吧?”
——对了,你们小姐那革命宣言写成万言书也不新鲜。卢鸿这么想着,嘴上却说:“红袖姑娘放心,在下这封书信,一定会让你们小姐欣喜若狂、兴奋不已、激动莫名、春情——是深情无限!”
“你确定?”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文物贩子在唐朝 第三卷 南下荥阳 第三章 第一次考验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8:59 本章字数:2470


第二天对于卢鸿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突然怀念起前世记忆中的简单定亲方式来了。这不就是订个亲嘛,吃顿饺子的事儿就行了吧,至于弄得这么复杂么?
不管卢公子的怨念如何深重,纳彩这样的大事,于郑家这样的士族,自然是要郑重无比的。幸亏各项事宜都由叔父操办,卢鸿就当是个木偶,线牵到哪里,卢鸿就指向哪里。好在卢鸿卖相颇有可观之处,年纪不大,倒生得长身玉立,眉目俊朗。加之他这些年埋头攻读,人又心性活泼,一身学子气质,却又绝没有通常书呆子气。郑府中人看他言语不俗,礼仪有据,风度翩翩,倒也颇为嘉许。
等到各项程序一一完毕,就连卢鸿这精研周礼之人也累得记不清诸多繁杂步骤了。郑昭道又引他一一拜见了本房中的长辈亲戚。忙忙活活一大天,到了晚上卢鸿寻思,这回总算是熬出头了吧。谁知郑昭道偷偷告诉他,明天才是真正的考验,卢鸿你可要小心应付了!
原来郑府有两项历史颇久的文化盛事:一为玄坛讲经,一为桃园诗会。
那玄坛据言乃是汉时经学大家郑玄曾经的讲经之所。这郑玄虽然不是出自荥阳郑氏,却也是同脉连枝,极得郑家后人尊重。据说当年郑玄曾在这玄坛讲经三日,郑家人为记念先贤,就将这讲经坛名之为玄坛。这玄坛却不是常开的,只有当代经学大师来此讲学,亦或族中精修经义、德高望重的前辈论经时,方才开启。现下说来,已经有十来年没有开过坛了。
这桃园诗会却是郑府的另一件盛事。桃园本是郑府在城外的一座小庄园,遍植桃花。每到春天,桃花烂漫之际,郑府年轻学子往往聚集此处,游赏桃花,互相吟诵自己新作诗篇,以为交流互赏。后来渐渐成了惯例,规模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每逢诗会,不只郑家学子,这荥阳地方的青年才俊,都应邀而至,当地官员以及名贤前辈,也应邀出席,共赏佳作。尤其是当地文风极盛,妙龄少女也多习文工诗,因此这桃园诗会中,单以绣幕隔出一围,供闺阁才女们吟诗作文。园中如有佳作,传入绣幕中得某女青眼的,也常有因此成就美满姻缘的佳话。
此次邀卢鸿参加这桃园诗会,一则是他恰逢其会,神童之名,就是在荥阳也是有些响亮的;二则他定亲郑柔,难免会惹得本地才俊不服。郑柔虽然年纪不大,也说算不上极品美女,但为人温婉谦和,又小有才名。这下子被卢鸿抢到范阳,郑家的诸位才子自然不会服气,早就存了一试高低,要给卢鸿难看的心思。
次日一早,卢鸿便早早起来,洗漱已毕,让洗砚携了文房四宝,与自己同去。郑昭道大得几岁,却是不方便再混到诗会中装嫩。郑昭德不过二十多岁,且他本就以才学闻名族内,倒是要去了,因此便来候着卢鸿,带他一同前往。出得门外,见早就预备下了车辆。这郑昭德也带了一个书僮,长得肥头大耳,甚是憨厚,却取了个名字唤做典琴,让卢鸿心中偷偷笑了一回。
自门口便见多有郑府学子同行的,或是乘车,或是骑马。行不多久,众人早就出了荥阳城外。再行得数里,便见远远依山傍水一座庄园,园门前一湾清水,绕园流去,颇为清幽。进得园中,方见园中遍是桃花,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园中桃李连绵成片,便如同天上的云霞,掩映着曲水流觞,真好似人间仙境。
此时园中三三两两,已经到了不少人。郑昭德便引了卢鸿,将相熟的朋友一一为卢鸿介绍。其中与郑昭德年纪相仿的,多是与卢鸿颇为亲热;只是其他年龄小着几岁的,就难免眼中有些复杂的神色了。更有几个经人介绍是郑家年青一代中拔尖的才子,年龄不过在十五六岁,见了卢鸿,更是摆出一幅眼高于顶的神态,眼中全是不屑。
卢鸿却是不以为意。他本就多了一世记忆,虽然行事由心,每每与亲人相处时,流露顽童之态,但对此等外人事务上,心机却便成熟得多。何况近来卢鸿与学业上,颇有所得,风骨才情,日渐不同,与这等骄傲之人,更不屑做那意气之争。因此对方越是傲慢,卢鸿越是不卑不亢,淡然若定。旁边的郑昭德等见了,心中都是不由得暗暗称赞。
郑昭德带着卢鸿走了一圈,却见那诗会已经备下席榻,就在桃园中一脉流水两岸,设下书案美酒。后来的前辈名贤,都是在园中一处水阁之中,另设酒席,不与年青人相混。又见流水源来之处,设下了绣幕罗围,知道便是红粉闺阁们的绣幕所在了。问了郑昭德才知道,绣幕中诸位红粉佳人,却是从后门由女先生引导而入,诗会之中或有声气相传,只是若想赏花鉴美,却是云遮雾罩,难窥真颜了。
郑昭德又有些得意地言到,当年自己便是在这桃园诗会中,出口成章,才惊四座,打动了绣幕中佳人,最终抱得美人归的。说到自己当年的得意事迹,不由略略有些忘形,拍了拍卢鸿的肩膀说:“阿鸿,我看你少年潇洒,风度翩翩,更有神童之名,才学出众。可不要放过今天这等良机。只要你尽展胸中才学,吐露锦绣,不难打动绣幕众多红粉佳人,掳获芳心……啊不对不对……”他这才想起,这阿鸿本是自已的便宜妹夫,自家有主的名草,怎么可以反劝他勾引别家名秀,诱野花而采之?
只是这郑昭德确实是颇有几分急智,马上口风一转说:“愚兄之意,是我那妹妹柔儿,今日也会在这绣幕之内。阿鸿你定要不负我妹妹拳拳之意,展露才学,也好为她长长脸面,我那妹妹自然对你倾心。”
卢鸿听了暗笑,见自己这二舅哥一边说着,眼睛望向那绣幕之中,却满是向往热烈的眼神。心想这二哥与自己姐夫却是大异,家中已有美妻,兀自花心不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哪有姐夫般老实本份。看来才学品性,洵难兼具。这郑昭德才华尽有,有了老婆却还免不得做风流之想;姐夫恪守夫道,只是才学便要差了,不然怎么会不走科举之途,却是推举出仕。再想到姐夫当年肯定也参加过这桃园诗会,估计是才不出众,无人喝彩,才最终娶了卢秀儿这母老虎吧?
感叹之余,卢鸿颇觉得如自己这般才德兼备的男子当真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不由心下大生自许之意。





    文物贩子在唐朝 第三卷 南下荥阳 第四章 桃园诗会进行时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8:59 本章字数:2339


陆续又有数人到来,过不多久,隐隐听得远处绣幕中传来笑谈之声,自然是诸位闺阁佳人已经到了。
片刻之后,只见一簇人,拥着几位身着冠带的老者进那园中来。卢鸿见其中一人,正是昨天曾经拜见过的一位郑家前辈,名唤郑权的便是。昨天便曾听闻,这郑权精研《诗》、《礼》,学识修养在郑家颇受尊敬。见他与身边几人边笑谈,边步入园内。
园中各青年才俊却也奇怪,见了这些前辈,并不行礼,只是神态颇为恭敬,自行让出一条通路,让各位长者步上小桥,入那水阁去了。卢鸿大为惊讶,忙问身边的郑昭德,才知道这诗会与他时不同,别有规矩。因着吟诗做赋,最紧着便是心畅意适,自然流露。为免着诗会才俊为外务所扰,这诗会中却是免去一切俗礼,皆以诗友相称。这些前辈也并不参与诗会内容,只是在室内自行饮酒论文,点评佳作,以为发掘后进才人。
正与郑昭德谈论之时,忽然闻得铮地一声,便有一个女子爽然的声音道:“诸位才俊高贤请了,今日桃园诗会之上,若有佳作新篇,自可吟咏讽诵,以求众赏;本会另有拈题雅趣,专邀各位俊秀同作,以为胜事。”
卢鸿向着那声音望去,却见流水岸边,站了数个妙龄少女,皆做丫环打扮。最中一个身量修长,着一身粉红衣服,手拿一个小小木锤,旁边案上摆着一个小小石磬。粉衣少女身边站着一个小丫环,手中捧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