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186部分

兵贼-第186部分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老当益壮,哪是我们小辈可以比的。”宇文成都恭敬的道,“当年王爷在此地指挥若定,平定南陈时,我们还是孩子呢。”
        杨林脸上一亮,嘿嘿笑道:“说起来,前面可就是江都了。想当年我在那里素手渡江,说降定彦平,往事历历在目,宛如昨天啊。”他回忆起二十几年前的事情来,感慨万千。如今当年平南陈的旧同僚死的差不多了,九老里定彦平和鱼俱罗都是近八十岁的老头子了,隐居在乡野之间。恍惚间只如一梦,昔日英雄,今日不是黄土就是白发,早没了当初的啸傲心怀。
        “王爷,如今天下盗贼蜂起,末将还盼着你恢复当年的雄风,扫平**,平定天下呢。”宇文成都终于还是旁敲侧击的道。
        杨林听了,叹息一声道:“成都啊,我老了,这些事情,管不动了。”
        宇文成都沉默了半晌,终于道:“王爷,前几日山东的官兵讨伐王薄,被他伏兵击败,伤亡五万余,你可知道?”
        叶卜么!”杨林大吃一惊,他病才刚好,此事一点不知,一听之下心急道:“可知道我儿安福如何?”
        “武少帅没事,他所在的一路人马没被伏击,不过张须陀将军为国捐躯了。”宇文成都黯然道。
        “张须陀死了!”杨林呆住,他知道张须陀的勇猛睿智,山东义军那么多,听到张须陀的名字却都是望风而逃,可想而知他的厉害,如今张须陀竟然败死,山东只怕顷刻之间就要颠覆。
        “不但张须陀将军战死了,盂海公知府也殉职了。”宇文成都道。
        “盂海公,定彦平的弟子?”杨林一怔。
        “就是他。”宇文成都道。
        “这些响马太猖狂了。”杨林勃然大怒,“我若不把他们碎尸万段,誓不为人。”
        宇文成都见杨林动了真怒,忙道:“王爷,末将愿和王爷齐心协力平定反贼。”
        “好,有成都你这句话,我这就去跟皇上请命。”杨林似乎焕发了青春一般,大步的向杨广的龙舟走去。
        杨广虽然躲在龙舟之上,根本不理会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他也知道大隋王朝风雨飘摇。兵部的奏折他偶尔也要来看一看,指示各地疯狂镇压叛乱。眼看就要到青年时驻守的江都,回忆起当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杨广的精神振作的许多。他听江都总管王世充说江都的琼花宫里有琼花盛开,繁华似锦,艳美不可形状,早就动心,此刻和江都只有数十里之隔,心早就飞了过去。
        “皇上,靠山王求见。”内侍总管张衡匆匆进来,轻声禀告道。
        “他来做什么?”杨广最是头疼这个叔叔,若没有他保驾,杨广实在不放心,可有他在身旁,又整日唠叨。虽然这几年杨林年纪老迈,再无从前的号召力,杨广并不怕他吧自己废黜。可是有这么人在身旁管着自己,杨广实在不尽兴。
        “靠山王似乎是为了前些日子山东大败的事情来的。”张衡道。
        “恩,叫他进来见驾吧。”杨广这才有些放心。
        杨林一见杨广,说起来果然是要求带兵前往北方平定叛乱之事。杨广此刻已经来到江都,对杨林不再需要,正好让他远离,求个耳根清净,哪有不答应之理。当即任命杨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可随意调遣天下兵马,全力讨伐各地反贼。
        杨林领了命,却不离去,对杨广道:“皇上,这几年来,国家国力衰败,民心思变,你可想过原因何在吗?”
        杨广厌烦他的说教,却不得不道:“皇叔赐教。”
        “你从小就是最聪明的,哪里需要问我这个老头子,我只留给你一句话,好自为之吧。不然的话,我宁可另立明君,也不能叫杨家的江山毁在你的手里。”杨林冷冷的道。
        杨广一惊,出了一头的汗,忙道:“皇叔说的是,朕一定该国自心,从此专心国事,勤政爱民。”
        杨林叹息道:“如今虽然积重难返,却不不是没有办法。等我平定山东河南的叛贼,震慑天下民心,你励精图治,不愁不恢复前些年的光荣。”
        杨广连声称是,杨林也不再多说,告别而去,自去点齐兵马,匆匆回往洛阳,召集各路将领,对付山东河南等地的义军去了。
        杨广等杨林走了,瘦削的脸上现出惊恐来,自言自语道:“皇叔啊,你这么大年纪,该是养老的时候了。”
        大业七年的秋天,江都总管王世充,这个须发焦黄的胡人后裔愁眉苦脸的发现琼花宫被他称为祥瑞的琼花一夜之间全数凋零,满地落花,颓败之极。王世充惊恐万分之余,不禁暗自沉思:这是否是个不祥的预兆呢?
        没有看成琼花的杨广,似乎也失去了追究的力气,躲进琼花宫里,每日和萧皇后饮酒作乐,再也不理朝政。至于天下到底乱成什么样子,他才无心去管。也许直到楚歌之声入耳,他才会后悔吧?
        第223章  长蛇阵
        济南府,武安福的脸上露出惶恐不安的表情来,眼眶里泪水在滴溜溜的打转,垂着头说起张须陀和孟海公如何悲壮战死的情形。他说的绘声绘色,杨林听的心如刀割。老王爷纵横沙场多年,见过的死人和活人一般多,却从来没有如同此刻一般的悲痛过,不只因为张须陀和孟海公都是良将奇才,更为大隋的动乱局面担心不己。
        “父王,都是孩儿被响马骚扰,延误了救援的良机,害死了张将军和孟知府,请父王降罪。”武安福说完了,跪在地上扑通扑通的磕头,额头上立刻就渗出血来。
        “你起来吧。”杨林冷冷的道,他满心都是该如何对付山东河南如火如荼的义军,倒没有责怪武安福的意思。毕竟两年多来武安福的这支强兵己经成为大隋的支柱,杨林昔日的铁甲军连年征战,损耗严重,真正能发挥战斗力的也不过五万,比起武安福的十万武家军来,还要稍微逊色一些。
        “父王,这回你亲自挂帅,孩儿愿为先锋,将功赎罪。”武安福慷慨激昂的道。
        “你能有这份心很好,我打算传令给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理左天成四人,叫他们带兵来助我一臂之力,到时候聚集大军,一举扫荡山东河南的响马,还大隋朝一个朗朗乾坤。”杨林
        道。
        武安福听了心里暗暗叫苦,魏文通四将都是武艺高超勇力惊人之辈,若是杨林得到他们的相助,只怕无人可挡。
        “父王,不知道你打算先平定山东,还是先扫荡河南呢?”武安福问道。
        “哼,这天下之乱,都是瓦岗山引起的,若不是他们劫了皇杠,闹了济南府,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响马。我要先踏平了瓦岗山,再回头来对付山东的王薄他们,给张须陀孟海公报仇。”杨林咬牙切齿的道。
        武安福听了,更是担忧,瓦岗山虽然新得了裴仁基裴元庆父子,实力强盛不少,可是若杨林全力去攻,只怕瓦岗众英雄也占不到便宜,这可如何是好。拜别了杨林,一出杨林的营帐,武安福脸上的惶恐焦虑悲伤全数不见,换成了鹰隼一样的深邃无波的面容。如今的武安福,不是吴下阿蒙了,所谓的泪水和软弱都只是舞台上的戏剧,任何被戏剧蒙骗住的人,将来都要付出代价。武安福心里怀着对未知局势的担忧回到营中召集李靖孙成等人商量,却并无什么好主意。
        这日武安福正在帐中闷坐,计算着魏文通等人何日能来到山东与杨林会合,李靖匆匆进来道:“少帅,黄天虎李成龙两位兄弟回来了,还带来一个老朋友。”
        武安福一听,大喜道:“有他在,事情成了大半。”他还光着脚呢,也顾不得穿靴子,匆忙随着李靖来到偏帐,一进营帐,就见黄天虎和李成龙满面的风尘,他们二人见到武安福,一起道:“少帅,幸不辱命。”
        “二位哥哥辛苦了。”武安福连忙道,目光却落在里面的一人身上。那人隐身在阴影之中,面貌模糊不清,可是他的样子武安福却记忆犹新。
        “大哥,多年不见,你还好吗?”武安福感慨的道。
        那人淡淡一笑:“老七,你如今的名气,可不同从前了。”说着他从阴影里现出身来,正是当年的蒲山公,后来与杨玄感一起造反的李密。
        “大哥,我对不住你和二哥啊。”武安福上前握住李密的手,眼泪啪嗒啪嗒的就落了下来,他如今练就了一番随时随地都能哭出来的本领,倒也颇能糊弄人。
        “各为其主,有什么对不起对得起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都是天意啊。”李密叹息道。
        “大哥这几年还好吗?”武安福拉着李密坐下,亲切的问道。
        “被官府通缉,哪里会好。东躲西藏,度日如年,好不容易才在雍丘安下身来,又被官府找到,连累了我妹夫,唉,一言难尽啊。”李密这几年苍老了许多,不过四十出头,脸上皱纹密布,再不是当年潇洒的蒲山公了。
        “当初我在阵中得知大哥逃走,满心的欢喜,这几年也一直派人寻找你的下落,总算叫我找到了。只可惜二哥身死蕸芦戍,咱们七个兄弟,再也聚不齐了。”武安福道。当年结拜的七人各怀心思,真正把兄弟感情放在心上的一个也没有,武安福如今拿兄弟之情来说事,若叫知情人听见,只怕笑掉大牙。
        “老七啊,你不怕被我连累吗。”李密叹道。
        “大哥,我既然敢派人去寻找你,自然不怕被你连累。不但如此,兄弟我还为你安排了一个好去处,正可以施展大哥你的一身人才抱负。”武安福道。
        “是什么去处?”李密一喜,他这几年流亡在外,雄心壮志早被生活的寥落压抑住,如今见武安福对他十分的热情,本来就不甘寂寞的他立刻燃起东山再起的希望来。
        “大哥可还记得单雄信,徐世绩,王伯当这些朋友吗?”武安福道。
        李密一怔道:“当然记得,我这几年也常在河南各地游荡,一心想去投奔,只不过瓦岗山一直为官军所围,警戒深严,我实在不得其门而入啊。我还记得兄弟你曾经围攻瓦岗两年,却一直未有攻克。”
        武安福笑道:“大哥,你有所不知啊,瓦岗山上都是我的兄弟,我哪会真和他们打啊。”
        看李密一头雾水,武安福便把数年前贾柳楼四十六友大聚义的事情都跟李密说了,李密听了击掌道:“我当年有事耽误了,不然也可以身逢其事了。若是这么说来,大闹济南这些事,都是你们做出来的!”
        “正是。”武安福笑道,“所以大哥要是想上瓦岗,只是小弟一句话的事情。”
        “那实在太好了,如今天下动乱,我不求位极人臣,但求一展所长,推翻杨广的暴政。”李密激动的道,满脸红晕,犹如一个年轻人一般。
        “大哥既然有意,自然最好。瓦岗都是粗人,以大哥的才华,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只盼大哥将来发达了,别忘记扶兄弟我一把。”武安福笑道。
        “老七你这是什么话,你如同我的再造父母,以后若有差遣,万死不辞。”李密指天发誓道。
        “有大哥这话,我就放心了。你先休息一下,明日我就叫黄天虎李成龙两位兄弟送你上瓦岗。”武安福安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