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207部分

兵贼-第207部分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林一听,思绪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圆月朗照,淡云一抹,江水如镜,壮年的他一身白衫,一叶小舟,叩开定彦平的江南大营。南北两朝的两位名将彻夜长谈,杨林慷慨激昂的对一心保南朝陈后主的定彦平道:“天下,有德者居之。今陈叔宝荒淫无道,残害忠良,陈氏气数己尽。我杨氏国富兵强,人民富足,军民同心,君上圣明。陈氏当亡,杨氏当兴,将军难道要逆天而行吗?”这些当年的豪言壮语,此刻好像是讽刺杨林一般的浮上心头,历历在目。
        “哈哈哈哈。”杨林顿悟一般的狂笑起来,“彦平兄,谢谢你。若不是你,只怕我想不起这久远的往事,想不起我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当局者迷啊。”定彦平感慨的道,当年那个雄姿英发的杨林,如今满头白发,斯人憔悴,一身的英雄虎但被岁月折磨的只剩下年老力衰的苍白。他不希望杨林再去厮杀,再去为了所谓的家和国拼死了,他做的己经够多的了,未来的事情,自有老天来决断。
        “彦平兄,我如今是无家可归了,不知道你在曹州还有房舍吗?”杨林问道。
        “我那庄园虽然不过三五屋舍,却也足够你我居住了。”定彦平笑道。
        “如此甚好,明日你我就去曹州,我也该享受享受我的晚年了。”杨林欢喜的道。
        武安福和张紫嫣一旁听了好半天,如今听到杨林这话,张紫嫣上前含泪道:“父王,你真的要走吗?”武安福虚弱,无法起身,也低声道:“父王,今日之事孩儿并没放在心上,还请父王留在军中,孩儿才能尽孝。”
        杨林笑道:“安福,紫嫣,你们都是好孩子。不过为父老了,也累了,这天下之争,还是你们年轻人来做吧。若是路过曹州的时候,别忘记来看看我们,若是我有了孙子,你们就派人送来给我养,哈哈。”他卸下了一身的重担,猛地年轻了几岁,神态也爽朗了不少。张紫嫣看杨林很是开心的样子,心里安慰不少,却还是拉住杨林的胳膊,低声哭泣起来。李靖等人本意就是要逼宫杨林,恢复武安福的兵权,如今见一代名将杨林看破了尘世的浮华,要和定彦平归隐山林,也都唏嘘不己,反而觉得做的有些过分了。
        “你们不必劝我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杨林道,“安福啊,杨氏基业若是能够维持,你看在为父的份上,扶上一把。若是天意要亡杨氏的江山,便随他去吧,若有机会,你便是夺了这江山也无妨。”
        武安福惶恐的道:“孩儿不敢。”
        “呵呵,秦汉以来,得国之易以我皇兄为最,如今失国之易,恐怕也以我这侄儿为最了。四海纷乱,隋祚危急,对这江山虎视眈眈者不计其数,与其让宵小之辈横行,不如由你来继承。一会我就草一道诏,将我这靠山王的王位传给你,日后你就是隋室亲王,兴义兵,废昏君,就算将来坐定天下,也是名正言顺。”杨林道。
        武安福努力想撑起身体,苏凝云一旁搀扶,才让他半坐起来。
        “父王,孩儿……孩儿……”武安福看到杨林,想起武魁武亮和武家的众人,自己对他们都多有隐瞒欺骗利用,他们却对自己厚爱有加,一时前尘往事历历在目,顿觉对不起他们,心里多时以来积攒的感伤苦闷与懊悔沮丧交织在一起,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众将看到,也都各自嗟叹。
        杨林看武安福痛哭起来,也感慨良多,上前对武安福道:“你好好养病,不要担忧。唐璧那里,我自去见他,保他不会再和你为敌。至于你病好之后如何对付他,我就不管了。”
        在众人惊讶之中,杨林昂然出帐,武安福惊道:“快去保护义父。”
        杨林出了大帐,跨上跟随自己十年的宝马,当年的龙驹,今日也己垂垂老矣,杨林笑道:“马儿啊,随我再出征一次,日后到了曹州,也让你过过安稳的日子。”
        杨林在前,定彦平领着李靖等人在后跟随,唯恐他出什么差池,一行人来到济南城下,城楼上借着灯火看到杨林,大声喝问:“来者止步,再往前来,弓箭伺候。”
        杨林勒住马道:“我乃靠山王杨林,叫你家元帅唐璧来见我。”
        城下小兵吓了一跳,仔细打量,认识是杨林,忙去叫唐璧。不多一会,唐璧在夏迎春和刘葵的保护下,开了城门,来到城前。
        “唐璧,别来无恙啊。”杨林道。
        “王爷叫唐璧,可有什么事吗?如今两军对垒,王爷不怕唐璧下毒手吗?”唐璧谨慎的打量着四周,没有发觉伏兵。
        “唐璧啊,咱们上下级多年,交情不浅,我今日给你指一条通天的明路,你要听吗?”杨林道。
        “王爷请讲。”十数日来济南城被围,唐璧困顿不堪,焦头烂额,援兵却迟迟不到,他也在筹谋出路,听杨林一说,立刻道。
        “你帮助我儿武安福推翻昏君,另立新朝,我保举你为山东王。”杨林缓缓道。
        第248章  围点打援
        “王爷,你这……”唐璧一惊,杨林的忠贞天下皆知,忽然说出这种话来,自然让唐璧震惊。
        “唐璧,你看这大隋江山,还能久长吗?”杨林问道。
        “连王爷你都造反了,只怕天下人都己丧失信心了。”唐璧黯然道,身为隋将,王朝倾覆在即,心里总是有些难过。
        “虽然这天下是我杨家的,不过正所谓有德者居之,如今杨广无道,我起兵就是为了废黜他。若是天不绝杨家国运,有能人挺身而出,我杨林自然愿意保住杨家的江山社稷。可若是天命要绝杨家,我非要保我儿武安福不可。”杨林道。
        “王爷,如今大隋虽然山河破碎,余威犹在,若说武安福将来能够开辟新朝,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唐璧对武安福印象不佳,因此有这么一说。
        “唐璧啊,我该说的也说了,多的我也不愿意费力解释。你若是想通了,武安福随时欢迎你,你若是想不通,等他病好了,迟早拿你这济南城开刀立威。”杨林说完,看也不看唐璧一眼,转身而走,一边走还一边道:“何去何从,你好自为之吧。”
        唐壁看杨林走远,喃喃的道:“难怪这几日都是老王爷指挥作战,原来武安福病倒了。”
        夏迎春一旁道:“大帅,我看此事有诈,主将病重可不是小事,怎么能随便透露。这定是杨林想要引诱咱们出战的计谋。”
        唐璧道:“靠山王一生光明磊落,哪会用这种暗招,何况我看今日攻城之战忽然停歇,对方营中必定是出了事,否则靠山王也不会来跟咱们求和。”
        “大帅的意思是?”刘葵为人鲁莽,不懂计谋,见唐璧如此说,忙问道。
        “再等等吧。”唐璧想了想道,“虽说这是劫营的好时机,可是大隋的天下己经倾覆了一半,咱们犯不着为杨广拼命了。如今之计,要先积蓄实力,他日真要是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再作打算也不迟。”
        杨林策马往大营而去,定彦平迎上来道:“如何?”
        杨林笑道:“唐璧此人机智狡猾,哪里那么容易投降,如今天下大势不明,他断断不会甘于做个山东大帅,迟早会反抗大隋。我今日跟他说了这一番话,足可使得他暂时不和咱们为敌。等安福病好,再让他决断吧。”
        “哈哈,靠山王啊,三十年前你素手渡江说的我归降大隋,我本以为你今日可以说降济南城的,看来你还是老了啊。”定彦平笑道。
        “彦平兄取笑了,你不是说了吗,这天下,还是叫年轻人去打吧。”杨林悠悠的道。
        岁月本无声,就在这谈笑之间,一代新人换了旧人,可英雄会老,传说不老。兴隋的故事还在传颂,灭隋的故事己经点燃了烽火。
        第二日一早,杨林和定彦平带着十来个亲随往曹州去了。武安福抱病相送,一直送去五里,才依依惜别。
        这日开始,武安福军退却了三十里,扎好营盘,每日除了哨探斥候往来密切,并无再攻打济南城的动向。唐璧当然也不会去挑衅武安福的大军,双方竟然相安无事的对持了十日。
        这几日间,薛仁贵雄阔海王君廓等人一路兼程,绕过不少隋军设置的关卡,终于回到了军中。武安福大喜,和他们谈论起长蛇阵一战的详情,特意问起姜松姜焕父子,听薛仁贵说他们不愿意入伙瓦岗,又回山中隐居去了。武安福想起姜松和罗成的兄弟关系,心里不禁有些担忧,若是将来与罗成为敌,也不知道姜松会帮哪一边,他的五虎断门枪和五分大枪世间难有敌手,若是和罗成兄弟齐心,就算自己和薛仁贵并肩作战,只怕也难以奈何。想到未来争霸天下之路要遇到无数英雄,各个身怀盖世的本领,惊人的业能,武安福就有些忐忑,头一次感觉到些许的不自信来。
        济南城和武安福之间的和平相处关系并没有维持太久的时间,隋朝的援兵赶到,使济南的局势变得再度微妙而紧张起来。
        “来的隋将是董纯和郭洵,此二人带兵两万,在南方六十里处扎营,等待其他各路援兵。”黄天虎道。
        “其他各路情况如何?”武安福经过孙思邈的细心调理,身体恢复的很快,虽然还无法临阵指挥,却己经可以和众将商量军情了。
        “左天成,新文理,尚师徒三路援兵三万人马在河南被瓦岗军李密部在金堤关拦截,暂时无法赶过来。”李成龙道。
        “看来这次要多谢谢李密了。”武安福道,“一会把详细的情报给我送来一份。”
        李成龙一点头,又道:“南方的来整,苏夔领军二万,北方的薛世雄,独孤武领兵二万,都在三百里外,还要三日才能到。”
        武安福道:“好,既然别路的人马还没到,咱们就拿董纯和郭洵开刀祭旗。李成龙,你带我的书信给王薄,请他攻击薛世雄军,拖延他们两日,只要不叫来整和他的人马一起到济南,咱们就各个击破,来个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没听说过这个词的众将一愣,一琢磨,都笑起来,“好,就来个围点打援,一个个把他们下锅都煮了。”
        董纯和郭洵小心翼翼的在距离济南城南六十里的一处山脚下扎起了营寨,这里地势较高,适宜防守,不怕武安福用大军冲击。两人派出探马大厅,武安福和济南城都没有动静,而其他几路援兵或是被拦截,或者还未到达。两人便下令全军严密戒备,等待其他各路人马来到,一起解救济南之围。
        “将军。”这日董纯和郭洵正在营中巡视,只见一名旗牌官飞也似的奔过来,气喘吁吁。
        叶卜么事这么慌张?”董纯惊问,第一反应是武安福要打过来了。
        “杨林大军今日一早开始猛攻济南城,如今正打的如火如荼。”旗牌官道。隋军至今不知道杨林退隐,武安福执掌大军之事,还以为领军的是杨林,因此有这一说。
        “哦?”董纯一听,兴奋起来,“可有具体的情报吗?”
        “还没有,只知道武安福军全力猛攻,有不下济南誓不罢休的阵势。”
        “老郭,依你看,这机会如何?”董纯问郭洵道。
        “少安毋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