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超级生物帝国 >

第449部分

超级生物帝国-第449部分

小说: 超级生物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20世纪末期,华夏帝国曾经通过各种渠道购入了被拆掉武器系统的基辅号、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不过这两艘旧式航母并没有用于军事用途,而被改造成为了各种水上乐园。
当帝国再一次从乌克兰购入建设几近完成的‘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舰‘瓦格良号’的时候,外界普遍认为它又将会成为帝国人民的游乐场所。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华夏帝国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这才为这艘没有动力设备、武器系统的裸船添置了大量的辅助设施。
随后,华夏帝国又专门为改名为‘辽东号’的这艘航母研制、改进了J15舰载机。最终把‘辽东号’推入了现役。
从1999年购舰,2005年才开始进行建造改进,最终于2012年正式进入华夏海军的正式编制,这其中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也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
不过,在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中。华夏帝国的科研专家以及技术工人也积累了关于航母建设的诸多经验,为接下来设计、制造帝国第一艘航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辽东号’航母加入现役之后,帝国总装备部、海军方面立刻启动了新型常规动力航母的论证程序。希望能够在2018年开始制造帝国的第一艘航母。
不过,在段磊向首辅以及海军的专家展示出‘玛卡科技’所拥有的新式航母设计、制造技术之后。帝国决定把这个任务下放到‘玛卡造船’来完成。与此同时,帝国所有曾经参与‘辽东号’改进的专家、技术工人都将会在第一时间加盟‘玛卡造船’,参与新航母的论证、制造过程。
……
在金州前往海城的一架A380专机之上,坐着两百多心思各异的人,哪怕飞机抵达海城之后,这些人也都没有什么心情俯瞰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美景。
谢军今年50岁,不过长期的过度操劳让他头发几乎都掉光了,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发型。谢军是海军舰艇研究所的副所长,也是华夏帝国在航母领域的权威专家,他领导了‘辽东号’航母的改造项目,可谓帝国柱石之一!
‘辽东号’服役之后,谢军带领着一个更为庞大的技术团队,开始了帝国的新式常规动力航母进行论证、设计工作,希望能够为帝国制造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航母。
不过仅仅半年过去,谢军就接到上级通知,让他带领着整个项目组的所有技术人员,前往海城加盟‘玛卡造船’,继续从事新航母的设计、制造工作。
一时间,谢军根本就无法接受这样突兀的变化!
不过,即便谢军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情况,希望上级收回这个决定,却发现这个命令是由睿宗亲自签署了,完全没有变通的余地。
对于‘玛卡造船’谢军并不陌生,因为从两年前成立之后,‘玛卡造船’就屡屡在民用船只的设计、制造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成为了华夏帝国乃至全球造船工业冉冉升起的明星。尤其是‘玛卡造船’所推出的‘天火系列’燃气轮机,已经取代美利坚通用动力的LM2500,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燃气轮机组。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玛卡造船’的特种船用钢板、曲轴、螺旋桨等等生产技术也是逐渐应用于军方的新建船只以及技术改造之上,由此可见‘玛卡造船’的技术实力并不太差。
不过,谢军还是在怀疑一家民用船只制造企业,究竟能不能承担制造航母的重任?
带着这样的忐忑心情,谢军带领着航母项目组的一部分成员。从金州搭乘‘玛卡科技’提供的专机。先行前往海城。接下来,还将会有超过三百名的科研专家随后来到海城,加盟‘玛卡造船’。
……
“尊敬的谢军教授以及各位专家,本航班即将抵达海城国际机场。请大家系好安全带,准备降落!”机舱的音响中传来了一个甜美的声音,说道:“我们‘玛卡科技’的创始人段磊先生以及‘玛卡造船’的负责人朱浩洋先生亲自来到机场迎接大家,希望大家在海城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谢军听得出来说话的是‘玛卡造船’负责前去迎接技术团队的美女负责人王薇薇,他完全没有想到。段磊和朱浩洋会来到机场。
段磊这两年在帝国内部的知名度犹如火箭一般窜起,哪怕谢军这样整天在研究所呆着的人,也是有所耳闻。谢军知道段磊是帝国重点宣传的创业精英,是帝国青年的楷模之一。
至于朱浩洋,谢军就更加熟悉了,毕竟朱浩洋是海军世家,祖上和谢家也有过很深的交情。朱浩洋无论是在海船还是在‘玛卡造船’,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优异的表现,都让他成为了华夏帝国造船工业领域的佼佼者。
既然段磊和朱浩洋亲自来到机场接机。也就意味着‘玛卡科技’方面还是极为重视航母项目组,这让谢军这些天以来的怨气稍稍缓解了一些。
不过,‘玛卡造船’究竟能不能让谢军归心,还需要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所展示出来的技术实力!
……
当谢军等人在王薇薇地带领下走出机舱,看到跑道边一溜迎接车队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震撼的。整个技术团队中,除了谢军以及几个技术骨干之外,普通的技术人员还真的没有享受过车队在停机坪迎接的特权待遇。仅此一下,技术团队的大部分人对于从金州来到海城继续工作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不满了。
再说了在临行之前。这些技术人员都接到了通知,在‘玛卡造船’进行科研工作期间。工资由‘玛卡科技’,基本上比自己原来的收入要翻番。
对于普通工作人员来说,能够来到海城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工作,而且薪酬水平如此之高,他们肯定是相当高兴。
“谢教授!欢迎来到海城!”段磊紧紧抓住谢军的手,说道:“‘玛卡造船’是造船领域的新兵,正是需要谢教授这样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主持大局!”
对于谢军的到来,段磊自然是欢迎无比,毕竟只有谢军这样的权威作为负责人,才能够更顺利地把‘玛卡科技’所拥有的技术资料转化为实物,使得帝国的第一艘新式航母尽快投入建设。
“今早临行前,爷爷和父亲嘱托我一定要好好向谢叔叔学习,努力把帝国军用舰艇的制造水平提上去!”在谢军的面前,朱浩洋只能执弟子礼了。
谢军和朱浩洋的父亲朱兴南都是当年参与帝国新式驱逐舰研制工作的技术专家,再加上两家的渊源,双方之间的关系自然是相当深厚的。
“改天我上门去看望老爷子和兴南老哥!”谢军拍拍朱浩洋的肩膀,感慨地说道:“转眼之间,浩洋你也可以独当一面,真是岁月如梭!”
当年第一次见到朱浩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拖着鼻涕的小鬼,转眼二十多年过去,朱浩洋如今却要成为谢军顶头上司,这让谢军是感叹不已。
在新式航母的设计制造过程中,谢军是科研团队的核心人物,负责航母的技术问题,而朱浩洋作为‘玛卡造船’的总裁,这是要负责更多的领域,因此朱浩洋也就成为了谢军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不过,无论是谢军的年龄、资历还是世交的身份,朱浩洋也不可能把谢军当成普通的下属来看待。
一行人在机场上稍稍寒暄了一二,段磊也没有多废话,让工作人员迅速地安排所有的技术人员上车,鱼贯离开了海城国际机场。
在一辆崭新的‘天驱商务车’之上,段磊、朱浩洋充当起了合格的导游,向谢军介绍沿途的情况。尤其是进入‘玛卡园区’的范围之后,接踵而至的各种新奇建筑还有工厂都成为了两人重点介绍的对象。
也是通过一路上的解说,谢军对于‘玛卡园区’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对于未来的工作也拥有了给更多的期待!
对于段磊,谢军的第一印象也还不错,身为富豪的他并没有太多盛气凌人的锋芒,因此谢军也是逐渐放下了心中的不满。
随着谢军带领的技术团队陆续抵达‘玛卡造船’,新式航母的研制工作也将正式开始了!

第342章航母编队

‘玛卡科技’以及军方并没有把航母科研团队入驻‘玛卡造船’的消息大肆披露,当然了,也没有进行刻意的隐瞒。毕竟,只要有心人都能察觉到,‘玛卡造船’的八号船坞已经被高高的围墙围了起来,除了‘玛卡科技’的安保人员之外,还有帝国军方的内卫部队在执行安保工作。
在此之前,‘玛卡科技’之中动用了内卫部队进行执勤的部门也只有参与了‘飞鹰战机’研制项目的‘玛卡动力’。
内卫部队的加入,摆明了‘玛卡造船’已经正式涉及了帝国海军新装备的研制、生产领域。‘玛卡科技’虽然是一家私人企业,但是这些年以来和帝国军方的合作也是越来越深入。
因为整个‘玛卡园区’极为严密的安保措施,使得西方国家即便知道‘玛卡造船’已经开始了华夏帝国海军新装备的研制工作,也是无从下手。
……
当谢军在‘玛卡造船’的资料室中看到关于新式航母的相关技术参数之后,颠覆了他这些年以来对航母研究的所有认识。这个时候谢军才明白,为什么‘玛卡造船’有底气从帝国高层的手中拿到了新式航母研发、生产的主导权!
“段总!这些资料都是真的吗?”看完所有的技术资料,谢军仍旧有些难以置信,开口问道。
“谢工不比如此客气,叫我小段或者石头就可以了!”段磊摆摆手,说道:“这些技术参数自然是真实有效的,而且我们‘玛卡造船’在‘天澜货船’以及‘海丘巨轮’的研制、生产中已经积累的相当丰富的经验,对于把航母实体化也有相当的信心!”
谢军对段磊的称呼倒也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考虑到谢军的年龄以及和朱家之间的交情,段磊并没有把他当成普通的员工。至于谢军对于‘新式航母’技术参数所表现出来的震惊,段磊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在‘辽东号’航母之前,华夏帝国海军还没有任何一艘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军舰。无论是军工企业还是民用造船厂,都缺乏研发、制造万吨军舰的经验和技术。虽说目前帝国的民用造船企业已经可以大规模地生产三十万吨乃至五十万吨的巨型油轮,但是在军用舰艇的研制领域,帝国的企业仍旧出于蹒跚学步的阶段。
而如今‘玛卡造船’方面却向谢军展示了可以媲美美利坚帝国先进水平的技术储备,如何能不让谢军感到震惊呢?
“既然有了这些先进技术。我有信心带领团队在预定的时间吃透所有的技术资料。配合帝国高层明年年初动工建造新式航母的决定!”一得到段磊的肯定答复,谢军也是很快表了决心!
三十年前,年仅20岁的谢军是一位高三学生,正在紧张地准备迎接高考。而同年三月,华夏帝国和安南王国爆发了南海海战,一时间关于海军的种种报道也是喧嚣尘上。也就是在当年,发誓为海军制造先进战舰的谢军报考了金州海洋大学,成为了船舶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
三十年过去了。谢军也由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头发几乎掉光的中年大叔,但是为帝国海军设计、制造先进战舰的愿望却一直没有熄灭。进入海军舰艇研究所二十几年以来,谢军参与了帝国新式导弹驱逐舰、大型补给舰、两栖登陆艇等等新式战舰的研发工作,为帝国海军装备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2005年开始,谢军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了对‘辽东号’航母的改造工程之上,他带领着数以百计的技术人员和数千名工人日夜奋战,终于把一艘半成品航母变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