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超级生物帝国 >

第582部分

超级生物帝国-第582部分

小说: 超级生物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世界体育界中1500米的世界记录也不过是三分二十六秒,这些教员们背着30公斤的装备,还要跨越各种复杂的障碍设置,却仅仅花费了5分钟。
在这些精英官兵的印象中,军队的官兵只要能够在1500米障碍跑中跑进6分以内,就已经可以被称为‘兵王’了。至少在这5000多名官兵,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有把握在5分钟之内负重30公斤跑完全程。
而如今。‘玛卡科技’之内却一下子出现了20名可以跑到5分钟的超级战士,这如何不让在场的官兵感到惊骇呢?
这时候,所有的官兵都意识到,段磊所说的真正实力,恐怕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接下来的打靶射击,更是让在场的所有官兵震惊不已。
要知道,一般来说部队的打靶训练大多都是在50米的固定靶。偶尔有100米的靶位训练,就已经是属于精英部队、特种部队的训练科目了。但是,‘玛卡科技’的教员们一上来就进行200米的靶位射击,这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就大了。
如今校场上还是显得有些雾蒙蒙。200米之外的的标准靶子普通人肉眼看上去都已经是有些模糊了,更何况要用步枪在上面留下印记。
这种等级的项目,在被称为全球第一的华夏陆军之中,也只有顶尖的狙击手训练才会用到,普通的陆军士兵能够上靶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但是,这20名教员愣是在这种雾蒙蒙的天气中对着200米之外的标准靶位打出了平均95环的超高水准,这如何能不人震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员是利用普通的步枪完成整个射击训练,而不是利用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
更何况,这些教员是在进行1500米高难度负重障碍跑之后立刻进行射击的,其难度只要是内行人,都知道非常困难!
任何人经过剧烈的体力运动之后,体力的巨大消耗都会使得注意力、稳定性下降,而这20名教员在跑完1500米障碍之后,却浑然没事地进行了射击训练,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吃惊。
在场的官兵心里都清楚,这20名教员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陆军之中,都是兵王的存在。而‘玛卡科技’却一下子拿出了20名,其深厚底蕴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所有的官兵心头的那点火气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对于段磊所说的话,也是不觉得那么刺耳了!
在军队中,强者为尊,当段磊和‘玛卡科技’展现出高出普通官兵不止一筹的实力之后。立刻就赢得了这些官兵的尊重。
“现在,全体都有!”等到20名教员的表演结束,段磊陡然提高了声音,命令道:“我宣布,‘玛卡科技’武装力量训练营开营仪式现在开始!”
已经进入筑基期的段磊目光如炬,看到这些官兵的脸上再也看不到骄傲的神情。更多的是震惊和思索,就明白自己费尽苦心的安排没有白费。
在段磊宣布训练营开营仪式开始之后,预先设定的各种流程也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了,当然了在场所有官兵的抵触心理早已经在20名教员惊人的表现中消失于无形。
在段磊的计划中,5000多名官兵并不需要都成为教员级别的存在,但是超越地球所有国家精锐的标准那是一定的。而且,这些官兵还需要在训练营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甲车辆、舰艇乃至飞机的驾驶技能。段磊完全就是朝着培养全能型精英军人的方式在进行。
若是段磊的这个计划被公开,肯定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份计划已经在‘玛卡科技’的高层中达成了共识。
为此,段磊还特地从‘银色板砖’的资料库中找出了‘玛卡星球’专门用于培养精锐部队的一些药剂、训练大纲、器械手段等等,准备把‘玛卡科技’的武装力量培养成地球上一直独一无二的精锐。
根据‘叮叮’的估算,虽然训练、培养这些精锐官兵的费用不会像培养教员那样需要每人花费数千万那么恐怖,但是平均费用也将会达到100万左右。也就是说,‘玛卡科技’5000多人的武装部队。就需要50亿RMB的费用,才能够逐渐成军。而部队成军之后,还将会花费更多的资金为这些官兵配置的武器装备、交通工具等等,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整个地球,也只有‘玛卡科技’这种财大气粗的企业,才能够为了一支小小的武装部队,付出超过100亿RMB的资金。
段磊心里也清楚。‘玛卡科技’并没有从帝国内部独立出来,然后和帝国政府争夺帝国的掌控权,因此在武装力量的问题上应该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字。
因此。段磊决定打造一支精兵,让他们成为‘玛卡科技’震慑其他力量的存在就可以了,而不是把军队扩张到数万、数十万的等级。
在段磊这种思路之下,‘玛卡科技’武装力量的训练营正式开营了,5000多名官兵将会在接下来的半年之内,接受堪称‘魔鬼训练’的高强度训练,从华夏帝国的精锐朝着‘玛卡星球’一般士兵的存在转变。
在‘玛卡星球’上,由于‘淬体拳’的开展非常普及,使得每一位军人的最低个人实力都能够达到‘淬体小成’的层次,一些士官甚至能够达到‘淬体大成’的级别。
根据‘叮叮’的推演,在武器装备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玛卡星球’一支100人的连队可以轻松地击溃‘玛卡科技’目前所有的武装力量,由此可见双方之间在军人个人素质领域的巨大差距。
在段磊的设想中,希望能够通过六个月的艰苦训练以及大量药物的使用,使得这五千名官兵能够突破地球人类的极限,初步产生气感,达到‘淬体小成’的境界。这样一来,这些官兵的个人实力将会有一个极大的增长,就能够真正成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精锐部队。
……
武装部队训练营的开营仪式并没有对外公开,‘玛卡科技’方面的就这样略显安静地开始了自己的强军行动,只有训练场上的呼喊声在向外界透露,一股强大力量正在孕育之中。
对于‘玛卡科技’的强军计划,外界的关注并不多,他们更多的目光都集中在‘玛卡自贸区’的建设之上,尤其是最先动工的‘玛卡太空港’,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玛卡科技’公布‘玛卡自贸区’规划设计方案之后的第七天,来自于华远集团、和记黄埔、华铁建工、华夏建工等等施工单位的庞大施工队伍立刻开始进驻‘玛卡园区’,开始为‘玛卡太空港’的建设做准备了。
所有人都在期待,在距离‘双螺旋楼’不足5公里的海面上,究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宏伟工程横空出世,可以充当地球第一个太空港?
一时间,有关太空港的各种消息漫天飞舞,成为了地球上最热门的话题!

第448章太空枢纽

段磊之所以选择在‘玛卡港’附近的海域填海造陆,制造大型人工岛作为‘太空港’的所在地,其中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并不是段磊一拍脑袋就决定下来的。
虽然‘玛卡科技’很多决策都是段磊独断专行,但是这一切都是由‘叮叮’在背后进行严密的推演之后才出现了,而不是依靠段磊脑门一热的冲动。
首先‘玛卡园区’的土地有限,有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要是在‘玛卡园区’之内动用数万亩土地建设一个庞大的太空港,其土地成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在近海区域填海造陆,成本只不过是陆地土地成本的一半而已,从企业运营成本的角度考虑,围海造陆显得更划算。
另外,随着形势的发展,将来太空港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若是在陆地上建设,扩建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倒不如直接放在海面上,等到需要扩建的时候,再继续往海里面填海造陆,可以确保太空港的规模能够适应地球的发展。这样一来,在海面上建造太空港,则是省去了将来有可能扩建所带来的巨大麻烦。
毕竟,陆地面积有限,将来‘玛卡科技’的目标就是向广阔的海洋索取更多的土地,更多的生存空间。在‘叮叮’的推演中,将来整个‘太空港’将会成为地球唯一的交通枢纽中心,因此它的建设场地一定要有足够的前瞻性。
在陆地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高压电线、通讯铁塔等等,对于宇宙飞船起降并不算太有利,因此把太空港放置在辽阔的海面上,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在‘玛卡科技’未来的发展计划中,推出可以由人类驾驶的小型太空飞船、星球内飞船等等先进交通工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某些安全问题,也是需要未雨绸缪。毕竟,将来大多数的交通工具都不可能装配高性能的‘生物智脑’。人工操作还将会是主流。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段磊还打算把‘太空港’建设成为一个海陆空、潜水、太空各种交通工具集成枢纽港,把‘太空港’建设在海洋之中,刚好满足了所有的需求。
在段磊的规划中,‘太空港’将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而是成为一个集餐饮、购物、银行服务、交通等等综合性港口,他对于‘玛卡科技’乃至整个地球来说。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双螺旋楼’。在‘太空港’中,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港口内无处不在的传输带和电梯等等,在太空飞船、星球内飞船、轮船、潜艇、汽车等等交通工具之间进行无缝连接。
借助着‘玛卡科技’在潜艇领域的先进技术,段磊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开展各种深海旅游、深海采矿项目等等,如此一来一个可以和其他交通方式接驳的综合性港口也就十分有必要了。
用‘叮叮’的话来说,就是让人们能够在‘太空港’之内。自由选择任何一种交通方式,快速地抵达地球乃至太阳系的任何一个地点!
此外,段磊还计划在‘太空港’内建设大型的购物中心、餐饮中心和大型酒店,甚至于室内篮球馆、拳击馆、赌场等娱乐设施,把‘太空港’建设成为地球上最适合享受的地方。一个人只要有钱,从理论上他可以在‘太空港’获得他所想要的一切服务,从生到死。无所不包!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太空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这么简单,而将会成为一座出现在海面上的奇迹之城!纵然‘玛卡科技’成立以来已经创造了大量的奇迹,但是‘太空港’的巨大手笔仍旧是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因此,在‘玛卡自贸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新鲜出炉之后,‘太空港’的建设项目立刻被‘玛卡科技’列为头号重点项目,引起了全球媒体以及各大势力的重点关注。
有媒体评论说,‘太空港’的工程显示。‘玛卡科技’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地球,而是放到了更为辽阔的太空!
这一次,段磊也没有采取什么工程招标的方式,而是直接把华夏帝国各大建筑集团的老总、总工程师叫到海城,把‘太空港’的设计方案交给他们,由几家集团共同合作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
毕竟,在东海海面上制造出一个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庞大岛屿。并且在上面布置安装数不清的设备、建造大量的建筑,可不是随便一家企业就能独立承担的。而‘太空港’一期工程超过一万亿RMB的投资总额,也不是华夏帝国任何一家建筑企业能够独自吃下去的,因此进行分拆也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以‘双螺旋楼’为例。它的制造工程需要四家工程建筑公司共同合作,历时三年时间才能完工,工程量比他多出数倍的‘太空港’所需要的施工队伍也就更多了。
还好,由于海面上地势宽阔,整个‘太空港’工程可以细分成为好几个区域同时推进,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