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半仙文明 >

第294部分

半仙文明-第294部分

小说: 半仙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实验室内部,所有的科学家正在围绕两台巨大的机器,在做研究。
  这两台机器是如此的庞大,高度有十几米,长度有四五十米,宽度也有七八米,乱七八糟的线材管路,纵横穿插。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都身着研究服,一眼望去,这里一片洁白!
  四人来到后,静静地观察,不去打扰忙碌的科学家。而周围的科学家们也知道这四个人,但是却也没有打招呼。高手公司内,研究人员的地位很高,甚至可以指着张敬元的鼻子骂娘——当然,前提是你有理由、也要有这个胆量。不过不论如何,在高手公司内,研究环境绝对是世界第一!估计就算是西方国家也不可能像高手公司这样,要什么给什么!
  李长兴四人远远地看着,前面的两台巨大的机器,就是高手公司自己研发的,几乎完全掌握独立技术的钻石材料生产设备。而这两台重达几万吨的钢铁工艺品,里面的每一个螺丝,都是眼前这些科学家们自己研发设计的、或者说是亲手挑选的。没有任何人知道,高手公司在研发上投入了多少,但是眼前两台钻石芯片的生产机器,其价值超过同等体积的黄金n倍!因为,它们能生产钻石。
  眼下的两台机器,采用的是两种方式生产,而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评估两种方法的优劣等等。
  第一种方法是化学+物理沉积法,利用烷烃(一般为甲烷、乙炔)或者是醇类(甲醇或者是乙醇/酒精),在超过2000度的高电离子环境下,生成纯粹的活跃的碳离子,其余的部分生成水、氢气等。水、氢气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会对碳离子造成影响。甚至有催化作用;而碳离子则会自发的聚集在已经准备好的“培养皿”当中。是的,培养皿!估计没有人会相信,这种利用沉积法生产的钻石竟然是“长出来”的。一般将切割好的钻石片,一般为很薄、很平整的薄片,放在带有负离子的基座上;然后碳离子(正电荷)会自发的聚集在这上面。具体多大小,就看培养米的设计了。
  而现在,眼下有一个巨大的培养皿,长宽足有一米,里面是拼接好的大大小小的钻石薄片,严丝合缝。而培养皿上。已经长出了十厘米多厚度、参差不齐的钻石层——整个一张钻石大饼。
  一股股气体被喷入其中。然后在高温和蓝紫色的电火花作用下,有机分子被彻底打散,碳离子自动沉积;而后废气被排出。每一个循环需要近两个小时;要想完成这样的一块钻石大饼,需要足足半个月的“生长”时间。
  而另外的一边。就是另外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材料生产工艺:原子排序!直接从原子的角度进行生产!高温下。每一个碳原子都被电离。然后按照钻石的晶体结构一个个排列。这种生产方式,就像是建筑,只不过建筑的材料不是砖头、水泥、钢筋;而是碳离子!
  两米高度、一米宽度、三米长度的生产室中。上万个集成在一起的针脚不断地忙碌,点点淡蓝色的火花不断闪现,电磁噪音异常吵闹;而在生产室底部,已经有一块长2。8米、宽度0。7米,厚度同样有十厘米左右的钻石“板”。
  两台机械都是真正的科技的巅峰产物,但是利用的原理截然不同。
  相信极少有人能想到,当有的人不计代价开采矿山,寻找天然钻石的时候,高手公司这里已经可以按照立方米的标准,来生产钻石。虽然说,现在也仅仅是实验室环境,距离真正的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基础解决了,后面也就简单很多。
  科学家们非常的忙碌,李长兴四人很自觉的没有打扰,等待他们忙碌完毕。他们有的负责检查软件,有的负责检查机械密封,有的负责检查电压——实际上,这两台机器问题不少,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深入研发。
  哎!一声叹息,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传来。一个满脸皱纹的老科学家缓步走到李长兴四人面前。
  “陈教授,现在情况如何了?”李长兴恭敬的问道。
  “走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到办公室去说。”
  陈平川教授慢慢的走着,这个高手公司从国家方面挖来的人才,已经有七十多岁了。
  办公室也在这个实验室内部,但是却通过两道门与外面完全隔绝。办公室环境相对轻松不少,不用严格按照6个9的标准来要求,保持适当地洁净就行。实际上,老专家的办公室简直可以说惨不忍睹,各种各样的资料满地都是。当然,还是有一些规律的。
  已经来到这里多次的李长兴小心翼翼的踮着脚;这里面有太多的资料十分珍贵。第一次来到这里,李长兴被老教授指着鼻子骂了一脸口水;就因为李长兴以为地上的都是垃圾,踩了几脚……
  “目前遇到了麻烦!”不等李长兴等人开口,陈教授即开始全盘托出。“沉积法生产,可以保证纯度,最高可以控制在9个9以上。但是效率太低,如此庞大的机器,一个月只能生产300公斤合格的钻石。
  也许这个效率在国际上已经名列前茅,但是想要完成工业的量化生产,远远不足。尤其是机器还有很多的问题,时不时的出问题。
  而原子生产法,也就是皮米生产技术,却不能保证所有的碳原子百分百电离子化。实际上,别看生产很快,但是基本上达不到芯片的精度和纯度要求。可以说,那一块钻石板看上去很大很美丽,却完全是废品。暂时皮米生产技术连4个9的纯度都达不到。”
  “如果我们现在就要工业化生产呢?”李长兴有些着急。发展钻石工业,仅仅只有钻石还远远不够,还有更多的技术需要开发;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要等米下锅呢!而这个米,就是钻石材料了。随着高手公司定下钻石发展的基调,李长兴肩上的担子猛然加重太多太多。
  “那就只能采用沉积法生产工艺了。但是现在投入和产出将很难持平。”陈平川教授皱着眉头——虽然说他已经满脸皱纹了,但还是能看出来。“仅仅是现在的这一台机器造价就高达近千亿元。当然,这是不断研究和改进造成的。但是我个人估计,就算是批量化生产,这样的机器造价也很难下来百亿元。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可能无法用机器完成生产,需要手工加工。当然,手工加工的话,成功率可能只有千分之三。”
  “部分零件无法用机器完成加工?!”李长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机器终究不是万能的!在尖端领域,高手公司已经不至于到一次这样的情况;一些复杂的、或者说工艺要求苛刻的零部件,往往机器都无法达成生产的要求;这个时候需要手工加工!
  负责加工他们的,是八级技工!这些人,比肩于高手公司最顶尖的科学家!他们能凭借着眼睛和手,借助简单地工具,可以完成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加工中心都无法完成的工作。但是,手工加工费时费力,报废率极高!一些精密的零部件,往往稍微用力一点,价值几万甚至几百万的毛坯就完全废掉了。
  “呼……”李长兴忽然呼了一口气,坐下了决定:“陈教授,我们不得不做!
  这一次日本的事情您也知道,日本用一个民族的代价证明了,现有的电子技术是如此的脆弱,它经不起高温、经不起电磁冲击、也无法承受低温;更无法承受剧烈的电压变化。
  而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成熟的技术,也就只有钻石芯片技术了。
  根据公司的策略,安全高于一切!所以,我们必须趁着现在别的国家和机构,还没有大量的开发钻石工业之前,将我们的钻石工业发展起来。
  未来不能靠等,我们必须要主动争取!
  我们的未来,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明白了。我会尽快将技术完善,并整理出机器的生产流程。同时也会尽量的将那些需要手工加工的核心部件拆分开来,尽量的能让机器完成加工。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可以!但是现有的两台机器需要全力生产。我们需要着手大力研究了。”两个月的时间,让李长兴有些皱眉。这年头,时间不等人,你永远不知道国外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要知道,当华夏开始着手研发钻石芯片的时候,原先的美国已经可以达到简单地钻石芯片生产了。而那个时候,是2000年左右!这中间差距的时间太长了,也许现在的亚美利加联邦在钻石工艺上,已经远远地超过了高手公司、超过了华夏。
  估计,要不是张敬元凭借着阵法的金手指,策划了另类的芯片技术,现在的芯片技术,依然被西方所垄断。
  但是李长兴可不满足眼下的。“陈教授,您看,沉积法和皮米生产法,哪种更好?”
  “科学没有更好一说,只有更合适。”陈教授有些教育和训斥的口气,李长兴却没有生气,而是虚心受教。“暂时来说,沉积法技术复杂,但是尖端技术上要求相对简单很多。比较符合现在的公司需求。
  但是皮米生产技术具有广泛性,不仅仅可以用在钻石的生产,也可以用在别的生产上。这其实就是过去3d打印的高级进化技术。而且结构相对简单,速度快而且可控。但是现在纯度无法解决,而且极其依赖尖端技术;只能说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理论上来说,要是它足够大,可以直接从原子角度生产完整的航天飞机。但是眼下技术不成熟。”
  “好吧。那现在只能是沉积法了。”(未完待续。。)


第四八五章 新一轮太空竞技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2052年的五月份。
  这两个多月来,日本残留的人员反扑极其厉害。这些人已经走入极端,完全是存在着同归于尽的心态,不仅仅是华夏,全世界的人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内。就算是华夏境内,都爆发过上百次恐怖事件。为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恐慌。甚至英国女王都差点被狙击。
  一时间,大家纷纷说,这个民族灭的好!
  不过这也就是平民的生活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平民的无奈,大家能做的就是动动嘴皮子,其余的就是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挣钱养家!因为太空竞技,注定要抽走绝大部分的国家力量和资源。甚至,在这个科技的时代,平民都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
  要是可以投降的话,相信日本除了极少数的极端分子外,大部分会选择苟活于世吧。但是,这就是这个时代,这个伟大而又注定残酷的时代。伟大,是因为人类终于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此天高海阔!然而残酷也是必然的,在这个时代,中央集权已经是必然的一条路;同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而竞争失败的民族,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和能力。已经有两个例子,为大家说明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而受此影响,国外终于也来了一次爆发太空建设的激情。就像张敬元所说,太空之镜的建设。没有技术上的门槛,有的是资金和财力上的门槛。
  之前,大家觉得建设太空之镜太不值了!没有高手公司那样廉价的运输技术,凭借着喷射式发动机来运输物资,因为需要昂贵的燃料和大量的电力,导致西方国家的建设成本,是华夏太空建设成本的十倍以上;而要是在外太空,也就是十几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建设太空之镜的话,综合成本价格估计要高出华夏二十多倍。主要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