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231部分

君临战国-第231部分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太子微微点头,拂袖道:“辰凌,即使你身为大统领,也要规矩一些,有些人,不是你能得罪的,太傅,咱们进入吧。”
  众人看完热闹,一哄而散,但六国来宾,则是心中暗喜,看到魏国内争不断越高兴,甚至孟尝君、平原君等人,远远观望,眯着眼睛,嘴角溢笑,都在考虑如何利用这些魏国党派关系,拉拢辰凌去己国效力。
  
  第0389章 烟雨楼开业
  
  烟雨楼越聚人愈多,大梁城内的名人雅士,王公贵族,富贾土族,游侠寒士,院内聚集达数百人,算上公卿带来的侍卫、门客外,加起来达千人众。
  在烟雨楼前,还有着上千人围观热闹,虽然既无才又无钱,难以进去,但仍过来凑个热闹,观望一番。
  辰凌调来一支都骑卫士维持街道秩序,确保不发生骚乱,或着避免有武力冲突发生。
  很快,烟雨楼开业的时辰到了,辰凌请出才女洛语嫣,亲手为酒楼揭开门口上的牌匾红布,正式营业。
  酒楼外聚集的千人,在这瞬间瞻仰到洛才女的容颜,俱都惊呆失色,想不到世间有如此美如天仙,才学冠世的女子。
  白若溪在后面看到这一幕,摇头失笑:这个辰凌,经商手段可真不少,懂得请才女出来剪彩,为酒楼做一次免费宣传,真是好心计,不失奸商本色!
  烟雨楼开业了,瞬间声名远播,享誉宇内。
  “辰哥,亏你想到这一出,让语嫣来揭开匾额,给烟雨楼做宣传,等以后酒楼赚大了,可以给语嫣分点利润呀……”洛语嫣与辰凌并肩回到内院的途中,她轻笑着说。
  辰凌嘿嘿一笑:“好说,好说,只是大才女一向高洁,怎么这次倒也有商人之气了。”
  洛语嫣咯咯浅笑,美若桃花:“此一时彼一时,跟辰哥待久了,也染上一些商人习性,正如辰哥所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正规途径付出,就应该获得利润嘛!”
  众人看到辰凌与洛才女谈笑风生,顿时不少人皱眉,私下抓狂,也有人在惊叹,这辰凌太有魅力了,连洛才女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不过一些自诩高才的书生,却满脸鄙视不屑,相互勉励。
  “不要紧,这个辰凌是一介武夫,今日赛诗会又不比剑,等会用诗才来羞辱他。”
  “就是,他武功虽强,但未必精通笔墨,要真正打动才女,还需要从诗文经史入手。”
  众人议论纷纷之下,辰凌与洛语嫣等人回到内院。
  “各位,赛诗会之前,有我烟雨楼举办的一场歌舞盛会,请大家观摩欣赏,三曲歌舞之后,便是赛诗会的时辰了。”
  许多公卿贵族、士子儒生都微微蹙眉,没想到烟雨楼还安排的歌舞,有些公子是冲着赛诗会而来,歌舞在府内天天都能欣赏,故此并不感兴趣,倒是大多数观众寒士,能免费欣赏歌舞时比较少,因此鼓掌赞同。
  这时,舞台区上,幕布被缓缓拉开,三四十位俏丽的歌姬已经站立在台上,长裙逶迤,霓裳轻舞,统一梳着燕尾形发髻,清美艳丽。
  看到这一幕,场中所有男士眼光一亮,都投光望去,不肯放过秀色美景。
  紧接着,乐曲奏起,箫声一出,轻快旋律,音调格律完全不同于当代的音阶,听得众人一愣,又觉得奇特美妙,都聚精会神起来,许多贵族公子也收起刚才讥笑之情。
  箫声为前奏,琴音丝竹乐器都配合弹奏而出,一曲混杂乐调之音,一反同时代音乐特色,却悠扬婉转,令人精神一振。
  洛语嫣、苏沐等精通音律才艺女子都露出惊讶之色,这样的音律乐章还真是与众不同。
  忽然,三十多名歌姬开始动了,翩翩起舞,演起各种曼妙无伦的舞姿。
  歌姬正中间是一位玲珑优美,婀娜轻柔的女子,薄施脂粉,肌白如雪,一件轻纱霓裳朦朦胧胧地隐现诱人的曲线,罗裙一掀一扬,轻舞翩飞,袅袅婷婷,辉映间更觉得妩媚多姿,明艳照人,正是天香阁十大花旦柳诗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诗茵附着音乐节拍,唱起词来,要知道,在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虽然礼崩乐坏,周礼不复,但各诸侯国人,都知诗三百,诗经每首都能唱奏,但是音乐与词与此时唱的,完全南辕北辙,简直另辟蹊径,旷世不同。
  苏沐似乎被一种新奇词乐打动,给了灵感,惊喜道:“呀,这种唱法和词句,简直开创新的流派。”
  太子身边有一人女扮男装,盯着舞台区的歌舞表演,聆听这些歌词音乐,也惊呀万分,满脸惊喜。
  “这个辰凌,还真有点意思。”女子嘴角溢出一丝微笑,美目扫了辰凌几眼。
  此刻其它公卿士子也都听着入迷,歌词更是有一种伤别冷清的韵味,让人听之感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众歌舞姬口吐仙曲,舞姿轻盈优美,飘忽清艳,三曲落幕,听得人神往着迷。
  白若溪悄悄来到辰凌,对着他伸指一赞:“凌哥,你太牛了,这你都能找人排练出来,看来烟雨楼要在京城大火了。”
  洛语嫣的眸光也在打量着辰凌,对方给她的惊喜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真想不通他是如何想出来的?
  辰凌看到震慑效果达到了,心中暗喜,这下烟雨楼想不火都难了,他顺势走到洛才女身边道:“语嫣,请入桃林会场吧,赛诗会可以开始了。”
  洛语嫣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一眼,可惜这里不是详谈的地方,要保持彼此之间的一种距离,她收起神色,微微点头一笑,转身对着孟尝君、平原君、屈原等名士道:“各位,欣赏过烟雨楼的精彩歌舞表演,接下来,让我们静心坐下来,谈文论诗一番,以文会友。”
  “彩,就等洛才女这就话呢。”
  “是啊,新奇的歌艺欣赏完了,该轮到今日的主菜了。”
  众人纷纷附和,一片议声,许多名士、儒生才子早就等不及了,想要把自己诗作拿出来,让在场人品论,达到文惊四座的一幕。
  
  第0390章 赋诗
  
  烟雨楼内院桃林,众贤聚集,名士林立,此时阳光照耀林间,春风袭来,泥土芬芳,花开灿烂,一片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美景。
  洛语嫣身为赛诗会的主角,自然坐在露天宴席的正位,与她靠临最近的席位都是权位声名大人物,孟尝君、平原君、魏国太子、武陵君依次而坐,左侧环形席位是列国名士,右侧是魏国当地的俊杰。
  六国使者,魏国名卿,加起来近百人围坐在一起,不少名士才俊,看得人眼花缭乱。
  苏秦、张仪、公孙衍、屈原、邹衍、苏代、苏厉、魏章、田需、蔺相如、甘茂、陈轸、苏沐、白若溪、冯郝、杜赫、公仲朋、剧辛、张寿……
  名气稍弱一些的士子和使者,以及随家主来参加的策士坐在内环席位的后面,外层的环形坐席。
  此时俏丽的侍女们穿插席间,为来宾们斟上美酒,送上佳肴小菜,煮酒论诗,好不雅致。
  在坐席的外围,被一些帷幕条拦住,站着上千的旁观者,这些人都是不早受邀之列,但是可花二十两黄金,或者自作一首诗歌,经门口审核者通过,才有机会进来观看赛事。
  这数千围观者,以贵族、商贾、外地游侠士子居多,十之七八都是花了金子进入的,这一日就是数万两的黄金入账,把赞助费数倍往回捞,可赚大了一笔。
  辰凌坐在洛语嫣的对面,乃是席位入口之位,毕竟他是东道主,不好坐在其中充当嘉宾,因此与佳人对望而坐。
  他左右环顾,发现幕线外,人潮如涌,男女老少,数千人众,而且越来越多,还有很多贵族家内的春闺妇人,未出嫁的千金小姐等等,战国时的风俗较开放,毕竟还没有独尊儒术,儒家那一套三从四德,女子闭门不出户的规矩尚未形成,对百姓思想尚未有毒害。
  “哈哈,回本了,想不到明星效应这么大,一场赛诗会,不但把烟雨楼名气打出去了,这一日估计赚了好多倍了。”辰凌面带喜色,看着周围外的观众,心中偷乐暗喜。
  此时洛语嫣开口,声音如天籁般,说道:“语嫣不才,邀请各位名士嘉宾到来,是为了与大家谈论一种新诗体,众所周知,自商周起,数百年来,王礼天下,尊崇诗乐礼仪文化,中原有诗之经,数百诗文,涵盖风雅颂,流传至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大才女侃侃而谈,动之以情,讲述着诗文的起源和影响力,发展到后来,广泛应用在祭祀、朝聘、外交、宴会等大小场合,也是贵族之间施教的重点,特别是儒生,因为有‘孔子删诗说’,据说孔子曾进行删减、批注诗经,最后留下三百多首成《诗》,引作儒家经典文集之一。
  其实诗经并非儒家人所作,而是商周数百年来,各地百姓集中创作,采集献诗,才汇成这部总集的。
  洛语嫣又道:“最近语嫣依据诗之经与楚地民歌中,有四、五、七言不等的形式,加之最近收集了一些七言诗,因此推出这一种七言律诗的文体,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七言诗,意境蕴藉,情丝婉转,寓意无穷,朗朗上口,极具美感。”
  “数日前,语嫣已经规范了诗歌形式,如何对仗、用词、入律成诗,张贴出去,大伙可能也了解一番了,今邀请诸位名士聚首,欢迎各位拿出己作,让大家共赏,到时候由‘洛雨诗社’编辑成集,流传各地,掀起一场诗文风潮。”
  “彩——”
  不论场中名士,还是场外观众,都大声喝彩,为才女的创新思维,以及文学上的影响力赞赏不已,衷心喝彩。
  辰凌暗暗点头,这大才女的口才和魅力可不是盖的,一呼百应,在这古代,重农抑商,世人还没有养成‘经济至上’‘一切朝钱看’的思想,民风朴实,学术开放,舆论自由,故此才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
  世人对有学问的贤者、有才华的士子有一种崇拜,可不像他那个现代社会,有才不如有财,什么文学诗词都几乎被淘汰到边缘,经济为尊,世态炎凉,有学问,不如有房子和车实惠。
  辰凌心中感慨:这才是一个精神饱满的世界,战国学风,源远流长,堪为中华一段鼎盛时期,不无道理。
  洛语嫣眉目飘了对面的辰凌一眼,含义无穷,收回眸光后,嫣然笑道:“接下来,是赛诗会的第一轮,请在场诸位作诗,可依据自身感慨,胸中抱负,见景抒情等,题目自拟,诗文诗境皆上选者,可进入下一轮应景作诗中,开始吧,哪一位名士先来?”
  在场众人相互看了看,含笑对视,都在瞧着谁先出场亮诗。
  这时孟尝君身旁与之并肩而坐的青年起身道:“在下献丑了。”
  众人望去,正是孟尝君最器重的客卿之一苏厉,青年才俊,与苏秦、苏代乃一门兄弟。
  苏厉意气奋发道:“沧海云天一线宽,厚德载物念圣贤,济水一脉孕人主,心如海阔纳百川。”
  他诗意是为了赞扬齐国,暗捧孟尝君为人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