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264部分

君临战国-第264部分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毅听着一愣一愣的,这燕王竟然全然不问自己的才学,就如此器重于他,实在让人摸不到头脑,但是很快消除猜疑,毕竟即使给与高官,有没有能力,实践中就会见分晓,如果才能不足,很快也会被收回官职,凡事还要靠自己真才实学。
  “乐毅定为燕王分忧,为燕国鞠躬尽瘁,干一番大业出来。”
  辰凌哈哈一笑,左手携剧辛,右手携乐毅,走上王驾车前,慷慨凛然道:“今日两位就坐一次寡人的车,与寡人、与大燕同进退,立即回王宫,商讨变法事宜,该到的都到了,万事俱备,三日后,变法正式开始——!”
  
  第0445章 愤青
  
  辰凌带着剧辛、乐毅、苏秦、苏代、淳于臻、郭隗六人,来到内殿,也顾不上接风洗尘,安排酒宴之类,直接切入正题,让苏秦把‘治燕十论’逐条解说给乐毅,总框架、细节款项、推行的手法、步骤等等,全部细致解说一遍。
  中间乐毅、剧辛、苏代三人不断提问,与苏秦相互印证交流,足足两个时辰过去,全部探讨一遍,对于变法的内容,都有了深入理解。
  此时夜幕来临,满天星斗,春暖风柔,殿内数顶立柱青灯全部点燃,晚膳菜饭被安排在内殿中央,简单用膳过后,再次讨论起来。
  辰凌问向乐毅道:“乐卿,你对这套变法内容,有何感觉,比之以往他国的变法认为如何?”
  乐毅精神一振,知道这是燕王要考究他一番,在场苏秦、苏代、淳于臻等人都仔细盯着他,因为燕王对他太过礼敬,让诸人心中都有不服,此时要看他说出一番什么话来,能否折服大家,展现出真才实学?
  乐毅沉稳道:“治国之道,强国为本,然王道、仁政、道家无为,尽皆虚幻之说,与强国之道冰炭不能同器,更不符合战国时局,燕国有此治国十论,可谓新花奇葩,在西秦花开中衰之后,将在列国间绽放新的光彩。”
  “纵观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田制新政、齐国管仲的经济统制、越国文仲聚集国力的新政、鲁国宣公的初税亩新政、晋国的赐田减税、秦国简公的初租禾等,新政都围绕田制与税制之变化发生,然皆为粗浅,无一巩固,反倒被新政激起的巨浪吞没。”
  “进入战国后,各国但有血性者,皆有争心,先后寻求强国之路,先后有魏楚齐韩秦赵六国变法,除了秦国的变法有了根本成效,其它五国,变法皆不彻底,法令又不稳定,比如李悝助魏文侯变法,以废除井田、奖励农耕、兴旺田业为主,疏忽了军制、吏制、爵制、国制、民制之全面变法。”
  “齐国、韩国则更是粗浅的整军治吏之变法,没有深彻的再造翻新;楚国之变法,因吴起惨死而中途夭折,对旧世族只有些须触动,更休提深彻二字;韩国只治朝纲官吏,却不从根本上进行变革,流于表面;赵国开始推行‘胡服骑射’只是强军伍,却不能改变民生和官职根本,在形式不在根基。”
  “如果燕国能把这次变法推行彻底,日后争天下者,唯有秦与燕,有资格问鼎天下,争夺江山,其余五国,皆会从内到外,败亡下去……”
  乐毅说的热血激昂,把胸中积累的学问见识,便汹涌澎湃的迸发出来,没有丝毫停滞的呼啸奔泻,燃烧着自己激情,听得众人大呼痛快,颇为受教。
  辰凌听得不断点头,对于乐毅才学,逐步认可赞许,又问道:“目前燕国老宗族,反对变法,皆搬出儒家古制,尚古贤,尊孔圣,复周礼,乐卿对这有何看法?”
  乐毅评判道:“儒家政学立场,是复古倒退,儒家的政学哲术,是极端保守,所谓政学立场的倒退,是指儒家站在古老文明的立场,看春秋战国的变革潮流,主张社会形态应该回归周文明,回归井田制时代;所谓极端保守,就是总把尧舜禹远古时代的部族民智未化的粗劣传承,当成上古大贤大圣之人,如此类推,岂非以前原始人,民智未开,人人都是无所欲的圣贤君子?”
  “哈哈哈——!”众人听到这,都忍不住痛快叫好。
  这些人中,除了郭隗算是半个大儒,其余者,皆是纵横家、名家、法家、兵家研习者,对于儒家满口大义、道貌岸然、整日反古、不思创新进取、自诩正统,很是反感厌恶。
  郭隗干咳一下,止住众人笑意。
  乐毅趁机又道:“其实,儒家就是缺少与时俱进的一种精神,崇虚礼,不务实,看不到社会文明在进步,要在强国争霸中,儒家是最不适用的,但若有朝一日,燕国击败六国,代周而立,实现‘大一统’的目标后,儒家还是要提到一定高度,可以使百姓知法又知礼,先礼后法,这样天下才能平稳、温和,不能光用刑罚,但是绝不能让儒家驾驭诸子百家,否则中原国人,将失去血性与争力,日后必亡于番邦蛮夷之手,人无刚性,便没有生机与活力。”
  辰凌闻言一震,想到后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说那是中国文明史上一大悲剧,最大的荒唐;这一政策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就是遮绝了中国文明原生态的健康发展之路,走向了单一动力的自我枯竭,只留下了保守之道。
  坦率地说,汉武帝对战国与秦帝国时代的人民精神的强大与成熟,是深怀忌惮的,深感要使这样的人民驯服,必须采用长期的阴柔教化。于是,自告奋勇来教化人民的儒家,与汉武帝的选择一拍即合,才有了漫长而遥遥无期的文明衰变之路。
  为了自己的长期统治,而使整个华夏民族的人性变得扭曲,是得还是失?
  这个问题,让辰凌陷入了沉思,更对乐毅的目光和远见,感到一种深深的佩服。
  因为后世自汉以后,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社会文明虽然随着历史潮流在前进,但是人们被朝廷提倡的片面儒家思想禁锢,对于儒家以外的自然科技、地理天文学、物理化学、机械加工等等,竟然统统视为淫工巧技,不值一提!
  原来就腐朽到一定程度的王朝,无药可救了,还自诩天朝大国,故步自封,闭关锁国,中国近代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落后,如果不是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这些儒生不知还要祸害国人思想到多么发指离谱的地步。
  外国列强无耻行径固然可恨,但国人自己用腐朽的思想来麻痹自己,未尝不是一种可悲可恨的事!
  乐毅静静的看着专注沉思的燕王,看到了一种远远超越于年龄和阅历之上的成熟与博大,燕王的年纪,比他似乎还小着几岁,但仿佛生来就是做国君的,处变不惊,慧眼辨才,沉静深远。
  对于寻常人而言,拥有其中任何一种品质都能成为人杰了,而燕王他,却如此出色的溶这些品质于一身,真正是令人叹服。
  乐毅甚至感觉,与这个年轻的国君在一起,就像与山岳为伍,磅礴大气,令人胆气顿生,不知不觉,心中汹涌澎湃,热血翻腾,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第0446章 变法开始
  
  燕国新法,酝酿了数个月,终于在这日,千呼万唤始出来。
  变法总纲、官制论、田地论、赋税论、军功论等齐出,清晨卯时,襄平城的四个城门口内墙处都粘贴了皇榜,力陈变法事宜。
  燕国世族第一次感到了震惊,也感到了恐慌,奔走相告,议论纷纷。
  与中原五国相比,燕国世族层的数量和势力都很小,财力和私家武装的规模更小;如果维持旧制,燕国世族对公室国府威胁很小,但是,燕国世族也有个特点,数百年来传承,极少有中途泯灭的家族,因此源远流长,根基很厚。
  原因很简单,中原五国不断内乱,世族更迭,不断毁灭与再生,延续百年以上的真正旧世族几乎悉数淹没,代之而起的是新政变法中诞生的新世族,此所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权力层大动荡。
  燕国不然,久居东北苦寒之地,一直未变法,姬家传承了五六百年,很少与中原列国紧密溶通,国内也就很少发生政权动荡,许多老臣氏族都保留下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腐朽到骨子里,仍苟延残喘。
  要不是燕国内乱,破坏了过半宗族,如今就更弱势了。
  许多燕国流离失所的难民们,看到了皇榜新法,一传十,十传百,都欢呼起来,因为一旦新法施行,将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解脱,重新把难民编册入户,安置在新邑乡,按人口平分土地,老人和孩子可获得半个名额,头三年不交赋税,让民休养生息。
  “新政体、新官职,朝廷国府要设置枢密院、政事堂、三司衙了,很多官爵发生了变化……”
  “燕国土地没收归公,由国家重新分配,只要是燕国百姓,都有机会获得土地,施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轻税薄徭,休整生息,燕国必强……”
  “太好了,佃农、雇农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
  “什么?士农工商,地位平等,工匠也能做官了?”
  “燕国要建立新王城,名为燕京,并设‘燕京学府’,广招百家士子,任何学术的士子,都有做官机会了?”
  一时间各城门口聚集了很多人,都在围绕着皇榜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不识字,则旁听着士子学士们朗读,还有皇榜边,有官吏正耐心解读。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都是出自旧贵族、老宗族的人,嚷嚷着反对变法,言称违反古礼,废除原制,对祖宗大不敬。
  此时辰凌化身的燕王,正与选拔出来参加变法的青年官吏、士子们在一起,竟有好几百人,聚集在王宫内的宗社祠堂前小广场上。
  这些士子里面,有应试过后成绩优异者,被挑选出来;也有燕国境内的一些青年才俊。
  另外有十几人惹人眼目,就是范雎他们,自从那日当场见过燕王会见众士子后,对燕国抱有很大希望。
  于是在两日后,他们等大都统辰凌现身城外营地时,这些士子尴尬地向辰凌辞行,想要趁机加入燕国行列,辰凌闻言顺其自然,让他们放手去做。
  此刻,辰凌上完香火,祭奠了姬氏社稷宗庙的列祖列宗,然后对着广场上数百人威严道:“今日是燕国变法之日,也是强国之路的第一步,未来燕国的希望,就要交付在诸位的手上,要随寡人,富国强兵,打造一个全新的燕国,你们功不可没,日后位居高爵,荣华富贵,出人头地,指日可待,将来寡人要在宗庙旁,建立一座凌烟阁,专门记录燕国功臣的不世功绩,接受后代君王的敬拜……”
  这时所有官员士子们全都震惊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功绩高者,会被记录在凌烟阁内,有一席之位,被后世历代燕王亲自祭奠,这是何等的荣耀,不是王公,却贵越王公,几乎与大燕不朽。
  只要大燕不灭,被记录者功劳就能永世传播下去,士子们要参政议政,一展胸中所学,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建功立业,名动天下,被世人铭记吗?
  因此,众人全都激动起来,血液沸腾,热情高沸,对燕国情谊更深了。
  辰凌借着宣读了新官员名单,九卿位官员保留不变,权力有所缩减,苏秦为政事堂丞相,剧辛为枢密院指挥使,苏代为御史台御史大夫,范雎为户部司使,尚方俊为度支司使、周玉邦为盐铁司使,而乐毅为亚卿,特殊时期的一种职位,专门为推行变法而立,统筹变法之权。
  其余参加测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