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273部分

君临战国-第273部分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烧起木柴和营帐,佯作受袭,现在有墨徒已经赶去辽源城送假信,‘传言燕王被刺杀,各营都被袭击,正是出城反败为胜的时机’,燕太子姬平一旦中计,必然会派大军出城迎战,倒时做好反扑的准备!”
  荆燕心悦诚服拜道:“臣遵命!”
  果然,几名墨徒扮作乾罡门的真传弟子,来到辽源城下,通报了来处和门派身份,守军见他们就几人,不担心有什么狡诈,立即放入城内,带往太子行辕府邸。
  得知‘燕王已被刺杀,城外燕军大乱正在溃败’的消息,姬平大叫天助我也,立即带人赶往城头,看到四面八方的营盘,正在熊熊燃烧,远远听到厮杀声,还有乱马奔腾,扑火救活的呼喊声。
  姬平见到这一幕,喜上眉梢,手舞足蹈,畅快大呼道:“燕军阵脚已乱,我等快快出兵,趁机掩杀过去,大破燕军,恢复本殿下的王位——”
  
  第0461章 平定叛乱
  
  太子姬平派出两员副将曹峰、夏侯锒,率领三千精锐步马卒,打开南门,冲杀出去,直接涌向城外营地的主营,那是秦开的中军大营,只要拔掉中军大旗,使得中军溃败,围城的大军,失去了指挥,自然不堪一击纷纷溃散了。
  “杀啊——”
  夜色之下,火把如龙,骑兵冲锋,步兵在后,长枪如林,戈矛生辉,寒光闪烁,三千守卒此刻变成了进攻勇士,凶猛地扑到了中军行辕前,捣毁了栏栅、钩锁,射杀箭塔守卫,压制着燕军,一路高歌前进。
  就当三千精锐杀到营中时候,却不见了燕军士卒,曹峰、夏侯锒拨马环视不见燕卒的中军大营,四周火光如昼,难道燕军见火势太大,又听到我军来袭,都撤走了?
  两员大将正在狐疑,忽然冷箭射来,四面八方一阵破空急响,嗖嗖嗖,顿时就有不少将士中箭倒地,惨叫连连,其余叛军如惊弓之鸟,四处张望,却不见敌军,只有箭雨射来。
  “不好,中计了!”
  “快撤——!”
  曹峰、夏侯锒两人横兵拨马,掉头就撤,散骑护卫,左右亲军,跟着将领立即撤退,但尚未冲出营盘,行辕外已经被蓝衣燕军重重围住,弓箭手在前排,拉弓放箭,后面是长枪手、刀斧手、盾牌手,围得水泄不通。
  “儿郎们,冲出去!”曹峰手持长戟,振臂高呼,率领部分残军从左路突围,夏侯锒单臂横枪,带来部分残军从右路冲杀,打算要撕开豁口,杀出重围。
  此时秦开身披铠甲,坐镇中军,指挥三军,身边猛将如云,拔令围剿,重兵合围,一阵绞杀,用了小半个时辰,两支突围的队伍,全被消灭了,副将曹峰、夏侯锒,一个被乱箭射杀,一个被刀斧手剁成肉泥。
  另一边,燕王行辕内,战斗也接近尾声。
  墨妃暄四十剑下,乾罡门的萧长老被斩杀,其余弟子群龙无首,平时又没有像军伍那样的团队训练,这些剑手都是各打各的,犹如一盘散沙,被墨徒消灭不少。
  埋伏在外面的禁卫军也威压过去,管你是几阶武者,包围一个,就是重重长枪刺出,剑客被军队铁血围攻,更加不适应,身法、剑术、拳脚统统施展不开,很快就被合围斩杀。
  使这支乾罡门的剑手力量,在这一夜,消失殆尽,对整个门派来说,必然元气大伤。
  辰凌目光冷酷地看着营盘战幕,微微点头,今夜连环用计,可以削弱叛军的有生力量,拿下辽源邑,指日可待了。
  蓦然间,辽源城南门传来厮杀声,辰凌远远眺望,露出会心的笑意。
  原来今夜连环计的最后一计,就是在剿灭出城叛军后,派一支人马换上叛军衣服,装作突围而出的残兵,逃回了辽源城,夜幕下,城头守军辨色不清,见了是己方旗帜、盔甲,打开城门。
  这时城门一开,这支佯军便顺手攻占了南城门。
  有了这个豁口,攻城就容易多了,秦开当机立断,趁夜攻城,三军合围,杀向城池,整个夜幕下,火光通天,杀声震宇,弓箭如雨,铺天盖地倾泻出去。
  滕虎、沈铮、柳岩等大魏诸将也首当其冲,与燕军一起向城门冲杀,四面城池攻势也同样不怠慢,换下一批,另一批紧跟换上去,前仆后继。
  城头的观角楼上,姬平脸色苍白,越看越心急,不断吼着:“给我抵挡住,不能后退,临阵退缩,杀无赦——”
  “冲啊!!”
  骑兵冲锋到门口,铁骑如洪流,呼啸而过,守卒用血肉之躯根本抵挡不住,瞬间南城门,就被攻陷了。
  滕虎、柳岩等将事先士卒,杀入守军人群中,一阵砍杀,混战一起,敌我将士穿插,血光不断飞溅,首级四处滚地,喊叫声、惨叫声,这是战场的残酷与丑陋,却又悲壮与,在血腥背后,对敌人的残忍之中何尝没有一抹浓浓袍泽之情兄弟之义?
  “杀啊——”
  红缨如林,扑入了城内,短剑盾牌,刀斧长戈,声势直达云霄,双方被身边人感染,血性勃涌,都杀红了眼。
  战场上,不需要懦夫!
  战争打得就是气势,需要热血,需要勇往直前,视死如归!
  很快城门、城墙下,堆起尸丘,但是燕军势如猛虎,而叛军此刻已丧失了斗志,兵败如山倒,有的弃械投降,有的四处逃窜,城楼上,燕太子姬平见大势已去,不愿做阶下囚,屈辱偷生,牙关一要,拔剑自刎。
  四面城门先后开启,燕军入城,清理战场,剿灭余党,布置守兵,看押降军等。
  等东方大白后,燕王在众将簇拥下,进入城池内,他已经得知了太子姬平自刎身亡的消息,心中一叹,这个太子平也是个人物,兵败自杀,倒也干脆,傲骨铮铮,否则被擒获,如何处置还是个难题!
  当下辰凌来到府衙帅堂,派人抬来了太子平尸首,当场痛哭一番:“王兄,你这是何苦由来,你我乃王室手足,流着同一血脉,竟为了王位拼个你死我活,虽然我带兵御驾亲征前来平叛,但从无要加害王兄之心,王兄何以如此想不开啊……”
  争权归争权,虽然王室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可言,父兄随时能拔刀下毒手,但是该做的过场还是要做的,彰显燕王的宅心仁厚,一番苦心,仁义之名,毕竟名义上,两人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秦开、荆燕等诸将劝慰下,辰凌才停止了哭声,安排辽东关外的事宜,布置防御、增派重兵把守,以防东胡部落,骑兵南下掠夺、滋扰。
  辽源邑、昌邑、白山邑等,都在老燕长城外,被燕人称为关外,一直被箕子朝鲜、东胡等控制,辰凌有意开拓这里,纳入燕国版图,因此决定留下荆燕,带兵继续攻下北面洮南邑、松原邑等,然后连接洮南、上谷、长白山,修筑土长城、要塞隘口等,以制东胡,如此一来,就又开拓了后方一块疆域。
  这些事部署完毕,燕王辰凌与秦开立即拔军,进入草原,去往匈奴一带,要和兰氏匈奴部落谈判去了。
  
  第0462章 拉拢匈奴
  
  秦开率领五千骑兵在前充当先锋,燕王统领五千御前侍卫队,两万禁卫军在后,整三万人马,浩浩荡荡,进入茫茫草原,一路向西,要赶往匈奴之地。
  因为按照盟约,燕国出兵,助兰氏部落击败呼衍、须卜两大族群部落后,双方要进行切商,打造自由贸易区,而且匈奴要为这次族落反击战获得成功,付给燕国一定的报酬,如战马、毛皮等。
  其实辰凌的胃口更大,远远不止要些马匹和兽毛就算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一批良马,还不如划出几块牧场来,聘请匈奴人来训练战马,培训燕国驯马师、养马师等,掌握了养马驯马的技术,燕国就能自给自足地养殖战马,不必依赖外购和农家饲养了。
  这个冷兵器时代,骑兵的优势和威力,不言而喻,倘若拥有二十万铁骑,横扫诸侯,便有了本钱,如果要购买二十万匹战马,数年内还有老化淘汰、战死沙场,不可能保证几年数量平稳,这就需要有自己的产马地,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
  另外燕国进行纺织、冶铁、盐巴厂加工等,也需要出售给邻邦,赚钱更大利润,齐国、楚国都是产盐之地,垄断了中原的盐业,燕国靠近渤海,淡水煮盐,只能往草原上出售,获取巨大贸易值了。
  草原上牧民除了拥有牲畜,其它生活用品太短缺了,一旦建立自由贸易区,燕国就会从中获利,比如经营生丝、棉布、锦绸、水银甚至针、铁链、铁锅、陶器、漆器、毡毯还有药材、调味品、茶叶等等。
  辰凌越想越激动,一系列计划都从脑海过了一遍,尤其是推行中原文化,同化草原的匈奴人,使得这些匈奴人逐渐依附到燕国来,打造一支草原骑兵,冲锋陷阵,赵、魏、秦、齐等大国谁能敌?
  三万人马,旗幡招展,铺天盖地在草原上行走了足足六日,草原无尽头,但也有不同的景色,途中就经过一些沙地、高原、湖泊地段。
  这次又燕王随行,秦开不敢大意,生怕被草原一些其它部落前来偷袭滋事,因此他派出了近百名探马,每隔十里一探,足足探出百里之外,途径什么地形,有哪些部落,都细心观察一番,使得行程中,未出现胡人和匈奴人前来阻截。
  第八日,终于来到呼和淖尔湖畔,围绕湖泊有密密麻麻的帐篷敖包,这种帐篷就是匈奴人的家,它的样式与中原人行军搭建的长方形露宿帐篷完全不同。
  匈奴营包其建筑方法是用驼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圆形墙壁,圆顶陶敖直径为一米五以上,上饰美丽花纹,上面的顶外形均是圆锥体,下面是圆柱形的,有大有小,大者可纳数十人休息;小者也能容十几个人,最大特点是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此时夕阳缓缓落下,远远的草原深处,青绿无艮,红日与青草地面似乎接触了,照应那片的草地一片金黄。
  无数白色的帐篷,像是一朵朵盛开的小花,散落在青草地上,战马的嘶鸣与草原风沙的狂舞交杂在一起,汇成首独特的草原小调,袅袅的炊烟在草原风沙中摇摇晃晃升起,远望去,就像是落日下舞动的面纱。
  营地外,很多牧民正在赶着牲畜牛羊马骡自家牧区,一副祥和的塞外草原之景。
  燕军慢慢接近,就看清了数十里连营帐篷,看规模这里应该是匈奴的一个很大聚集所,在营地外都有栅栏、箭塔等防御工事,一些匈奴骑兵正在巡营,发现燕军到来,吹起号角,从营盘内冲出数千骑兵,飞驰如箭,每匹战马上骑着一个勇士,一手持弯刀,另一手臂挂着圆盾,手抓马鬃,双腿紧紧夹着马腹,浑身厚重皮甲。
  那数千兰族的骑兵,头戴祟毛毡帽,深陷的眼神带着狂放的蓝色,高挺的鼻子像是匈奴游牧民族的性格一样桀骜不驯。
  不过匈奴骑兵在一箭之地处戛然停住,勒马列队,因为秦开早派人送了消息,递上燕王亲笔官文,匈奴部落酋长、各部首领都出来迎接来了。
  燕王驾来到三军阵前,辰凌起身站在辕车上,扶着手栏远望对面的匈奴队伍,心中突起一个想法:兰歆雅,我来了。
  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在《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兰氏部落总酋长下了战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