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358部分

君临战国-第358部分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天然绝世的芳容脸庞,肤肌细白如玉,愈发显得冰清圣洁,眉眼嫣然若画,精致秀雅,一双幽若远山的黛眉,清澈浩瀚的双眸,灵气的鼻子、完美的唇巴,看上一眼,就像蔽月地浮云突然分开明朗,泻下那满天清辉圣光的刹那。
  明皓齿的外在美,与风采焕发的内在美,揉合而成一幅玄女美人图画,辰凌如入仙境,那还知人间何世。
  “清儿……姑娘……”辰凌在惊艳之下,有点不知所以了,差点直呼芳名。
  澹台清儿眸光扫了他一眼,然后移开,本要客气让他过来做,但是目光刚移走,忽然感觉不对劲,眸光再次回返定格在的脸庞,发现了与刚才车内不同的容貌,心中暗定:这才是真正的他!
  她仔细一瞧,辰凌丰神如玉,一束乌莹莹的长发,未带发冠,只松松地用一条纶巾丝带系着,整个人犹如一朵不濯纤尘地墨莲,莹然浮在水上,飘然而来,潇洒轻逸,而且他的身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华,像是氤氲真气在流动一般。
  “公子请过来坐。”
  辰凌依言走了过去,学着古代士子那样,跪坐下来,两人之间,隔着一个木几,上面摆放有几个竹简,还有一张羊皮卷,笔墨纸砚也都齐全,似乎谈到兴致,就要做笔录一般。
  “用膳可习惯?”澹台清儿轻问道。
  辰凌道:“还好,有劳澹台姑娘挂心了。”
  澹台清儿神色平静,并没有对方摇身一变,成为了英俊的白马王子而有任何明显情绪波动,任你高富帅,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是草包一个,她不会再多做任何注意。
  而此刻,之所以如此看重辰凌,把他带到这里,因素很多,首先是涉及到了天机变幻,使战国命运扑朔迷离,让玄女感到吃惊;其次,对于一个未知身份的男子,将如何关乎战国的格局存亡,使她好奇不已。
  再者,这一路上,相处时间虽短,但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澹台清儿觉得这个男子,非同小可,目光宏远,胸怀宽广,有大抱负、大毅力、大睿智,所图谋必定石破天惊。
  综上所述,在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澹台清儿对于眼前的男子,关注度非常高,能不能继续打动她?能打动多少?这都要看辰凌接下来的表现了。
  不过,以澹台清儿的超然与脱俗,即便辰凌再出色的男人,也未必牵扯到男女之情,因为玄女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战国大势,天道运转,周朝国运,历史方向,黎民苦难等。
  似乎像是代表着鬼谷宗,来选择扶持着,江山社稷的代理人!
  并不关乎儿女私情,风月之事……
  辰凌通过对方流露的眼神和话语,就能体会到这些深意,贸然追慕,只会显得滑稽可笑,自贬了身份,坏了情韵和雅致。
  澹台清儿见他坐好后,不再客套寒暄,而是直切主题道:“在回来的途中,车上聆听公子高论,似乎对燕国大为欣赏,但眼下赵国的君王,雄才大略,推行胡服骑射,打破以往轻骑兵只射击和偷袭的惯例,而是发展重骑兵,用来冲锋陷阵,效仿草原部落的胡人,军事实力和国力储备都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赵人高大威猛,西有太行天险,东挨近渤海之湾,备有阴山长城,南也有黄河之塞口,一旦吞并中山,兼并楼烦、林胡之后,强会异常强大,不亚于西秦,当属北方第一诸侯国!”
  “其次,齐国富饶,南有泰山,东有狼牙山,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东海,四面天险,土地肥沃,纵横两千多里,兵甲六十万,粮食堆积如山,盐铁桑棉发展迅速,百姓家家殷实,人人富足,志向高远,意志飞扬,有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英杰,有孟尝君、鲁仲连、苏厉、冯劫、环渊、庄辛等名士,也是一大强国。”
  “西秦更为殷实强大,兵戈五六十万,渭水平川肥沃,有潼关、武关等层层关卡,秦岭山脉横绝东方联军,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军政顺达,君权高度集中,秦国军风好武,人人以杀敌立功获爵为荣,虎狼之师,锐不可当,尽管年初被攻破了函谷关,但是秦国元气未伤,秦武王死去,但是新君颇有孝公之风,日后未必不能崛起,再次威震六国,至于魏国、楚国,也同样不可小觑,这五国皆为强国,何以公子唯独看好燕国,让清儿回来后百思难解……”
  辰凌感受着对方殷切的目光,似乎很期待,自己的言论能说服她的不解,为她拨开云雾,也或许,这澹台清儿心中对天机已经有了定论,只不过,卦爻的结果,让她难以释怀,想通过他人之后,来印证这个结论,这都有可能。
  他迎上绝世红颜的炽热眸光,彼此相对,一种难言的感觉慢慢滋生,辰凌顿了顿,好整以暇,捋顺了一下思路,眼色充满睿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第0606章 激扬点江山
  
  辰凌振振有词道:“优势并不等于胜势,胜势不等于胜利,纵观历史,国与国之间,军队与军队之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化弱为强的事例不胜枚举,在一定条件下,众多弱国完全有可能联合战胜霸权强国,殷商亡于以周人为首的‘八百诸侯’,晋国智伯亡于赵魏韩三家,夫差亡于勾践,都是先例……”
  澹台清儿听他正反驳她的观点,轻轻点头,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两大学问大师,在研究学问,纵横捭阖,论辩天下局势一般。
  行家一出口,就知有没有,听他这开篇几句,引经据典,事例鲜明,倒是驳斥强国必胜于弱国的观点,微微点同,但并不能就说明弱国一定就能胜强国,当下默不作声,继续聆听,捕捉关键论点和论据。
  “七国争变,五国征战,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战国的命运,赵国、秦国、齐国、魏国、楚国,的确是五雄,目前明显强于韩燕,但五雄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大力发展骑兵,强化武功军力,但是对于国内的政体和旧制,却更改并不明显,如此一来,发展一段时间,仍会制约着国力的根本改变,如果说它是强国不错,但是绝对无法吞并任何一个战国,消灭中山、林胡已经是极限了。”
  “齐国远处大海之滨,土地肥沃,民风强悍,非但涌现了孙武这样的兵学世家,且近年来又文风大盛、工商业昌隆,看似国富民强,但齐国田氏的立国根基却不牢靠,主要靠上层篡夺杀戮之方式夺得姜齐政权,旧贵族盘根错节势力极大,田氏在齐国执政后又没有彻底变法改制,世族封地的势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坚实可靠,这样的国家,自保足以,但绝对完不成统一大业!”
  “魏国不占地利优势,地处中原核心,没有山险所阻,只要与任何一国大战,危机了其它五国的利益,都会四面受敌,难以施展,而且魏国外强中干,吞并一个小国,在没有六雄干涉下,尚且能行,对付任何一个战国,都不具备压倒性胜算,更别说消灭六国了,当不得此大任。”
  “楚国地大物博,看似疆域超过了秦、魏、赵、韩的联合,但由近百少数部落组成,附庸国和部落,不是楚国的国人,真正的影响力也不过是长江中游与淮河之间的地方,其它闽南、百越、南越、滇国、岭南等,不算真正楚人,也无法驾驭当地的南蛮族落,而且楚国经吴起变法失败,废除了一些新法令,政治黑暗,君王昏庸,纵有几个人杰,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大局,因此楚国前途渺茫,灭亡只是迟早的事……”
  澹台清儿此刻听得无比仔细,越听越心惊,对这来历神秘的男子,越发欣赏和佩服了,他这一番言论,见解精辟,一针见血地把赵、齐、魏、楚四国的利弊,尤其是不足,看得非常清楚,与她不谋而合。
  她身在山林中,尽管足不出户,但是外界的消息源源不断通过外部势力和弟子,传入宗派内,澹台清儿反复研究,运筹帷幄,对天下大势,很是了解,看得详细,自认为她的观点和目光已经在当世罕有了,世人皆醉她独醒,想不到眼前这个男子的思路视野,丝毫不比她差,如何不让玄女吃惊?
  月色透过窗棂缝隙,洒在窗台上,把澹台清儿向外的一面染得皎洁灿烂,向着辰凌的一边却没在暗黑里,强调了她优美的轮廓和体态,四方的窗框和娇柔的动人女体对比强烈,形成一幅像与温柔的月色融浑为一的绝美图画。
  辰凌谈到了秦国,微微一叹:“秦孝公是一个极为特出的权力天才,他的雄才大略,不在寻常的文治武功开疆拓土,而在于将一场千古大变,不动声色的从惊涛骇浪中引导出来,为商鞅变法扫平了阻碍,持之以恒数十年,君臣同心,顶住了国内与国外多重压力,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秦国在去年败于五国盟军,连秦武王都被伏击射杀,但秦国朝廷顺利交接,未伤元气,未出大乱,仍是统一天下的有力股,如果秦国能坚持不懈,历代君主有所作为,政治、外交、军事、农业都不出现大纰漏,或许八十年后,当秦国储备达到鼎盛,有消灭六国的势力,只可惜,时不待它,不会有八十年的光阴留给秦国了。”
  澹台清儿听到这,也有点不解,为何可惜呢?难道八十年内,有其他国家,会后来居上,把秦国远远抛之在后吗?将它取而代之?
  “公子前面所言,清儿尚能明白,只是公子最后几句的深意,似乎觉得秦国还要储备八十年,才有消灭六国的希望,而这八十年,会有其他诸侯取而代之,成为更强势的战国,公子如何能这样肯定?”
  辰凌微微一笑,他之所以这样肯定,当然是穿越者的身份,因为历史课本就是这样写的,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正式即位,并准备了八年的战略筹备,开始横扫六国,十年之战,于公元前221年,不战而下齐,吞并了六国。
  秦始皇灭六国,这一场统一战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对手之强劲,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无古人的,秦国的战略方针正确,政治、军事、外交谋略相当出色,战争进展顺畅、有序,基本上没有重大的失误,没有给对手们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这一点充分展示了秦始皇的政治才干和军事谋略。
  历代开国君主,大多都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而秦始皇有略施一筹的地方,因为他面对的敌手,是一批精英了几百年的国家,它们的政治、军事、外交组织能力,远高于王朝覆灭后应运而起的逐鹿群雄,草莽英雄,一盘散沙,比如楚汉之争、汉末三国之争、北周末之争、隋末之争、唐末之争、宋末之争、元末之争等。
  比较了历代统一战争的规模、激烈度就不难发现,秦代统一的难度更大一些,然而从后世出土文献记载来看,也的确如此,秦始皇出色地计划、组织了这次战争,没有犯任何战略性、方阵性的错误,只在伐楚时用先用李信后用王翦,犯了一次轻敌的错误,这是刘邦、刘秀、李渊、赵匡胤、朱元璋等人所不具备的。
  辰凌对于这些,还是心中有数的,看到澹台清儿灼热闪亮的眸光,以及期盼的神态,心中涌起一种的成就感,长夜漫漫,觉得今晚,或许能让佳人终生难忘……
  
  第0607章 绝对国力
  
  辰凌镇定下来,开始被玄女的惊才艳绝动了本心,一直都无法摆脱出来,现在一番滔滔不绝的言辞,让他重拾了信心,不再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