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58部分

君临战国-第58部分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国易王后一方,出动了不少斥候和探子,四处打探公子职的下落,都没有结果,都感到凶多吉少了,郭隗想不到,竟然在魏国会场上,见到与他长得如此相近的人。
  尽管辰凌此时修炼成武师,外形变得英伟挺拔,但眉宇间的五官神色,却仍保留六七分的原样,这郭隗曾是燕国重臣,自幼没少见过公子职,所以一眼就发现了。
  “公子职?真的是公子姬职!”郭隗心情激动,暗叫天助我也,如果他真的是失踪的燕国公子,燕国就有救了,易王后有了王子在世,那威望就不同了,完全可以与太子平派系争得燕国的主位。
  ……
  洛语嫣看了辰凌一眼,黛眉含笑,语气转柔道:“语嫣有三个问题,有的是被别人问住,有的是道听途闻,二位一个是名动天下的策士,一个是魏国声名鹊起的英雄人物,这三个问题,目前都没有合理的答案,不论你们听没听过,都同样的公平。”
  众人一听才女的话,顿时都兴趣十足,能困住洛才女的问题,一定很让人头疼吧。
  魏公子也有些紧张了,目前辰凌算是他派系的人,如果辰凌受辱,对于他这一方的声势肯定有所打击,偏偏又无可奈何,因为这时候,他也没有更好办法了。
  公孙衍、张仪、邹衍、苏代、屈原等人也都聚精会神,想听一听究竟是哪三个问题。
  这时洛语嫣轻启,声如天籁道:“第一个,是别人考问语嫣的,我齐国有一头大象,在王室的园林内,高大威猛,远比一般的象要壮实,我王想知道这头大象的精准重量,却不能伤害到这头象,不知二人谁可有办法?”
  众人哗然,心想原来是称象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却又不由皱眉,不杀死大象,却成碎块,一点一点称其重量,又如何知道呢?毕竟世上可没有那么大的秤,即使鲁班在世,也打造不出来那样的大秤啊。
  陈轸想来机智万分,此刻听后,皱起眉头,迅速片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连聪颖灵动的洛大才女都犯难的问题,众人也觉得无可奈何。
  “不伤害大象,恐怕还辙法称出来。”
  “是啊,两个人都答不出来,那这一场算平局了。”
  洛才女见谁也不出声,略微失望道:“陈先生,你能想到办法吗?”
  陈轸脸色有些尴尬,刚才还兴致满满,此时有些不好意思道:“洛姑娘都想不出来,陈某就更是不如了,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
  这人说话极有策略,一是说你个大才女想不出来,我想不出不算丢人,二是时间有些短,想不出来也正常。
  洛语嫣见辰凌神色淡然,以为他也没有办法,正要出下一个题,忽然辰凌开口了:“且慢,我有办法。”
  “哦?”众人目光聚集过来,都望着辰凌,不相信他真能有办法?
  洛语嫣通过几日的接触,发现这辰凌大不简单,有心考校一番,闻言大喜道:“辰公子,你真能有办法?”
  辰凌心中暗笑,这又何难?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课本学过嘛!
  “这个并不难,只是大家没绕过这个弯儿而已,首先,找来一艘木船,把大象赶上船,刻下船身下沉入水的记号,然后赶大象上岸,用石块放入船上,直到船身下沉的位置与称载大象的时候平齐,这个时候……”
  “啊!”洛才女忽然惊喜大叫一声,还未等辰凌说完,就已经意会过来了,的确,同等总和重量下,石块就好称重了。
  辰凌嘴角微微一笑,心想不愧为大才女呀,反应还挺快,他继续说完:“把石块一个个称完,累加起来,就是那大象的重量了。”
  沉寂了片刻,众人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啊,都明白了过来,不是直接称象,而是通过对比,然后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高明之极。
  这个时候,在场百余位名士贤者,权贵使臣,都对这辰凌刮目相看了。
  唯有太子心中暗怒:这辰凌,又表现了一把,真是气死本太子了,你等着,三日之后,就是你的死期了。
  洛语嫣笑逐颜开,果然,辰凌没有让她失望,她笑着道:“第一局,辰凌胜了。”
  众人纷纷喝了一声“彩”,拥护这个说法。
  “第二道问题,我这有一颗夜明珠,是番邦的智者来到齐国稷下学宫,送给了语嫣,这珠子内有好几道褶皱,两边虽然各有一个空洞,却并不直接通透,用眼无法看到对头,他问我有没有办法穿一根线,从这头穿到另一端,而不破坏空内的结构,语嫣索好久,也没有办法,不知你们二人,谁能有对策?”
  这一下,全场又安静了,如何穿夜明珠的细孔,都想了想,然后摇头放弃,都觉得自己的法子行不通,不约而同把目光又聚集在陈轸和辰凌两人的身上。
  陈轸此刻觉得有些犯难,刚才输了一局,而第二道题,更是没有思路,想了片刻,拱手道:“陈某从不把弄玉珠,对这些玩意儿的构造,不甚了解,想不出折子来。”
  众人一听,都能接受,别说这陈轸,在场纵横家、名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的代表都有,却无一人能想出办法,也没人嘲笑他,毕竟大才女洛语嫣都自认想不到了。
  “辰公子,这个你有办法吗?”
  辰凌想了一下,虽然曾在书中看过这类问题的解法,但没有亲自试验过,也没有把握,万一试验不灵,也是极可能发生的,他说道:“洛姑娘,我有一个法子,或许能解开。”
  “哦?什么法子,说来听听?”洛语嫣双眸闪着亮光,极其感兴趣问道。
  “这个,需要一点道具,等吩咐人取来就知道了。”他召来一名丫鬟,一名仆人,吩咐了几句,二人各自出去了,顷刻,两名家丁各自回来,对着辰凌微微点头,递交了过去。
  辰凌走上前,从洛才女手中取过夜明珠放在了桌几上固定好,然后解释道:“这是几滴蜂蜜,这是一只蚂蚁!”边说着,边把几滴蜂蜜涂抹在一个空端,等气味挥发差不多了,把蚂蚁的腿上系上了细线,然后放入小孔内。
  “啊,我明白了。”洛语嫣再次欢呼起来,兴奋得,完全不顾才女的形象了。
  
  第0102章 阴阳天文学
  
  洛才女的惊呼,让众人都陷入了惊讶,望着辰凌的举动,不少人也似乎有所领悟。
  由于蚂蚁嗅觉极为灵敏,而且是钻洞的专业,很快就在夜明珠内,钻了出来。
  “哦?”
  众人看到这一切,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辰凌的办法,利用蚂蚁挂线,穿出了曲折的珠子。
  “原来如此,我这么没想到呢。”不光是洛语嫣,在场所有人都有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这一刻,没有人再小觑这辰凌了。
  尤其在场都是些智者,他们都觉得自愧不如,心中对于辰凌自然有了新的评价,至少不是以前以为那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场中最尴尬的莫过于陈轸了,他自出道以来,一生纵横捭阖,已是不惑之年,很少败北吃瘪,哪怕与张仪在秦国明争暗斗的时候,也不落多少下风,但今晚,他却输了,虽然不至于风声扫地,但却成了辰凌的奠脚石。
  “辰公子,你都是如何想到的?太有才了。”洛语嫣笑颜如花,令百花都失色。
  辰凌谦虚道:“这也没什么,一句话,任何时候,君子都当借力而行!”
  “君子当借力而行!”众人心中默念这句词,不禁暗暗点头,心生敬佩之意。
  陈轸也是难得的智者,冷光看着辰凌,虽然他先前对辰凌很是反感,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耍些小手段的武夫,不足为惧,但是此时,他知道自己错了,连秦国上下的智士都考虑错了。
  如果不重新重视起他来,很可能秦国还会在后面吃大亏。
  这个辰凌,不能拉拢到秦国,就要派人除掉!陈轸心中暗想着,表面却做足功夫,拱手向着洛语嫣以及周围的人一礼,一丝不苟道:“这次陈某人与辰凌的比试,在下输了,对这些巧技不擅长,在此,收回刚才的话,辰凌的确是个人物,并非毫无是处的鲁莽武夫。”
  他这一番话,明捧实贬,为自己开脱,同时也找了台阶下,不得不说,纵横家的策士,是非能颠倒着说,黑能说成白的,雄辩口才不弱于名家。
  陈轸两局皆未说出任何办法,第三局未比,就主动认输了,也算知难而退,智者所为,因为他知道,即使再比下去,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只会更尴尬丢人而已。
  魏公子也得意起来,辰凌表现的越抢眼,他则越有面子,慧眼识珠,以后提拔上来,也是得力的助手,最有利的棋子。
  太子一方则都脸色阴沉,已把辰凌划为他们必杀的对象了。
  洛语嫣客气道:“陈先生不必自谦,这里能想出来的,并不多,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语嫣,幸好遇见辰凌这等奇男子,总能迎刃而解,最后,还有第三个问题,辰公子,你不妨也试试如何?”最后一句,已朝着辰凌问道。
  辰凌摇头失笑道:“我看还是算了吧,先前两个,都是碰巧想到,如果再出,估计也答不上来了。”
  洛语嫣显然还没有看够他的表演,越来越觉得他深藏不露,肯定还有很多的学问和乾坤大才,以才女的个性,把天下有才之人,都当成知己,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
  “辰公子不可以打退堂鼓,破坏大家的兴致哦,第三个题,不是前两种的了,而是一个天文知识,关于星空的天体,语嫣一直有些想不通,究竟是太阳绕着大地转,还是大地绕着太阳转,两者之间,究竟孰大孰小?”
  这是古人地心说,和月心说的一种矛盾,古人没有那么高科技卫星探测和观测仪器,所以只能依靠星辰推论,不过古代人,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智士们普遍认同“天圆地方”的观点。
  天圆地方乃是阴阳家的精髓所在,古人把天地未分、浑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
  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这个思想一直贯彻华夏传统文化数千年,比如古代铜钱,外圆内方的结构,华夏传统的建筑,更是讲究天圆地方,比如后世的天坛、地坛、四合院等等。
  辰凌微微点头,对于古人的茫然,他也能理解,这个矛盾问题困扰世人数千年,直到十五世纪,波兰人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中心位置移到了一个普通的行星的位置。行星运动的描述显得更简单、更科学。日心说使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战胜了地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在华夏国,到了二十一世纪,据调查,国家仍有27%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科普教育仍有限。
  民族要强大,不能一切光往钱看,只注重经济建设,却在最后把文明古国,变成了只会赚钱的奸商国度和贪官世界,失去了最求科技耗化的动力。
  “这个,不大好说,就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