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316部分

唐朝小地主-第316部分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迟,老巧在此,先预祝一路顺风了。”
  “如此,礼院的琐事,就劳鲁寺丞费心了。”韩瑞也不推辞,拱了拱手,快步而去。
  不久之后,宅院之中,见到韩瑞匆匆而来,郑淖约等人,分外奇怪,也不等她们询问,韩瑞就解释起来。
  “什么,去荆州?”众人惊讶。
  “……是为了三哥的事?”郑淖约惠质兰心,立即猜中了事实。
  韩瑞承认,皱眉说道:“来信的事情,不管是三哥在开玩笑,还是有什么隐情,但是他准备成亲,于情于理,我都要前去参加,哪怕不在婚期之内到达,或者去迟了,至少也可以亲口道贺。”
  “本来,这趟差事,也轮不到我身上,是我自己主动请缨而去。”韩瑞颇有几分歉意道:“之前,倒是可以推托,可是机会就在眼前,再不去的话,就说不过去了,所以,没有与你们商量,就答应下来。”
  “夫君重情重义,我们岂有责怪之理。”郑淖约温柔说道:“这是应该的事情,要是让我知道有这个机会,也会劝夫君前去的。”
  “淖约,谢谢……”韩瑞觉得,身边有个能够理解自己的妻子,是他今生最大的幸福,搂着郑淖约,述说着永远不腻的甜言蜜语,不经意间回首,顿时惊愕莫名。
  看着床榻上,堆积着比人还高的包袱,韩瑞瞠目结舌,嘴角有些抽搐道:“流萤,你们在做什么?”
  “郎君,天气越来越冷了,要多带几件衣裳。”流萤理所当然道,打开房角那个宽大的衣柜,翻来找去,又抱出丝衾、枕头……
  “流萤,我们不是搬家。”韩瑞哭笑不得,见到流萤真的卷起席子,连忙劝阻道:“出门在外,应该简约为上,况且,这是公差,带着这么多杂物,不成体统。”
  “他们也可以带呀。”流萤振振有词,拉着画屏,轻快的跑进卧室,不知道又要拿什么生活用具,韩瑞无奈摇头,反正还有两天时间,任由她们折腾吧。
  握住郑淖约的纤手,韩瑞轻声道:“我很快回来的,最多一个月,你在家中,不要牵挂,好生休养安胎,待我回来,拿把大秤度量你,发现轻了,就……挠你痒痒,乖,为了宝贝,不能挑食……。”
  絮絮叨叨,声声入耳,郑淖约伏在韩瑞的怀中,明眸水波荡漾,透着千丝万缕的情意,熏熏然,酣酣然,不知不觉,慢慢的醉了。
  古代出差,可是个体力活,别看后世的影视作品,总是将皇帝的使节,称之为钦差大臣,八面威风,所向披靡……节制各地的文武官员,调兵遣将,好像什么事情,都可以管,其实,这是个误解,皇帝再笨,也不会给某个官员,这么大的权力,就算是要督办什么事情,也是针对性的放权。
  地方官员尊重你,那是给你面子,若是不理会,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能因此来定人家的罪,所以说,所谓的钦差出行,其实就是苦差事,当年李世民派大臣为各道黜陟大使,到各地视察政情、民情。
  李靖不想去,自称年老体弱,不堪大任,就推魏徵出来挡灾,可惜,被李世民认破了,不允,只得辛苦走这趟,就是在那时,在扬州结识了韩瑞,而今,也轮到韩瑞辛苦了。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离别的时刻,望着郑淖约等人忧伤的模样,韩瑞就后悔了,然而,事到如今,没有后悔的余地,长痛不如短痛,只得依依不舍,咬牙恨心,转身而去。
  “夫君,保重……”
  “郎君,一路顺风,快些回来。”
  韩瑞回头,看了最后一眼,仿佛要将她们的容颜,深深印在心中似的,久久没有转身,直接骏马轻驰,消失在巷子之中。
  已经相约,安排妥当,也不用去太常寺了,韩瑞策马,来到城南明德门,此行的官吏,就在这里集结待命。
  韩瑞到达之时,官吏已经在这里等候,二三十人,轻车简装,随时可以出发,心情不好,连场面话都懒得说了,韩瑞直接挥手道:“人齐了,那就起程吧,赶在天晚之前,达到蓝田县青泥驿投宿。”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韩瑞身为此行的主官,待遇自然不错,别人骑马,就他与几个官员、御医,坐在马车之中,晃晃悠悠而去。
  看着雄壮的长安城,熟悉的官道,景色依旧,可是心境也不同了,韩瑞一阵心浮气躁,拿了本书,随手翻阅,怎么也看不进去,干脆侧身闭目养神,身体随着车子晃来晃去,片刻而已,就格外的恋家。
  不仅韩瑞胸怀离愁之绪,随行的官吏,也多半是这种心情,所以闷头赶路,在夕阳西下之前,就到了蓝田县,这里自古为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路途商旅游客不绝,县城要比一般的州县还要繁华得多。
  青泥驿相当于官方的客栈,食宿兼营,前后各三进,共三十几个房间,可以全部容纳他们一行人,按照计划,在这里投宿,第二天改乘般南下,韩瑞觉得,没有必要更改,听到书吏的汇报之后,就下令众人下车休整,好好的放松休息,明天还要继续辛苦。
  过了大半天,韩瑞烦闷的心情,也慢慢平息下来,一边下车活动筋骨,一边慢慢的走进青泥驿,这个时候,忽然发现,大堂之中,有个熟悉的身影……
  第四百二十六章 阴魂不散
  的网站: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哺时,大堂之中用餐的人却不多,毕竟是朝廷
  的驿站,自然不会招待普通的商旅游客,在朝西靠窗的那个角落,桌
  上已放了四、五个盘子,碗筷齐备。(…)
  一个伙计拿着一个桃子形的酒瓶,拔掉木塞子,一股清雅的酒香
  浮动,十分殷勤的说道:“公子,这是这特产的白井春酒,按
  古方配制而成,酒味清冽芬芳,其他地方可吃不上这等好酒。”
  一个锦衣华服的青年,执杯轻抿,随意说道:“一般,勉强可以进
  口……
  “贺兰安石”韩瑞皱眉,也是巧,他来这里做什么?
  “韩博士”
  与青泥驿站的书吏交涉之后,将行李杂物檄到房间,安排车马食
  料,随行的官吏也觉得饥肠辘辘,来到大堂之中,准备用餐,自然不忘
  记招呼韩瑞。
  韩瑞随手示意众人不要客气,瞄7眼贺兰安石,径直向东边桌案走
  去,与他的关系又不熟悉,何必螋会,况且,自己有事在身,不准备节
  外生枝,说不定贺兰安石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才会默不作声。
  “丁太医,吴书吏……不如过来同饮。”席地而坐,韩瑞自然不
  会忘记,招来几个属官,好好的交流感情,即使是临时组合的队伍,但
  是一路同行,至少要相处一个月,要是连平常的问候都没有,那就显得
  太不近人情了。
  韩瑞没有自觉,但是在众人的眼中他已经是日后的宰相阁臣之
  流,心里已经琢磨着,借这个机会与之接触,就算搭不上关系,但是混
  个熟脸,以后可能也有好处,所以听到韩瑞的招呼没有丝毫的迟疑,
  欣然而来。
  蓝田也算是京城的地境,也不算方,商旅客多,繁荣之地,
  连着着驿站的厨师的手艺却也不错,固然比不上长安城名楼酒馆,
  但是别有风味,特别是特产白井春酒,入口清洌不易醉人,众人喝
  得尽兴,忍不住又叫了几瓶。
  不过,颠簸了大半天,大家的食欲也不高,勉强用了两碗饭,吃
  了张饼子,就没有什么胃口了,这个时候已经过了黄昏,夜幕笼罩下
  来,县城的百姓,休息得比京城更早,街上静悄悄的,秋风掠过「吹动
  驿站的幌布哗哗作响,凭空多了几分寂寥。
  酒足饭饱,明天还要继续赶路,自然要早睡早起起身返回房间
  的时候,韩瑞有意无意瞥7眼近窗的角落,发现贺兰安石,不知道何时
  已经离去。
  “备是奇怪,他来这里做什么,是准备回京,还是准备出关……
  带着疑惑,韩瑞在伙计的引领下来到据说是驿站里,最舒适的房
  屋之中,随意打量,一张榻,一张席,一张书案,简陋得可以,衾被
  蚊帐之类,更加不用妄想了。
  可以理解,出门在外,也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打发伙计出去,韩
  瑞从包袱拿了点熏香点燃,和衣而眠,辗转反侧,迷迷糊糊,三四更的
  时候,才睡了过去,又被五更鸡鸣吵醒,揉搓眼睛,一脸憔悴的起
  来。
  与韩瑞情况相同的是几个官员,倒是那些书吏杂役之流,没有他
  们这样娇贵,睡得很是安稳,清晨起来,精神饱满,手脚麻利的收拾行
  李、车马,准备起程。
  “丁太医,早安……”韩瑞问候,轻微眯着眼睛,勉强忍住打阿欠
  的生理反应。
  丁太医连忙回礼,望着韩瑞的熊猫眼,不禁有几分同病相怜的感
  觉,拈须说道:“韩博士气色稍有不对,应该是车马劳顿所至,待我开
  个药方,抓几味药煎服,必然……
  “丁太医,也给我看下。”
  “还有我一r一一r一”
  旁边几个官员纷纷涌了上来,差点就忘记了,这里还有个杏林高
  手,丁太医来者不拒,不过就写了个药方,吩咐药童说道:“熬锅大
  汤,补气益神,人人有份。”
  为晋阳公治病,随行之中,自然准备有药材,没有的话,就到县城
  药铺去买,等到众人洗漱之后,吃了简单的早膳,药汤也差不多煎好
  了,每人都喝了大碗,顾不上感觉是否有效,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
  连忙拿着包袱,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顺着官道,驰骋而去。
  一路上风驰电掣,出了蓝田关,速度就慢了下来,找了个渡口,几
  叶扁舟悠悠划来,韩瑞等人上了小舟,只留下几个杂役,驶着空车骏马
  返回京城。
  从渡口到上洛,再换乘大船,由丹江沿着汉水南下,一切顺利的
  话,十天左右,就能够到达荆州城中。
  丹江也算是黄河的支流,不过隔得很远,水质却颇为清澈,能看到
  水底下的卵石和水中嬉戏的小鱼勺船夫支着长篙,噼
  啦的划水,小舟缓缓而去,这一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几
  十里地,不过,行船的速度,却比在陆地跑马要快了许多,黄昏时分,
  终于到了上洛,
  落日的余辉染红了丹江的水面,也染红了江上的点点白帆,悠扬的
  渔歌遥遥传来,婉转动听,真有些渔舟唱晚的味道,一叶扁舟顺水而
  下,徐徐剪破残霞荡了过来,韩瑞静静地站在小舟的前头,江风掀起他
  的衣袍,猎猎作响,飘飘然犹如神仙过江。
  “风度翩翩,好容仪,难怪年纪轻轻,就成了太常博士。”
  随行的官吏,心中暗暗寻思,如果让韩瑞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
  啼笑皆非,长相与当官,好像,真的有些关系,朝中龄大臣,真没有哪
  个长得丑陋不堪的,吏部铨选,还要看体貌丰伟择人,说是以貌取人,
  也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这不是主要因素,长得英俊潇洒,自然占点便宜,但是内
  涵,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常理,不然,也不会出现,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的词语了。
  “大是他一r一一r一
  扁舟到了码头,众人收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