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373部分

唐朝小地主-第373部分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深以为然,虽然从军,多少将生死置之脑后,不过,也不是真的无惧生死,在李世民看来,武勇胆气,与贪生怕死,其实并不矛盾,惜生,不想死,那就要努力奋战,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由将军出身,成为皇帝的李世民,却是清楚,普通将士的心理,他们临战之时,从来不畏惧生死,可是却怕死后,无人收殓,暴尸荒野,成为孤魂野鬼,若是朝廷能够解决这种情况,以后兵将在沙场之上,必然士气大振……
  就在李世民沉思之时,长孙无忌继续说道:“武举,更是绝妙的提议,民间草野,从来不缺乏奇人壮士,或是白丁,或是布衣,默默无闻,非是他们不想报效朝廷,主要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晋身的途径,开了武举,与科举并重,天下文武英雄,皆入陛下彀中。”
  “辅机言之甚是,天下人才,层出不穷,若不能为朕所用,实为憾事也。”李世民赞同说道,他出了名的欢喜收集各种人才,连仇敌的手下也不放过,只会嫌少,绝对不愁多。
  “至于军校……”长孙无忌沉yín,苦笑道:“陛下,恕臣不敢妄言。”
  “有何不敢。”李世民说道:“辅机,这里只有你和我,出你之口,进我之耳,天知地知,没有第三人知道,况且,以你和我的关系,不需要任何顾忌。”
  话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识趣,摊上这样的妹夫,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心中叹气,长孙无忌仔细斟酌,慢吞吞说道:“成立军校的好处显而易见,天下各地军府将士,皆要到军校培训,学习战略要术,代代相承,就算百年之后,朝廷也不用愁无将可用。”
  “那么有何坏处?”李世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有利自然有弊。”长孙无忌犹豫了下,轻声说道:“军校的教师,来自军中将领,要是他们结成师生之宜,那么……”
  “韩瑞的意思,朕为军校的校长,以后军校出来的将士,皆是天子mén生。”  李世民说道:“而且,军校不设教师,只称为教官,更加不得掌兵,外出为将……”
  古代师生关系,不是后人可以想象的,欺师灭祖的行为,会让世人唾弃,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就是这样,但是至少可以保证,其中具有很大的约束力,蒋某人就是靠着一帮学生,掌控中国几十年,要不是因为外敌入侵,历史或许要改写。
  长孙无忌轻轻点头,又说道:“可是,同窗之宜,也不可不防。”
  “自古就有袍泽之义,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不能因噎废食。”李世民说道,嘴上是这样说,却透出几分犹豫,或许,他之所以迟疑不决,就是在担心这个。
  李世民经验丰富,自然清楚,拉帮结派,结党营sī的事情,从来不可能断绝,他当年就是得益于此,夺取了帝位,自然心有顾虑,难以决断。
  毕竟,武将不同于文官,纵观古今,从来没有见过文人书生造反成功的,但是推翻前朝,逐鹿中原的,往往是武人匹夫居多,他们拉帮结伙,抱成一团,李世民怎能不担心。
  可是,就如同长孙无忌所言,成立的军校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且不只是那么简单,有些事情,不好摆在明面上,其实李世民心里清楚,之前,为什么扶持文官,抑制武将,就是由于那些文人士子,从xiǎo接受忠君报国的思想,而且没有兵权,更加容易掌控。
  要知道军校传授的,不仅是战略兵法那么简单,其中还包括了忠君之道,这个才是重点。若是武将也和文官那样,那么李世民觉得自己,从此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xìng难移,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有这么容易驯服么?
  李世民心里没底,皱眉说道:“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朕不能拿江山社稷来赌。”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说道。
  “只是……”李世民又犹豫起来,摇摆不定道:“终归是良策,这样放弃,却是有几分可惜,辅机,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长孙无忌心中苦笑,就是知道,李世民肯定会这样问,想想,天下的武将,皆是自己的mén生,整齐排列,恭声叫唤校长,这样的场面,长孙无忌也有几分心动,更加不用说李世民,身为帝王,掌控的yù望,要比常人强烈,难以抵挡这样的yòuhuò。
  在李世民的期待下,长孙无忌摇头,诚恳道:“陛下,恕臣愚鲁,真是想不出两全之道。”
  就算长孙无忌的才智再高,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有行礼谢罪。
  “也不怪你,是朕贪心了,有得必有失,才是自然之理,哪有许多两全其美的事情。”李世民说道,难掩其中的失望之意。
  长孙无忌默然,不能为君分忧,真是臣子的耻辱,低头垂视,目光在本子上掠过,忽然灵光一闪,连忙抬头说道:“陛下,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何不召见韩瑞,听他有何意见。”
  “传唤韩瑞……”李世民沉yín,觉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当即扬声叫唤,一个内shì匆匆而来,随之又匆匆而去。
  第四百九十二章 降生
  第四百九十二章 降生
  此时,由于郑淖约的孕期已满,随时可能临盆,所以这几天来,韩瑞可谓是寝食不安,上班更是种煎熬,每天点卯之后,就盼着快点下班,好不容易才等到了申时,就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
  回到宅院,发现一切正常,韩瑞也不知道是该松气,还是失落,长痛不如短痛,早些生下孩子,或者对众人来说,也是种解脱,不像现在,府第上下,忐忑不安,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似的,紧张不已。
  快了,快了,韩瑞自我安慰,慢步走进房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银盆,盛着一束粟秆,用绵绣巾袱盖着,上面放着huā朵,旁边还有十二只盒子,装有馒头、jī蛋、糕点、生枣等物,其中又列有卧鹿、眠羊动物模样的果子,xiǎo孩的彩衣,点缀得五颜六sè,摆满了桌案。
  韩瑞奇怪问道:“这是什么?”
  “催生、分痛。”画屏细声解释道:“是夫人准备的,祝愿孩子早日平安降生……”
  韩瑞点头,表示明白,在古代,吉祥寓意之类的礼节,非常繁多,韩瑞也见怪不怪了,也没有理会,问道:“淖约……”
  “娘子在东厢。”画屏连忙说道:“夫人、希音姑娘、流萤陪同,还有接生的婆子,就在隔壁候着,各种yào物已经准备妥当,没有任何遗漏之处。”
  “很好,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韩瑞满意道,每天回来,必先检查各个程序的筹备,保证其中没有疏漏,免得临事之时,手忙脚luàn,出现闪失。
  不过,郑淖约肚里的孩子,似乎不愿意这么快出生,好像有意调戏大家,明明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刻,动静却是不少,可是每当以为快要临盆,府中上下jī飞狗跳,luàn成一团,到了最后,却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
  不仅是一次而已,已经有三五回了,韩瑞那个焦虑呀,恨不能立即把xiǎo家伙,从郑淖约的肚里揪出来,狠狠chōu打……
  画屏察颜观sè,轻声安慰道:“郎君,耐心点,就快了。”
  “是啊,我不急,十个月都等了,还怕几天。”韩瑞深深吸了口气,恢复了淡定从容的模样,至少在面对郑淖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表现,毕竟她的心里,恐怕更加的紧张。
  “没错。”画屏旁边附和,不停的鼓气,柔弱秀气的睫máo不时扑闪,透出几分不安,可见她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底气不足。
  理了下衣冠,对比镜台,lù出和煦的笑容,尽量显得沉稳,使人安心,韩瑞说道:“走,去看下淖约。”
  东厢房之中,郑淖约躺在软榻之上,旁边只有崔氏、李希音、流萤几人陪同,不过珠帘纱布之后,可谓是人影重重,仿佛军营重地似的,一拨拨人,守卫在厢房四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微听到点儿声响,就蠢蠢yù动。
  这么大的阵势,mō着圆圆滚滚的xiǎo腹,仍然没有丝毫动静,郑淖约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bī了过来,心中有些慌luàn,明眸透出彷徨之意,没来由的,心里非常烦躁,想要发泄,却知道这样不好,努力的克制,反而增重了负担,差点透不过气来。
  看到郑淖约的异常,崔氏心惊,急忙问道:“约儿,怎么了,哪里不适,是不是要生了。”
  “没有。”郑淖约俏脸微白,勉强挤出一抹笑容,轻轻的摇头。
  “我来看下。”李希音说道,几根秀指搭在郑淖约温润的手腕上,侧目聆听片刻,又检查了下,轻声说道:“没事,很正常。”
  众人松了口气,不过看郑淖约的模样,好像不是没事的样子,又有几分担心,崔氏仔细观察,也瞧出一些端倪,连忙抚慰道:“约儿,不要紧张,其实生孩子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当年阿娘生你,一下子就出来了……”
  郑淖约眸光微闪,也不知道是否在听,忽然听到珠帘叮咚,好像心有灵犀似的,连忙看了过去,眸子立即渗出喜悦之sè,心里的烦闷,瞬息之间,消散了大半。
  须臾,郑淖约苍白的脸sè,多了几分红润,前后判若两人,崔氏似有所觉,回头看了眼,发现韩瑞的身影,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心里真不是个滋味,白养这么大的nv儿,口干舌燥说了半天,不及情郎一个笑容。
  “我回来了。”韩瑞笑容灿烂,朝崔氏点头示意,感jī说道:“有劳岳母大人了。”
  “我没事,倒是约儿,不知道怎的,好像不怎么舒服。”崔氏说道,借口出去透下气,识趣的起身,让出位置。
  崔氏一走,韩瑞连忙接替,拉住郑淖约的纤手,关切道:“怎么了?”
  “气闷。”郑淖约轻声道,软绵绵的,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不要紧吧。”韩瑞急忙问道,手掌róu抚郑淖约的背脊,眼睛却看向李希音。
  轻轻摇头,李希音xiǎo声道:“可能是炭火太旺了。”
  “撤去两盆。”韩瑞示意道,流萤与画屏连忙应声,指挥仆役,抬下两只暖盆,其实差别也不大,厢房之内依然温暖如chūn。
  “现在觉得怎样?”
  “好多了。”郑淖约笑道,本来就是心理作用,见到韩瑞,心中踏实,烦闷之意,自然烟消云散了,安心的享受这种呵护备至的感觉。
  “那就好。”韩瑞微笑松气,充满了溺爱,轻声道:“孩子怎样,没有调皮吧。”
  “有呀,又在踢人。”郑淖约温柔笑道,脸上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不是踢人,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来了。”韩瑞笑道,手掌轻轻落在郑淖约的xiǎo腹上,微微的摩挲。
  手掌游走,暖烘烘的,郑淖约觉得十分舒服,忽然察觉韩瑞的手掌停了下来,脸sè变得非常奇怪,不由好奇问道:“夫君,怎么……哼。”
  “郎君,宫里……”这个时候,有个仆役匆匆而来。
  然而,韩瑞却没时间理会,猛然起身,惊恐叫道:“来人,生了,生了……”
  一阵沉寂,顷刻之间,崔氏领着一帮婆子奔了进来,发现韩瑞双手搀扶郑淖约,她下身的衣摆位置已经湿透了,红润的俏脸,再次白了起来,柳眉微蹙,纤手紧紧抓住韩瑞手臂,白皙似yù的指节,隐约泛出青筋……
  适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