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64部分

唐朝小地主-第64部分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怎么敢再加以阻拦。
  “来日方长,宴请之事也不急,待韩兄探望长辈归来,我们再细谈。”有个少年反应灵敏,率先说出乖巧机灵的话,旁人闻言,纷纷醒悟,连忙附和起来。
  “如此,多谢了。”韩瑞行礼,害怕节外生枝,不敢再多说,快步出门,寻了匹马,匆匆忙忙离去了。
  “不愧是我辈榜样,言行干脆利落,真是豪气。”
  类似落荒而逃的情形,落入少年们的眼中,却得到一片赞叹之声,这种盲目信服的情结,在后世娱乐圈里,自然是屡见不鲜,放在唐代,却也适用。
  韩瑞身影消失不见,少年们却不愿意离开,反而高声和喝道:“……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说白了,其实就是意气两字作怪,昨日韩瑞无意中吟咏的少年行诗篇,深深打动了自诩游侠儿的少年公子们。
  游侠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等,都是侠客的共同特点,对崇拜模仿游侠行径的少年们来说,听闻有人作诗,将他们比成真正的侠少,而且给出的评价还是那么高,岂不是知音、知己。
  尽管,前人有很多诗作,也是描写游侠少年的,但是太过遥远了,没有丝毫的代入感,而今,诗中的主角就是自己,而且是高度的赞赏,难得的肯定。
  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激动难耐,难得人家这么够意思,少年们自忖,也要懂做人,相逢意气为君饮,少不得要敬对方一杯,所以才有以上场面出现,自然而然,在不知觉中,随着诗篇的快速流传,韩瑞已经成为了长安少年心中的偶像。
  。。。。。。。。。。。。。。。
  群已满,另公布两个群号,欢迎加入。
  50610674(普通)、100687010(超级)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掩袖而去
  此时,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经成为新生代偶像的韩瑞,抬头望着长安城巍峨的城墙,脑际中浮现的是诗者狂放的歌声,大臣傲然的风骨,商贾清脆的驼铃声,坊市中各种不同语言的混响,出征将军的盛大凯旋,皇帝出巡宏大的场面,还有的就是万国朝邦,八方来使的崇敬的表情。(…)
  长安城,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四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阳关大道,丝绸西往,佛法东来,城郭坊里,垂髫耄耋,熙来攘往,东市西市,华服丽质,人头攒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工匠、艺人、留学生和官员数以十万计……脑中掠过后世对长安城城的评价,韩瑞心潮澎湃,在壮观的城门脚下,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尽管想要仰天长啸,宣泄激动心情,但是望见城门前披甲执锐的兵丁,韩瑞识趣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乖乖尾随一辆香车排队,顺着涌动的人流,由春明门而进,慢慢走进了城中,刹那间,给韩瑞的感觉就是宽敞笔直的道路,路边的建筑,就如同后世的城建规划,十分的整齐划一。
  韩瑞仔细观察,发现街道均作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街道两旁都有排水沟,并栽种槐榆,大道笔直,绿树成荫,十分壮观,然而,就是在这个整齐划一,如同棋盘的城市中,走了片刻,韩瑞悲摧地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
  其实也可以理解,一直光顾打量城中景观与建筑布局,还里有心思顾及其他,而且长安城号称有一百坊间,街道纵横交错,转了几圈,迷路了也十分正常。
  拍了下额头,掏出颜师友的书信,查看地址,再细心收妥,韩瑞呢喃起来:“安兴坊,安兴坊在哪。”
  找了几个路人打听,他们却也不清楚,韩瑞反应过来,暗骂自己真是糊涂,长安城人口将近百万,除去本地居民,不知道有多少万的商客旅人,说不定他们与自己一样,也是初来驾到,自然不清楚地址。
  酒果然不能多喝,韩瑞感叹,醉倒是其次,就怕酒精中毒,使得脑子反应迟钝。
  找了户城中居民,向位老人打听清楚安兴坊的地址,韩瑞道谢之后,连忙奔赴而去,一阵拐弯抹角,终于来到安兴坊,这里似乎是权贵聚居之地,坊中环境清幽,树木成荫,前行几步,就是豪华雅致的园林。
  宽敞的大道上,不时有前呼后拥,骑着高头大马的富贵人家出行,或者就是一路香尘的油壁香车驶过,富贵华丽的气息,浩浩荡荡的排场,让韩瑞驻足,不想上前打听,免得遭人白眼,算了,一家家找,反正门上有牌匾。
  打定主意,韩瑞骑着马,悠然自得地在安兴坊中闲荡,转悠许久,韩瑞才发现安兴坊出人意料的宽敞,最重要的是毫无所获,眼见日暮降临,心里自然有两分着急,没奈何,还是乖乖问路吧,扯缰勒马,韩瑞犹豫着该找谁打听。
  这时,一辆香车从旁边路过,也没细想,韩瑞策马跟行,心中措词应该怎么搭讪,却不知道他的行为也让人误会了。
  “娘子,那个狂生又跟来了。”清脆的声音从香车里飘来,韩瑞下意识抬头张望,迷惑不解,香车里似乎有人回了句,声音细柔,微不可闻。
  “进城的时候就见到他了,刚才坊间路口又遇见他,而且都过那么久了,现在娘子临时有事出门,他又跟上来了,天下哪有这般凑巧的事情。”
  数落的声音清晰传来,韩瑞惊讶细看,恍惚之中,觉得香车的确依然有几分熟悉,在脑中留有印象,进城的时候,好像就排在它的后面……
  “嘻嘻,怎么讥讽也不愿意走,看来真是故意为之。”
  清脆的声音再次飘来,韩瑞顿时惊醒,想得出神,居然忘记避嫌了。
  适时,一阵清风袭来,道路旁的枝叶哗哗作响,卷起了几片残叶,恰好在香车底下打了个旋转,浮风上涌,细软的丝绣纱帘掀起,惊鸿一瞥,秀目澈似秋水,娇靥白如凝脂,若有淡淡光华,浅浅笑容的里透着无尽凄迷。
  仿佛电光闪掠,韩瑞怔住了,双手勒绳,马匹嘶鸣止蹄,香车渐渐远去,心头莫名涌起冲动,韩瑞连忙策马而上,身体微俯,低下头来,似睡非睡,遥遥随行。
  片刻,车辆驶进一间富丽堂皇的府邸,韩瑞止马,半响回过神来,对了,是要问路,难怪跟着过来了,拍着额头,韩瑞连忙策马调头,回身的瞬间,忍不住望了眼华丽府邸,心中怅然若失。
  漫无目的走了几步,韩瑞伸了个懒腰,总算想起了正事,发现自己身在一家宅第的门前,轻轻跃下了马,上前几步举手敲门,准备打听颜师古的具体住址。
  带环咚咚敲打两声,也没多久,院门应声而开,一个青衣小厮走了出来,左右打量韩瑞片刻,开口道:“请问客人是?”
  “这位小哥,有礼了。”韩瑞拱手为礼,客气道:“向你打听一下,请问秘书省颜少监家住何处?”
  嗯,青衣小厮神情怪异,韩瑞以为他没有听清楚,连忙再说了遍。
  这时,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小厮终于有反应了,翻了个白眼,快步返回院中,反手一合,碰的一声,闭上大门。
  咦,怎么就翻脸了,真是无礼,韩瑞惊讶,皱了下眉头,牵马而去,不经意间,眼睛余光瞄到牌匾之上,初时没有反应,再走了几步,身体突然僵滞,缓慢回头,屋檐下方,大大的颜字,在夕阳的照耀下,分外刺眼。
  头晕,揉搓额头,韩瑞重重吸气,再长长吐气,如是再三,换了张灿烂笑容,飞快又走了回去,高声道:“小哥,小哥,其实我是在说笑,啊,不是,是我嘴拙,说错话了。”
  叫唤了半天,院门终于再次开了,对着面无表情的小厮,韩瑞连忙呈上颜师友的家书,什么话也不多说,进门稍坐更是不敢妄想了,唯有掩袖而去。
  至此,韩瑞第一次长安城之行,就是以狼狈不堪,落荒而逃宣告终结。
  。。。。。。。。。。
  强推最后一天,求收藏、推荐,请支持,谢谢。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代我去吧
  从长安城奔回新丰,天色已暮,客栈之中却一片灯火通明,然而那些公子少年却没有离开,见到韩瑞,又涌了上来问好,不管是为什么原因而得到众人的看得,但是感觉的确不错,韩瑞有心中有两分自得,一一回礼。(…)
  也不多虚礼客气,直接吩咐客栈伙计摆上酒宴,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后,韩瑞才算彻底明白了他们的来意,自得顿时烟消云散,反而有些羞惭,还好,多饮了两杯美酒,旁人也察觉不出来,一个劲地过来碰杯。
  “哥哥,我们商量了下,觉得既然都是请你赴宴的,干脆……”
  “一起来,人多反而热闹。”
  “没错,都是为韩兄接风洗尘,不必计较那么清楚。”
  知道是他们互相妥协的结果,不过盛情难却,韩瑞当然不会再推托,出门在外,多认识几个朋友,总是没错的。
  见到韩瑞答应,众人更加兴奋,七嘴八舌定好的时间、地点,再碰杯小饮几杯,纷纷告辞而去,一是急着把消息告诉其他兄弟,二是也看出韩瑞精神疲倦,不愿意再作久留,免得打扰他的休息。
  拱手拜别,又是一阵热闹,待众多少年离去,厅堂之中尽是杯盘狼藉景象,然而客栈掌柜却十分高兴,因为少年们多半是家境殷实的公子哥儿,特别是在同伴前面,自然表现得越加的豪爽,出手阔绰,就差点没有一掷千金了。
  一日下来,相当于数月的盈利,掌柜没有笑掉大牙,已经显得非常沉着冷静,巴不得天天遇到这种好事,也清楚好事临门的原因,简直就是把韩瑞当成了财神爷,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就要供起来了。
  婉言摆脱了掌柜的殷勤,韩瑞走回房中,发现隔壁房间亮着灯,应该是钱丰回来了,连忙敲门叫道:“三哥……”
  没人回应,韩瑞迷惑,看到窗上映着身影,当下再交敲门,高声说道:“三哥,是我呀,开下门。”
  还是没有动静,韩瑞心中有些急了,该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正准备叫人,却见钱贵快步走了过来,轻声道:“韩郎君,你总算回来了。”
  “你来得正好,三哥他怎么了?”韩瑞问道。
  钱贵无奈一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踌躇了下,摇头说道:“这事,我也不清楚,午间从郑府回来,郎君把自己关在屋里,叫也不应,连晚膳也没吃,让我们很是担心。”
  “在郑府的时候,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韩瑞皱眉问道。
  “没有,见到郎君拜访,郑将军十分热情,摆宴亲自陪同,与郎君聊得很是投契,而且夜里还让郎君留宿,耐不住郑将军的盛情挽留,郎君就答应了。”钱贵犹豫了下,轻轻说道:“不过今日清早时候,郑将军与郎君在书房中谈了许久,回来之后,便是如此模样了。”
  嗯,韩瑞清楚,所谓的郑将军,就是右屯卫将军郑仁泰,好像与钱丰的母亲郑氏,有些许亲戚关系,此次前来长安,自然要前去拜访。
  不过,无论是韩瑞,还是钱丰,心里已经做好被人冷遇的准备,毕竟人家郑仁泰,看似虽然只是将军而已,但却是秦王府帐下,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先锋之一,可谓是心腹之臣,而且本身又是五姓七望的荥阳郑氏子弟,权势不可估量,与这种豪门世家相比,钱家就相当于乡下来的穷亲戚,受人白眼也正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