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地龙虎 >

第12部分

草地龙虎-第12部分

小说: 草地龙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翻越大雪山后规模较大的毛儿盖地区战斗。
  毛儿盖是该地土官属下18寨地域的总称,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7月初,国民党
军10多个团在有空军配合下赶到这一地区进行防堵。胡宗南特别命令第1师西北补充旅加
强营营长李日基带队抢占毛儿盖,驻军于索花寺内,并向南面数里的夏藏派出1个班,在营
部前面的山头上部署了1个班担任警戒,又向寺院西面山顶派出1个排,其余3个连的主力
部队部署在寺后山头上和寺院东南角上的一座独立寺庙内。胡宗南向李日基营下达的战斗命
令是7个字:搜索、警戒、打游击。
  红军在攻松潘的行动失利后,位于松潘以西的毛儿盖地区便成为绕攻松潘、北出甘南的
必经之地。中革军委命令,红1军团主力配属红30军担任北进毛儿盖的前卫,尽快夺取毛
儿盖,打开北上通途。
  红军先头部队由沙窝经阿基等地于7月9日下午抵近毛儿盖,与国民党守军接火,迅速
拔除了李日基营设在外围的3个警戒哨据点,并逐渐形成对敌之包围。夜间,红军向寺后山
上国民党军阵地发起攻击。由于国民党军占据有利地形并有事先构筑的阵地为依托,而红军
的武器装备弹药较弱,因此,红军在之后连续5天发起多次进攻都未能奏效。
  红军逐渐缩小包围圈,一次次发动新的更加猛烈的攻势。李日基只好命令所部全部退缩
到索花寺内固守,并连电胡宗南,请求增援。红军从四面八方团团围住了国民党军李日基
营,但因缺少重武器,步枪子弹也有限,难以向寺内发起强有力的攻击,只好以喊话宣传等
政治攻势辅助军事进攻,并在暗中向专内挖地道,但被李日基部察觉。一场血战肉搏后,红
军的地道行动没有能成功。
  李日基频频急电胡宗南求援。14日,红军击毙国民党军把守寺庙大门的副营长吴剑平
和第1连连长郭全喜,李日基及其部属军心大震。15日夜,浓云遮月,李日基在接到胡宗
南的准许撤退命令后,借助夜暗率全营600余人由寺庙东北方向突围,直奔松潘方向。红
军发觉后一路追打过去,俘敌100余人。16日下午,红1军团侦察连、第2师第4团和
红30军第268团两个连将李日基营包围于腊子山以西25公里处。战斗不到两个小时,
已成惊弓之鸟的国民党军士兵纷纷举枪投降。李日基抱头缩成一团,从山上一直滚到山下,
才得以溜走。
  毛儿盖一战,红军击毙国民党军副营长以下官兵20余人,俘虏400余人,缴获步枪
200余支,轻机枪16挺,重机枪4挺,无线电台1部及其它军用物资。
  在毛儿盖战斗同时,红4军一部也由小姓沟以南向北发动猛烈攻击,当面之国民党军是
胡宗南部的丁德隆独立旅。红军进占牦牛沟右岸一线,迫使丁旅退守牦牛沟左岸阵地。岷江
东岸红军也由镇坪向北进攻,首先与占据金瓶岩的国民党军李文第2旅的第6团接火。国民
党军驻守镇江关的第4、第5两个团奉命增援,双方展开激战。战斗中,红军击毙国民党军
第4团团长李友梅及两名营长,国民党军全线溃退。红军乘胜追击,在北定关再击溃国民党
军李铁军第1旅第2团,该团团长杨杰带伤而逃。
  在这一时期,国民党空军为了配合胡宗南部的地面作战,每天都出动飞机对红军所在地
区进行侦察和轰炸。有时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就有6架飞机一同扫射和狂轰滥炸。7月
17日,国民党空军第3队副队长朱嘉鸿和队员郭诗东驾驶的第303号飞机,飞至黑水石
碉楼上空进行侦察时,红军战士一齐举枪射击,打中飞机尾部。朱、郭两人企图驾驶受伤的
飞机逃跑未逞,被迫降落在别竹河坝,当即被红军俘获。8月3日,国民党空军第6队队长
王伯岳、队员谢集泰驾驶第601号飞机在腊子山、羊角塘一带进行低空侦察,为了避开红
军密集的弹雨,于慌乱中撞在千流水山坡上,王、谢两人当即毙命。
  飞机被击落的消息传到成都,蒋介石手捏电报骂娘:“你们这些白痴,怎么把王、谢两
个人安排在一架飞机上呢?这次好了,王、谢真的成了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周围
的人直到这时才明白蒋介石原来是联想起了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诗。
  时在沙窝的毛泽东得知王、谢毙命的战报后,也在吟诵《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
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的欣喜心情与蒋介石截然不
同。
  从7月中旬到下旬,红军在西到南的弧形战线上与国民党军激战不停,多呈拉锯状态。
时驻军在松潘的胡宗南接连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可胡宗南并无捷报可发,而红军攻打松潘的
枪声却听得越来越近,急得胡宗南在城中直跳脚。为了鼓舞士气,能向蒋介石有个好的汇
报,胡宗南把指挥部搬到了城南的塔子山上,并增调部队拚命向南反扑。
  这时,红军攻击部队由于张国焘的拖延,难以形成合力,失去了战机,战局已出现不利
于红军的变化:原来担负追击任务的国民党军薛岳部和川军正从东南方向压来,北线兵力众
多的胡宗南部已集中到地形非常险要的松潘一带,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基本完成了堡垒线的
构筑,控制住经松潘北去的大道,取以逸待劳之势,红军的攻击显然难以取胜,原来制定的
松潘战役计划已难以实施。
  红军就此失去了一次歼敌的机会。后来在1943年国共合作期间,胡宗南在重庆谈到
松潘作战的情况时还心有余悸地说:“当时我们人很少。我的司令部设在城里的一座庭院
里。我记得我曾想过如果红军包围了松潘,要是我被抓住,该怎么办?我想起了我在黄埔军
校时的老师周恩来,他会关照我的。”
  结果呢?是胡宗南没有去求周恩来,他应感谢张国焘的故意拖延时间。由此,8月初,
毛泽东、朱德等决定放弃攻打松潘的部署,以红军主力西指阿坝,北进夏河地区,争取在洮
河流域消灭阻敌,进入甘南。8月3日,中央军委制定《夏洮战役计划》,初步拟定将红
一、四方面军混合组成左、右路军北上。10多天后,又对部队编组作了一些调整。
  毛儿盖战斗结束后,7月22日,徐向前、陈昌浩率主力部队从芦花出发,向北进军。
  “会师了,大家应该和和气气商量好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不应该争争吵吵。”徐向前说。
  “张主席说,现在是革命低潮时期,我们红军应该把苏维埃的旗子卷起来,南下到川康
边暂避一时。可中央许多人不这样认为,分歧也就难免,但我们真希望他们很快统一意见,
否则,我们夹在中间难受。”陈昌浩也表示不理解。
  在这时,徐向前和陈昌浩对中央政治局黑水芦花会议的结果还不知道,但他们此时是同
意中央北上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计划方针的,因此一路上想的和谈的都是如何消灭敌人和
北上的问题,自然也谈到了希望中央不再发生分歧,张国焘和毛泽东不要再如此“斗心眼”。
  就在这川西北龙虎相斗——毛泽东即要与蒋介石斗,又要与张国焘斗,斗得天昏地暗
时,川西北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
  战暇中抽闲,眼睛始终盯在川西北地图上的蒋介石、毛泽东和张国焘,忽如家庭中兄弟
之间打架,在互相扭胳膊抵头相斗时,透过对方的肩膀突然看到正有强盗闯入家中行窃。本
来力气小的一方很想抽出手来,把强盗打出家门,可力气大的一方就是死死揪住对方不放,
想把即将摔倒在地的对方彻底打翻后,再回过头来追打强盗。
  如此互不相让中,川西盆地盆沿上众人的眼光透过剑门险关、岷山雪峰,看到川外世界。
  这时,华北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消息迟迟传到川西北。有消息报道:日本于上月初占领
丰台,炮击北平,并令汉奸组织所谓“华北国”、“正义自卫军”。红军指战员得此消息,
惊叹:“华北偌大山河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矣!”
  8月1日,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日。8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南昌城头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打响第一枪的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8年
后正在川西北高原,他们在为红军的战略方向问题与张国焘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中国的苏维
埃运动寻找新的根据地。
  就在这时,远方的第三共产国际领导人斯大林却悄悄地放弃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提
法,继而提出了取而代之的新口号: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七次
大会,主席季米特洛夫在他的政治报告中,强调指出殖民地应建立反帝的民族统一战线,特
别是中国要建立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时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中央代表王明,选取了中国工
农红军建军日,代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呼吁停战,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一致抗日。这即是著名的《八一宣言》。
  中共中央在川西北的要人们在这时还没有时间顾得上考虑世界大事,没有充分认识到中
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在即,红军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列车,尽快乘
坐上去。张国焘不可能认识到,毛泽东也没有认识到。
  此时的毛泽东为红4军军长改了一个名字,把“许士友”中的“士”字改为“世”,说
道:“这个字一改,你就成为世界之友了!我们的红军战士,不但要事事处处想到中国,还
要放眼世界哟!”许世友乐意地接受了这个名字。但是,毛泽东眼下的紧迫任务还不是“胸
怀全球”,而是赶快想办法如何摆脱这川西北困境,走到一个能建立苏维埃根据地的地方去。
  抗日的问题,中国国民党政府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他们在忙着“安内”。8月5日,
忙于在川西北“剿赤”的蒋介石,除自己亲临前线指挥“围剿”大草地以南的红军外,还限
令福建国民党军在3个月内肃清边区“残匪”。而得寸进尺的日本人见有机可乘,随之提出
了许多非法的苛刻要求。焦头烂额的蒋介石决定忙完一头再说另一头,他稀里糊涂地在日本
所提出的条件上划了押,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好像唾手可得的“剿赤”上,他认为毛泽东就
擒在即。7日,驻日大使蒋作宾自成都携带蒋介石对日交涉提案到了南京。提案称:(一)
东北问题暂置不问;(二)中日在平等基础之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三)平等互惠促进
中日经济提携,在此基础上缔结军事协定。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的不满。8日,汪精卫请辞行政院长及外交部长
职。紧接着,侨务委员长陈树人、实业部长陈公博、铁道部长顾孟余、教育部长王世杰、外
交次长唐有壬、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等也先后请求辞职,表示与汪精卫“同进退”。这时,
湘、鄂、赣、皖4省水灾甚大,灾民达1400多万人,受灾区10万平方公里,淹毙10
余万人。在成都忙得团团转的蒋介石在委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