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228部分

大明虎臣-第228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里亚特人只是一个总的部落称谓,他们以游牧为生活方式,这些部落的游牧面积很大,但主要是在小海之东为主,西和北面也有部分人在游牧。布里亚特人并不属于任何国家,除了以布里亚特蒙古人为主,这里还生活着布拉加特人、埃希里特人、杭戈多尔人与东岸的霍林人等,这些民族形成布里亚特部族。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自由的牧人和猎人,他们和平共处,几乎没有战争概念。这种生活已经维持了几百年,因为这一带的牧场和森林资源丰富,根本不用争夺。
但现在,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被打破了,周虎臣来了,而另一个强大的入侵者沙俄也在向这一带不断侵蚀,已经有很多布里亚特绕过小海去抵抗入侵的罗刹人,这些罗刹人自称为哥萨克。
“哥萨克。”
虽然这些布里亚特人在提防着自己,但好像并没有隐瞒西伯利亚的真实情况,也这让周虎臣对西伯利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而哥萨克三个字让周虎臣也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勇猛的哥萨克人正是沙俄占领西伯利亚和侵略中国北方土地的急先锋,这些哥萨克人悍不畏死,比他击败的建州人应该有的一拼。在周虎臣的记忆中,哥萨克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他们是支撑俄罗斯帝国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这些疯狂的亡命之徒人数众多,很难对付。
“知道我们是谁吗?”
“知道,是大明的军队。”
“我不想和布里亚特部族发生战争,这一点哲朗大师可以做出保证,如果布里亚特部族能够接受朝廷的册封,我可以去击败贪婪的哥萨克,而这里的牧场仍旧属于你们,但你们要接受朝廷的统属。”
周虎臣的话让两位布里亚特人有些彷徨,因为他们有领地概念,但没有国家概念,这个册封他们不明白。
久久不见回应,就是哲朗大喇嘛解释了很久,两位布里亚特人人也没搞清楚周虎臣的册封是怎么回事。
周虎臣突然反应过来,这些布里亚特人虽然保留着蒙古习俗,但由于地处偏远,时间已经让文化已经严重缺失,而长期的自由游牧生活让他们丧失了国家的概念,领土只是放牧之地,只要不杀人和剥削,谁都可以在这里游牧。
不用为册封的事情烦恼了,布里亚特人很分散,正好利用一下哲朗大喇嘛的宗教力量,让他慢慢把这一带的布里亚特人收服。只要采取怀柔政策,加上宗教力量,布里亚特人会成为最安分的牧民,这样的老实人他求之不得。
明白了这里的实际状况,周虎臣继续和两名布里亚特人交流。
布里亚特人真的很淳朴,当周虎臣问到更北方的情况,两位布里亚特人毫无防范的告诉周虎臣:再往北方全部是高山密林,而随着季节的变化,极冷的北方就会成为冰川雪原,根本无法让大量的军队通过和存活。而想要绕过小海,最佳的地点就在不远处,往西几百里就是小海的最南端,而那一带也是布里亚特人西去的最佳途径,只要越过一座不高的山峰就可以到达小海之西。
周虎臣心情大好,不需要北上,也不需要和布里亚特人发生任何冲突,周虎臣现在只要继续西进就可以了,这一代的布里亚特人完全可以交给哲朗大喇嘛继续忽悠。
小海南面的山峰并不算太高,被哲朗喇嘛忽悠来的几位布里亚特向导也不知这座山叫什么名字,而这座山除了一条被猎人踩出来的狭窄山路,根本没有道路。
西伯利亚的明珠很吸引人,它距离周虎臣只有不到两百里。可惜,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阻挡了周虎臣的脚步,现在的他其实没有那样的闲情逸趣去探索小海,看看心中那个像海一样大的神秘湖泊只能等待以后的机会了。
哲朗喇嘛本来要留下来,但周虎臣却临时改变了注意,他认为这位高僧还是在自己身边比较合适,因为他的利用价值很高,可以继续随周虎臣忽悠小海西侧的部落。
哲朗喇嘛显然不甘心,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二十多名僧人被留了下来。

第378章忽悠的最高境界

“这座山既然没有名字,取一个名字岂不更好?”
长长的队伍牵着马艰难的登上峰顶,周虎臣意气风发,他看着身旁哲朗喇嘛意味深长的笑着。
“大帅高见!贫僧也如此看,不如由大帅您给这座山取一个名字。”这个荣誉太高了,哲朗喇嘛可不敢和周虎臣竞争,给一座征服下来的山峰取名字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并流传下去,哲朗喇嘛的身份远远不够。
“给这座山取名字容易,可以后呢,这广袤的土地都应该有它的名字,哲朗大师的人手太少了,还要多多发展信徒,还要有一个领导者,这些地方都需要名字,也好让这北方大地沐浴在佛光之下!”
通译翻译的很艰难,但能够听懂。
一向稳重的哲朗喇嘛赶紧低下了头双掌合十,但他脸颊抖动的肌肉暴露了他的激动心情。
这已经不是占领后发展信徒那么简单,周虎臣的意思是;这里的土地面积太大了,需要一个宗教领袖,你愿不愿意?
哲朗喇嘛是带着巨大的野心而来,但这个野心需要强力的支持,而周虎臣恰恰是那个强力的人。
周虎臣神情轻松:“朝廷可以在占领的土地上册封部落首领,也可以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也册封一个宗教领袖,这样会更好的统御这片土地,哲朗大师认为如何?”
活佛的引诱啊!可以和四大活佛分庭抗礼!
这不是千年难遇,而是万年都碰不到的机会。
周虎臣有什么权利册封活佛?一个藏传佛教活佛的诞生需要得到格鲁派(黄教)领袖的认可,也需要转生,但是…这对周虎有难度吗?
别的活佛可以转生,周虎臣造的活佛同样会转生,造一个转世而已!同时,这个活佛会得到格鲁派领袖的认可,因为有力量才有话语权,只要周虎臣到了布达拉宫就不是问题。其实就是周虎臣不到布达拉宫也不是问题,这北方的广袤土地属于谁就是谁说了算,一个被强大的明廷册封的活佛就是别人不承认都不可能。
诱惑无极限!
想到这里,哲朗喇嘛稳重不下去了,知道周虎臣有这样的能力,他恭恭敬敬躬身:“大帅需要贫僧如何去做。”
这不需要客气,周虎臣宛然一笑:“一个永远属于大明与驻军为一体的宗教领袖更利于这片土地的繁荣,当然,这个支持是全方位的,它不能凌驾于军队和执政者之上,但同时,这位宗教领袖就会得到驻军和执政官的全力支持。”
活佛的称号不是自己的能量能够获得,他需要支撑,哲朗喇嘛知道怎么做,不就是效忠莫家吗!
“莫将军将来是这片土地的掌控者,贫僧希望的到朝廷,得到大帅和莫将军的全力支持,好让佛光普照这片土地!”哲朗喇嘛很激动,激动的声音都有些沙哑。
代价和收获不成正比,一个开创之地的第一代活佛将永远被信徒膜拜,历史辉煌的一页在等待着哲朗喇嘛,这个荣誉的诱惑力足够让哲朗喇嘛效忠,不答应他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子。
“大师德行兼备,法力深厚,如此有法缘之人正适合弘扬佛祖度无量之众的真谛!本帅看好哲朗大师,希望大师再接再厉,朝廷和民众会看到大师的禅心高妙之处,册封之日已经不远!”
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周虎臣的话如沐春风,就这样轻松地许出去一个接受万人膜拜的活佛。
政治与宗教的结合很强大,哲朗喇嘛知道这个道理,他对着周虎臣深深一礼:“大帅过讲了!贫僧微末之人,能够得到大帅的垂青正是佛祖带给的机缘,贫僧愿为大帅日日祈福,也愿意为普罗大众带来福音!”
“大师客气了!”
“愿听大帅吩咐!”
这属于两利之事,但一个活佛对哲朗喇嘛来说等于是一步登天。周虎臣立谁当活佛都可以,哲朗喇嘛只是今天站在了这个正确的位置而已,他距离周虎臣比较近,而且,他在尽力帮助周虎臣,这就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个新的活佛就这样即将诞生。
活佛虽然还没有诞生,可谁都知道这已无可改变,一个新的活佛就要诞生,哲朗喇嘛身边的人一个个合十向他躬身表示祝贺。
几位蒙古将领同样不傻,他们用抚胸礼纷纷向哲朗致意。而周虎臣的将领们不太了解佛教礼节,但为了表示对周虎臣和哲朗喇嘛的尊重,他们也赶紧抱拳表示自己的恭祝之意,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莫彦华一直在周虎臣身边,他偷偷的向周虎臣竖起了大拇指,这位被周虎臣教育的已经算是人精,周虎臣太高明了!
郑森算是再一次领教了周虎臣的厉害,勾心斗角加上诱惑从来就是他的长处,而且屡试不爽,不佩服算是不行,太有创意了!
这是忽悠的最高境界,善于政治角逐的周虎臣比哲朗喇嘛厉害得多,条件给出,哲朗喇嘛不得不做一个臣服于大明的活佛,这个诱惑力对于僧人来说属于最高的一种诱惑。不要说出家人都无欲无求,那也是忽悠,只是获益的分量够不够而已。周虎臣给的条件等于是过此村没此店,哲朗喇嘛再矜持都受不了这种诱惑。
微笑如常,周虎臣指向西北方:“那里有数万里土地,这都是我们的,需要我们征服,而那座座高山也是我们攀登的目标!当我们踏上那片土地,它就属于我,当我们登上那些高峰,一个个璀璨的名字就会载入史册!”
寓意太深远了,众位将领默不作声。而哲朗喇嘛不愧是一位有文化的高僧,他双手合十:“高山之巅方显英雄本色!大帅之言让贫僧受益匪浅!众将士愿为大帅先驱,贫僧也愿意给这些蛮荒之地带去佛祖的光芒!”
哲朗喇嘛是在吹捧也好,在献媚也罢。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做一个为大明服务的活佛,并协助周虎臣去收服这些古华夏之地。
这就是周虎臣的交换条件,互惠互利,相互配合,一个符合时代的政治组合就这样在西伯利亚出现了它的最初雏形。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个组合的强大腐蚀力将长久保持下去,周虎臣留给莫家的西伯利亚也将因此长期的维持他的统治力,这就是周虎臣的目标。

第379章绿色走廊

过了这座不算高的山峰,西侧是一座近在咫尺的高山。北侧用千里镜遥遥望去,除了平原,还有无数隐隐的山峰,那些山峰连绵的无边无际。而就在这两座山之间,再往东距离小海不远就是一个超大的山谷,据向导说,出了山谷就是一片坦途。
八月的罗荒野(西伯利亚)已经有了些冷意,但出了这个风力较大的山谷,天气却突然热了起来,让人很是意外。
果然是一片坦途,往西北是一个巨型的草原,那一片土地绿油油的,平坦的一眼望不到边,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大型牧场。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了蒙古大草原。
布里亚特人向导的作用终于显露出来,他们并没有指向那片肥美的牧场,而是指向东北方。
遥遥望去,那片土地是在一个两山之间的巨大峡谷中,足足近百里之宽,夹在巨大山峰之间的大峡谷就是一个绿色走廊。这条巨大的绿色走廊是那样美丽夺目,就仿佛是一条绿色的河流在向东北方向缓缓流淌。
太美了,这条巨大的绿色河流也只有用心旷神怡来形容了。
向导介绍,只要过了这条绿色大峡谷东侧的山峰就是小海,就是那个周虎臣向往已久的西伯利亚之珠。
小海西侧的布里亚特人就主要游牧在这条绿色地带,因为这条绿色大峡谷的气候非常好,除了水源充足,冬天也有很多山洞和小峡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