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90部分

大明虎臣-第90部分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虎臣一阵烦躁:“可…老大人,这太危险,要不这样,反正雁门关已经无忧,让家父来宁武关后再做决定如何?”这是在明显的拖时间,而且,周虎臣拖的很有理直气壮,周遇吉是主帅,出兵应该是他说了算。
“那小虎就速速派人让萃庵过来,老夫…不,我派人去,让萃庵速速来宁武。一定要出兵,要出兵追赶!”这位忠心卫国的老大人等不及了,话音一落,蔡懋德火烧火燎般转身就大步出了周虎臣的房门。
周虎臣佩服蔡懋德的忠贞,他尊重蔡懋德,可惜,这不是周虎臣想要的结果。至于出兵,这毫无问题,问题是,周虎臣不想与李自成死磕。因为,周虎臣伤不起,他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和李自成自相残杀而便宜了另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
至于周遇吉来到宁武关,即使出兵也没有关系,周虎臣自然有办法,怎么追赶李自成军,如何作战还不是他说了算。
沿着长城纵马飞奔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步行,三天之后,在蔡懋德的无比焦躁中,周遇吉终于来到了宁武关。
周遇吉在第一时间已经得到了宁武关的详细战报,也算对这种情况有所准备,可当他站在令人作呕的宁武关城头查看情况,城外的惨状还是让他禁不住胃中一阵翻腾。
至于蔡懋德和周虎臣,两人更是躲得远远的,甚至连城墙都未上。
举起千里镜,简单看了看依旧旌旗招展,还有无数人影在晃动的李自成大营,周遇吉终于逃下了城墙。
“如何?萃庵看李自成是不是在故布疑阵?”蔡懋德满脸是焦急的神色:“可以开城了,老大人做好准备,我军可以出击了!”周遇吉回答的很干脆,故布疑阵的军营和真正驻有大军的军营绝对有区别,不可能瞒过周遇吉这样的老军伍。
“赶紧去把城门洞中的石头给我搬走,要快,不然李自成就要跑了!”蔡懋德急不可耐,周遇吉的话就是一颗定心丸。至于李自成要跑了,这也是两种说法,可以理解为李自成怕了,也可以理解为转移了。

第148章李自成跑了

宁武关的城门洞是被石头封死的,把整整一个门洞的石头清理出来很耗费时间。
士兵千辛万苦清理开城门洞还不算什么辛苦的工作,最辛苦的工作是清理尸体,把已经腐烂的让人毛骨悚然的碎肉和尸体堆积在一起。为了避免瘟疫的发生,这些敌人的尸身必须焚烧。
被窥视了很久的宁武关城门打开了,清理出道路,但军队也不会这样盲目去直接进攻,骑兵奇斥候首先出动。
不到十里的距离对于斥候来说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情,当忍了很久,自告奋勇的高强即将靠近李自成的大营,他笑了。
敌人的斥候没有出现已经说明了问题,而见到官军的骑兵靠近,那些游荡在李自成军营前的所谓“士兵”开始逃跑,有些人则是连逃跑都免了,直接跪在那里等候处理。
李自成看来是跑了,这些所谓“士兵”估计也是被强迫留在这里的百姓。高强不着急,因为,临行前周虎臣强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仔仔细细的探明真相,一定不能马虎。高强明白,这位少帅有他的自己的考量,当着大帅的面,还有那位督抚大人,周虎臣其实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少帅不会有错,这是高强坚信不疑的真理。
高强是一个聪明人,在周虎臣的刻意安排下,虽然己方一直在撤退,可随后的战斗说明,周虎臣的作战方略不但正确,还可以说毫无瑕疵。一个胜利跟着一个胜利,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就是作战的真理,高强怎么会质疑周虎臣决定。这支军的强大来自于这位少帅,不久的将来,这支军队将彻底属于这位昔日的“京中虎”。大帅周遇吉以后有可能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志,高强心中已清楚无比。
“拉几个过来问问。”
高强翻身下马,一边指挥士兵继续在营中搜索,一边义正词严的使用了拖字诀。
几名所谓大顺士兵被带了过来,随后,战战兢兢的跪俯在地上。
高强开始问了,问的很详细,李自成什么时候开始撤军,什么时候让这些人进行掩饰。随后,高强继续深入,李自成有多少人,都有何种武器装备,有多少粮食和补给,甚至还问到这些大顺军都是哪些地方口音。
最后,高强身边的随从已经无法理解了。因为高强问起了这些跪地的所谓大顺“士兵”都来自哪些地方,都是什么职业。更让高强身边的人无法理解的是,高强随后竟然问起了这些人的生活情况,家中都有什么人,收成怎么样。
这关您什么事?高强的手下直摇头,谁也不明白这位素来办事利索,骁勇善战的新任守备大人怎么了?这和李自成撤军,和作战有什么关系?有必要这样详细吗?
“嗯……”高强高守备终于问完了。可是…好像还没完,还有后续。
“谁身上带着银子?没有银子铜钱也行,留些给他们,让他们回家吧。这些百姓也不容易,生活困难,作为朝廷军队要体谅百姓,这是大帅和督师大人一直在做的事情。本将军也要以身作则,也要体谅百姓的不易吗!”
这是哪跟哪?
高强的手下一阵狂晕,这些百姓虽然是被胁迫,虽然可怜,可毕竟充当了敌人的疑兵,把他放回去也说得过去。可还要给银子,这位信任守备大人是不是升官升的糊涂了?
给就给吧,谁让高强的官大呢?
几名曾经的“大顺士兵”无比惊恐,他们手捧着银子、铜钱,几人害怕的直哆嗦,都在怀疑这是不是买脑袋的钱?
在几名百姓的心惊肉跳中,高强一挥手:“都回家去吧,老婆孩子还在等你们,回去好好过日子吧!”
高强发话,几名百姓算是明白今天真是碰到好人了,几人狠狠的磕了几个响头,随后…撒腿就跑。
一名高强手下的百户看到事情办妥,他不明白今天高强是怎么了,为什不赶紧把情况报告给大帅,所以赶忙插言提醒:“大人,我们是不是赶紧……”
“等等,等等,这李自成还不知道出去了多远,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需要赶紧派人去刺探一番,就由你带人去吧!”高强没等这位百户说完,直接截断了他的话,随后…干脆把他打发走了。
刚刚已经问清楚,李自成的大军明明已经跑了好几天了,估计差不多已到了太原,这需要刺探吗?
好吧,军情还是稳妥些比较好,上官有命必须执行,这位不明所以的百户立刻领命,带着十来个斥候疾驰而去。
“这帐篷,鹿角丫杈虽然不值钱,可也是物资啊!李自成还真是舍得,竟然留给了我们,也不枉我们好好‘招待了’他们一番!“高强这是赤裸裸的风凉话,不过,谁也爱听,高强说完,引来手下一阵笑声。
身在宁武关的蔡懋德和周遇吉,这两位尽职尽责的大明高官对外面的军情可谓望眼欲穿,可是两人谁也不知道,这个高强“很好”的在执行命令,一种和周虎臣非常默契的命令拖时间,拖的越长那个越好。
午后很久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周遇吉有些纳闷了,以往的斥候从来不会这样啊?高强更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干将,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没办法,周遇吉再次派出了一批斥候。
高强在吃饭,这顿饭吃的很晚,很高兴,在那些百姓的千恩万谢中把他们打发回家,然后…高强的手下们开始干自己不擅长的一项工作,开始收拾那些帐篷。
用高强的话来说就是,这些帐篷虽然破旧些,缝缝补补也能用,正好给那些夫子和辅兵用。
这项工作和斥候无关,可是,高强是指挥者,这些迅捷彪悍的斥候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干得了也得干,干不了也得干。否则…高强和那位少帅一样,属于那种阴狠毒辣的角色,谁也惹不起,一旦让他不满,还不知道受到什么炮制呢。现在,只有干了。
第二批派出来的斥候很快和高强联络上了,看到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高强,然后再看看在打扫垃圾的高强那些手下,这位被派出来的斥候首领哭笑不得。
高强是上官,这位斥候首领没办法,直接跪了。
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高强的斥候和宁武关通报了消息。李自成跑了,已经跑了好几天了。

第149章这叫收复失地

李自成跑了,宁武关和雁门关算是解除了威胁。
几乎所有将士和很多文官,还有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可是,蔡懋德和周遇吉仍旧是坐卧不安,李自成要在太原府转向东去怎么办?出兵一定要出,但要看怎么出,还要看李自成的动向而定。
宁武关的重要的文武官员连夜齐聚在了蔡懋德的临时行辕,会面的目的当然是商议如何出兵追击李自成。
主持者自然是蔡懋德,在蔡懋德首先忧心忡忡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所有人开始沉默,这好像没什么办法,只有追,可是追……
出兵的战略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名义怎么办,虽然是追赶敌军,在自己境内不用顾虑什么,可李自成一旦出了山西,这擅自带兵出境就等于给有心人提供了口实。说白了,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为了京畿之地的安危出兵追击李自成名义上不错,可是没有朝廷的调兵令和勤王令,一旦事后被人攻讦,可不是说说这么简单。
谁也知道追击是正确的,可是…谁做出头鸟成了问题。
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说话,大家谁也不愿意挑起这个话头。看着蔡懋德的表情,周虎臣知道他就要出头了。
所以,周虎臣赶紧开口了:“督师大人,要不这样,我们首先收复失地,这次行动就叫反攻怎么样?”
这词用的太好了!
收复失地,还反攻,这已经是最好的词汇了,这是赤裸裸的功劳啊!
众人纷纷点头,只要李自成撤出山西,这功劳会人人有份,就是皆大欢喜场面。重新收复朝廷领地,这比陕西与河南强的太多太多了,朝廷一定会有封赏,尤其是文官,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大家这么看,可蔡懋德不这么看:“若李自成在太原府东进娘子关怎么办,进入北直后攻击京畿之地怎么办,我军是追还是不追?”
周虎臣立刻表态:“当然要追,老大人您放心,不但要追,而且要穷追不舍,岂能让李自成去京畿之地驰骋。这宁武关离不得督师大人和大帅,末将愿意带兵追击李自成,若是李自成率兵东进,末将决不让李自成轻易去攻击京畿之地,最不行也要在身后牵制住李自成。不过…”
敌军是自己总兵力的十倍以上,甚至二十倍,宁武关和雁门还需要驻守,能去多少人。这个追击显然是一个费力不讨好而且充满危险的事情,周遇吉和蔡懋德显然不适合离开山西,周虎臣自告奋勇很合适。
“不过怎么样?小虎尽管言明,老夫自有担待。”周虎臣的态度很合胃口,蔡懋德赶紧追问:“末将有个不情之请,请督师大人还有各位大人签发一份联名的出兵文书,末将也好便宜行事!”
周虎臣的要求不过分,这本就是应有的手续,可是在这个时刻,周虎臣无疑是要把这些官员绑在一起。
文官们谁也不说话,因为谁也明白,这个责任其实很重很重,对他们很不利。作为统领重兵的将领,即使是失败,朝廷也不会把周虎臣父子怎么样,最多就是申斥一番。可是,文官不一样,被杀头的督抚和高官还少吗?这关系到他们的仕途和性命,所以,谁也不敢插言出头。
蔡懋德自然毫无异议,这本来就是他的意思:“小虎此言极是,老夫做主,诸位大人都会一同署名,小虎只管放心!”
说完,蔡懋德满脸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