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112部分

曹贼-第112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地煞刀的地位,似乎在天罡刀之下。
于是这一流谋者图天罡,二流谋者思地煞。可以说,如今曹操麾下的所有人,都盯着这一百零八个……不,是一百零七个名额。
“主公,陈登为广陵太守,虽能牵制虓(音肖)虎,然毕竟是徐州望族,未必肯真心效力。”
朝会商议完毕之后,便有人站出来说话。
虓虎,就是吕布。
这人说的倒也没有错,陈登身为徐州顶级门阀,若说他一心为汉室,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
他所谋的,首先是家族利益。
曹操拜陈登为广陵太守,不无离间吕布和陈氏宗族关系的心思。
听闻之后,曹操也深以为然。
他是官宦子弟,自然清楚这些门阀世族的想法。世族子弟,以家族为先。又有几人,会一心为国?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这大堂上,就有一人心中无私,忠于汉室的世家子弟。
曹操,偷偷地扫了荀彧一眼。
“文若,你以为如何?”
荀彧睁开眼,不急不缓道:“主公既启用陈元龙,信他又有何妨?陈元龙是聪明人,当知那虓虎,并非明主,否则他父子大可不必阻拦吕布与袁术结亲……不过主公若想谋划徐州,如今倒也合适。”
曹操微微一笑,“当如何谋之?”
“颗命一人前往广陵,站稳脚跟,如此,一方面可节制陈登,另一方面,也可以监视下邳。”
“奉孝以为如何?”
“文若之言,大善。”
“那派何人前往,又如何立足?”
荀攸突然抬起头来,沉声道:“我曾听说,海西自兴平二年,便盗匪不绝,混乱不堪。当地豪族,与山贼勾连,三名县令再海西,离奇被害,至今仍无法找到凶手。陈元龙此前也曾提及海西,曾言海西混乱不堪,无人愿往。主公何不派人前往,若海西大治,即可立足。”
“海西?”
大堂上,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曹操沉吟片刻后又问:“公达可有合适之人?”
海西,地处徐州治下,位于广陵、下邳和东海郡三地交界。如今的问题是,徐州虽然名为汉室领土,可曹操却难以掌控。吕布自五月大胜袁术后,实力也随之暴涨。他本就是能征惯战的猛将,身边又有高认为他出谋划策,帐下更有猛将冲锋陷阵,曹操也不要三思后行。
派人去海西,等于在徐州铆下一颗钉子!
但这颗钉子……却着实不好做。
不仅仅是要节制吕布的动作,还需要承受当地豪族的压力。
曹操不由得陷入沉思,他帐下能人无数,究竟派谁去,才算合适呢?去海西的这个人,首先是他信得过的人;其次,这个人要有能力,有手段;同时名声还不能太响,否则就会引起当地豪族以及吕布的关注。这样一个人,的确不太容易找到。曹操手下能人不少,但要完全符合条件,一时间还真就想不太明白。手指,轻敲围栏,曹操的目光,环视大堂。
“主公,晔荐一人,可当重任。”
司空仓曹掾刘晔起身,躬身回答。
曹操连忙问:“子扬所荐何人?”
“便是那乘氏令,梁习。”
“梁习?”
曹操有些疑惑,扭头向董昭看去。
董昭连忙道:“主公莫非忘记了?梁习原本是陈郡主簿,主公去年将他征辟,先为漳长,后任乘氏令。这大半年来,梁习再乘氏所做不差,颇有治名。子扬所荐,倒也的确适合……”
董昭和刘晔,都表示了对梁习的支持。
曹操也非常心动。
他刚要开口表示同意,却见荀彧起身,“主公,梁习才情卓绝,的确是合适人选。然则他才到乘氏半载,政令方行,便匆匆调往他处,于乘氏空无益处。梁习往海西,谁可任乘氏?”ps:各位书友!进不来书评的请登录wap10。16kxs。这个网址试试!花花更新~
“这个……”
荀彧所言,也颇有道理。
这牵扯到一个政令统一的问题。梁习再乘氏刚站稳脚跟,政令刚梳理通畅。如果换一个人,谁又能保证,会继续执行梁习的政令?朝令夕改,是一个大忌。就比如说,梁习再乘氏,提倡开垦荒田,底下的人刚开始执行,梁习就走了;换一个人前来,说不定会是另一种执政思路。也许他不赞成开荒,而提倡做其他的事情。那之前开垦的荒田,也就是等于无用功。
荀彧说的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
乘氏位于巨野,是兖(音眼)州重地。曹操虽说将根据地转到了豫州,但是对兖州,依旧保持重视。
毕竟,兖州是他起家之地。
“文若,那你以为当如何?”
曹操看着荀彧,沉声问道。
“彧亦有一人推荐。此人于资历,或许比不得子虞,才学也稍有不足。不过出镇海西足矣。”
“文若所荐,何人?”
“此人名邓稷,字叔孙。”
邓稷?
对于大堂上的大多数人而言,邓稷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曹操也觉得好奇,扭头向董昭看去。
董昭也是一怔,在曹操耳边轻声道:“邓稷,就是曹隽(多音俊,卷)石之婿。”
曹操不由得恍然,连连点头。
怪不得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耳熟,原来是哪位独臂参军。独臂参军之名,还是从夏侯衡曹休那边的来。典韦初建虎贲,有夏侯衡曹休为左膀右臂,故而虎贲得以成型。但夏侯衡和曹休任虎豹骑的时候,却对曹操说:“人皆知虎贲乃伯权与我之功,却不知道若少一人,则虎贲不得成。”
曹操当时就问:“那是何人?”
“便是军中独臂参军。”
邓稷再虎贲帮忙的时候,领参军之职。
所负责的,大都是一些杂事。在夏侯衡和曹休眼中,那些事情极为琐碎,非常麻烦。偏偏邓稷能做的仅仅有条,丝毫不乱。各种物资,都记录在册,一清二楚,没有任何的偏差……军中皆戏称邓稷独臂参军。正因为由邓稷做这些琐碎事情,曹休和夏侯衡,才能全力练兵。
所以,当董昭提醒之后,曹操便立刻想起了邓稷的来历。
刘晔却未听说过邓稷的名字,于是疑惑的看向董昭。
不等曹操开头,郭嘉也站起来道:“邓稷,确实合适人选。”
“这邓叔孙,可靠吗?”
郭嘉说:“邓稷与嘉由同门之谊。”
言下之意就是说,如果邓稷不可靠,那我也不是个可靠的人。
这话一出口,刘烨立刻闭上了嘴巴。他虽然得曹操器重,但是和郭嘉相比,却明显分量不足。
曹操对郭嘉的宠信,可说是言听计从。
再者说,大家都是出于公心,既然郭嘉荀彧都表示赞同,那想必这邓叔孙,却有可取之处……
“攸亦同意邓稷出任海西令。”
郭嘉话音刚落,荀攸也站起来了。
他这一开头,令许多人都不禁感到疑惑。
谁都知道,荀攸和荀彧,不是特别对付。两个人经常是你说一,我偏偏说二;你让我往左,我非要往右。论辈分,荀彧是荀攸的叔父,但论才华,荀彧善阳谋,而荀攸则好阴谋,可以说是天生的冤家。两人当初就汉室正统,就有过分歧。后来又因为袁绍,而彻底反目。
但荀攸,偏偏又是荀彧所推荐。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荀彧心胸宽广,有长者之风。而荀攸呢,相比之下,不不免有些小家子气。
这更使得荀攸荀彧,矛盾加深。
而今,这两人同荐一人,着实令曹操有些惊讶。
“公达,也知独臂参军?”
荀攸道:“攸所以知邓叔孙,尤早于文若。”
“哦?”
荀彧不禁奇怪,扭头向荀攸看去。
“邓稷本是棘阳小吏,有做事之能。攸初闻此人时,曾命人去棘阳打探,还专门请教过邓叔孙的上司,如今南郡从事王威。王威乃荆襄名士,才华出众。对邓叔孙,也是颇有赞赏。
邓叔孙不知为何,得罪江夏黄氏,而与丈人一家,随君明来到许都。
王威听说此事之后,还大为恼火,并派人前往江夏,询问缘由……邓叔孙在途经汝南之时,还曾协助满伯宁,做了一桩好大事情。主公尚记得郎陵之乱否?那成尧,正是被邓稷所斩。”
曹操闻听,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郎陵之事他当然听说过,而且对成尧私设关卡,大为恼火。
同时满宠处决果断,并且保住了曹洪,让曹操也非常满意。只不过,他当时并未留意到,满宠公文中,也提到了邓稷。
如今荀攸提起此事,曹操就立刻回想起来。
“颗是西部督邮?”
“正是!”荀攸说:“若主公不放心,可以派人前往平舆,询问伯宁。据我说知,伯宁对邓叔孙,也很赞成。
当时还由心留邓叔孙再汝南,只因为邓稷妻子怀了身孕,所以才来许都。”
不知不觉,邓稷投奔曹操后,虽没有任何职务,却做出了许多事情……
刘晔知道,满宠那是个刚直不会徇私的人。先有荀彧郭嘉,后有荀攸举荐,而今又来个满宠!加之典韦这层关系,海西令十有**,会有邓稷出任。从礼仪上来说,邓稷有残疾,本非合适人员。可这年月,动荡的很……河南尹夏侯惇还缺了一只眼睛呢!如果拿这件事出来说事,说不定还会得罪夏侯惇。听说,邓稷的妻弟和曹真等人举小八义,这人脉……
刘晔突然有一种感觉,也许自己应该对曹汲,多关注一下。
如果说,曹汲之前在刘晔心里,不过是个匠人,哪怕曹汲是什么隐墨钜子,也只是个匠人。
可现在,刘晔觉得,这曹汲不简单!
“主公,若以公达所言,这邓叔孙,的确比子虞合适。”
子虞,就是乘氏令梁习。
曹操也不禁点头。
邓稷有才干,这毋庸置疑。
否则他麾下这几员干将,也不可能大力推荐。
而他一家,和典韦关系有密切,妻弟更是和曹真有结义金兰的友谊,应当是可以放心使用。
他名声不显,不会引起当地豪族,以及吕布等人的关注。
他在军中效力过,想来对兵事也略知一二。同时,此人还精通律法……只不知道这机变,如何?
曹操不禁有些踌躇,但心中已经敲定了海西令的人选。
“公仁。”
“喏!”
“你即刻手书一封,派人送往平舆,与满伯宁知。”曹操说这话,站起身来,“海西令一事,某当三思,再做决断……文若,你立刻整理卷宗,将海西县的情况,迅速呈报上来!”
荀彧闻听,和郭嘉对视一眼,轻轻点头。
而后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彧即刻处理此事。”
曹操负手而去,嘴巴里仍不住地嘀咕着邓稷的名字。走出大堂的时候,他突然看向了典韦。
圆胖的脸上,旋即浮现出一抹笑意。
第107章 三喜临门(二)
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冲出春华门,朝着汝南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在晨光沐浴下,一队车仗从龙山方向缓缓行来m二十多名骑士,簇拥着几辆马车,很快便来到了许都北城门外。夏侯兰催马上前,从怀中取出一块腰牌,递给守城门卒。
青铜铸造而成的虎头云纹腰牌,有巴掌大小。
正面是刻有l虎贲,二字,背再则写着中郎将典四字。门卒看清楚了腰牌上的字迹,立刻露出恭敬之色。这块腰牌,表明了这队车马的来历。是虎贲中郎将典韦的人,他们是断然不敢为难。谁不知道,典韦从牢中出来后,更受司空曹操宠信,俨然间已悬寸步不离曹操左右。
夏侯兰收回腰牌,返回车队。
随着一声呼喝,车队缓缓启动,行入许都大门……”
沿着光华门大街行进”,拐弯儿就驶入一条街道。在一座府邸门外停下来,夏侯兰旋即下马。
“公子,到了!”
一袭白裳,博领大衫的曹朋,翻身从马上下来。
只见他长发盘髻,扎着一块青声纶巾,足下蹬一双黑履把缰绳递给了夏侯兰,迈步走上台阶。
“阿福,你们可算来了!”
王猛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