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21部分

曹贼-第21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极拳,很厉害吗?”
“当然……武有八极定乾坤,你练好了,天下大可去得。”
王买闻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好,我跟你学!”
不过他旋即露出疑惑之色,轻声道:“阿福,咱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我怎么不知道你会武艺?”
“这个嘛……”
曹朋也不禁有些为难,总不成告诉他,这拳法是后世所传,而他并非曹朋,是穿越来的后世人?
“阿福,还记得小时候教我识字的方士吗?”
“当然记得!”
“我跟你说啊,那个方士可是有大本事的人……当年他教给我了很多东西,只是我一下子接受不了。他走了以后,我就一直在琢磨他教给我的那些东西。我以前不爱说话,不是我不想说,是因为我觉着说话很费精神……方士说,西域的和尚有一个法门,叫做闭口禅。
那些和尚终生不语,就是为了领会高深的本领。
我从前,就是类似于那种‘闭口禅’。如今我已经领会了,否则又如何能教给你厉害的武艺?”
王买如果是个大人,可能不会相信。
但他毕竟是个十三岁大的孩子,难能明白那么多的事情?
曹朋这一番话,说的有真有假……哦,九分假,一分真。除了方士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可王买却深信不疑,眼中也露出了羡慕之色。
“阿福,那你以后一定要认真的教我。”
曹朋不禁笑了,他搂住了王买的脖子,轻声道:“那当然了,我们是兄弟,我会的,都会教给你!”
“恩,我们是兄弟!”
王买有些激动的点头,眼睛不由得有些发红。
“虎头,你这是怎么了?”
王买轻声道:“阿福,自从你醒来之后,整个人都好像变了似地。
特别是咱们在比阳遇到那些人以后……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担心。担心你本事大了,以后不和我一起玩儿了。现在我放心了,我们是兄弟……阿福,以后谁敢和你作对,那就是我的敌人。”
曹朋脸上笑意更浓,心里面暖呼呼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家伙,平时看着嘻嘻哈哈,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敏感的心思。曹朋蓦然发现,自己对这个好朋友,似乎并不了解。不过那又有什么,我们是兄弟,今天是兄弟,一辈子都是兄弟!
——————————————————————————————
就这样,王买跟着曹朋,开始学习八极拳。
他的底子极好,身体素质更远胜曹朋,所以练起功夫来,显得游刃有余。曹朋虽然不是什么宗师,但毕竟曾登堂入室。后世的武学理论很系统,所以对曹朋而言,重新拾起也不困难。
后世的形意宗师薛颠,曾系统的论述过习武的过程。
无非三层道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又有三步功夫易骨、易筋、洗髓;还有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和化劲。但所有这些,还有非常关键,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筑基。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
有力者外壮皮骨,称之为形;有气者内壮于筋脉,唤之为象。
有道是百日筑基,十月易骨,三年易筋……
按照王买的说法,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曹朋觉着,这个时代的武将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
三流武将,强壮骨皮;二流武将,气力相生。
曹朋认为,王猛最多也就是三流的巅峰,因为从他早先出手来看,完全是凭借蛮力,根本不懂得虚实相合的道理。那么文聘呢?应该已达到了易筋的工夫,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有拔山盖世之气。但要说到算得上二流翘楚。文聘在三国演义当中,算不得特别出彩的人物。可这样一个近似于龙套一样的角色,竟然也达到了气力相生的程度,着实令人惊讶。
文聘只是二流!
那么一流,又会是什么程度?
后世脍炙人口的关羽、张飞、赵云……还有那个号称东汉末年第一高手,虓虎吕布吕奉先……
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至于王买,还不入流。
那么比王买更弱的曹朋,恐怕比不入流还要凄惨。
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曹朋的心里,也不禁暗自着急。
看起来,成为强者的道路,还有很长。自己只有一步步的行进,但愿得,还有足够的时间。
——————————————————————————————————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
桃林的新居,也修缮完毕……
在曹汲和邓稷的操持下,举行了新居完工仪式。
接下来,就是乔迁之喜。虽说一些家具还没有准备妥当,可那却并不重要,能慢慢补齐。
邓稷的家里面,也的确是住的有些拥挤。
所以在商议之后,一家人决定先搬去桃林居住。
这一天,邓村的人都过来了,邓稷和曹汲一边与村民寒暄,一边布置新房。张氏和曹楠,还请来了洪娘子帮忙,准备在桃林设宴,以庆贺乔迁之喜。本来,老太公也想过来祝贺,却因为临时有事,无法到场。不过这样也好,老太公不在,大家也轻松许多,场面变得格外热烈。
“蒯县令到!”
酒宴刚开始没多久,忽然有人高声喊喝。
刹那间,院子里变得有些安静。
不过片刻之后,只听嗡的一声,好像炸开了锅似地,显得格外混乱……
“县令怎么来了?”
“这个……我可是不太清楚。
不过听人说,蒯县令和老三的小舅子认识,似乎关系极好。你们没看到吗?自从曹家过来之后,老三就一下子翻身了!如果县令和曹家不熟悉,会这样吗?依我看,老三这下发达了!”
“没错,我也听说了。似乎说曹郎君好像是哪位大人物的弟子呢……”
“哦,你听谁说的……”
在窃窃私语声中,蒯正的马车,在桃林外停下。
这种场面,本应该是曹汲出面。
可曹汲很清楚,蒯正今日前来,怕不是为了他……他出面的意义不大,倒不如让曹朋来应付。
于是,曹朋迎了出去。
蒯正一脸笑容,上前就拉着曹朋的手,“贤弟,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乔迁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通知为兄一声?若不是今天邓才轮值,我无意间询问,恐怕还不知道你搬家了。”
邓才,因户籍未能整理好,已被撤销了主簿之职,如今是公房里的小吏。
曹朋知道,这是蒯正故意为之。
他连忙说:“区区小事,未曾想惊动大兄,真小弟之过,恕罪,恕罪……本打算过两日登门拜访,大兄却亲自前来。小弟怎受得起?怎受得起啊!”
蒯正哈哈大笑,搂着曹朋的肩膀,看上去非常亲热。
两人一边往里走,一边低声说笑。
在外人看来,不晓得更坐实了曹朋来头不小的说法……
蒯正说:“贤弟,我过些日子,回返襄阳祭祖。你要不要和我同去?或者带些礼物给元安先生?”
----------------------------------------------------
第三更奉上,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第020章 橐(一)
本来打算今天去成都的,结果大雪……
机场关闭,行程受阻。折腾的有点疲乏。原本打算零点后更新,就提前上传了,算是明天的第一更。
另外,再求点推荐票!
——————————————————
蒯正喝了一杯酒,意思了一下,便告辞离去。
谁也不清楚他这一趟究竟是什么用意。只不过在外人眼中,蒯正的到来,似乎也预示着邓稷的崛起。特别是看到蒯正和曹朋亲切的交谈,更让人坐实了之前的想法,看曹朋的目光,也透出一丝敬重。
蒯正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但在他的背后,却盘踞着一个庞然大物,蒯氏家族。
“看到了没有,曹郎君和蒯县令可是平起平坐……你何时见到过蒯县令与人这般亲热过?”
“是啊,邓老太公见到蒯县令,也是毕恭毕敬。
我从未见过蒯县令对邓老太公这等模样。老三这一回可是要发达了!就凭着曹郎君和蒯县令这一层关系,就不是邓才那夯货可以相提并论。呵呵,昨天我在村口见到了大娘子,脸上还贴着药膏,看见人都是低着头走,那里还有早些时候,马大娘子的风采?真是笑死个人了。”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没错,老太公看上去似乎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不过我估计啊,是太公拉不下脸。换成旁人,早就甩脸子给马大娘子了……老太公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心软,太纵容邓才了……”
村民们的话题,渐渐从邓稷身上,转到了邓老太公身上。
而后又从邓老太公,扯到了邓大将军……从邓大将军又说起了张绣,最后回归到来年农事。
曹朋送走蒯正后,就回屋休息了!
曹汲和邓稷则负责在外面招呼,这一顿酒席,直吃到傍晚,只见杯盘狼藉,才算是曲终人散。
洪娘子找来人,收拾庭院。
张氏和曹楠则把洪娘子带到屋里,硬塞给了洪娘子些许钱财,而后张家长李家短的说起了闲话……直到月上柳梢头,洪娘子心满意足的带着人告辞离去。忙碌了一整天的曹家人,也都疲乏了。邓稷打算第二天就回县衙做事,所以早早便歇息下来。张氏母女虽有些累了,可精神却很旺盛。母女二人有说不完的悄悄话,索性同榻而眠,在房间里窃窃私语起来。
曹朋也累了!
不过他的疲乏,除了身体上,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压力。
在别人眼中,他似乎风光无限。可是自家事情自家清,他所承受的压力,绝非外人可以想象。
曹朋在赌博,同时他也深信,庞季会认可他的作为。即便是庞季不认同,不是还有个司马德操吗?
只要他二人之中有一个人点头,冒充鹿门弟子的事情,就能掀过去。
曹朋有这个信心,可是在没有确切答案之前,他还是有些紧张……蒯正今天来的目的,他倒是看得很清楚。表面上,蒯正是来道贺,实际上,也是最后一次试探。想要看看曹朋的反应。
幸好曹朋当时回答的很得体:三天前我就派人赶去襄阳了!
至少目前来说,蒯正不会有什么反应。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
东汉末年时,私学很盛行。上有名士郑玄之流,下有那些不得意的官员回家授业。总之,人们接触学问的机会,远比从前要多许多。时下的风气,得贤才而授之,不亦乐乎。想必在司马德操这些人的眼中,自己也算是一个贤才吧。就凭这一点,曹朋心里就很有把握。
这几天锤炼身体,强健筋骨,很辛苦。
所以天才刚黑,曹朋就睡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的听到外面好像有动静。
曹朋揉着眼睛,爬起来,披上棉袍,便走出房门。
声音似乎是从前院传过来。曹朋穿过中堂,站在台阶上望去。只见在前院的一个角落里,一个魁梧的身影,正来来回回的忙碌着。月光皎洁,曹朋一眼就认出,那个人正是老爹曹汲。
曹汲在院子的一角,搭起一个简陋的棚子。
就位于水井边上,四根柱子,上面铺着草席。这棚子之前就已经搭好,只是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摆设。曹汲就站在棚子下面,垒砌着什么。曹朋挠挠头,跳下台阶,走了过去。
“爹,你在干什么?”
曹汲脸上沾着泥污,两手也黑乎乎的。
看到曹朋过来,他不禁疑惑的说:“朋儿,你不是早就睡了吗?”
“哦,睡足了,便醒了。”
就着棚子里的一盏油灯,曹朋看到了一个炉子似地东西。他先一怔,旋即便明白过来,这应该就是溶铁的炉子。地上还摊着一堆物品,有锤子,有钳子,有砧板,还有一个巨大的皮囊。
这些,似乎都是打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