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3部分

曹贼-第3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皆可录用。那么,自己又有什么长处,能够被曹操看重,甚至重用?
低下头,曹朋摊开手掌。
突然,他双手握拳,顿足拧腰,一拳空击。
乱世之中想要出人头地,唯武力和智谋!
智谋……
曹朋不敢说自己有多么出色。毕竟,如果他真的擅长这阴谋诡计的话,也不会被好友背叛。
武力吗?
曹朋似乎多出了一些信心。
前世,他曾拜师本地的白猿通背拳大师,学了三年拳法。但在末武时代,武术的地位极为尴尬,十年苦练,挡不住人家的一颗子弹。所以长大以后,曹朋就放弃了修炼,专心工作。
依稀记得工作后第二年,曹朋给恩师拜年。
当得知他已经放弃了武术之后,白发苍苍的老武师眼中,所流露出来的黯然和迷茫……
末武时代,武术成了强身健体,甚至沽名钓誉的噱头。
但是在这个时代……
曹朋不由得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当年习武的种种。还好,虽然他后来放弃了习武,可是那些学过的东西,却深深的刻在了记忆深处。只是,自己这副身体实在太弱了!想要把那些功夫拾起来,就要付出十倍,二十倍,乃至于百倍的努力!穷文富武,他要走的路,很长!
除了这些,曹朋的兴趣很广泛。
刑侦是一个压力很大的工作,整日徘徊在生死线上。
如果不想被那种压力压死,就必须要学会放松……有的人,酗酒;有的人,纵情声色。而曹朋释放工作压力的方法与众不同,看书、藏书!看各种各样的书,藏各种各样的书,无分价值,只要是他喜欢,就会买下来,收藏起来……以至于到后来,曹朋家里俨然就像个小型图书馆,收藏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万里长城,非一日之功啊!”
曹朋自言自语,清秀的面庞,浮现淡淡的笑容。
曹汲生的五大三粗,看上去孔武有力。可如果看曹朋的长相,绝对想不出曹汲的模样。人常说,儿大随娘。曹朋长的更像张氏……但由于先天性的营养不足,使得他看上去非常羸弱。
细胳膊细腿,用句不恰当的比喻:嚼吧嚼吧也榨不出三两油!
这身体,这体格……
估计在这种乱世当中,也活不长久。
曹朋站在家中唯一一面铜镜前,看着镜子里面模糊的影像,不禁苦笑起来。
————————————————————————————————
想要强健身体,可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
曹朋在狭窄的斗室中略略舒展了一下筋骨,就累得呼哧呼哧喘息不停。白猿通背拳重基础,可曹朋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差到什么地步?就连曹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开口解释。
坐在榻上歇了一会儿,曹朋逐渐恢复了精神。
迈步走出房间,就见曹汲正准备熄灭炉火,收拾工具。
“爹,您这就关门了?”
“是啊,大半晌除了你王大伯,也不见一个客人来,估计今天也不会有什么事情。
我去收拾一下东西,明天我和你娘去中阳观求符水,今天就不干活了……朋儿,你这是打算出去?”
“恩,在家里闷了好些天,我想在附近走走!”
“出去走走也好,总待在家里,说不定会闷出病来……不过要早点回来,不然你娘又该着急了。”
曹朋露出灿烂的笑容,点头答应了一声,便走出了院门。
“这孩子大病一场,倒是比从前开朗许多!”
看着曹朋出门,曹汲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前,曹朋的性格有点孤僻,也不喜欢说话。加上身子骨羸弱,所以很少出门。偶尔出去玩耍,也是被曹汲夫妇逼着出去。即便是出去了,最多到王猛家里,和王买说上两句话而已。
如今他主动要求出去走走,无疑是一个大进步。
曹汲是个憨直的人,也没什么弯弯绕,自然不可能想到,曹朋的身体里,竟变成了一个三十岁老男人的灵魂。
殊不知,曹朋心里也在抱怨!
这死鬼曹朋也太宅了吧……
简直比后世的宅男宅女们还要可怕。
搜遍了他的记忆碎片,也没有搜索到太多有用的东西。
只知道曹朋生前学过,除此之外,大都是一些没用的东西。不过,曹朋生前是个孝子,对姐姐曹楠,母亲张氏怀有无尽的依恋。许多记忆,都是他小时候和姐姐玩耍的场景。
也不知道,这个姐姐究竟是什么样子。
曹朋沿着接到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眼前这座一千八百年前的小镇。
中阳镇不大,共两条大街,和一条环城小径,构成一个田字形状。整个镇子分为四个部分,分东南西北。正中央,是一个集市,也是小镇最热闹的地方。由于进中阳山,必经中阳镇,所以这镇子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有酒肆,有商铺……
天已转冷,不过小镇的集市里,却很热闹。
曹朋走累了,便坐在路旁,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里感到格外平静。
“阿福!”
正惬意时,曹朋忽闻有人喊他的名字。
扭头看过去,就见王买背着一个竹篓,从集市里跑过来。
“你怎么出来了?”
王买走到曹朋身边,一屁股坐下,顺手将背篓取下,放在身前。
那竹篓里,是一些打猎用的工具,还有一匹粗布,也不知道是什么用处。王买身着一件灰色的粗布斜襟襜褕,腰间系着一根大带。一方黑布包头,额头上布满了细密晶莹的汗珠……
“你不是回家了吗?”
王买说:“叔父明天不是准备进山嘛,我和爹陪叔父一起去,所以我爹就让我来买些东西。”
“这样子啊!”
曹朋心里一动,心里顿时暖暖的。
他知道,曹汲进山是为了给他求符水,王猛父子其实也是为了他,一同进山。
被人关怀的感觉真好!
曹朋低声说:“王买,代我谢谢伯父。”
符水有没有用处?
曹朋心里非常清楚……
但人家的这份心意,他却不能辜负。
王买呵呵笑道:“这有什么好谢的,咱们是兄弟嘛。”
兄弟!
曹朋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
被最好的朋友出卖,而那个人也曾口口声声的说过‘我们是兄弟’的话语。可是到了最后……
曹朋在重生以后,不免有些敏感,有些多疑。
特别是‘兄弟’两个字,如同一根针似的,把他的心刺得鲜血淋淋。一时间,他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王买见他半晌不说话,而且脸色有些难看,不免感到有些紧张。
“阿福,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哦,没事儿!”
曹朋回过神来,强颜一笑,“只是突然间感觉有些累……我回家了,你也早点回去,记得代我谢谢伯父。”
“要不,我送你?”
“不用了,我自己能回去。”
说罢,曹朋就站了起来。
可就在他转身要走的时候,集市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吵闹声。
“成掌柜,这东西明明就是我的!”
“你这贱人,也配有这等好玉……这是我家传的宝贝,我刚才还拿在手上把玩,怎么就成了你的?”
“成掌柜,这是我祖传下来的宝贝,你怎么能……”
啪!
一声响亮的耳光,打断了哀求的声音。
“我成纪是什么人,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会贪墨你的东西?我告诉你,今天你不交出来,就别想从我这里离开。”
曹朋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转身向集市看去。
那哀求的声音,他太熟悉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可他还是一下子听出来,那正是母亲张氏的声音……
————————————————————————————————
第一更。
恳请收藏推荐!
第04章 成记商行(2/2)求推荐收藏!
明天要去中阳观求符水,这可是关系到曹朋一生的大事,张氏自然格外看重。/ //
既然是去求符水,自然不能够空手前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阳观的符水颇有名气,如果没有供奉,根本没可能求到。供奉什么?自然不会是三牲祭品。中阳观不缺这些,他们布施符水求的是财,没有钱帛供奉,哪里能求得到灵验符水?对于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自太平道黄巾之乱以后,朝廷对方士、术士的监控,也随之变得严格起来。
中平元年,张角兄弟靠着布施符水,拉拢了一大批信徒,对汉室江山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
所以,一旦发现布施符水的方士,就会立刻缉拿拷问。
于是乎,方士们便开始明目张胆的借机敛财。布施符水可以,但必须要拿出钱帛来供奉,进行交换。官府不怕方士们借此敛财,害怕的是他们借布施符水的机会,招揽信徒,聚众闹事。
这样一来,符水买卖就变得光明正大。
你花多少钱供奉,就得到同样等级的符水,方士和官府,随之相安无事。
曹家不是什么大富之家,曹汲是个三流的铁匠,靠修补铁器勉强糊口。张氏思来想去,觉得如果自己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恐怕也求不来上好的符水,于是便偷偷的把祖传玉佩拿出来,想要换多一些钱帛,好为曹朋求取符水,保他一生平安。
张氏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也曾风光过一些时日。
后来家道破败,到张氏这一代就成了庶民。嫁给曹汲的时候,也没什么值钱的嫁妆,就剩下祖传的这枚玉佩。
一大早,张氏带着玉佩来到集市。
其实,她也知道,在中阳镇这种小地方,这枚祖传的玉佩值不得什么大价钱。
可明白是明白,张氏还是抱着一点希望,想要尽可能卖贵一些……普通的小店铺自然不会出太高的价钱,而且把这玉佩给他们,他们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价值。不明白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给出一个令张氏满意的价钱。于是在思来想去之后,张氏最终选中了成记商行。
如同那些大城市一样,小城镇里,同样存在着贫富差距。
成记商行是中阳镇最大的商行,专门负责收购山货。整个中阳镇的山货,几乎都是由他们吃下……同时,成记商行还兼营典当的生意。成记的掌柜名叫成纪,据说在官府中颇有背景。
张氏觉得,成记这么大的生意,说不定能识货。
“好玉!”
成记的典当师是个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了这玉佩的价值,“弟妹,你这方玉佩是从何而来?”
大家都是在一个镇子里生活,典当师倒是认得张氏。
张氏说:“这是我家传的宝贝,若非我孩儿身子骨不好,我想去中阳观为他求取符水,我也不会拿来换钱。”
曹朋的事情,典当师倒是听说过一些。
当下颇为同情的点头,而后说:“这玉佩的年头不少,且雕工精细,不似寻常人家所出……弟妹你要是决定死当,鄙行愿出二十贯,你看可不可以?”
上等符水大约需供奉十贯!
余下十贯,还能买些药材,给曹朋补补身子。
张氏喜出望外,就准备开口答应。
可就在这时,只听柜台后有人道:“什么东西,能值二十贯?”
说着话,从后堂走出一个矮胖黑粗的男子,身穿华美锦袍,走到柜台前拿起玉佩,在手里把玩了一下。
“掌柜的,这是镇上的曹家媳妇,典当上好美玉一枚。”
这矮胖男子,正是成记商行的掌柜成纪。只见他瞄了张氏一眼,突然冷笑道:“什么上好美玉,不过是破旧残玉而已,一贯!”
说着,他指着那典当师骂道:“你这夯货,莫不是以为我这里是善堂?
下一次,给我看清楚一点……”
说罢,他拿着玉佩就走。
眼看着二十贯一下子缩水成一贯,张氏哪能同意。
“这玉……我不卖了,你还给我!”
成纪难道不识货吗?
当然不是……
他一眼就看出这玉佩的价值,可让他出二十贯来买,显然不太可能。正如传说的那样,成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