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34部分

曹贼-第34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坏事。等事情办好了,说不定来年小婿能受重用。呵呵,到时候咱们在县城里再买一处宅院,一家人全都搬到县城里住。”
邓稷说的很轻松,但眉宇间,却透出一丝忧虑。
征召?
曹朋愣了一下,心里顿时有一种不祥预感。
“姐夫,谁征召你?”
不等邓稷回答,曹楠就忍不住,抢先说道:“阿福,你一向聪明,赶快帮你姐夫出个主意。
今天你姐夫当值,蒯县令突然把他找去,说是江夏兵曹史征召你姐夫去九女城。你说你姐夫明明是棘阳县的人,他江夏的兵曹史有什么权利征召他?而且这年关头里,还让不让人过了?”
张氏也好,曹楠也罢,考虑的主要是年关里征召,一家人不得团聚。
其他的念头,估计也不可能有……
但曹汲和王猛,似乎不这么看。
王猛见识广博,而曹汲自从经历了中阳镇的劫难之后,也在悄然中不断发生变化。想想也是,自己老婆被人欺辱,诬陷,自己却无能为力,甚至瞻前顾后。倒是久卧病榻的儿子,为娘亲出了一口恶气。这让身为一家之主的曹汲,情何以堪?而随着曹朋逐渐的展露才华,曹汲似乎多了一根主心骨。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子,他知道自己从今以后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为此,他甚至跟女婿邓稷,开始学习识字……
这有了责任感的男人,自然不一样。哪怕他没有邓稷的学问,没有王猛的见识,也感觉到了这件事有些诡异。
邓稷?
棘阳县一个小小的书吏,前几天才当上佐史。
在普通人眼中,佐史也是朝廷官员;可实际上呢?佐史也只是个高级吏员,根本入不得品级。
月俸十一斛的俸禄,也就是百石而已,和三老斗食处于一个级别。
堂堂江夏兵曹史,江夏太守的儿子,为什么会突然点名征召邓稷?他连个孝廉都算不上,哪里有什么名气?外人不清楚,曹家人可知道,邓稷能做到佐史,也是靠了曹朋的福气……
“你懂个什么?”曹汲阴沉着脸,冲着曹楠说道:“你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得朝廷的事情?江夏兵曹史虽然属于江夏太守治下,可一旦出领兵马,就直属州牧大人指挥。他征召什么人,那是代表州牧大人征召……莫说是蒯县令,恐怕就算是咱南阳郡的太守,也无法拒绝。”
“啊?”
张氏诧异不解,扭头问道:“叔孙,是这么回事?”
邓稷苦笑点点头,“丈人所言及是。江夏兵曹史此次领兵驻守九女城大营,是刘荆州所派,就连邓将军都无法节制。他手里持有刘荆州虎符,可征召县丞以下,所有的吏员。蒯县令对我说,他也觉得有些奇怪,可是又无法拒绝。娘,你放心吧,蒯县令说了,不会有什么大事。估计就是九女城大营里人手不足,所以黄兵曹才会下令,从县城里征召吏员帮忙把。”
这话能骗得了张氏,却无法瞒过曹朋。
如果真是九女城大营人手不足,黄射大可以令县衙推荐,而不是点名征召……
这明显带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你邓稷。
可这些话,他又不能说出口来,那样会让本就有些惊慌的家人,变得更加惶恐不安……
“阿福,你怎么看待此事?”
一直默默无语,暗地里观察曹朋的王猛,突然开口问道。
曹朋想了想,突然笑了!
“姐夫被征召,也是一桩好事。这说明姐夫的名气,已开始为人所知,将来前程,必不可估量。
依我看,这算不得什么大事,爹娘不必担心。对了,姐夫此次征召,可有规定不许带随员吗?”
邓稷想了想,“没有这规矩,往常的规矩,受征召的人可以自带扈从,但必须要在县衙登录名册。阿福,你问这个干什么?”
曹朋呵呵一笑,“不如这样,我和姐夫一起过去,也可以有个照应。”
第030章 扈从(3/3)打滚求推荐
今天更了一万字,打着滚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
猜猜看,九女城中,小曹会遇到哪一个大牛?
答案明天揭晓!
——————————————————————
“你和叔孙一起去?”张氏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只见她呼的就窜起来,大声喊道:“不行,你不能去。你年纪这么小,跟过去又有什么用处?再说了,那是兵营,你过去干什么?”
不禁是张氏不同意,曹楠也同样反对。
邓稷眼睛红了,上前拉着曹朋的手,颇有些动情地说道:“阿福,你的心意,姐夫领了……可我不能带你去。兵营之中,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万一有个好歹,我又岂能心安?听姐夫的话,在家好好陪着爹娘,还有你姐姐。等办事回来,一定带你好好的玩耍。”
丫的个呸的,我又不是小孩子!
曹朋心里苦笑,但却没有回应,目光向曹汲看去。
“孩儿他爸,你倒是说句话啊。”
曹汲慢慢抬起头,看着曹朋,沉声问道:“朋儿,你跟你姐夫过去,又能帮上他什么忙呢?”
说着,曹汲的目光扫了一眼曹朋的胳膊腿。
那意思分明是说:可别说你能保护你姐夫的安全,你这小身板,估计到了兵营里根本不顶用。
曹朋笑了,笑得很灿烂。
那笑容,令有些燥郁的张氏,心情一下子平静,更让邓稷在一旁,生出一种曹朋胸有成竹的感受。
“爹,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我不是说姐夫不行,只是他为人太老实,容易受人欺负。我跟着他,至少能帮他出谋划策……我不是说我有多厉害,只是在某些方面,我可以让姐夫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就如姐夫刚才说的一样,兵营之中鱼龙混杂,他这种性子如果没个明白人帮忙,实在容易吃亏。
不巧,孩儿应该算是个明白人吧……”
曹汲和王猛,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这小子何止是明白?能跟司马徽庞元安坐在一起谈论天下大势,简直就是明白到了没边……
曹朋接着说:“这第二点呢,我年纪小,跟着姐夫,也不惹人关注。有些事情,我可以去做,但姐夫却不好去做。所以说,我身体虽然不算强健,但我这脑瓜子,应该还算过得去。
再者说了,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什么世面。
甘罗十二岁就做了宰相,霍骠骑十八岁就追杀匈奴千里,使匈奴人闻风丧胆。我记得教我学问的老神仙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姐夫被征召,于孩儿不也是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吗?”
什么打虎亲兄弟,什么读万卷书……
这些俗语,曹汲从未听过,但却不代表他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细想,倒是确有几分道理。
曹汲想了想,正要开口说话。王买一旁说道:“爹,叔父,我和阿福一起去吧。阿福脑瓜子活泛,孩儿这武艺也不算太差。虽说不入流,可寻常人也能应付,正好可以保护阿福和姐夫两人。而且我年纪和阿福差不多,跟着姐夫一同过去,也不抢眼。再说了,阿福刚才说,打虎亲兄弟,我和他虽非亲兄弟,但胜似手足。我和他一起过去,也能多一些照应。”
王猛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而曹汲想了想,觉得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
张氏说:“虎头,就算去,让你叔父或者你爹跟着,岂不是更好?”
曹朋立刻反对,“娘,若是爹和王伯伯过去,就太抢眼了。我和虎头年纪小,不惹人注意,可爹和王伯伯……我觉着,我和虎头去就足够了。反正时间也不会长,权当作是去玩耍。”
邓稷虽有心反对,却找不出什么理由。
王猛和曹汲相视一眼,曹汲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朋儿有大志向,孩子他娘你就别再反对了。再者说了,叔孙是个有学问的人,只要他三兄弟齐心,也出不得什么事情。
老王,帮我开炉。
我给叔孙打造两件兵器,顺便给阿福还有虎头,整治两件衣甲,既然是去兵营,总不能空着手过去。”
也真幸亏之前邓稷给曹汲揽了修理兵器的活计,所以想要整治出两三套装备,也不太困难。
张氏和曹楠,见事情已定,也不好再反对。
虽然还有些提心吊胆,可比之刚才的茫然无助,多多少少安稳了一些。
“姐夫,是不是要打仗了?”
曹朋和邓稷也过去帮曹汲的忙,私下里曹朋低声问道。
邓稷也不再把曹朋看成一个单纯的懵懂少年。且不说曹朋未来鹿门弟子的身份,只凭他刚才那些话,至少也是个明白人。和明白人说话,这口吻自然不一样,语气中也多了些凝重。
“恩,我听说曹司空,要出兵了!”
曹司空,就是曹操。
建安元年,对于曹操而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正月,他采纳了荀彧和程昱的意见,决定西迎汉帝;二月,曹操讨伐汝南、颍川黄巾军,将他的根基由兖州转移到了豫州,并因此被封为建德将军;六月,曹操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七月时,则亲至雒阳迎立汉帝,假节钺,录尚书事,从而达成了其战略上的制高点。
九月,汉帝加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
但由于袁绍的原因,曹操很快让大将军与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十月时,曹操征伐杨奉,并收留了被吕布打得丢妻弃子,走投无路的刘备……
“刘备?”
邓稷笑着点点头,“没错,就是刘备。”
言语间,邓稷并没有表现出对刘皇叔的尊敬,就好像是在谈论一个普通人。
不是说刘备在民间很有声望吗?
曹朋忍不住问道:“这刘备又是何人?”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只听说此人与公孙瓒,刘德然曾经师事卢植。后来太平道之乱爆发,此人率众随邹靖讨伐逆贼有功,当上了安喜县尉。不过,此人不太安分,不久便因为捆打杜邮,挂印亡命……在后来,大将军何进广招兵马抵御太平道逆贼,这刘备应招,在下邳力战有功,又当上了下密丞。在下密没做多久,迁高唐县尉,后来还当上了高唐令。”
曹朋还真没有认真打听过刘备的事情。
一则是因为他没这个机会,二来则是因为刘备的声名,并不响亮。
至少在南阳郡这个地方,知道刘备的人并不算太多。邓稷身为棘阳县吏员,处理往来公文,所以可以接触到这方面的资料。如果换一个人的话,说不定还不晓得,这刘备是何方神圣。
只是按邓稷的说法,似乎和曹朋了解的不太一样。
而且从邓稷的语气里,可以听得出,他对刘备并不是特别感冒……
“那后来呢?”
“后来,他被太平道余孽打败,投奔了中郎将公孙瓒,为别部司马。然后又随青州刺史田楷,和冀州牧袁绍打了几次,立有战功,领平原相。据说在平原县的时候,治理不差,颇有声誉。曹司空征讨徐州的时候,这刘备又弃了平原,前去救援徐州陶谦,并甚得陶谦看重。
陶谦还上表刘备为豫州牧,但没有获准,便屯居小沛。陶谦死后,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接掌了徐州,还打败袁术,因而得到了不小的声名。只是此人后来又收留了吕布,被吕布逆袭徐州,转而成了吕布的手下……总之,这个人给我的感觉,也是朝秦暮楚,非等闲之人。”
曹朋不知道,这是邓稷一人的看法,还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但是和他所想像的情况,大有不同,总体感觉不是太好……
“阿福,去库房里,取那支铁戟蛇矛过来。”
曹朋答应了一声,匆忙跑去了库房,将放在门口的一支一丈二尺左右的铁戟蛇矛拿在手里。
蛇矛重约四十余斤,与普通的长矛不太一样。
所谓蛇矛,并不是说其形状似蛇,而是指其长度。汉刘熙的中说,矛长丈八为矟,指的就是这种长矛。铁戟蛇矛则不太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