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557部分

曹贼-第557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日子兄长来信,说周都督在柴桑调兵遣将。但具体的目标,目前尚不是特别清楚。”
周瑜,果有动作!
曹朋哑然一笑……
河北荡平在即,而这天下格局,似乎变得越发微妙。
曹朋知道,孙权和周瑜,绝不会坐视曹操统一北方。他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拖延北方统一的时间,以争取更多的准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谁也无法阻挡。自从黄巾之乱以后,诸侯割据,至今已有二十年时间。随着曹操统一北方,局势愈发的清晰起来。
只是,不知道曹操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北方之战?
曹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脸色微微一变。
“小逸,你什么时候回去?”
濮阳逸说:“最迟后日,我就要返回许都。”
“如此,你帮我带一封书信给张机先生。请他得空,为奉孝诊治一下身体,看看他的情况。”
濮阳逸一怔,“郭祭酒身体不好吗?”
“呵呵,也不是,不过是检查一二。”
郭嘉早年,曾过量服用五石散而身体虚弱。
虽然被董晓及时发现,并停止了他服用五石散的行为,但终究是曾有过一些病状出现。如今,曹操即将再次兴兵。
曹朋隐隐约约记得,郭嘉就是在征伐北方的时候,因病而亡故,令曹操痛惜不已。
不管走出于前世对郭嘉的喜爱,还是今生,郭嘉和曹家的亲密关系,曹朋都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下才行。毕竟,他已记不清楚,郭嘉究竟是在那一年病故。虽然依稀有印象,郭嘉是在北征柳城时病故,而现在曹操还在图谋高干。可病症这东西,不可能一日而形成,必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郭嘉是在征伐柳城时病故,说不定这病根子,早已经在之前,出现端倪。
有备无患!
曹朋可不想郭嘉,重复那历史的命过……·……
“对了,有件事也不知当不当讲。”
“什么事?”
陆瑁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公子可知道周不疑其人?”
“当然。”
“此人近来,在许都极为活跃。
他年纪虽小,但是确有雄辩之能。此前已接连和文举公、仲豫公等人争论,声名极为响亮。
这段时间,他似乎隐隐有针对公子之意。
特别是前些时候,他公开抨击胡公,引起不小的反应。此子,好像是对公子含有敌意·……而且他背后,似有五公子撑腰,言谈极为嚣张,引起许多人感到不满。据说,胡公门下周奇,不日将抵达许都,要与这周不疑争辩。此前周不疑已胜了一次,若再胜,只怕会对胡公产生不利。”
曹朋闻听,眼睛不由得一眯。
对于周不疑的作为,他也有所耳闻。
毕竟荥阳距离许都,不过一两日的路程,有什么消息,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
对于周不疑的种种挑衅,胡昭也不是不知道。他甚至派人来荥阳,严禁曹朋参与其中。在胡昭和曹朋这个层次而言,周不疑的作为,分明是想踩着他们的肩膀,来获取更大的名声而已。若胡昭出手,或曹朋出手,即便是胜了,也胜之不武。弄不好,还会被人说是以大欺小。
此前孔融接受了周不疑的挑战,已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胡昭在给曹朋的书信里言:童言无忌,且随他去!
而胡昭的这个态度,恰恰也符合曹朋的心思。周不疑?荆州神童才华卓持·……
呸!
在曹朋眼中,他的行为简直就和那跳梁小丑没有区别。
这就是一块膏药,沾上了就得要脱一层皮。虽然还不清楚这小家伙究竟是什么用心,但曹朋能感觉得出来,他的用心颇为险恶。绝不似表面上所谓的学术交流那么简单,而是别有用意。
不过,胡昭可以无视周不疑。
但他的学生,却未必能够容忍……
特别是之前输了一次后,卧龙谷门人怎能善罢甘休?
周奇,是胡昭的弟子。
入门比曹朋要早,可是若论地位,他还要尊曹朋一声师兄。当年曹朋在卧龙谷就学的时候,和周奇关系不错。不过那时候的周奇,还只是书院弟子,未入胡昭门下。而今,随着曹朋崛起,周奇也渐渐得到了士林的关注。此次他要来许都和周不疑辩论,怕就是要为胡昭争一口气。
曹朋沉吟片刻,问道:“周奇今在何处?”
“据说,尚在颍川书院盘桓。”
曹朋立刻走出房间,沉声喝道:“姜冏。”
“末将在。”
“立刻带人,马上前往颍川书院,找一个名叫周奇的人,不管用什么手段,定要请他前来。”!~!
第524章 小人难测(2/2)求月票支持
周不疑,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物他只有十四岁,却才华横溢,能雄辩滔滔。 /
曹朋对这么一个人,可说是没有半点印象。至少,在三国演义中,这个人并没有登场出现。
他是荆州神童,突然跋涉前来,在许都定居。
他丝毫不做掩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曹朋明显的敌意。
据说,周不疑是世族子弟,其舅父刘先,享誉荆襄。可问题是,按照东汉时的规矩,单字名为贵,双字名为贱。周不疑不是他的表字,他表字元直。也就是说,周不疑是他的本名。
一个拥有贱名的世族子弟,一个来历极为其他的少年。
曹朋百思不得其解,这周不疑究竟是何许人也?
送走了陆瑁和濮阳逸之后,曹朋独自坐在书房里沉思。越想,他就越觉得周不疑来历可疑。
但他的身世,偏偏又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疑点。
轻轻搓揉面颊,曹朋起身,才发现不知何时,天已经暗下来。
点燃油灯,他迈步走出了书房,站在门廊之上,看着院中秋菊盛开,嘬了嘬嘴,转身沿着长廊离去。早在他第一次听到周不疑这个人的时候,便开始留意打听。据黄月英说,刘先的名号她倒是知道,但对于周不疑,却不是特别清楚。也难怪,黄月英离开江夏的时候,周不疑应该不过五六岁而已,她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印象。所以,能给曹朋的帮助也不太多。
曹朋又派人前往颖阴,请教黄承彦。
同时更着人向徐庶庞统等人打听,想要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信息·……
从黄承彦那里,曹朋再次确认了周不疑的存在。黄承彦是在建安五年离开荆州,当时周不疑八岁,以聪慧而著称,在零陵小有名气。不过,由于江夏和零陵相距甚远,而且周不疑当时还小,虽然有名气,却并不为黄承彦熟悉。毕竟,两者间的差距很大,以黄承彦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又怎可能会特别留意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哪怕,那孩子是一个极其聪慧之人。
不过,黄承彦说,会设法为他打听留意。
可那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打听出来的事情。毕竟,黄祖已死,而黄贬远离……·……江夏黄氏已大不如从前,想要打听消息,并非一桩易事。同时,庞德公在建安七年,深入鹿门山隐世,已极少露面。如果能找到庞德公,可能会比较清楚一些。可惜,没人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
庞统和徐庶也派人回信,知道有这么一个零陵神童的存在。
但和黄承彦的情况差不太多,他们对周不疑的情况,也不是非常清过……
倒是孟建说出了一个情况,引起曹朋的注意:周不疑,曾随刘先一同前往水镜山庄拜访司马徽。
当时司乌徽对周不疑,极为赞赏,称赞他是一个神童。
那是发生在建安六年的事情,孟建还在水镜山庄学习,所以曾和周不疑有过两次不算太亲密的接触。据孟建说,周不疑那是年方十一,但是举止狂傲,言语不羁,给人感觉很不舒服。不过,他和诸葛亮倒是能谈到一起,而且看上去会有所收敛。
当时崔钧对周不疑极为不满,曾在一次闲聊时,说到周不疑。诸葛亮还为周不疑争辩了几句,后来便不了了之……·……
诸葛亮,周不疑,刘先,曹冲!
对于这几个名字,曹朋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诸葛亮如今在辅佐刘备,并通过他的关系,使刘备掌新野安众,坐拥樊城,在荆州站稳了脚跟。
不过,不知为何,刘备和刘绮走的很近。
而诸葛亮又是蔡家的女婿,使得两边关系复杂。
刘先,是刘表的别驾,似乎倾向于曹操。而周不疑,无官无职一个少年,却和曹冲成为朋友。
曹朋在这几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人员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据曹彰回来说,曹冲一直在家读书,很少与外人接触。可不知怎地,就和周不疑成了朋友。
周不疑是如何与曹冲成为朋友?
这是一个疑问!
曹操虽然欣赏周不疑,并曾动意将长女曹宪许配给周不疑,但没想到却被周不疑所拒持……
以曹操的脾气,断然不会介绍家人与周不疑。
这不是小气,而是曹操想要招揽周不疑,却被周不疑拒绝?
为什么!
周不疑的心思,未必走向着曹操;或者说,周不疑对曹操有所抵触。那么,他为何要抵触曹操?
有些事情,真是不能往复杂里去想。
否则,越想就越是复杂。
曹朋不知不觉来到弊房,就见黄月英正在屋中看书。
他轻手轻脚,来到黄月英的身后,伸手抱住了黄月英。黄月英先是一惊,但旋即就闻到了那熟悉的体味,便停止了挣扎。
“阿福,干什么,一惊一乍?”
“在看什么?”
“你写的三十六计。”
黄月英放下书,回头温婉一笑,“正看到败贼计一篇,刚要看那美人计,你却来了·……·……夫君,美人计可是由那《孙武十三篇》的用间一篇,而衍生出来?勾践以西施取悦夫差,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准确的说,美人计出自于《六韬文伐》一篇。
其原文内容是: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
其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手,就要使用糖衣炮弹。投其所好,而从思想意志上击败对方。这个美人计,不仅仅包括用美色迷惑,关键是在于投其所好,瓦解对方意志。
总体而言,说它是《孙武十三篇》的演进版,倒也不算为过。
可是,曹朋的心里,却没由来的突然一震。
“1月英,你刚才说什么?”
“我是说,这美人计,可是由《孙武十三篇》用间而衍生·……·……夫君,你怎么了?妾身可说的不对?”
黄月英是个女人,兴趣虽然广泛,但说实话,对兵法并无了解。
只不过闲来无聊时,曾翻看过几部兵法,所以言语间,也透着不太自信。可是在曹朋耳中,却似乎炸响了一声惊雷。原本有些昏沉的大脑,好像闪过了一道光,令他顿时变得清晰起来。
用间?
他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难道,这周不疑是一个死间?
这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关键是在于,周不疑是何方死间。
刘表的?
不太像·……
刘先可是赞成归附曹操。
但周不疑虽说是刘先的外甥,未必就会赞同刘先的主张。如果他和刘先并非一个派系,那他又会是隶属何方?
孟建似乎说过,周不疑好像和诸葛亮有些亲密。
那么,周不疑会不会是刘备的人?这个念头一升起来,曹朋越想,就越是觉得很有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周不疑和曹冲的相遇,就带有极为明显的阴谋气息“夫君,夫君?”
“啊?”
曹朋猛然清醒过来,却看到黄月英一脸担忧的模样。
他连忙笑道:“别担心,我没事儿。刚才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所以有些出神。
对了月英,我之前让你帮我写的那篇工坊规程,你可写好了?我看一下,明日拿去给丈人。”
“呃,就是你说的那个甚流水线,对吧。”
黄月英笑着点点头,已经写好了。
她站起身,从炕头的小柜子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了曹朋。
曹朋接过来后,迅速翻了两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