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573部分

曹贼-第573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鲂┥猓谇槔碇校悴坏檬裁次侍狻D敲矗蔚煤炖匀灰彩窃僬2还
郭嘉这一千二百贯,拿的是心安理得。
郭夫人呢,自然也很高兴,同时对曹朋,又多了几分感激。
“这是奉孝从文若那边我来的文牍,大都是关于荆州,主要是南阳郡的一些记载。奉孝说,你且安心住下,好好看看这些文牍。等吕氏汉国的事情完结,少不得还要应付司空考校。
另外,杜畿那边,奉孝也会与之说项。
只是叔叔还需花费些钱帛,先解了杜伯侯的窘况。估计这两日,杜伯侯会来拜访,叔叔可以当面考校此人。至于子家那边,还要叔叔自己去处理,但想来以叔叔之能,必不成问题。”
曹朋问道:“郭大哥呢?”
“一大早就被唤走了……听说吕氏汉国的使节,已从白马县出发,估计今天就能过鸿沟水。”
郭夫人说罢,眼珠子一转,突然闪过一抹好奇之色。
“叔叔,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嫂嫂不必客套。”
“听说那吕氏汉国的国主,是女人?”
“应该是吧。”
说实话,曹朋也不太清楚吕氏汉国的状况。
但依照着曹真的说,那吕氏汉国的国主,所谓的吕氏女虎……”应该就是吕蓝。因为除了吕蓝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严夫人?貂蝉?呵呵,好像都不太可能,出任这国主之位。
想到吕蓝,曹朋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个总是带着娇憨笑容,却又故作英武的天真少女模样。
嘴角微微一翘,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温柔笑意。
也不知,吕大小姐而今坐在那国主位子上,又是怎样的一种模样……
“叔叔,叔叔?”
“啊,嫂嫂唤我何事。”
郭夫人连着呼唤了两声,方把曹朋从沉思中唤醒。
略有些尴尬的搔搔头,曹朋刚要开口,却见郭夫人抿着嘴,轻声笑道:“若是如此,那少不得叔叔还要费些心思……嘻嘻,我听人说,吕氏汉国的国主,可是极为美艳,是一个美人呢。”
那暧昧的笑容,让曹朋好生尴尬。
他也只好哈哈一笑,算是把这个话题,扯开……
十件十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忖中件十十件十十件十十中十件中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忡件十杵件十十十
南阳郡,号南都。
东汉末年时,领37县,是名副其实的上郡。
掰着指头算了算,武威九县、河西五县、金城十一县、陇西十一县……四郡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南阳郡。人口,几乎是凉州人口总和的五分之三,有近百万之多。地域广袤,同时地势复杂。有山峦,有丘陵,有河道,有平原,极为复杂。自东汉以来,汉室对南阳郡豪强,一直是一种近乎于纵容的态度。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汉以来,南阳豪强的数量最多。
历史上,大多数
王朝兴起之后必有屠杀臣的举动。
似乎除了北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外,其他朝代的臣元勋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
其实不然!
若说“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绝非第一人。
东汉时,刘秀登基以后也曾有一个类似于杯酒释兵权的举措。
当年追随他起兵的南阳豪强,在得到了大量土地之后纷纷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刘秀。
所以,就东汉而言,开国的臣,下场还算不差。
但这也就使得东汉以来,豪强力量增加。
其中南阳郡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不但有皇亲国戚,更有地方强梁。曹朋前世曾学过一篇强项令的文章,说的也正是这种情况。南阳豪强,数量极多,而且在地方,根基深厚。
你算一算,那云台二十八将当中,有多少南阳郡人?
太傅邓禹、大司马吴汉、左将军贾复、征南大将军岑彭,建义大将军朱祜,等等。这是有名望的,而那些没有列入云台二十八将的又有多少?这些人当中,有的渐趋没落,有的依旧存在。林林总总,在郭嘉提供的这份文牍当中,竟记载了现存于南阳的豪强,几近百家。
曹朋只看得头皮发麻。
这真的和海西、河西不一样。
海西,不过三家而已,但多以广陵陈氏为首。
而河西郡,虽说兵荒马乱,可并无豪强世族之忧。无非是一些羌胡部落,还有红泽那一帮子遗民。在海西,只要得到陈氏的支持,便可以立足;在河西,只要干掉那些羌胡,笼络红泽遗民,也算是再无任何危险。偏偏这南阳郡,却是盘根错节,复杂的让人感到头晕脑胀。
每个县,都有各自的豪强存在。
这些豪强,或是拥有庞大的部曲私兵,或是在当地立足百年,实力庞大。而最为麻烦的,莫过于这些豪强世家,没有一个首脑人物。大家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彼此间谁也不会服谁。
曹朋粗略看了一遍,就不由得连连苦笑。
“叔父,你在笑什么?“
郭奕在一旁,正练习八百字文。
抬头看到曹朋那一脸笑容,不由得好奇询问。
曹朋道:“小奕啊,你老子这一次,可真是给我找了一个好差事。”
“好差事难道不好吗?”
“好,当然好!”曹朋没子和一个小孩子诉苦,只能强笑着点点头,“下次有这等好差事,我一定拉着你老子一同享用。”
心里面却咬牙切齿的咒骂:郭嘉,这梁子,咱们算结下了……
十件十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忖中件十十十忖中件件十十件件十十件中十件件十件十十十十件十十十十十十十
阿嚏!
郭嘉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然后揉了揉鼻子。
“奉季,身子不舒服?”
荀彧关切的询问。
郭嘉抖了抖肩膀,摇摇头道:“不知道,总觉得后脊梁骨发凉,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前些时候张先生刚为我看过,似乎并没什么大碍。这今天也不知道是怎地,一个劲儿的在打喷嚏。”
“待会儿,去找张先生再看看。”
“嗯,我正有此打算。”
这时候,正在翻看文牍的曹操抬起头来,突然问道:“奉孝,你说让阿福去南阳郡,真的能行吗?他才二十六,如何能镇得住那些强梁?南阳郡的情况,可是不必当初的下邳海西县。”
郭嘉笑了。
“主公,你不用为友学担心。
那小子肚子里有货,只是太过疲沓。你不逼他,他就继续疲沓着;可你若是一逼,他绝对可以胜任。”
董昭放下了笔,正色道:“奉孝此言差矣。“
“哦,公仁有何见教?”
“我只是觉得,你刚才说的不是友学,而是你自己。”
董昭属于那种偏严肃的人。
特别是当他板着脸,来说笑话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感觉很冷。
曹操正喝着豆汤,一口就喷了出来,连连咳嗽。而荀彧则强忍着笑,扭过头,却见肩膀不住颤抖。
郭嘉的脸,顿时黑下来。
“公仁,你这话怎讲?”
“我一直在留意,发现了一个状况。
每次主公易事的时候,你都缩在后面不肯开口。若不是主公点将问你,你什么时候主动过?”
“我……”
郭嘉那张脸,顿时胀得通红。
曹操好不容易止住了笑,连连点头道:“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状况。奉孝,看起来以后我也要经常逼你一逼。否则,你肚子里的那些货,是否也和阿福一样,不肯出来呢?”
郭嘉的脸,拉的老走……
件十十十十十忡十十件十十件中件十十忡十十件十十忡件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十中件十十十十件十
午饭,曹朋吃的不甚爽快。
倒也不是不丰富!看得出,郭夫人还是很好客,只是碍于这时代的手段,令饭菜极为乏味。
似曹朋这种在家里,被步鸾等人养得挑三拣四的主儿,自然不太舒服。
“嫂嫂,晚膳时,让我来吧。”
“叔叔还会烹煮?”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件事情。
所谓君子远庖厨,并非是说,君子不能下厨房。
而孔子所言君子,多是指有德行,有操守的人。这里,并没有单一的指出,是男人还是女子。所谓君子远庖厨,大致上是说,有德行的人当尽量去避免追求口腹之欲,而应该将精力投注于修养上。不是说,君子就不能下厨房……而在东汉末年,更没有类似的理解。事实上,许多名士都是老饕,有时候也喜欢自己烹煮一些美食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口服之欲……”
曹朋,笑而不语。
午后,他带着郭奕,在后花园中读书。
正当他为郭奕讲解那八百字文的时候,忽听家仆来报:新侯来访。
新侯,就是曹植!
建安九年,曹植当时十二岁。
因曹丕在冀州战死,曹操返回许都之后,便加曹植为新侯,配五百户食邑。这新侯的‘新”指梁郡新城。
曹朋不由得愕然,疑惑的起身道:“有请。“
他拍了拍郭奕,让他继续练字,而后迈步向前厅走去。
只不过,他有些奇怪:我和曹植似乎并没有什么交情,这好端端,他突然跑来见我,是何用意?
莫非,他要拉拢我吗?
曹朋眉头紧蹙一起,暗自感到头痛!
第539章 雒神赋(2/2)
“曹家哥哥·……小弟今日冒昧叨扰,还望哥哥勿怪。“曹植,身着一件月白色禅衣,博领大袖,衣袂飘飘,透出几分飘逸之气。
他一脸灿烂笑容,向曹朋拱手一揖,显得颇为尊敬。可越是如此,曹朋就越是忐忑。这小子究竟是什么居心?好端端突然前来拜访,而且又礼数周全,断然不是为了和他吟风弄月而来。
再者,若曹植真要与他谈论诗文,曹朋也会感到头痛。
十四岁的曹植,已尽显名士之风,令人不由得为他气度所心折。
曹朋按耐下心中的忐忑,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子建今来,朋亦倍感荣幸。我在西北,就常听人谈起子建之名,言子建才学过人,乃世所罕见。只可惜,一直未得机会与子建相盘桓。”
这一番话,倒是发自肺腑。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一诗,那是实实在在的才学。当年曹朋虽在东陵亭也有过七步成诗的先例,可他那是假的七步诗,终究算不得数。比起曹植那真正的本事,还远远不如。当然了,而今的曹植,远没有后世他做七步诗时的那份惊艳才学。
可即便如此,年仅十四的曹植,也足以让人赞叹。
连曹操都在私下里称赞:子建文才富艳,少有人能及。
这里面,固然有父亲对儿子的爱惜,但如果曹植没有真才实学,恐怕也当不得曹操的赞赏。
曹植说罢,为曹朋引介道:“兄长,可知德祖乎?”
在他身后还跟随着一个三旬男子,看上去有些面善。
曹朋一怔,愕然打量那男子,露出疑惑之色。
“在下杨修,见过曹三篇!”
杨修!
曹朋顿时恍然大悟,朝着对方,微微拱手。
这两个人,果然混到了一起……不过,曹朋并非是和杨修第一次照面。只是他自己,记不太清楚了。
早在建安二年,曹朋初至许都时,其母张氏在回春堂外,遭伏均等人围攻。而曹朋和典满参战,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小八义。当时杨修也是随伏均围攻张氏等人的帮凶。只不过他很聪明,一见情况不妙,便立刻退出。后来虽被其父杨彪,也就是那弘农杨氏之主,前太尉杨彪狠狠的处罚,却不似伏均那般凄惨……伏均跋了一脚,也因此与曹朋一家结为死敌。
再往后,杨彪回家养老去了!
而杨修则留在许都继续求学,并从此和伏均等人疏远。
历史上,这厮也是个颇有名气的角色,只不过是一个只会耍小聪明,卖弄才学之辈。最终,杨修被曹操所杀,也算是为后人所知。而此时的杨修,显得非常文雅,透着一丝倨傲之色。
随着他才学展现,又与曹植结交,被曹操委任曹植的书佐,身份日渐增长。
特别是在曹丕死后,曹植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