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626部分

曹贼-第626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子仲和孝起协助,小贼就算是偷袭恐也难以成功。咱们何不回兵舞yin,与军师他们合兵一处。小贼而今明显是要用那围魏救赵之计。咱们偏不隧他心思,攻陷舞yin,则马到功成。”
刘备闻听,顿时陷入了沉思。
没错,若攻打舞yin,倒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此次出兵本就是要攻城掠地,打击曹朋。
而今曹朋不上当,舞yin方面的兵力空虚。军师他们在舞yin县城,已整整一日,想必有所斩获。自己这时候前去舁yin,正好可以集中兵力。
就算曹朋回援舞yin,刘备也不需要为退路而担忧…………
刘备用兵颇为灵活。
最重要的是,他能采纳别人的建议。
关羽此计与刘备而言,恰到好处。思付之下,刘备一咬牙,点头道:“就依云长所言立刻向舞yin出击。”
命令传出,军卒立刻行动起来。
不过,关羽却似乎不太甘心,在犹豫了片刻后,向刘备建议道:“兄长,不如你我兵分两路我继续埋伏在比水滩头,你则往舞yin,与军师合兵一处。一俟小贼得到消息必然会放弃原来的计划,回援舞yin。我可以在比水滩头继续伏击此獠。即便是杀不得小贼,也能令其损兵折将……到时候,兄长可无后顾之忧,而全力攻击舞yin,如此则南阳郡必然臣服。”
“云长之策甚妙,就依计而行。”
当下,刘备和关羽分兵两路,准备撤离羊册镇。
可就在这时候,忽见探马飞驰而来。
那马上的斥候在刘备身前下马,匍匐地上,气喘吁吁的说:“启禀主公,大事不好……刚得到消息,今晨曹朋与棘阳邦芝杜畿夹击南就聚,少将军拼死奋战,虽将曹军击退,却损失惨重。少将军身负重伤,孝起先生下落不明……幸子仲将军自涅阳出兵援助,堪堪稳住阵脚。”
“什么?”
刘备大吃一惊。
曹朋,果真偷袭了南就戳而关羽,更委出紧张之sè,“坦之可有危险?”
“少将军已被送往涅阳救治,目前尚不太清楚。
子仲将军派人前来求救,若无援军,子仲将军恐难以保住南就聚大营,还请主公速做决断。”
南就聚大营一旦丢失,曹军便可以渡河,而直逼涅阳。
如果曹军攻占了涅阳,就等于掐断了荆州和宛城的联络。别的不用说,单只是这粮草,就要面临巨大的问题。刘备攻占宛城,夺取博望、西鄂三地,可军粮并不算太充足。特别是刘备在宛城招兵买马,兵力直逼五万。这也使得宛城三地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刘备为拉拢民心,所以没有在三县征收赋税。他的军粮,几乎完全来自于新野的输送,来自于荆州补给。
涅阳一丢失……
刘备ji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原本准备秋后对曹朋发动攻击,原因也就在这军粮上。
而今,他敢对曹朋用兵,很大程度上,是赖于新野的粮道安全。
“曹友学,好手段!”
原本,刘备要和曹朋争取时间。
但现在看来,曹朋似乎抢到了一个先手……
即便这时候他攻击舞yin,涅阳丢失的话,势必会令军心不稳。
如今之计,先稳住南就聚大营,绝不可使曹朋渡河而击。至于舞yin县城,有荀谌在,取胜只在早晚间。
刘备拿定了主意,立刻命关羽为前锋军,火速赶赴南就聚大营。
子仲,就是麋竺。
麋竺堪称是内政的好手,但是于军务,却略显不足。
他的忠心,自然无需置疑。麋环是刘备的老婆,有这层关系在,刘备倒也不需要担心太多。
可问题是,若曹朋真要强攻南就聚,他顶得住吗?
火急火燎,刘备督大军,在正午时分抵达南就聚。
此时南就聚大营弥漫烽烟。渡口上仍残留着斑斑血迹,看得出这里,曾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事。
军卒们在打扫战场将一具具尸体安置妥当。
正值仲夏,天气炎热。
如果不及时的处理那些尸体,弄不好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瘟疫。对这一点,勿论是刘备还是麋竺,都非常清楚后果。所以,刘备抵达南就聚大营后,就先巡视了一下战场检查情况。
黎明前,曹军突然向南就聚发动了偷袭。
典满许仪两人,曾一度攻入南就聚大营中……关平仓促应战,却遭遇典满许仪两人联手攻击。此二人,皆豪勇之士。比之他们的父亲,或许还有些不如。但也已经达到了准超一流武将的地步。关平虽然善战,可是在两人夹击之下也没能讨得好处。在乱战平,关平被许仪用铁流星击伤,而后又被典满砍了一刀,当场就昏死过去。若不是关平亲随拼死将关平抢回去,弄不好关羽这时候就要承受第二次丧子之痛…………随后,麋竺援兵抵达,才算将曹军赶出南就聚大营。
此一战,刘备军损失惨重。
死伤人数,当在千人以上,更有失踪军士不计其数。
南就聚大营前的鹿砦拒马,几乎彻底被毁,只留下一堆被焚烧过后的狼藉……
而最可惜的还是陈震的失踪。
陈震,字孝期宛城认识。
南阳陈氏,本身也是一方豪强。其渊源,属颖川陈氏的一个分支,在本地丰着非凡的声望。
陈震忠恪,老而弥笃。
此人早年曾为袁绍帐下谋士,后苍亭之战,陈震返回老家。
他和刘备,相识甚久。
以至于当刘备入主新野的时候,陈震在第一时间,便投奔刘备去了。
当时诸葛亮还未出山,陈震和荀谌,一主内,一主外,可谓相得益彰,为刘备左膀右臂不过,随着诸葛亮的到来,陈震的地位略有下降。毕竟,从大局而言,陈震比不得诸葛亮。但在一些细节上,刘备却仍需要陈震协助。没想到,这南就聚一战,竟使陈震失踪……
在原来的历史中,陈震是追随刘备入川的元勋功臣。
刘禅称帝时,陈震曾官至太尉。
而今,竟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据军卒介绍,南就聚大营最为混乱的时候,陈震为保证渡口不失,率部前去支援。而当时攻击南就聚渡口的,正是南阳郡兵曹史杜畿,按照这个说法,陈震绝对是凶多吉少。就算没有被杀,也一定被曹军俘虏,否则不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刘备心中,无比悲恸。
“曹朋,可曾搦战?”
“自天亮后曹军撤兵,再未来集而今,杜袭背依桃huā林,在棘水东岸扎下营寨,与棘阳呈掎角之势……二将军曾前去搦战,曹军也坚守不出。至于曹朋小贼,并未出现。说不定此时,正在棘阳县城之中驻守……”
“曹友学,未曾出班”
刘备听罢,不由得一怔。
他扭头向关羽同道:“云长,你去搦战时,可曾见到曹友学?”
“未曾。”
关羽的心情非常差,次子毙命,长子重伤,使得他心神不宁。
若非要等待刘备,他此刻早已赶赴涅阳。闻听刘备询问,他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便再未出声。
刘备,却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啊!
根据刘备对曹朋的认识,那是个身先士卒,喜欢冲锋在前的主儿。
曹军偷袭南就聚大营,却不见曹朋踪迹;那么,曹朋此时,又在何处?
“可曾派人,往棘阳打探?”
“已派人过去了!”麋竺苦笑道:“只是棘阳方面,守卫森严,即便是混进去,想要送信出来,也非一件易事。
不过,我倒是听被俘的曹军士卒说,昨晚曾有一支人马抵达棘阳。
据他的描述,好像是曹朋的飞驳兵……,飞驻兵既然已经抵达,想来曹朋此刻,应是在县城里。”
道理上,说的过去。
可不知为何,刘备却感到心绪不宁,有些坐立不安……@。
第598章 反戈一击(3/3)
宛,屈草自覆也。
其含义有二:其一是芳草盖地;其二则是四方高而中央下。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宛城的地势地貌,也恰好符合了宛城的特征。其三面环山,东西北有山峦起伏,南面育水(今白河)流经,土地肥沃。作为南阳郡郡治所在,同时又是东汉的陪都,宛城的城墙高而坚厚,八丈高的城墙,随着岁月的流逝,几经修缮,透出雄浑之气。
这座城市,也曾历经战火。
当年黄巾之乱时,南部大帅张曼成调集百万大军围攻宛城而不得,却也将这座古老城池,破坏的千疮百孔。后来,历经历任太守动工修缮,而今的宛城城墙,比之当年更见雄浑……
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建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入夜,一支人马悄然来到宛城城下。
看兵卒衣甲,似是一支溃军,人数大约有六七百人的模样……为首的一员将领,浑身浴血,骑在马上摇摇晃晃,似身受重伤。当这支人马出现在官道尽头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宛城守军的关注。有人立刻呈报宛城令糜芳,糜芳听闻消息,则戴上亲随,匆忙间登上了城墙。
“尔等,何方军马?”愿该隐来世,成基神时,身如琉璃,内外无暇
“糜县令,我等是往南就聚增援兵马,不想在途中遭遇曹军伏击,损兵折将,只得原路返回。”
“南就聚增援兵马?”
糜芳闻听,顿时一惊。
他命人向城下投掷了火把,见这支溃军的装束,的确是刘备军的装束。
难道说,主公在南就聚失败了?
“曹军,如何会出现在西岸?”
“回县令,今晨曹军猛攻南就聚,关平将军重伤。
我等奉命驰援,不想被强渡棘水的曹军伏击…………路退下来,只余这些兵马,请糜县令开启城门,放我等入城休整。”
“郡主公何在?”
“我等小卒,焉知主公去向?”
话说的倒也没错,刘备的去向是被严格保密。
南就聚大营,除关平之外,也只有糜竺和陈震知晓。
这些小卒,怎可能清楚刘备的动向?若他们真能回答出来,那糜芳一定会产生怀疑。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军卒不清楚,才打消了糜芳的怀疑。探马说,南就聚凌晨的确是发生战事。嗯来这些军卒,是从西岸驰援南就聚的兵马,被曹军伏击。曹军有多少人渡河?主将又是何人?
糜芳顿时紧张起来,也顾不得在盘问,便下令打开城门。
“一会儿,带那个军司马,前来见我。”
糜芳身在宛城,对于前方的战事,知晓不多。不过依照他的想,这场战事,理应似摧枯拉朽一般。可没想到,曹军竟然在南就聚占了一个偌大的便宜,连关平那厮,也身受重伤。
说来也奇怪,糜芳和糜竺两人,虽为兄弟,性子却完全不同。
糜竺雍容敦雅,处事沉稳,有亲和力;可糜芳呢?却显得有些轻浮毛糙,且鲁莽,好斤斤计较。用一个通俗点的词句来形容,就是糜芳这个人,是个小心眼,而且好高鹜远,喜欢和人攀比。
他和关羽之间,并不算太和睦。
若论根源,可以追溯到当初刘备初至徐州之时。陶谦当时将徐州托付刘备,糜芳并不赞成。
作为徐州本地人士,他更倾向于陶谦之子陶商,而非刘备。
为此,他和刘备相处并不愉快。直到后来妹妹糜环嫁给了刘备之后,糜芳才算改变了态度。
只不过,他和刘备的关系倒是缓和了,可是与关羽的矛盾,却一直存在。
关羽性情傲慢而清高,并不把糜芳看在眼中;偏偏糜芳也是个傲慢的人,他觉得我是刘备的大舅子,你关羽凭什么看不起我?两人因此而多次产生冲突,幸得糜竺和刘备在中间调解,总算没有激化矛盾。
不过,这矛盾终究是存在,两人谁都看不上对方,所以互不理睬。
关平是关羽长子,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关羽的秉性。
他和他的父亲一样,看不上糜芳;偏偏糜芳又喜欢在关平面前摆长辈的架子,也使得两人时常发生争执。在徐州时如此,在汝南时如此,到了荆州,还是如此……后来刘备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把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