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冒牌书生 >

第23部分

冒牌书生-第23部分

小说: 冒牌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着合兵一处的旗号,名正言顺地吞并我的军队。

我淡淡一笑:“合兵一处?把话挑明了说吧,闯王的意思是让我投奔他,是吗?”

李牟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么赤祼祼的问题,愣了一下,随即豪爽地笑道:“正是。”

李牟话音刚落,满屋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我扫了一眼大伙儿,见大多数人脸上都是不以为然的神情,曾从过闯王的牛金星脸上阴晴不定,红娘子则怔怔地望着我,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我还给红娘子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淡淡地说:“投奔闯王的事嘛,等会再议。我想知道,闯王现在的势力发展得如何了,有多少兵马,打下了多少座城池?”

李牟的脸上顿时露出些骄傲来:“闯王厉兵秣马,带五十轻骑进入河南,仅一个多月,就在伏牛山一带连破一百余处山寨,投奔者如云,现在已有十二万人马。前一阵,闯王一直在忙于操练兵马,现在把兵练好了,就开始夺取城池了。不久前,闯王刚攻破永宁县城,杀了万安王,大快人心。我出来前,闯王又准备攻打宜阳城了,等我回去时,宜阳城必已入闯王囊中。以咱们闯王的能力,席卷河南指日可待。”

虽然对闯王的动向我早有耳闻,但听李牟这么详细地一说,我也暗暗吃了一惊。一个多月,从五十人发展到十多万人,这么快就死灰复燃了,干得不比我李岩差啊。红娘子曾说李自成有九条命,是打不死的乱世英雄,看来她说的颇有几分道理,这李自成还真是值得我尊敬和重视的对手。李自成现在终于开始攻城掠地了,以李自成的能力,这称霸河南的计划并不难实现。但一山不容二虎,河南是我的革命根据地,两军势必会起冲突,看来和李自成的交道,确实要小心谨慎地打一打。

我决定晚一些发言,把决策责任先给他推到一边去:“这件事,还是先请大家议议吧。”

我一放松管制,下面立即就开了锅。其中李怀仁的声音是最高的:“堂哥,你来晚了,唉,你来晚了!”

李牟一脸愕然:“怎么个晚法?”

李怀仁大笑道:“你要是一个月以前来,我们还有可能去投闯王,可是宋军师来了之后,凭谶语推算出来,咱们的李岩堂哥可是真龙天子,今后必得天下,称皇作帝。你说,他既然是真龙天子,此刻又怎肯去投闯王?”

李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那句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我在军中也听说了。不过,刘宗敏将军却认为,这十八子指的是李闯王。军中将士也大多持此看法。”

“大胆!”宋献策猛地一拍桌子,李家将们都闻声拨出剑来,对李牟怒目而视。李牟却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慢悠悠地倒了碗茶,无视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自顾自地品起茶来。

好一员勇将啊,我心内暗叹着,随即摆了摆手:“宋军师不必动怒,兄弟之间,各为其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千万不可伤了兄弟间的和气,更不可伤了我李家军与闯王之间的和气。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我对闯王,也是十分钦佩的。”

李怀仁本来也是逼不得已才对李牟做个样子,听了我这话,立即把剑一收,豪笑道:“再说了,闯王只有十二万人马,我们却有四十万大军。该谁投奔谁,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我连忙喝止李怀仁:“怀仁,你太放肆了,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我说过多少次了?搞造反不是比谁的人马多,而是要以德服人。”我在心里却暗赞了一声,怀仁,好兄弟,说得好!

李牟饶是见过不少风浪,这下子也沉不住气了,噌地从椅中站了起来:“什么?四十万?怀仁,你不是唬我吧?闯王告诉我,你们只有四五万人。”

这回连李俊也忍俊不禁了:“李牟,你翻的是哪门子老黄历?这二十多天来,我们确实已经大大扩充了军力了。你不信是吧?那我带你出去看看?”

李俊本是一句玩笑话,李牟却大声应道:“好,堂哥你带我出去看看吧。我来的时候,虽然看到黑压压的有不少人马,但夜里匆匆忙忙地,却是看不真切,如今俺正是要去仔细见识一下。”

李俊把询问的目光丢给我,我微微点了点头。

趁李姓将军们带李牟出去显摆,我扯了扯红娘子的衣袖,然后走出军帐外。

秋高气爽的晚上,星星们在夜空里,寂寥而高远。

当那个熟悉的脚步声传来,我淡淡地问道:“你的闯王来了,怎么办?你是跟李牟去闯王那里,还是继续和我在一起?”

“什么我的闯王?你呀,尽瞎说。”不用回头,那娇嗔的语气,自然能让我想象出,红娘子在背后狠狠瞪了我一眼。

“嫁人要嫁李自成……”我微笑着,轻声吟哦起来,心里却莫名地有一丝酸楚。

红娘子蓦地转到了我面前,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想不到,一句酒后戏言,你会记那么久。”

我叹了口气:“你红大娘子说的哪一句话,我李某不是铭记于心?”

红娘子的脸上忽然盛开了一朵笑容:“你少说这些没正经的。我告诉你,嫁人要嫁李自成这句话,可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学了别人的,说着好玩呢。”

我的心里忽然象喝了蜜似地甜。我笑嘻嘻地问:“那是谁先说的?”

红娘子的笑容十分灿烂:“吴妈!”

这纯粹是鬼扯嘛,我心里咯噔一下,又忽然没着没落了。

—————————————————————————————————————

PS:本书已和起点正式签。约。请擅自转载本作品的网站停止转载,否则均成民事侵权,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第一卷 天马行空 第二十八章 乞丐之王

红娘子忽然叹了口气:“岩哥,我真不懂你,今天你杀了那么多士兵,心真狠!以前你是公子哥儿,却有着菩萨般的心肠。你变卖家产,开仓放粮,成天和灾民们混在一起。说得难听点,你就是个叫化子头,整日里领着灾民去要饭。汤小姐本来要嫁给你的,可是你那样胡闹,汤家就悔婚了。但你也不在意,仍旧天天写诗,去求那些富豪大户们放粮赈灾……”

“哦,写的什么诗?我都忘了。”我微微一笑,心里却有些虚。

“你风花雪月的诗是写了不少的,但写得最好的,还是那首《劝赈歌》,让人看了想哭。但那些大户老爷们看了却直笑,说你迂腐。那时,你天天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恨不得给那些老爷们下跪,可是最多也只能求到三五升米。那时我劝你,反了吧,你不肯。你说刀兵一起,天下生灵涂炭,大明朝内忧外患,就算咱们能推翻朝廷,这江山也决计坐不长久,反而会被他人坐收渔翁之利。你说你能做的,惟有放下举人的架子,去尽力帮助灾民。”

红娘子说到这里,叹息了一声,仰头沉思起来,似乎那淡淡的苍穹里潜涌着如烟的往事。我听她说起李岩的过往,脸上平静如常,心中却波涛汹涌起来。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李岩在起事前,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慈悲心怀,却不免有些迂腐,看不清这世间的真正出路。在起事后,又盲目投奔李自成,不仅让自己命丧黄泉,还功败垂成,让清兵趁乱轻易得了天下。生灵重遭涂炭,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惨绝人寰。说到底,李岩又是看错了人,上错了桥,说到底还是见识不够明智。可是听红娘子这么一说,再仔细一想,我不由得对李岩有了重新的认识,对李岩的景仰之情,犹如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斗。

先说德吧,能变卖所有家产,放下文人架子,领着灾民去要饭,这整个大明朝,恐怕也只有他李岩做得出来。那些大善人,不过是拿出一点余财积些阴德罢了,又有谁能象李岩这样做得干脆彻底,直逼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高度?伟人啊,这才是真正的乞丐之王。回想自己曾为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捐出一个月的工资,当时心中还颇为自豪,自认为自己比雷锋还雷锋,我的脸上不禁火烧一般。如果我再提前穿越三年,会不会只顾着自己的那方小天地,和汤小姐恩恩爱爱地过着小日子?我能象李岩这样不顾温饱,毅然变卖家产开仓放粮,将自己的饭碗砸掉不算,还将自己嗣父的粮仓也搞垮,救活一人算一人?恐怕,貌似,应该,很难很难……

再说才吧,能这么清醒地看清局势、预测未来的,这大明朝里又有几人?那些义军的首领们,天天喊着劫富济贫、为民作主,一心想推翻朝廷,又有谁看到了山海关外那如狼似虎的清兵?又有谁曾好好地想一想,推翻皇帝后该做什么?李自成就是这样垮掉的。李岩其实是具有大才智的高人,又哪是我这等凡夫俗子可比的?我不过是借了穿越者的优势,才勉强看清一些问题,抓住一些机会。而李岩却在历史的层层迷雾中,早就看穿了真相。至于李岩被迫起事后控制不了局面,那却是因为李自成和那帮文臣武将太过强悍,已非李岩的能力所能控制。

所以,象李岩这样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到最后必然悟透了人生,被神界组织部选拨走了。这才有了这个烂摊子,留给我来收拾。可是我和李岩虽然处事风格迥然不同,但也应算是殊途同归吧。我虽然不去向富豪们要饭,但造反造得成功的话,不是更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吗?

想到这里,我微叹一口气:“男人嘛,就得对自己好一点,对别人狠一点……”

红娘子见我沉思了半天,却说出一句这样的话来,大为失望,甩甩头,大步进了军帐。

我的高论还没发表完,于是不甘心地追了进去,迎面却碰上宋献策意味深长的目光,看来,我先前扯红娘子衣袖的小动作,早已被他尽收眼底了。

我脸上微微一热,赶紧将了宋献策一军:“宋军师,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想问问你。你可得跟我说实话。”

宋献策的眼神立时严肃起来:“李师长尽管问,宋某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约是因为我的笑容有些贼吧,我还没开口,宋献策的眼神就开始有些慌乱起来。不出他所料,我问的就是他最怕的那句话:“诗诗对你怎么样?”

宋献策努力做出一副镇定的神情,我却知道他心里正翻江倒海。现在诗诗也变成了老宋的软肋。诗诗名叫张韵诗,就是那个第十九号宋夫人。她嫁过门去后,据传把老宋侍候得舒舒服服、眉开眼笑。不过,之后又有更新了的谣传,说她也把老宋管得服服帖帖。只要老宋胆敢多看那十九个年青女兵一眼,老宋最近收藏的那些古董花瓶,就会无端端地违反万有引力定律,忽然在老宋头上碎裂开来。乖乖,比我选美时更惨。

可恶的是,自从诗诗事件发生以后,军中的光棍们都对我考察女干部的眼光大为质疑,宁可终身打光棍,也决不肯请我作媒,一时弄得我门前冷落鞍马稀,再也没有了考察女干部的机会。其实这怎么能怪我呢?谁叫老宋长那么矮,诗诗偏又那么高,用花瓶敲起脑袋来不是格外顺手吗?

见老宋一时讷讷地答不出话,我呵呵一笑,把话题一笔荡开:“那永宁和宜阳在什么地方?”唉,我真怀念从前,怀揣一本地图册就敢天南地北地闯荡。要是现在手中有一卷中国地图,也不用问这么弱智的问题了。

宋献策沉吟了一下,正色答道:“永宁与宜阳均在洛阳附近,其中宜阳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