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133部分

傲气凛然-第133部分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郊大营,开赴乐山驻扎,其中,刚刚完成换装的第三师第九旅直接开赴泸州驻扎,原驻扎泸州的第四师独立旅更名为四川陆军第十二旅,该旅将在完成防务交接之后,开赴綦江长期驻扎,担负起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防务重任。
七月十四日,四川边防陆军副司令钟颖中将,正式通电就任西康军分区司令,统辖边防陆军第一、第二、第三混成旅;原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总教官周道刚中将,通电就任新成立的四川陆军第六师师长,下辖由川军总司令部教导团三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警卫团机炮营、五个边防团组成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步兵旅,于七月十五日离开成都,开赴西康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康定。
同日,《四川日报》、《华西时报》、《华西商报》均在醒目位置刊登四川陆军总司令部的征兵公告:
即日起,向全川征召五千名有志青年,组建直属总司令部辎重兵团,军团驻地为成都东郊大营,年纪在十八至二十八岁之间的青壮均可报名,体检政审合格,即可加入川军,五千新兵除接受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之外,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汽车驾驶、地质测量、工程爆破、桥梁施工等专业技术训练。
进入八月,终于腾出手来的萧益民和他的将校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已经获得加强并走上正轨的总司令部军政处、参谋处、军需处、装备处十二名正副处长齐聚北校场。
为期三天的秘密会议结束,军政部和参谋部立即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全军纪律整顿和政治教育,大力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同时,对军中不法行为、泄密案、隐藏的各势力间谍展开清算。
军需部和装备部联合组成十二个视察小组,与省政fǔ民政厅派出的三十余名官员一起,分赴三个军分区、四川兵工厂、大邑化工厂、雅安弹药厂,展开为期两个月的装备军需调研,为川军总司令部和省政fǔ提交一份详实全面的军工企业生产报告和发展建议,密切军队与政fǔ之间的关系,协调各项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并就西康国防公路的发展提出意见,拿出军队中转兵站的建设方案。
萧益民与总参谋长包季卿、参谋处长郑长泽一起,开始整编由成都警察局副局长樊春林、城北警察分局分局长麻刚负责的情报网,经过反复分析和研讨,决定仍旧让樊春林留在警察系统,明年春节之后就将樊春林送上四川警察厅副厅长宝座,便于对四川全境的警察队伍进行管理监督,将原有的警界情报网重新整理起来,逐渐延伸到每一个县。
麻刚调任川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任参谋五科科长,军衔晋升为中校。
名义上的参谋处五科,实为萧益民直接掌控的军事情报局,初定为团级单位,直接对总司令萧益民负责,该部门拥有自己的保密制度和行动决定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八百人的官兵编制将由麻刚原有情报人员、司令部各机关抽调的情报参谋、军校参谋专业毕业生组成,下设政训、军事、机要、通信、经济、技术六个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初定为少校军衔。
八月十日,经过一周封闭政训的三百七十名情报官正式上岗,其中一百二十余名外勤情报官将以总司令部军政联络官的身份,分赴重庆、叙府、泸州、内江、万县、达州、广元、綦江、巴中、绵阳、南充、遂宁、乐山、大邑、雅安等十六个县,配合四川省政fǔ和警察厅特派小组,对各县民团进行改编和遣散,建立起隶属于当地政fǔ的警察队伍,担负新编警察的军事技术教官,借此机会在各府、县建立长期存在的军政联络办公室。
“政训办公室”接收了原本隐藏在四川各大报社的十一名秘密情报人员,由他们的老长官樊春林、麻刚和办公室主任刘镇汉分别接见,转交关系,并建立隐蔽稳妥的联络通道。
官升一级、收入成倍增长的情报人员绝大多数欣然加入新部门,分批前往北校场总司令部填写各种详细资料,并在飞豹战旗下举起右臂庄重宣示:效忠国家、效忠人民、效忠组织、永不背叛!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日本政fǔ派驻武汉日租界“保护侨民”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少尉晴川吉良、士兵野岛敏贤在武昌码头将人力车夫陈家富殴打致死,引发码头工人和围观民众的强烈愤怒,推攘中,晴川拔出军刀刺杀三人,当即引爆了压抑已久的民愤和仇恨,数百码头工人用木棒和砖头石块将晴川两人打死,接着纵火烧火了日本商社的七号码头仓库,停泊在汉口三菱商会码头的日本军舰赶到后,立即用机枪对岸上民众疯狂扫射,当即打死七人、打伤数十人。
发生在武昌码头的“8。21惨案”迅速传遍全国,这是继五月十三日发生在汉口的中日两国民众各死伤五人的流血冲突之后,又一重大的外交事件,因“二十一条”而持续四个多月的全国性抵制日货的运动刚刚平息,受到惨案刺激的全国各界民众再次行动起来,逐渐演变为波及全国的抗议游行浪潮。
八月二十二日,川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麻刚中校,亲自率领从司令萧益民卫队中抽调的四名精锐,与三名心腹情报官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换上便衣,连夜赶赴武汉。
当日夜里,萧益民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两篇时政评论,逐条与包季卿商量之后,立刻命令参谋处长郑长泽派人将其中一篇火速送往上海,另一篇则交给《华西时报》连夜排版。
一场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暴和牵涉全局的外交纠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点燃了导火索。
……

   

第一一二章 纵横捭阖(中)

  第一一二章 纵横捭阖(中)

第一一二章捭阖(中)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华西时报》特刊号外,详细报道了武昌“8。21惨案”的经过,历数日本侵略者从甲午战争开始在中国领土上犯下的累累罪行,头版头条刊登了川军总司令萧益民撰写的抨击文章《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下午两点开始,成都各高校师生、各界民众五万余人陆续走上街头,举行盛大游。行抗议活动,长达数里的游。行队伍高举“赶走日本人”、“抵制日货”、“血债血还”的大幅标语,高呼反日口号,愤怒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下午三点,四川陆军军官学校一千五百名学员组成的七个徒手方队走上街头,成都学生和市民第一次看到军人的游。行队伍,一时间惊喜不已,纷纷向高举战旗步伐整齐的学员游。行方队报以热烈的欢呼。
学员方队走到鼓楼十字街口,齐声唱起悲壮高亢的《中国魂》:
“五千年的风和雨,藏着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的笑容,八千里锦绣山川唱响了战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从不会屈服!一样的泪,一样的痛,所有的苦难,我们铭记心中;一起高歌,一起怒吼,所有的屈辱,我们铭记心中!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祖先看着我们奋起的抗争,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看着我们重铸中国魂……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祖先看着我们奋起的抗争,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看着我们重铸中国魂!”
越来越多的学生跟随在军校学员方队身后,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吟唱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国魂》,震天的歌声取代了所有参差不齐的口号,引领了成千上万人奋进的脚步,久久回荡在成都的上空。
北校场川军总司令部仿佛突然静止一般,所有官兵都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倾听远方阵阵传来的洪亮歌声,不少学会此歌的官兵深受感染,很快放开喉咙,跟着一起唱。
总司令办公室的会客厅里,站在窗边侧耳倾听良久的包季卿回到萧益民对面坐下:“没想到今早才开始学唱的这首曲调怪异、歌词浅白的歌曲,竟然受到如此欢迎,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恐怕真要和你预料的一样,很快传遍全中国了。”
“哈哈!理所当然的事。”
萧益民自得不已,将手中一份长长的电报递给包季卿:“瞧瞧,英国人发怒了,在今天发行的《字林西报》上指责我们在西康地区屠杀争取独立自由的无辜民众,说钟颖和他的军队极其残忍,手段极为恶劣,还提到了活埋俘虏、大量使用一九〇五年象牙公约严格禁止的达姆弹等等,你看看吧。”
包季卿接过去,匆匆看完放到一边:
“英国人怎么不敢提被我们俘虏的七名英**官和十二名非法入境勘测的英国人?别看他们叫得厉害,恐怕很快就会派人找上门来要求谈判。”
“谈个屁!谁来我也不见。”
萧益民转向整理文件的新副官田汉民:“汉民,那十九个英国俘虏怎么样了?”
年仅二十四岁、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田汉民含笑回答:“昨天押送到雅安基地之后,立即按照司令的吩咐将十九名俘虏分开关押,审讯结果估计晚上才能送来。”
萧益民满意地点点头:“你再给谢东流去个电话,告诉他不要理会那些英**官的抗议,一定要分开审讯,近期内不能让俘虏相互见面,如果那些英**官再不合作,就给我用刑,只要不打死就行了。”
“是!”
精明强干的田汉民立刻走向东面的机要室,心里暗暗吃惊,没想到司令萧益民对英国人也这么狠,一直不敢下手的审讯专家谢东流这回恐怕要立大功了。
包季卿对萧益民的强硬早已习惯,不再谈论英国俘虏的事情,反而对日本人的反应倍加关注:
“从这两天北京和上海发回的电报看,日本人还在对中央政fǔ施加压力,上海和武汉那边形势很紧张,又有三艘日本军舰离开上海逆流而上,如果麻刚他们得手的话,估计形势更为紧张,加上我们最近驱逐了以旅游为名四处游荡的三十多名日本人,说不定日本军舰还要开到重庆威胁我们。”
萧益民点燃支烟:“只要他敢来,我就敢打,就在三峡江段轰他个狗娘养的,正好给王陵基新组建的炮兵团练练实弹射击,再把军校炮科学员和直属迫击炮团调过去搞训练,多少军舰过来都能打残他,老子就不信小日本真敢派兵入川。”
包季卿禁不住咧嘴笑:“冢源没让他的宝贝女儿找你?”
“来了两次电话,请我去她家喝茶,我回答说没时间,估计现在冢源一家不得安宁了,学生们都是容易激动的热血青年,就算只是围着冢源的商铺和院子喊一通口号,都能让冢源耳鸣几天。”萧益民笑道。
包季卿也笑了:“成都警察局和省检察厅一下就逮捕了十五名与冢源交往密切的官员和富商,冢源那只老狐狸肯定知道我们猜到他的真实身份了,不知道下一步他会怎么做?”
萧益民慎重地考虑片刻:
“重庆也在搞万人大游。行,日本领事馆肯定要被扔进去一大堆破鞋烂菜什么的,还有那四个在重庆扎根近十年的日本商社,定会在这次全民抵制中气急败坏,但是日本人对我们毫无办法,只会去找袁大帅大喊大叫,我现在担心的是袁大帅的反应。”
“嗯,估计袁大帅和中央政fǔ那些高官又睡不着了,等后天《远东邮报》发表你的文章之后,恐怕会形成火上浇油的效果,不管革命党首脑是否签订了国内高层间盛传的《中日密约》,孙中山等人都必须做出明确答复,否则国民就会抛弃他们。
“这么一来,日本人的精力也就分散到各个方面,最要他们命的是全国性的抵制日货,欧洲因为战争大量减少了对外贸易,美国又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