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 >

第10部分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第10部分

小说: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禁言十:我们有必要做这个项目吗?

越俎代庖、散布消极言论是这句话之所以“傻”的原因。你想表达的是:这个项目投入太大产出太少,很不划算。你的本意是表明自己关心公司的发展。但是,老板的理解是:项目投资是战略发展上的大事,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面对工作任务,你不是去想办法完成,而是散布消极、负面的言论,动摇军心。

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说:“老板,我们商量一下怎样把这个项目顺利拿下。具体物资和人员配置,您是怎么考虑的?”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替老板做判断,因为他跟你不在同一高度,他看的事情你看不到。作为下属,与老板保持一致是办公室的不贰法宝,也是必需的职业素质。

由此可见,在办公室上生死,就像武侠中形容的“江湖”一样,到处是明枪暗箭刀光剑影。即使平时相处非常融洽,但请你在聊天时管好自己的嘴巴,不然很容易“祸从口出”。说话不经大脑,是直率的表现,但在办公室,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很多时候,你说的话,恰恰是老板、或同事,最不想听到的。老板或同事是工作伙伴,不可能要求他们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包容和体谅你。很多时候,你们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当然,你更应该知道,在办公室里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情不该让别人知道……

结合上面十大禁言,我们还对所有的办公室人士有以下三点忠告:

首先,再有本事再有才华的人,若管不住那张爱发牢骚的嘴,也将满腹诗书向沟渠。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坏情绪就像细菌一样,会很快蔓延整个办公室,多影响士气啊!记住,永远不要发公司的牢骚,更不要发上司的牢骚。

其次,天下老板都是一样……只看重结果,不在乎过程。更没兴趣听你苍白无力的解释,而动不动就把责任往同事身上推,最后只会让自己沦为“寂寞花瓶”。做事要敢于担当,多从自身找原因。

最后,花无百日红,别老想着看别人笑话,风水轮流转,哪天你被人家戏说了,估计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报应!”还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尊重别人的隐私,特别是老板的隐私,记得时时与人为善。

Part 2 如何处理办公室同事、上级和下属的关系

引言

有些人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态度无可挑剔,是典型的吃苦耐劳的黄牛型员工,但他们踏入办公室奋斗多年,却发现自己平凡如初,前景暗淡;有些人能力平平,却在办公室上一帆风顺、步步高升。是什么左右了他们的成败?其根源就是前者只知道琢磨事,却不知道琢磨人情世故,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人际关系。

本篇正是针对这种现象,总结了苦干型员工与同事、老板、下属交往最常见的关系处理方法,同时,也总结了苦干型员工需要引起重视和转变观念的办公室处世哲学。这些办公室生存之道,通俗实用,学之践之,一定可以终结你怀才不遇的厄运。

Lesson 7 如何应对“阴面”上司

办公室智慧:身在办公室,接触的上司的性格可以说各有千秋。可是,一旦遇上了个性太强的上司就会让你不由得发出伴君如伴虎的感叹,工作起来不免会束手束脚,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压抑感。如何与这类上司共事,相信你看完此篇文章后就会有所领悟。

作为下属,谁都希望有一个好上司,你有一个好上司,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找到一个好单位,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好上司在人品上为人正直、善良、谦和、宽容,在工作上对你的指教毫无保留,有时候甘愿做你的工作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在生活上,他还是你可以信任的朋友。但上司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弱点。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个阴面人,那实在是你的不幸。真是这样一种状况,那你与之相处就得格外小心了。所谓阴面人,就是那种品性不端心理阴险两面三刀甚至卑鄙龌龊的人,但他就是运气好坐在那个自以为是的位置上,让你巴结他你会觉得恶心,让你疏远他你又会随时遭打击报复。所以,很多办公室中人对如何跟这样的“阴面”上司打交道深感困惑。

为了不和上司发生冲突,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阴面”上司呢?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一些案例,也许能让我们明白很多的道理。

案例一:遇到霸道专横的上司,你该怎么办?

林志华毕业于清华大学管理系,对企业管理颇有研究。其公司准备上一个新项目,安排他与他的部门上司共同论证。上司认为:项目带污染性质,应赶在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种管理还不太规范的空隙上马,这样新项目一定能适应“环境”。而林志华则认为:中国虽说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预示着企业行为规范会一步步走上正轨,再说这个新项目本身带有污染性质,一旦上马,说不准过不了多久就会停产,不要说赚钱了,赔钱还差不多。然而,在林志华还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完时,上司马上给了他一个不客气,“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难道你比别人就聪明,按我说的做,错了由我负责”。之后,林志华再没对新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价,而是忍耐住,按照上司的安排认真办理。不久,果真如林志华所料,新上项目被政府以污染环境查封,并对企业进行了罚款。从此,上司对他刮目相看,当林志华对某些新项目做出论证时,上司不再立刻进行否定,而是共同研究。

在这种上司手下干事,他需要的是你服从。对付这种上司,切记不能与他正面“交锋”,一旦“交锋”,你的建议不仅不会被采纳,而且以后也不会有好印象了。林志华的成功在于,即使自己受了气,也不正面反击,而是以自己的大度应对上司,毕竟什么事最终都会有一个结果,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这样做,不仅消除了你对上司“犯上”之嫌,同时表明了你自己的能力,最终会得到上司的认同。

案例二:如果遇到腐败的上司,你该怎么办?

我在政府部门上班,担任副职领导。因部门涉及经费多,每年专项经费一千多万,下属单位的装修费、硬件设施采购费两三百万。但一把手对资金使用从来是“一言堂”,包括装修经费的投放、办公用品采购、业务接待等,副职一律不得过问。一把手事事直接向底层的临时工布置工作,临时工也事事直接向一把手汇报工作。临时工还负责向一把手汇报副职的去向,就像一把手安插在部门的特务组织。但就是这样的一把手,年年还被政府评为优秀领导干部。我该怎么办?

如果你的上司违法,你只要有证据,就可以举报。后果是你们两个都倒霉,在我们这个社会,对举报者来说举报往往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就是因为人们说的官官相护,人们认为你是告密的,都防着你,对你今后的仕途有很大影响,不提拔你,别人还不愿意和你搭档。你如果认为他违法,可以采取不暴露自己的方式举报,或者走曲线,想办法把行贿的弄出来,由行贿的来牵扯到他。

实际上副职不好干,副职要学会“忍”,在单位没有制度要求你必须监督的情况下,要学会一张报纸一杯茶,稀里糊涂混一天,工资不少拿就可以,关键是你不要替他背黑锅,他做什么事你也不要替他签字。一把手负责的状况下,副职实际就是摆设,极端情况比如他出去半个月(旅游),说是你负责工作,也不要管,一切都等他回来做主,要学会省心省力,不负责任就行,有一个好的身体,这是当副职必须要知道的。千万不要有夺权的思想,上级领导是不会支持你的,而且会把所有的工作失误错误都归结到是因为你夺权造成的。

案例三:遇到眼高手低的上司,你该怎么办?

供职于大型企划公司的张成辉,尽管自己的学历比上司高,在处理大小问题上比上司果断,但上司却对他总是表现出不信任,遇事处处为难他,搞得他在同事们面前好没面子。

一次,张成辉受命为一家企业策划设计一场小型庆功文艺晚会,以前他也参加过几次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对文艺晚会的策划设计也非常熟悉,但是根据以往经验必须请示上司,没想到上司马上毫不客气地责骂他:“你有那么高的学历,再说你以前也参加过几次晚会策划,怎么连这么点小事也处理不了,你是干什么吃的?”当时张成辉好想和上司吵一架,但他还是诚恳地说:“你是我的上司,我怎么能做主呢?我请示你后再策划也不迟嘛?”也许正是张成辉的“忠诚”感动了他的上司,上司以后再也没有为难过他,并且在多方面还给予了他不少的照顾。

遇见眼高手低的上司,在办公室打拼中是最常见的,就因你学历比他高,思维比他活,能力比他棒,给他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深怕你会超过他,所以他先要给你来个下马威。如果你采取鄙视的态度,只会使自己以后“受苦”。而张成辉选择了受气也照样诚恳对待上司,以诚感动人。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如果你对上司始终抱着诚恳态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终究会取得上司的信任。

案例四:遇到爱抢功劳的上司,你该怎么办?

大学毕业后,陈东进入一家IT企业做系统研发,从初级技术人员做起。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自己还有能力进一步发展,于是就向主管提出了多个方案。不知什么缘故,陈东一直没接到反馈消息,他甚至怀疑主管根本没有看自己的方案。后来,陈东直接找到更高一级的领导说了他的想法,领导对他的方案很感兴趣,很快就同意了。当时陈东对“越级提供意见”有所顾忌,特意“留了一手”,他对领导说:“主管已经看过方案,感觉上还不错,考虑到由我自己陈述会比较好,所以直接让我来找领导。”这样,主管虽然不高兴,但在领导眼前总算还过得去,所以也没责怪陈东。

办公室中,有时候不仅只是一些提案、建议需要“越级汇报”,还有一些有才气的人因为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妒忌而遭埋没,为了自己的前途,也需要千方百计“越级体现”才行。不妨寻找个合适的机会,在较高等级领导眼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寻求较高等级领导的承认与支持。

案例五:遇到不信任的你的上司,你该怎么办?

老刘是一名资深软件专家,在本行业拥有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但老板不信任他,一直不让他参与公司的决策。老板曾经当过军官,所以,实际上,老板对老刘就像对他以前手下的士兵一样。

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老刘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且,在专业领域,老刘的知识远比老板的丰富。但是,老板总是把他的“带宽”限制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这根本无法发挥他的潜力。老板总是忽略他的技术意见,团队为此已经付出过代价。现在,老刘就是希望老板能放宽要求,即使不能与他平起平坐,起码要把自己当做资深团队成员来看待。老刘该怎么做?

其实,老刘遇到的问题,应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首先是他老板采取的自上而下、指挥加控制型的管理模式。其次,老板的知识不如老刘的渊博。面对第一个问题,贡扎格·杜福尔认为,在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