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 >

第58部分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58部分

小说: 卑鄙的圣人: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朽年迈,况非大王旧臣,实在无能为力。”
“贾公何必自谦?魏国上下皆知您乃智谋深长之士,从军多年屡献妙计,虽退守闲职,父王依旧将您留于邺城时时问策,所发高论无所不从。今丁仪等辈相逼忒甚,晚生之势危若累卵,贾公难道见死不救作壁上观?”曹丕言罢又欲跪拜。
贾诩年事已高又怎搀得动他?无奈而谈:“将军不必如此,老朽蒙将军父子洪恩,听命驱驰怎敢不从?快快请起……”
曹丕一块石头总算落地,这才缓缓起身:“贾公肯助一臂之力?”
贾诩微微点头:“将军请坐。”
曹丕连连摆手:“不劳款待。今夜王宫设宴遍请群臣,这才敞开城门以供出入。我若回去迟了只恐城门关闭又生事端,不敢耽搁,只求贾公教我固宠免祸之法。”
“这倒不难。”贾诩手捋须髯,“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如此而已?”
“仅此而已。”贾诩拈髯而笑。
曹丕诧异地望着这位老臣——莫非他搪塞于我?瞧神情又不像。
贾诩知他犹疑,又缓缓道:“天下之事,以正处之,以奇济之。将军立身行道尽孝慎行,至于其他事……您就无需操心了。”
莫非他自有良策暗中助我?曹丕半信半疑,却施礼道:“贾公老成谋国智谋深远,实乃我大魏砥柱之臣,晚生不敢忘您老之功勋。”言下之意是说,你若真能帮我夺储,日后等我爹没了,我坐上那位子绝不会亏待您老人家。只是这话不能明说。
贾诩怎会听不出来?赶紧还礼:“我贾氏满门皆感大王与将军之恩。”
“天色甚晚不便叨扰,晚生告辞。”
“将军到此寒舍蓬荜生辉,恭送将军。”贾诩说着话拾起案头的名刺又递还给他。
二人携手而出同至府门,闹得外面的仆从直纳闷——这位犯什么病?大晚上来访,连喝口水的工夫都不到,怎么又走了?孰不知该说的已经全说了!贾访也赶紧从黑暗处溜出来,随着父亲连连作揖,恭送曹丕上马。
虽然贾诩父子彬彬有礼连声应承,但这并不能消解曹丕的愁烦,他无可奈何打马而去,望着黑黢黢的前途,心中甚是恐惧。那远处的树木山石仿佛已变成拦路厉鬼……不,那不是厉鬼,应是丁仪、丁廙兄弟还有孔桂那帮人,他们就像猛虎野兽一般,咬舌磨牙,阴森森的何等可怖!他不禁吟道: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
楩楠千馀尺,众草芝盛茂。
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
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曹丕《相和歌·十五》)
眼见曹丕与朱铄打马而去消失在夜幕中,贾氏父子可算松口气,又回到房里。贾诩似乎又变回那个拘谨的老人,亲手把耀眼的灯熄灭,依旧只留一盏,然后又木讷地坐回原位。
贾访甚是不悦:“父亲刚才如何嘱咐孩儿?远离是非,中庸守业,莫要卷入争储之事,怎么他一来您就变了?”
“唉!”贾诩未曾说话先叹息,“不应允又能如何?难道拒之门外?那就把他得罪了。不结交临淄侯,再得罪五官将,那咱家还有好日子过?他不来我不会去,他既来之,我则安之。”
“原来如此。”贾访这才知父亲用心良苦,“那父亲轻涉争储之事,又为他献策,若叫魏王知道……”
“我哪里献策了?”贾诩捋髯道,“我不过叫他恢崇德度、不违子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五官将既为人臣又为人子,劝一个当儿子的人孝顺老爹,难道有错吗?这话即便传到魏王耳朵里又能如何?”
贾访一愣——是啊,劝一个当儿子的孝顺老爹永远不会错!今晚之事即便让曹操知道,对父亲也不会有恶感。难怪他要掌灯,没有背人之事当然要正大光明!
虽无背人之语,贾诩却还是很无奈:“我本想躲个清静,哪知树欲静而风不止,闭户家中坐,是非都找上门来。世事流转不尽不休,我这匹老马何时才能卸套啊?”
“这也是无奈之举,父亲为名所累,人人都说您精明嘛!”贾访嘴上这么说心中却甚犹疑,眼下曹植得志,曹丕不受宠,难道父亲还真要烧这冷灶?想至此试探道:“父亲搪塞他两句也就是了,难道还真帮他?”
“你莫拿这话探我。”贾诩立刻瞧穿儿子的意图,“实话告诉你,既然答应就得当真,若自食其言岂不结怨更大?我都快入土了倒也不怕得罪他,皆是为你等考虑。”
贾访半喜半忧,喜的是若父亲能助曹丕谋得储位,日后前程不愁,忧的是曹操意属曹植,这个忙甚是难帮:“父亲有何打算?”
“还没有。”贾诩缓缓起身,“争储如争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有筹划就有变化,只能见机行事。”说话间已踱至窗边,仰望夜空。
贾访见父亲始终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甚是着急:“如今魏王意属临淄侯,这是明摆着的。恐怕此事不易办成。”
“明摆着的,我怎没看见?”贾诩仰着脑袋动也不动,“我只知这半年来魏王不曾单独召见他俩。西征时为何要带那么多无干之人,你想过没有?杨修曾暗助临淄侯,这件事已不是秘密,他不能再登临淄侯的门;还听说司马懿也遭到斥责,如今也避嫌了。丁仪当上西曹掾,表面上临淄侯一派得势,其实姓丁的已成了幕府之人,也在魏王控制之下;吴质虽有些本事,无奈远在朝歌鞭长莫及。你睁大眼仔细看看吧!无论五官将一党还是临淄侯那派,都被魏王搅了个支离破碎七零八落,谁受宠?谁又不受宠?说大王意属临淄侯,这定论下得太早了。”
“父亲所言有理……不过大王逼杀崔琰、毛玠总是事实吧?还不因为他们死保五官将?”
“庸人之见。”贾诩轻蔑地一笑,“不错,大王对他们确实太无情了。比干之殪(yì),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不过若认为处置他俩仅因为他们死保五官将,那就把大王看得太小了!”
“太小了?”贾访思来想去不得要领。
“儿啊,我问你个问题。你说官渡之战究竟谁胜了?”
贾访觉得这问题太荒谬,甚至怀疑父亲脑子迷糊了,不禁蹙眉:“这还用问,当然是魏王赢了。”
“哦?”贾诩双眼空洞,仿佛沉寂在悠远的冥想中,好半天才喃喃道,“战场上或许是赢了,但治国为政嘛……如果有人坚信以一己之力就能改变乾坤,那也太小看这世道了。”
贾访用心揣摩父亲的话,却仍觉半明半昧,待要开口问明,又听父亲再次发问:“孩儿,你知道执掌天下之人最痛心的是什么吗?”
“亡国?”
贾诩冷笑道:“自作孽自遭殃,报应不爽谈何痛心!”
“遭逢祸乱?”
“天命所定,尽力而为,也谈不到痛心。”
“子嗣中无良才可托?”
“双眼一闭皆归尘土,太史之笔各书功过,谁的账归谁。”
贾访实在猜不到:“请父亲指教。”
贾诩扭过头来,双眉抖动面露苦楚,一副悲天悯人之态:“执掌天下之人最痛心的是……自己摸索并遵行一生的治国之道到暮年却不得不亲手将它毁灭!”
贾访从来未见过父亲这副表情,不禁愕然。
但贾诩的这丝怜悯仅一闪而过,渐渐又恢复了那副无动于衷的麻木表情,继续仰望天空:“风云难测,好像要变天了……”
窥透迷雾
当曹操从听政殿回转后宫之时不禁长出一口气——这真是充满虚伪的一个夜晚!
其实对右贤王去卑曹操没多大兴趣,他盼望的是匈奴单于早日到邺城,他已秘密安排一个计划,等呼厨泉到来就以款待为名将其扣留,只要把单于牢牢攥在手心,匈奴就构不成威胁,到时候再随便扶持几个率众王统辖各部,促使他们自己勾心斗角,更顾不上与汉人为仇作对了,北部的边患又少一个。因而曹操这几日虽身体不佳,但还是装出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招待去卑,装得亲亲热热拉张鲁来饮酒作陪……
一切都很顺利,而且出乎意料地顺利,去卑答应遣使者催呼厨泉上路,而张鲁也在回家后“羽化”了。张盛给他送来了张鲁最后一道教旨,这位天师果真识时务,天师道全心归附魏国,大可将他们迁离汉中,从此也省了不少麻烦。但张郃孤军深入与张飞战于瓦口隘,因敌众我寡打得颇为艰难,巴郡很可能要失守,这样汉中就当真似和洽所料成为单纯的守势了。
曹操清楚地感觉,要想解决汉中的问题必须再来一次西征,不把刘备赶出蜀地,他永远都不会死心;当然还有孙权,合肥之战虽然打赢了,但还要再给他一次教训,叫他老老实实龟缩在江东,等待末日降临。可是……曹操竟对战争感觉有些抵触了,他现在身体比在汉中之时好了一些,但也差强人意,李珰之信誓旦旦能治好,却始终不见起色,难道他以后就只能这样忍受左臂、左腿的麻木?是啊,六十多了还能指望痊愈?当然,目前最糟糕的是天气……
想至此,曹操叫住在前掌灯的严峻,将左手搭在这孩子肩膀上,拿他当了拐杖,既而抬头仰望——天上黑黢黢一片,没有月亮,也没有星辰,什么都望不见,仿佛一块黑幕压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还不下雨,这一年已过了将近一半,一滴雨都没有,为什么呢?曹操从不信天命,但此时此刻不由得他不怀疑,难道大汉王朝冥冥之中真有神明保佑,他要变成第二个身败名裂的王莽?
想到这儿曹操又觉可笑。真是胡想乱猜,王莽就注定是身败名裂的?此人未尝不励精图治,未尝不德才兼备,直到功败垂成退守渐台身边死士一个变节的都没有,也是个英雄啊!以前曹操从未把王莽放在眼里,他要效仿的是文武双全、无可挑剔的光武帝,甚至要比刘秀更出色,但如今他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却是刘秀的敌人王莽。
王莽仰慕周朝,想把他的新王朝打造得万年永固,一切的官职、政令完全附会周礼,甚至一心想恢复井田制,最后的结果呢?说好听的叫曲高和寡,说难听的叫不识时务,这些异想天开的梦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而曹操自己呢?
他曾想打破东汉以来逐步壮大的士族门阀,甚至创立比那些儒生更坦诚的教化,这些符合实际吗?梦想终归是梦想,当他走上王位的时候,终于发现这场梦似乎该醒了,他永远不可能跳出世道的怪圈。现实就是如此,尚且不能统一天下,又何谈更高远的东西?没办法,他不想做第二个王莽,空抱着幻想让魏国、让他的儿孙走向毁灭。还能怎么办呢?他只能接受这无奈的现实,甚至只能亲手毁灭自己含辛茹苦二十多年所信奉的理念……
而即便是接受现实都那么难,曹操是一个大臣,他要逾越礼教走上天子之位,与此同时他还要利用礼教打造新的王朝,矛盾不矛盾?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
曹操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可悲,把一件治国利器扔进了故纸堆,后来发现有用,又把它捡回来,修了修补了补,还是不免破绽百出。有时他甚至质问自己为什么当初要反对世家大族?是出于理想,还是仅仅因为他出身于一个“异类”家族,对那些以前轻视自己的人进行报复呢?
“大王。”严峻打断他的思绪,“天不早了……”
“哼!”曹操苦笑着在他小脸上捏了一把,“你催孤早早睡下,然后你好跟宫里那帮小宫女一处戏耍是不是?”
严峻愕然:“您怎、怎么什么都知道?”
“哼!因为这是孤的国家、孤的宫殿,知道是应该的,不知道是因为不想知道……走吧!”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