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205部分

晚唐-第20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寻抢到阵前,一把捧过封彰的尸首,一眼已经认出那人正是叔父。虽然烧的有些变形,可他还是认出来了。见到这个结果,封寻心灰意冷。处于四面包围之中,更是逃无可逃。最后一把将剑扔在地上,无奈投降。
一名传令兵飞速策马赶到:“黑熊营林威十将急报,都里镇正在突围逃跑。他们留下了三千死士殿后,其余万人已经登上了船,正在逃离。”
刘守谦今夜这一仗指挥骑兵打的漂亮,此时声音出不免大了几分,“都里镇怎么还有死士,这也太奇怪了。”
“有何好奇怪的,不要忘记了,都里镇可是一群商人的联合体,他们有的是钱。死士要么为了理想信念而忠诚,要么就是为了金钱而效命。天下间比都里镇更有钱且舍得花钱的可不多,有几千死士也算正常。不过,都里镇那边暂时不去管他,这回咱们要钩的可不是他。”
大谢砦和都里镇,李璟很明白自己要对付的是哪一个。
都里镇是辽东最大的势力,整个都里镇就超过了二十万常住民,加上这个自由贸易港口常年大量的流动商人,再加上他们周边所掌握的地盘上的人口,这个商人联合掌握的势力人口达到五十万之巨。纵观天下,除了长安、洛阳、益州、扬州这样的大城,边疆之地,也唯有广州有如此多的人口。
这样的势力最强的还不是他们手中的几万兵马,而是背后这些主掌的中土高门豪族。李璟知道,自己现在是还不足以对付都里镇的。现在他最关健的是要抓住封彰的这次狂妄,把大谢砦彻底的吞并,实际掌控大谢砦。
封彰已死,封寻已降,大谢兵一万余人虽然战死者并不多,可现在全都溃散奔逃,剩下的也不过是等一个个清剿抓捕而已了。现在大谢砦最是空虚之时,而岛上先前升起的烽火登州城肯定也早已经看到了。
李璟必须先行一步,否则如果让宋温或者是王进的兵马先上了大谢砦,那这块肉可就成了别人的口中餐了。
“先不要管都里镇,他们自有人对付。咱们现在必须立即抢战大谢砦,让梅根率镇海营立即攻打大谢岛,速度要快。”
顿了顿,李璟看了一眼地上颓然坐着的封寻,道:“把封寻和封彰的尸体带上,如果大谢砦守兵抵抗,就把他们推上前去。”
传令兵带着封寻和封彰的尸体迅速赶去码头,向梅根传达军令。梅根此时正在兴高彩烈的计算着刚刚的收获,烧饼岛一反夺回业,梅根立即就带着原本飘荡在海上的镇海舰队杀回,一举击溃了大谢砦的舰队。这支舰队上不过是几千船员,士兵全都上了岛,原本他们还以为烧饼岛和北山码头都在他们的占领之下,他们停靠在之间是最安全的,却不料,转眼间,这烧饼岛和北山码头就已经被夺回,他们一下子反而处于两面包夹之中。随着镇海舰队的杀到,他们彻底的无处可逃,稍做抵抗,损失了十几条船后,就全部降帆投降了。
得到了李璟的命令,梅根二话不说,立即下令舰队登陆大谢岛。
片刻之后,快艇返回北山码头,向李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封彰的尸体威慑,又有封寻的主动劝降,留守的两千老弱守军没做半点抵抗就彻底的投降了。
李璟得信后大信,立即大声下令,让铁壁营和一千骑兵迅速坐船赶往大谢砦城。
“立即控制大谢岛,特别是控制大谢砦城,另外南北二岛的码头仓库等都要立即占领。”
刚一登上大谢岛,李璟立即迅速的下达命令。在梅根和茱丽的带领下,李璟一行人顺利的进入了那座坚固的大谢砦城之中。此时镇海营的一千兄弟,还有临时征召回来的两千老镇东海海贼们正拿着武器四处巡逻警戒,城中本来都是军营和将士家眷居住以及仓库等,此刻也让镇海营十分轻松的先行控制了城堡。
城堡外的码头区的那一片商业区和居民区,眼下则由后续赶到的沙门镇兵控制。所有的商铺和民居被宣示关门闭户,禁闭家中,不得擅自出门,更不得交接串连。
走进封彰的兵马使府,里面一切都还是显得十分的安静,似乎才被李璟等人的脚步声惊醒。一些府中的家丁和侍女奴仆们都已经被镇海营的士兵赶到了一起,跪在地上迎接着胜利者的到来。
李璟扫视了一遍封彰的议事大堂,径直坐上了封彰的那个首座。轻轻的拍打着金丝楠木座椅的扶手,李璟不由的满怀笑意。成功了,比他预期中的还要早一些,他就已经控制了大谢砦。
林威和刘守谦还有王重等几员一起跟随前来的大将也不由的在四处张望,林威有些恍若梦中般的感觉。
“将军,我们夺下大谢砦了!”
“哈哈,大谢砦是我们的了!”刘守谦也大笑道。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一名斥候大声报道:“禀报将军,大谢砦登州方向海上,发现一支舰队正在驶来!”
李璟沉声问道:“可看清打的什么旗号?”
“打是的团结兵的旗号,不过船只却是登州水师的战船!”斥候道。
李璟轻声一笑,“终于来了么,可惜你们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大谢砦已经被我李璟给占了,我吞下去的东西,可不会给你们再吐出来。”
“来人,兵马集结,码头列阵迎接,也向登州的诸公展示一下我们沙门镇的军威!”李璟大声道。

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没有再吐出来的

大谢岛南岛之上,到处是一片欢欣沸腾。
李璟下令,每都宰猪一头,赏羊两只,另赐美酒每人两斤,赏犒三军。民壮和那些参战的战俘营以及劳工营的人,也都获得酒肉赏赐。
天已黎明,岛上到处都是庆祝的沙门镇军。众将士兴高彩烈,尽享胜利的喜悦。
此战以少对多,是为上阵。以少击多,而取得大胜,彻底击败大谢砦一万余兵马,并攻占大谢砦城,更为上获。
上阵,全军皆赏,每人则钱五贯。上阵上获,赏上加赏,每人加赐五贯。这还只是集体军功,士兵们的斩将、夺旗、首级功另算。斩一首级,为一转军功,两个为二转,四个为三转,八个为四转,十六个为五转。相应的,一转赏钱五贯,二转就是十贯,如果在一场战斗中能获三转军功,那就是二十贯,四转四十贯,五转杀敌十六个以及上,能一次获得八十贯的巨额赏钱。
除了赏钱,获得三转以上的战功,都能得到晋升一级的机会。
相比于杀敌军功,俘虏则相应的减少了许多赏钱和军功,俘虏一个只有一贯赏钱,俘虏五个敌人才有一转军功。要想靠俘虏来获得五转军功,一次至少得俘虏八十人。
这一战,沙门镇军击杀了大谢砦兵共一千七百多人,光首级赏钱就发出了八千多贯。加上上阵上获的全军赏赐,更高达十万余贯。如此高昂的赏赐,让张宏是一脸的肉疼,连监军张承业都觉得这赏赐开的太高。虽然朝廷历来的赏赐和这个数额也是差不多,但实际上朝廷的禁军和各藩镇的兵马赏赐,都早大为缩水。士兵们根本不可能拿到全额的赏赐,再经过下面军官的层层克扣,最后的赏额一般都只有沙门镇军现在的一成到两成左右。
“将军其实只须赏赐现在的一半左右,将士们都已经感恩不尽了。如此能节省一半的赏钱,像这样的一场大战,至少能省下十万贯以上的赏钱。”张承业也在也处处为李璟着想,敌军来袭时,他大感不妙,曾自告奋勇要去登州搬救兵。王重说他这是想要临阵逃跑,但李璟却相信张承业不是一个会逃跑的人。最后李璟劝说,才让张承业相信沙门镇能够对付的了来敌而留下。
对于赏赐一事,李璟向来有自己的看法。当兵打仗,那是最危险的。特别是眼下世道动荡,乱世来临,这些兵就更是不好当了。既要兵将拼命,又不肯粮饷赏赐,这样的做法迟早要出事的。晚唐特别是唐末之后,动不动就是闹饷兵变,最关健的原因就是当兵的待遇太差,生活保障不了。
唐德宗时的长安泾源兵变,就是如此。建中四年十月,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成为唐朝继玄宗、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
士兵们连皇帝的反都在造,几千人马就敢在长安城兵变,逼的皇帝出逃。
这样的事情并不止有一件,而是在晚唐及唐末反复上演。李璟现在统兵,是绝不愿意自己的兵也成为这样的一群兵痞的。要想改变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给军人荣誉感,以及实实在在的丰厚粮饷和赏赐。
虽然和养廉银无法完全避免官员贪污一样,但是却能极好的降低贪污的概率。就如同宋代官员待遇极好,有各种职田、公廨田,还有各种收入,因此宋代的官员比起待遇最差的明代官员,廉洁方面就要强上许多。李璟没指望过用钱就能把一支军队完全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那样,但至少能防止那些闹饷,要赏钱兵变的情况。
每战,缴获的百分之三十拿出来做为赏赐,这已经是李璟早就定好的标准。按每次不同的战果以及首级军功发赏,如果缴获百分之三十不足供给,李璟自己便得拿库中钱粮出来补给。如果赏赐的不到百分之三十,那剩余的就会存入库中,以备下次使用。
这一战,张宏粗略统计,拿出来赏赐的钱至少得十万。不过这一次沙门镇俘虏了上万大谢兵,并且夺取了封彰最后所有的七十余条船,并上次未能攻下的南岛及大谢砦城,这个收获全清点出来,李璟相信以封彰多年的经营,所有的物资钱粮等加起来至少五六十万贯,甚至高达百万贯。发十万赏赐,完全在那百分之三十以内。
在大谢砦城原来封彰的兵马使府中,李璟摆开了庆功宴席。
沙门镇除了少数值守的军官外,九成以上的都级以上军官都到齐了,济济一堂。美味佳肴,山珍海味,肉山酒海,敞开供应。厅中热闹喧天,将领们高声欢笑,好不热闹。
李璟的心情极为畅快,自决定来到沙门镇的那天,他就想过要夺下大谢砦做为自己的地盘。乱世之中,来不得虚假客气。更何况,自从他成为了崔芸卿的门生,他就早已经与封家成了敌对关系。这个关系是无法化解的,除非他弃崔家而改投封家。不过当初他就否决了崔彦卿的拉拢,后面更不可能再改弦更张。
不是他死就是封彰亡,这是他来时就已经注定了的结局。
现在,封彰死了,大谢砦破了,他坐上了府中的上首之位。
这一仗打的痛苦,打的漂亮。封彰和裴宥联手,近三万人马来袭。李璟却凭借着八千并非训练足够的兵马,以及数千民壮战俘等组织起来,反而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一举把封彰给个老贼给网进了罗网之中。
斩杀大谢兵和都里镇兵近三千人,俘虏一万余人,而沙门镇方面阵亡者重伤不到三百,其中还有半数以上战死重伤者是民壮和战俘营以及劳工营的。如此战果,足以让李璟自傲。
李璟左首最尊贵的上首席位坐着的是宋希,这位李璟的前任上司。在登州团结营时,宋希是牟平营的十将,那时李璟还只是一个队头。李璟决定接下沙门镇镇将之位,回到清宁乡时,宋希也是随后上任,在李母的大寿时,他还前去拜寿,并与李璟一起反击过来来袭的盗匪。
李璟到沙门镇之后,宋温升任登州刺史,宋希这个宋威的族人兼麾下大将也自然补了宋温的缺,担任了登州营三千团结兵的都虞侯,成为登州团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