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367部分

晚唐-第367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从谠提着宝剑亲自赶到阵前第一线,看着不断接近的沙陀人,也不由的怒发冲冠,气的浑身颤抖。但他是一名统帅,他很清楚,在这样的时候,他所能做的选择是什么。
老相国眼泪纵横,发出悲愤嘶吼的声音:“听我帅令,任何接近营寨百步者,杀无赦!”
“放箭!”于琄此时也是一脸的愤怒,但他们别无选择。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他亡,慈不掌兵!
忠武节帅崔安潜将宝剑插入地上,亲自从一名士兵手中拿起一张弓,搭起箭第一个射了出去。一箭射出,直接将一个已经被驱赶到了濠边的汉人男子射杀当场。
崔安潜射出了第一箭,又有郑从谠和于琄两位正副招讨使的军令,士兵们此时也只能开弓射箭。第二箭,第三箭,然后是无数的箭雨落下。
箭如雨下!
看着自己的百姓同胞在自己的箭下死亡,不但几位大帅落下了泪,就是那些心肠最硬的都虞侯虞侯们也都是哽咽了。
士兵们一面开弓放箭,一面大声的咒骂着沙陀人,无边的怒火,让大营将士们士气高昂。
只是沙陀人毫不犹豫,依然继续驱赶着唐人俘虏扛着沙袋木排往前冲。前仆后继,死了一批又赶上一批。营前的那道濠沟虽深,可沙陀人最后还是用上万的唐人俘虏尸体,最后填平了这道濠沟,并成功的逼近到了栅前。
踩踏着唐人尸体塔建起来的坦途,沙陀兵此时也完全爆发了凶性,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注定了要被抛弃的命运,只是被李友金和李克用蛊惑,说是要今晚杀出重围。
冲在最前面的,是多达三千人的精锐步兵,这三千兵,一直守卫在金城,虽然少上战场,可他们的精锐依然不可小觑。这些士兵披着牛皮甲,提着横刀大盾,甚至是狼牙棒、钉锤、铁棒,呼拉拉的就涌了上来。
在他们稍后一些,是多达一万人的新兵,这些兵都是刘氏在朔州境内招募的,全是代北胡族。代北的胡族天生勇悍,不需要太太训练,就是一个合格的好兵。眼下这些人连铠甲都没有,穿着皮袍,拿着简陋的长枪甚至是猎叉,弓箭就一窝蜂似的拥了上来。
最后的,是二千精锐步卒,这些都是沙陀的老兵。李友金并不愿意拼掉这些兵,不到万不得已,这些兵并不会拿上去拼掉。他打算只要掩护李克用一走,他就立即带着他们投降,以后,这些还是他的根本。
战斗一开始前,李克用和李友金已经向他们承诺,如果今天突破唐军包围,那么人人都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赏赐。第一个突入唐营的勇士,将立即得到一万贯赏赐,并且升任为铁林军副军使。而每一个斩下的唐军首级,都能换上十贯奖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这个高的吓人的赏格之下,所有的沙陀兵都成了勇士。
临战前,李克用把随军带着的所有的酒全都拿了出来,赏赐给这一万五千步兵。
酒壮怂人胆,在金钱官职还有酒精的刺激之下,一万五千沙陀步兵发狂一般的冲了上来!

第436章 高奏凯歌

(感谢党寒兄的月票支持,谢谢!)
沙陀步兵狂吼鬼叫,拍打着胸脯,吐着酒气,眼睛赤红,毫无畏惧的冲向了唐军中营。
负责指挥此次作战的李友金根本就没有排什么阵形,也没有什么兵法试图,他的指挥只有一句话,全部冲上去。这一战是不求胜利的一战,这一战,目的只为声势,一开始就要把所有的兵力压上去,依靠一鼓作气,给唐军造成压力,让他们把两翼的骑兵调过来,然后李克用的骑兵才能从侧翼突围。
这是真正的壮士断腕,弃子保车的战斗。
如此多的兵马,拥挤在大营的前面,他们比肩接踵,你推我挤,互相挨挤着,密密麻麻。李友金现在只期待凭借着这股声势,利用这些士兵在高昂的赏格和酒精的刺激之下,直接把唐营淹没。尽管其实唐军阵营的前面,已经布满了沙陀步兵。但是李友金却并没有停止调兵,他在增兵,不,是大堆兵。
前军三千人已经上去了,中军一万人也上去了一半,他依然没有停止,准备将剩下中军五千步兵也全派上去。他亲自率着两千最精锐的步兵,在后面推着前面的部队。
营前如此不要命的攻击之法,让守军又喜又忧。喜的是对方这样的打法,他们站在营栅之后开弓都不用瞄准了,直接仰射,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可让他们担忧的是,沙陀人就跟疯了一样的冲上来,说不好营栅防线真的会被他们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给冲破。
郑从谠亲自坐镇在最前线,沉着脸观察着沙陀人这种疯狂而又反常的攻击方式。
沙陀人要突围,这是肯定的。但这种突围的方法简直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他在寻找着沙陀人的骑兵。可是看了半天,沙陀人的步兵几乎全部上来了,骑兵依然不见踪影。
“沙陀人似乎准备弃卒保车,用步兵掩护骑兵突围。”于琄提着剑走到郑从谠的面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崔安潜也赶了过来,“是否调骑兵直接突击沙陀人的大营,直接先把沙陀骑兵干掉?”
这个提议相当的大胆和冒险,沙陀人的步兵眼下全部杀了过来,他们完全不管后面了。这个时候,几乎都已经能肯定,沙陀人一定是想要用步兵来掩护骑兵突围的。这个时候如果直接把一万五千骑兵从两翼调过来,直接绕过沙陀步兵,直包夹沙陀骑兵,这是一个很有可能成功的战术。毕竟,沙陀骑兵虽强,可他们只有五千骑,是唐军骑兵的三分之一。
不过郑从谠不得不考虑更多,首先一点,眼下沙陀步兵打的这么凶,如果把骑兵调去打沙陀大营,自己营中的一万五步兵对否挡的住相同数量的沙陀步兵?
再有一个,万一这是一个沙陀人的陷阱,他们的骑兵正等着唐军骑兵杀过去呢?
沙陀人的骑兵太厉害了,特别是李克用带领的沙陀骑兵。
可以说,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沙陀人最后战败已成定局。经历上次善阳城的一次惊心动魄,差点兵败身死的经历之后,现在郑从谠已经更加的稳重起来。
如果唐军骑兵和上次在善阳一样派骑兵杀去沙陀兵大营,结果李克用却带着沙陀骑兵直接杀到大营来,那他们肯定是挡不住的。如果让李克用跑了,这个失败郑从谠也是扛不住的。
想来想去,他最后还是决定稳打,“敌情不明,先应付沙陀步兵,至于沙陀骑兵,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再动!”
崔安潜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自己的计划还是有些冒险的,当下不再说话。
唐军的阵前,一排又一排的弓箭手轮番不断的密集射击,几千把强弓不停的“吱”拉成满月,“擞”的一下射出,箭象那连续的暴雨一样倾泻到沙陀的头顶。
在那条被汉人奴隶尸体填平的濠沟之上,无数的沙陀兵中箭倒地。尸体慢慢垒成了一座堆在营栅前的一座长堤,可是沙陀人没有畏惧,他们依然在冲锋。
唐军的利箭倾泄到沙陀人头顶,沙陀人一边冲锋,同样一边不停的向唐军阵前放箭。沙陀人射箭的本事甚至比唐军更强,箭来箭往。
营栅前的唐军虽然顶着盾阵,可那密集的仰射箭支,却是最能阻挡的。成排成排的唐军倒下!
前军的三千精锐步兵,在开战一个时辰之后,就已经几乎损失殆尽,但李友金却没有让他们退下来的意思。他们此时就是想退,也退不下来了。后面无数的沙陀人在冲上来,不少的前军沙陀兵只是受了伤,可是最后被后面的士兵冲倒,最后被踩踏而死。
沙陀人在营栅前的尸体都已经堆起了第二堵长堤了,可沙陀人的凶悍进攻仍然在继续。在李友金所率二千精兵的督战之下,中军的一万步兵源源不断的突进,这些沙陀人就如同争相前来送死一样。
不过李友金的战术也成功了,前军死光之后,中军的沙陀兵终于顺着这无数尸骨踏成的路冲破了一处营栅。
“杀啊!”沙陀军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在兴奋万分,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马上就能突破重围。
双方此时已经放下了弓箭,终于开始了长枪横刀的近身混战。
后面的沙陀人见前面打开了缺口,都狂呼着不断涌来,唐军大营的营栅就如同是一个决口的堤坝,开始只是一个小口子,可奔腾的沙陀兵如洪峰过境一般,一下子就将缺口扩大了。越来越多的沙陀人终于冲进了大营,营中的许多弓箭手不得不拿起长矛横刀近战。
崔安潜带着只剩下了三千人的忠武八都杀了上来,他们成功的遏制住了沙陀人的冲势。但仅仅只是一波,随后沙陀人的冲击势头更大,三千忠武军很快就被这股浪潮淹没,不得不连连后退。
很快,唐军大营继濠沟失守后,最重要的一道营栅防线也全面失守。
“大帅,得调骑兵过来了,不然,大营顶不住多久就要崩溃了!”义成军节度使李种差不多已经成了一个光杆大帅,手下的兵几乎都拼光了。
李涿的河阳军也同样损失惨重,诸葛爽一边退一边骂骂咧咧的道:“这群鸟沙陀人,都他娘的吃了春、药了,竟然这么猛!”李罕之的一颗光头在营中份外显眼,此时也是被戳子一枪,一边捂着伤口,一边叹道。“他娘的这些沙陀狼崽子,对面的李璟兵更少,他娘的怎么不信北打,偏偏每次都找我们的晦气。”
一提起李璟,诸葛爽就有些不爽,这让他想起他被李璟只用了一匹战马,就换掉了两个百人敌的猛将。要是有这两人在,现在怎么也不会被沙陀人打的这么狼狈吧。
郑从谠此时也看到了大营被沙陀人冲破,这些沙陀人今天真是见了鬼了,疯狂不要命都不足以形容了。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稳定局势。
不过他最担心的还是沙陀人骑兵,两翼骑兵过来,沙陀骑兵有可能趁机突围。但不掉骑兵来,若是沙陀骑兵直接冲着大营来,那么大营会立即崩溃。
沙陀人看来真是狠了心要抛弃这一万五千步兵了,这招太狠了,简直就是无法破解。
他想起李璟的一万五千大军,可惜还在河对岸,根本无法立即来援。
真是要命,郑从谠目光再次打量了几遍大营,最后无奈的道:“传令左翼拓跋与赫连二部七千骑兵来援,令右翼三部落八千骑兵继续待命!”到了此事,郑从谠越发的感觉到了沙陀骑兵仿佛就在旁边窥探,这个时候,他不得不留下一支机动预备力量来应对沙陀骑兵。
拓跋思恭和赫连铎还有振武军一共七千骑兵迅速驰援大营,加入战斗之中。
有了七千骑兵的增援,唐军的局势开始变好。正当诸将都松了一口气时,突然在左翼方向一阵剧烈的震动响起,如雷的铁蹄之声响起,沙陀骑兵出动了,他们直接就奔着眼下正好空出来的左翼杀过去了。
郑从谠脸色一变,沙陀人要逃了。
“立即传令右翼三部落骑兵出击,一定要拦下沙陀骑兵!”
三部落八千骑兵出动,等他们杀过来时,却发现五千沙陀骑兵已经一路急驰向南,居然毫不恋战。三部落骑兵追击了半夜,直到天明,也没能拦截到沙陀骑兵。
天明时,镇国军在紫河上搭起了两座浮桥,赶到了依然还在战斗的大营。
一万五千镇国军杀到,加上三部落八千骑兵无功而返,整个大营唐军汇聚四万多人马,血战一夜的李友金见状,十分直接的向唐军提出投降。
战场上,八镇节度使齐聚,郑从谠身为招讨使站立在正中,招讨副使于琄、李璟分别站在左右。另外还有几位监军使出都参加了受降仪式。
李友金脱光了身上的铠甲衣服,只穿了条犊鼻裤,身上用绳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