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509部分

晚唐-第509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李璟先前确实对高句丽人很优待,这让他们甚至有些对李璟和镇国军轻视,可是现在,他们终于明白过来,他们的姓命完全掌握在李璟的手中。
如果敢怠慢消极,那结果,便是死路一条。没有人怀疑李璟不会再来一场十一抽杀,连高昭康都得抽签,连高兵这样的大将抽到死签都被打死了,谁能不心惊胆战。
先前还怠慢自大的高句丽将士,现在人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了下来。
当天,李璟没有再让朝鲜军进攻建安城,而是让他们休整,并赐下了酒肉压惊。
天黑之后,李璟直接调神捷、银枪、金甲三军猛的进攻建安城。这一次,李璟将特种营也派了上去。
三军围住三面城墙猛打,一个营的特种部队去绕到了另一面的悬崖下,利用他们的高超身手和诸多工具,悄然的潜上了建安城的后山。然后在另一面靠城的峭壁上,放绳索从数十丈高的峭壁上攀下,潜入了城中。
契丹人从来没有想到,后面那堵几十丈高,给城墙更加险要的峭壁,居然反而成了唐军最佳的突破点。
最强的,反而成了最弱的。
正因为那处峭壁险要,因此契丹人甚至根本没有在这边驻派兵力。
谁也想不到,居然还真有人能从天上来,从这里进入了建安城中。
一个营的特战兵并不多,但对于此时只有一千兵马,还在先前两战兵死伤不少的契丹守军来说,就已经是一支无法抵挡的兵马了。
突然从背后杀到的特战兵强弓硬弩的箭刃风暴扫过,契丹守军被唐军在后腰上猛砍了一剑。
他们匆促应战,甚至根本搞不清这些唐军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契丹人只有一个想法,其它的两座城门,一定有一座被唐军攻破了,甚至是其它两座都被攻破了。
夜里看不清具体的情况,他们只看到无数的唐军自背后杀来,势不可挡。
城门守军后面的那些运送箭支石头木头的民壮,根本就是手无寸铁,被特战兵一冲,直接就溃败四下乱逃了。
坚持了不到小半个时辰,特战营已经把西面的一座城门给夺取打开。城门一开,城头上升起数堆火头,山下的林武、曾元裕等人大喜,率军呼喊着冲入建安城中。
仗打到了此时,已经没有了半点悬疑。
到天亮时,各军已经将建安城彻底的控制,城中的契丹兵都被肃清,那些百姓也被集中看押起来。虽然有契丹人试图放火烧城,不过被发现及时,扑灭了火头。整个周长十余里的辽东湾重镇建安城,彻底的落入了李璟的手中。
李璟进入建安城,看着这座庞大的山城,也不由的满心欢喜。
说实在的,在进攻之前,他自己都没有想过,特战营能这么顺利的进入城中。虽然特战营能够跨越那峭壁悬崖的障碍,但如果契丹人在那面峭壁下派驻一支兵马,那么特战营根本不可能成功。甚至不需要有很多兵,只要有个百十来人,就能防止特战营的潜入了。
没有特战营潜入城中,从后面攻击守城兵马,哪怕建安城中空虚,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拿下此城,因此,一进入城中,李璟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人立即在后面的那道峭壁顶上,建立了几座堡垒,驻兵一百其中。利用绳梯上下崖顶。自己是从这里打下的建安城,李璟可不希望再有人也用这法子攻下他的建安。
终于拿下了建安,李璟是长舒了一口气。占据了这镇大城,李璟便算是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现在,他已经从辽东半岛一路北上,拥有了窥探辽东湾的实力。
只用了两天就拿下建安,主要还是先前耶律达赤和耶律达剌把主力尽皆带着南下,而后又全军覆没的结果。建安城中兵力空虚,而且又没有大将镇守,失陷只是时间问题。不过镇国军能两天夺下,依然显示了镇国军的强大攻坚能力。
“曾元裕、林武二将听令!”李璟进城之后,只巡视了一遍,便立即召来林武和曾元裕二将。
“末将在!”
“本帅令你二人,各领本部即刻前往大石桥与赵将军汇合,趁契丹辽河西面援兵未到之前,争取最快的时间内拿下安市州!”
“喏!”二将领命,匆匆离去,各自召集本部兵马。
午后,林武率银枪效节军,曾元裕率神捷军用过午后之后,开始向北继续前进,直奔大石桥而去。李璟站在城门楼上目望着两军离去,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604章 战略性防御

(感谢三百二十四桥、killpig、梦梦梦梦梦梦,谢谢你们的支持!求月票,求赞!)
转眼,已经进入了十一月。
自十月中旬建安下了第一场雪之后,辽东的雪就开始频频降临,到十月底,连半岛最南端的都里镇也开始下了第一场雪。天气越发的阴冷起来,即便是不下雪的天,艳阳高照,可也挡不住寒风不断钻入衣服中的那股子凉意。
晴天霜降,雨雪冰冻,进入十一月后,冰河就开始陆续的结起薄兵。
天气如此严寒,镇国军便也暂时停止了攻势,进入了稳定期。
这几个月来,镇国军的攻势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七月渡海北伐,四个月的时间,镇国军就先后拿下了积利州、建安州和安市州三个州,夺取了数十座山城,歼灭契丹兵约八千、家丁近两万。俘虏契丹人五万余口,并纳降高句丽人近十万,三州缴获的牲畜更是多达十余万牛羊马匹。
镇国军夺取了辽南端卑沙城与辽河中游重镇辽东城之间的重要城池建安,并于随后攻占了安市城,将高句丽千里长城最南端的安市南端数座城池给掌控在了手中。镇国军顺势占据了辽河入海口东岸的土地,水军一个舰队在此修建了山城,控制了辽河湾辽河入海口。
夺取了安市州之后,镇国军依靠辽河与高句丽长城的防御,已经将辽西的契丹人挡在了辽河西岸。现在镇国军前锋,已经直逼辽东重镇辽东城。
不过李璟在安市州前线千山古城、摩云山城、城子山山城、小窖沟山城、山城子山城各驻重兵,又在安市城设立了前军总管,由林武任总管,赵犨任副总管。在前线,调飞熊、银枪效节两军一万人驻守。
李璟转攻为守,进入防御期,并不只是因为辽东的严寒。
让他调整战略布局,来自于骁骑司新获得的情报。早在八月时,李璟就已经攻下了安市州,随后的九月便一直在肃清境内的契丹和高句丽人势力。并且在紧急运送粮草和辎重到前线,积聚力量,准备向辽东发动一波猛攻。
不过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骁骑司却发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高句丽人已经整合起了,再次复国了。而这新的高句丽王就是辽城州的都督高德贵。这并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渤海国居然同意了高句丽人的自立,甚至与契丹迭剌部一起,与高句丽人结成了三方联盟,要一起将镇国军赶回辽东。
等到十月开始,高句丽的兵马开始不断的集结,分成了两路,一路集中于辽东城附近,准备坚决防守李璟的进攻。同时,又有一路集结于半岛的东南部,其意不用说也是准备攻击建安城,准备截断李璟的南北两端。
而渤海国也已经由王子大玮瑎领兵五万,自渤海国西南端的鸭绿府出兵,顺着鸭绿江直抵泊钓城,准备沿半岛东面沿海直逼建安,甚至是进攻卑沙,断镇国军的归路。
同时,契丹迭剌部甚至也已经开始主动与痕德可汗妥协,一边开始向辽西调派兵马,向辽河下游逼近。
三个原本是敌非友的势力,如今却因为李璟的威胁而联起了手,李璟意外之余,也感觉到压力大增。而且随着渤海、契丹、高句丽三国兵马的逼近,李璟刚刚占领的三州之地,特别是建安与安市二州,虽然李璟竭力控制,但毕竟占领时间太短。各地开始频频出现搔动,不但有人逃跑,还有人攻击驻军。
虽然镇国军都打压了下去,但李璟很清楚,这个时候光打压是压不住的。
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北伐将士和民夫们,也有许多人渐不适应这种寒冷,军中爆了几次时症流感,幸好北伐军中有专门的医疗营,医药也都储备丰富,忙碌了几次总算是都治好了,没有爆发更大的疫情。
不过四个月的时间,就打下了三州数十山城,另外又新得契丹、高句丽等近二十万新附人口,高兴过后,各种麻烦事接连不断,纷至而来。首先的还是粮草,镇国军自己北伐的军民就有近二十万人。加上那些牲畜,消耗极大,虽然说大部份可以从辽南直接运来,但从辽南到安市,这条道路还是没能修好。而此时,各条河水都已经开始枯浅,水运已经不通。全仗着路动,不但输送艰难,而且消耗增加。
关健的还是这新收二十万民,各县府库都没有什么存粮,现在还需要李璟拔粮出来。
李璟现在真有一些焦头烂额的感觉,打仗打的很顺,可这后勤等事务处理,却跟不上镇国军的速度。他又不能如契丹人一样,契丹人打仗从来不带粮草,他们有专门打草谷的家丁,每到一地,就有打草谷家丁去抢掠粮草。而且契丹人也不用管占领地的百姓生活,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最大的麻烦还是三国的联手进攻,李璟倒不太担心辽东城和辽西的高句丽和契丹人,有林武、赵犨在前面,辽东城的高句丽人不必担心。而且辽西的契丹人想要打过来,前面还有辽河和高句丽长城的阻挡,另外还有水军的沿河防守。
真正的威胁还是在半岛东南的高句丽人和正赶来的渤海军,两军气势汹汹而且人数不少。
“当务之急,某以为对辽西的契丹人和辽东城的高句丽人,可以采取守势。有林军主和赵军主所率的银枪郊节军与飞熊军一万精锐,再有险固山城,坚守足以。如果再拔一万辅军,当保北面无忧。”盖寓捋着胡须看着沙盘,指点道,“眼下已经是十一月,马上就要进入辽东的漫长凛冬。我军将士对于辽东严寒,比起渤海人和高句丽人要差上许多,因此,不如早打。对付东面的敌军,当取攻势!”
攻下建安州与安市州后,李璟将两州之地改为建州与安州两州。建州下辖建安县、双台县、盖县、营口县四县。李璟任命敬翔为建州刺史,以林武为建州防御使。
同时安市州被李璟改为海州,由盖寓担任刺史,以刘守谦任防御使,下辖海城县、大石桥县、安市县三县。
李璟听着盖寓的提议,有些犹豫,敌兵来犯,最妥当的是采取守势。不过半岛东面这块地盘确实也十分重要,如果现在不能拿下,那么渤海军和高句丽军一到,便很难拿下了。
这块地盘,也就是后世的岫岩县,属于鞍山辖下县。
岫岩县相当于辽东半岛的内陆,地理位置同样相当重要。先过辽河,在安市、大石桥、建安州一带通过山间道路,过千山山脉,再进入鸭绿江下游方向,必须经过岫岩地区。
岫岩北部与安市州、辽城州道路相连,西南方向与积利州庄河、东南方向与泊钓城也就是后世丹东地区相连,东部通过若干道路与凤凰山城连接。
这里道路四通八达,四面都有道路连接着,是整个辽东半岛内陆交通的中心地,属于战略要地。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岫岩地区的山城,要比其它地方都要密集许多。
这块地区密集的修建了二十多座山城,其中最大的则是娘娘城山城,又称后皇城。据传此城原名“后皇城”,为高句丽宰相盖苏文之妹盖苏贞所占据,因而被称为“娘娘城”。山城四周设有东、西、南、北、西南5个门,东部谷口为正门,是主要进出口,宽3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