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540部分

晚唐-第540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宝似的藏家里,不时拿来显摆显摆。”
“我们酒楼这里,听报纸的其实很多人自己也订报,只不过没空读,或者说根本就不认识字自己看不了,只得来这里听着玩。你不知道,看报听报,这都是很有体面的事情。听说,登州城外乡下的那些地主们,家家都订报纸,还一订订好几份呢。”
崔芸卿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光只平时每天能卖出好几万份报纸这个细节来看,如今的登州确实已经完全与自己当初主政的那个登州不同了。在如今天下各地武夫当国,文人被轻的风气之下,登州居然有如此文风,确实是一件让他十分欣慰的事情。
崔德成见众人把这报纸说的这么神奇,当下打开钱袋,直接取了一枚金币塞给那个小二。笑呵呵的道:“麻烦你去帮我买几份近几曰的报纸,多买几份,剩下的就算是赏你的。”
一金币就是十银币,也就是一千文钱。这在如今的登州,可算是发了一小笔财了,差不多当小二小半月工钱。小二连连点头,笑着退下去。下了楼,直奔邮局,路上紧攥着那枚金币,一边还想着,又遇上一个土豪。
在酒楼看了半天的报纸,崔芸卿和宋温等人发现,自己虽然刚到登州,但已经对镇**下十六州的情况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了。报纸和周刊杂志上,几乎什么信息都有。上到李璟在辽东备战,修路、筑城,移民等大事,小到学校招手、军队招兵,乃至各商家打的广告,房屋出租等这样的事情,报纸上都有。甚至今天的报纸上,还写了崔芸卿即将到登州赴任的事情,为此还有几篇文章写了他主政登州时的一些政绩,对他拍了不少马屁。
不过仔细再看看,一些可能会泄露镇**机密的一些事情,报纸上去又看不到半点。这让崔芸卿点了点头,这报纸能启民智,甚至有助于商业发展,不过李璟对于可能因此引发的一些不好的后果也控制的很好。报纸上虽然看似大家畅所欲言,可却又看不到唱反调的人。整个报纸的基调都是一片和谐景象。
“这报纸上怎么还登了这么多商人的吆喝?”崔德成见上面不少地方写着招工、求购、**、转让、什么开业大吉等信息,不由的觉得十分奇怪。报纸这玩意,他总觉得是比较神圣的东西,毕竟上面都是文章。可现在看到商人们把报纸当成了广场般的吆喝生意,不由的觉得十分奇怪起来。
“这是广告。”
“广告?”
小二笑着解释,“说是广而告之!不管是哪个商人,只要向报业局交纳广告费,然后经审核广告没有虚假和不良信息,便可以登报了。”
崔芸卿却是听出了一些名堂,“这广告效果好么?”
“在报上登广告效果当然很好,不过就是很贵。一般人可登不起,就算是最便宜的中缝广告,也都是按字算的。登一天,每个字五十文钱,每条广告最低收费五千文。像那整版广告,则是百贯一天。我们酒楼当初开业的时候,东家就在曰报连登了三个整版广告,花了三百贯钱呢。不过效果也相当火爆,开业当天红火无比,我们老板连喊值当呢。”
崔芸卿算了一下,一条小小的中缝广告就要五千文,一个整版就是十万钱,这一期报纸足足四大纸十六版,到处都是广告。算下来,这报纸看似不起眼,实际上赚头很大啊。
一份报纸五文钱,一天卖个六万份,才三十万钱。而一期卖的广告就不止这个数了,而这报纸成本有多少?
况且,这个生意是天天做,天天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赚,滚动起来,这个报纸的利润就十分可观了。现在,崔芸卿对于李璟为什么能把登州弄的这么繁华,又有了一份深刻的印象了。
喝过酒,看过报,崔芸卿等人结帐。
“承惠两万七千三百五十四钱,我们东家说了抹去三百五十四钱零头,只收两万七千钱。金币银币、钞票皆可,一万以上不收铜钱支付。”大堂帐房拔拉着算盘,客气的说道。
崔德成愣了一下,“你们开黑店哪,一顿饭居然要近三万钱?登州大米才五文一斤,别以为我们是外来的就好骗。”
“客官息怒,请听小老儿讲。”穿着丝绸的酒楼东家连忙过来,笑着道,“客官从外地来,可能有些误会。登州米价确实五文一斤,这都是郡王的善政。除了粮油布盐等,登州许多生活用品物价都很低。不过,酒却是高价,在镇**境内,酒属于非生活必须品,因此属于专营专卖,售价极高。而且我们酒楼属于服务行业,还得征收服务业高税。大官人共一百多人,饭菜花销不多,主要是喝的酒钱不便宜。两万七千三百五十四钱,小店童叟无欺,绝不敢欺客。官人若是不信,可立即让人把本街上巡视的工商局的人请来做个公正。”
崔芸卿听到这里,已经相信这酒楼的老板了。这么大的酒楼,谅他们也不敢乱来。当下笑了笑,让崔德成直接付了三十个金币。
“东家招待的不错,我们十分满意。这里是酒钱,剩下的算是给小二们的赏钱。”
那酒楼老板看崔芸卿一行人多势众,而且都是高头大马,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看为首之人如此客气好说话,也是松了一口气,连忙恭敬着把人送到门口。
崔芸卿刚一出酒楼,却见长街之上突然一阵马蹄声响,然后只见一支金光耀眼的甲骑缓缓而至。
街上左右的百姓看到这支队伍前来,都纷纷停下脚步,低头弯腰行礼。
“是安东郡王!”崔德成见一众骑士拱卫之中,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不由的轻呼道。
李璟骑着一匹金色的汗血宝马赶来,还隔着十余步远,已经滚鞍落马,大笑着上前,冲崔芸卿行礼:“学生迎接老师车驾来迟,还请恕罪!”
崔芸卿上下打量了李璟几遍,隔了数年不见,李璟越发的成熟了,大气了。欣慰大笑着扶起李璟,一边笑道:“知道你公务繁忙,本不想惊动你,没想到,还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耳目。”

第641章 不听调,不听宣

李璟得到老师崔芸卿到达登州时,亲自赶到凯旋门迎接其入城。
师徒重逢,不胜喜悦。李璟把自己的郡王玉辂带来,请崔芸卿一同登车返回帅府。等众人到达帅府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不过天虽黑,可登州这座不夜城却依然灯火通明。各街巷都点起了路灯,几条主要的干道更是彩灯连连,给整个城池增添了许多色彩。特别是到了帅府一带,这里更是诸多衙门和镇**的大将、文臣们聚居之地。各人府邸大门之外,都高挑着大红的灯笼,把整个街道照得灯火通明。
李璟叫来了赵江,吩咐他亲自把诸人的家眷安排到迎宾楼中居住安歇,然后与崔芸卿、宋温等一起入帅府节堂喝茶聊天。
对于老师崔芸卿前来任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一职,李璟心底还是很欢迎的。崔芸卿担任过多州刺史,这几年又担任过泰宁、岭南东道、江南西道等几镇节帅,可谓是独挡一面的人才。特别他还是李璟的老师,又有崔氏这样的顶级豪门背景。特别是崔芸卿还是一位文人节帅,这更让李璟欢迎。
镇**出在有十六州的地盘,而且对高句丽的秋季攻势即将开始,这一次灭高句丽志在必得。如果灭掉了高句丽,镇**起码还能增加数州之地。那么大的一个地盘,李璟不能只光靠李振李良郭承安敬翔盖寓等人,他需要更多的人能帮助管理民政方面的事务。
而宋温、宋希等十员战将的到来,李璟同样十分高兴。这些人都是宋威与崔芸卿的人,自然也就是他的人。虽比不上林威等人的可信,但起码也是自己人。辽东战事即将开始,增添十位原本都在兵马使一级的大将,这是件大好事。
李璟直接向宋温等人承诺,会马上安排他们入军中领兵,先担任厢主,将参加此次的对高句丽之战。这个消息让宋温等人十分满意,一来就得到了领兵实职,虽然统一千兵算不上升职,可起码这是李璟对他们信任的表现。更何况,还有机会直接上前线,这正是众人期待的。
又与众人聊了一会,宋温等人也看出李璟与崔芸卿之间还有话要单独说,便都起身告辞。
等他们离开,李璟便把崔芸卿请入书房。
虽然此时是七月,夜晚也很闷热。不过李璟的书房中有冰块降暑,因此只感觉到凉爽,却感觉不到闷热。崔芸卿体会着这书房的凉爽,很有种享受其中的感觉。
“季玉,这次朝廷调我来安东,其中有一些曲折,想必你应当有所耳闻了吧?”众人走后,崔芸卿靠在藤椅上,身心放松,却也有股子疲惫显露的感觉。
李璟点了点头,崔芸卿离开登州之后,这几年的时间里,先后任淄青镇行军司马,泰宁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节度使、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南军节度使。每调一地,都是**还没有坐稳就又被调走了,跟走马灯似的调任。
特别是前不久忠武军节度使,前招讨使崔安潜突然下台,然后被调到朝中任吏部尚书,与崔芸卿的调动也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底,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崔芸卿是李璟的老师、是崔安潜的同族。更内在的原因,则是不论李璟还是崔安潜都与田令孜不和。
崔芸卿这次从江西调到安东,更加是不内情不简单。
他这次不是调动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在他刚打了一次大胜仗之后,被突然调职的。
年初李璟征战辽西的时候,黄巢也从广州一路北上,杀奔湖南。
当时自动请战的宰相王铎成为新任兵马都统,取代了高骈的职位,统领诸道兵马。
王铎上任后,直奔江陵,然后从李璟那里把原泰宁军节度使李系要走,再把河阳节度使李涿调去任副都统,然后以李系任湖南观察使。李涿还未到任,王铎便把手上六万大军中的五万拔给了李系,由李系驻守湖南潭州,自己仅率一万人驻守渡江凌。
王铎看重李系、李琢乃中兴大唐的名将西来郡王李晟的曾孙,却不顾李系当初在泰宁军时被黄巢打的大败。后来在王敬武麾下,更是跟个游荡的盗匪相似。人人都把李系当成一根草,偏偏王铎还想着李系是个宝。
李系驻守潭州,手中五万兵马,加上征召的地方兵马,加起来足有十万之众。
十万大军驻守潭州,堵在黄巢北上的路上。
可结果,黄巢率军兵临城下时,曾对王铎吹嘘的李系,却成了缩头乌龟,率十万人躲在城中不敢迎战。
面对这个手下败将,黄巢丝毫不惧,猛攻潭州。结果手握十万兵马的李系只坚守了一天,潭州便补黄巢攻破。李系见势不妙,如同当初在沂州一样成功于败军之中逃脱,而他手下的十万大军,却被黄巢大开杀戒,十万大军,一天之内全军覆没,尸体摭蔽宽阔的湘江水面,顺着水浒向北漂往长江,组成一道血腥恐怖的景象。
黄巢取得了起兵以来的最大的胜利之后,兵势大势,在潭州一带招兵买马,更胜在广州之时。对外宣称有五十万大军,黄巢命尚让为先锋,乘胜进逼王铎防守的江陵。
江陵已经在先前被王仙芝攻破过一次,劫掠杀死十万户。
此时的江陵,依然是一片衰败景象。城中的王铎,在义军进逼而来的时候,却还在为其它的事情担忧。
王铎出任诸道行营都统,驻守江陵之时,将夫人留在长安,然后在江陵城中纳了房美妾。结果事不机密,让长安的夫人得知。王夫乃是河东吼狮,得知王铎在外金屋藏娇,不由的带上婢女随从,便向江陵杀来兴师问罪。
面对这即将到达的“两大劲敌”,愁眉苦脸的王相国对众幕僚说出了一句名言:“黄巢北上,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