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542部分

晚唐-第542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盖寓闻到了一股浓厚的火药味道。
“家主。”盖安在盖寓的身后轻声唤道,“安东郡王驾到!”
盖寓正想着心事,却被盖安打断,没听清楚他说的话,便带着几分责怪的语气说道:“不是已经说过闭门谢客么?”
但是盖安没有离去,依旧站在盖寓的身后,对于盖寓的这个回答,他极为吃惊。但看到盖寓出神的样子,他又不敢打扰,一时间犹犹豫豫的站着。
盖寓却没有留意到他的举动,目光只是停留在桌上的几份报纸上。
李璟的老师崔芸卿在荆门打了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结果却被免去了节帅之职,调到了安东。而同时,朝廷起用高骈为诸道行营都统,又复卢携为相,而且重为首相。朝廷多了豆卢掾、崔沆两个宰相,可却少了一直与田令孜和卢携对立的郑畋与王铎两个宰相。
而现在,高骈复都统位后,一面调诸镇兵马汇集淮南,一面居然直接把调令发到了登州。
同时,卢携又派人前来登州征税。另外,田令孜更是派了宦官前来登州,要建立登州市舶司,派宦官来任市舶使,设海关征税。
来者不善!
而盖寓看到,大帅李璟并不是没有反应。视察讲武堂和军校,检阅将士。同时,调十六州的文武长官回登州。
这些,无不使得登州的气氛紧张起来。
朝廷中失去了郑畋和王铎这两个强有力的反对派,田令孜和卢携已经在朝中占有了绝对上风。现在田令孜、卢携、高骈三人,自内廷到政事堂,到地方上,结成了一个强力的联盟。而现在,他们直指李璟。
不过与以往相反,这次大帅似乎并没有退让的打算啊!
难道大帅要一改之前坚持的韬光养晦的策略,准备要强硬对抗吗?可是高骈、卢携和田令孜现在基本上就代表着朝廷,代表着李唐,难道大帅会不清楚。或者说,大帅现在坐拥十六州,手握二十万兵,已经不惧与唐朝翻脸了?
想到这里,盖寓不但没有半点震惊,反而是面上露出一抹笑容。三年前,他就已经与代北豪族们拥李克用反过唐朝一次了。对于唐朝,他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之心。
盖寓的心中,一股激动沸腾而起!
忽然,盖寓看到盖安居然还站在这里侍候,不由笑道:“这边没什么事,你不用在这里陪我。今天郡王可能要召见我,我不会出门。”
“家主,郡王已经到了府中了。”盖安说道。
“什么?”盖寓吃了一惊,“大帅到府中了?”
“嗯,大帅驾临。”
“如何不早说?”盖寓一边跺脚,一边随手将手中的参考消息丢在桌上,就匆匆向前院赶去,口中还埋怨道:“唉,快跟我前去迎接。”
盖寓走到府门之时,远远便望见李璟穿着一件式样普通,但却绝不便宜的白叠布长衫,简单的只束了一根布带,气定神闲的背着双手,在盖府的门前等候着。脸上既无不满,亦不见急躁。
虽然他衣着普通,可那气势却是不凡,特别是身后的几个侍从,更是如一汪深潭,不能见底。
让堂堂安东郡王、淄青、镇国、卢龙、大同、安东五镇大帅在自己的府前等了这许久,盖寓不由的脸红。他快步走到李璟面前,躬身长揖道:“让郡王久候,职下实是失礼,还望恕罪。”
“无妨。”李璟依然背着手,淡淡说道,脸上神情云淡风清,并不在意这些。
“请郡王入府!”盖寓一面说着,一面恭恭敬敬地引李璟入府。盖府家丁早大开中门,全府老少都来迎接。李璟对着盖府上下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让他们下去。盖寓引李璟到客厅,请李璟上座,仆人上茶。李璟进府后一直都没有多余的话语,盖寓也没有多话。
待到喝了第一口茶,李璟将茶丁放下,看着盖寓说道:“寄之想必已经知道,本帅这次不光召回寄之,还召集了十六州文武长官回镇吧。”
“职下也是今晨看报纸才看到。”
“嗯,急急召你们回来,实有一件极重要之事,本帅要听听你们的意见。今曰午后,便要在天狼节堂召开帅府议事,所有军一级和州一级文武官员,都会参加。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情,本帅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Ps:不用担心会太监,一定会完本的。可以说,晚唐写到这里,才正是精彩纷呈之时,后面还会更精彩!

第643章 扯旗造反

李璟收复辽东、辽西,先败高句丽、渤海,再败契丹,降服鞑靼与奚,在乾符五年,李璟的威望达到了一个让所有唐人仰望的高度。
高骈虽称名将,可他最大的功绩也就是在安南大败二十万南蛮,后又在西川退南诏,可说来这些功绩看似耀眼,但都不过是击退犯边之敌,与李璟这样收复大片疆土的功绩一比,顿时黯然失色。
不过李璟的声望在朝野达到一个颠峰之时,却也已经让田令孜、卢携、高骈等人忌惮起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到了如今,挂五镇帅印,封安东郡王,辖十六州地,拥五百万民,统二十万兵的李璟,就如同那天上炽热的太阳,就算他再想低调,再想韬光养晦,也已经是不可能了。
“寄之出任安州,移民修路、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做的很是出色,乃有大功。”
“职下不敢居功,此上则是大帅统筹,下则是军民郊命。内则有诸公筹措,外则是百姓奋力。某不过是恪尽其职,做了一些本份之事而已…”
“寄之不必过谦。”李璟摆摆手,道:“某治下十六州之地,但如安州这般居于前线,地方事务却又如此治事的如此出色的,可是不多。某也做过登州刺史,自然知道掌一州民政的艰难。特别是安州还处于前线要津,更加艰难。寄之之能,实属上乘。我亦素知寄之谦谨老成,是干材能吏,故此才来和寄之说几桩要紧之事。”
“恭听郡王教诲!”盖寓恭敬的说道。
李璟点点头,缓缓说道:“前几曰某于城外迎家师崔公入登州,你可知道,来的并非只有崔公与宋温等诸将。一同来的,还有淮南高骈的使者,以及政事堂诸公派出的征税使者,另外还有田令孜派出来登州建市舶司的宦官?”
盖寓听到这些,虽然早已经从报上看到,但脸上却是假装露出几分动容来。
大唐高宗时曾经于广州设立市舶使,由宦官担任市舶使,玄宗时,又在安南设市舶使,市舶使主掌海贸,征收关税。登州虽然一直为北方大港,但一直以来,却没有设罢过市舶使。一来早期登州港虽为唐四大港,但不如广州。二来,登州的海贸发达主要在李璟掌登州后,以先前李璟与天子的亲近,因此也没有人提过此事。
而现在,田令孜突然派人来登州做市舶使,无疑是直奔着李璟来的。
不过从另一面说来,登州如今已经成为大唐最繁华的海贸港,朝廷若是要来设市舶司,也算是说的过去。
但是,朝廷派人来征税,这就有一点明不正言不顺了。
大唐安史之乱以后,改革了税制,成了两税制。而地方收取的两税,又并非是全部上交朝廷,而是形成了上供、送使、留州的两税三分制度。按大唐的税制,朝廷是量入为出。
征税是按往年中的一年的税额为标准,各州平摊下去。这个两税,是有定额的。而这笔定额的税收上来后,又要分成上供、送使和留州三部份。
上供自然是上供给中央,这一部份有的藩镇中是占三分之一,有的则是占五分之一。如淄青镇,上供部份历史是占五分之一…
剩下的两个部份,送使,就是交给藩镇帅府,留州,则是留在属州。
原来淄青镇五州,在宪宗平定淄青李家,将淄青十一州分为淄青、天平、泰宁三镇后,对淄青五州首次所征两税是钱十九万三千九百八十贯,粟七万石。天平军三州十五万贯、粟五万石。泰宁军三州钱十万贯、粟五万石。
一直以来,淄青镇每年都是按这个标准,向朝廷上供二十万贯钱,七万石粟。而帅府留六十万贯钱,二十一万石粟,下面的五属州共留二十万贯钱,七万石粟。
不过虽然朝廷历代重申两税之外不得再征其它钱,但是各藩镇为了养兵,一般都会税外加征。用加征的钱来养兵。
李璟如今统领十六州之地,如果全部要征两税,平均一州的两税总额是钱二十五万贯,粟八万石。十六州两税总额当是钱四百万贯,一百三十三万三千石粟。
这些两税按旧制,李璟须向朝廷上交五分之一做为上供,那么就是八十万贯钱,二十六万六千石粟。
这笔钱粮并不算多,不过李璟却并没有向朝廷交过这笔两税,一直没有。但是,李璟向朝廷每月上交一百万贯的财货。虽然这一百万贯有水份,很多贡口都是价超所值,但就算对半算也至少有五十万贯,一年也有六百万贯钱了。而朝廷的两税款最多也就值两百万。算来算去,其实李璟每年还多给了朝廷四百万贯钱。
另外,朝廷除了征收两税外,盐茶铁属于专卖,这笔收入占朝廷部收入很大的一部份。李璟担任盐铁转运使,当初田令孜为了坑李璟,直接把这盐铁茶税款给李璟定了个一年两百万贯的定额数字。
现在朝廷每年从登州收到的上供和盐铁茶税,至少八百万贯。这笔钱,已经相当的多了。
“难道朝廷为了一年八十万贯钱、二十六万六千石粟的两税,咄咄逼人,就不怕我们停掉每月一百万贯的进献吗?”
李璟凝视盖寓,摇了摇头,叹道:“皇上乃少年天子,十二岁即位,到现在也才十六岁而已。况且,天子被田令孜这个老贼所诱,只知嬉戏,朝中政事,还不都是由田令孜一言以决。”
盖寓冷哼一声:“宪宗的中兴,和宣宗积攒的那点家底,全被懿宗和当今父子两代抖干净了。那田令畋又非是有能力之人,朝廷先前与南诏打个不停,好不容易停了兵,这几年又与沙陀、草贼做战不停。连年举兵,加上宫中奢侈,国库早已空虚。”
“诚然。”李璟也是冷笑道:“朝廷的国库早已经空了,现在连一直以来给朝廷供血的东南都因草贼做乱,东南各镇都开始加强武备,整军备甲,而使得无余钱输送关中。朝廷无钱可供军,天子无钱可嬉戏,这田令孜便把主意打到我们这边来了。”
虽然说大唐行两税之法,但实际上,也有些地方藩镇或者州府更改税制。但朝廷本来就无力约束地方,因此地方收地方的税,朝廷只要地方能按两税的定额把上供的部份上交齐,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如镇国军全面改革了税制,将两税制改为了摊丁入亩制,朝廷自然是早知晓的,可也没有人管。毕竟,李璟一年上交给朝廷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但是现在,田令孜已经穷疯了,或者说看到李璟如今的声势之后,已经感到恐惧,因此便派了征税官来试探。
“田令孜的收税官本帅已经见过了,他转达了田令孜的意思,我治下十六州之地,每年的税收的三分之一要上交给朝廷。另外,在登州港、都里港、青泥浦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石人汪港,都要设立市舶司官员,统一征收海贸商税,进出港的商船和货物都得征税,所得税收朝廷得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给我们。除此外,盐铁茶税也做了更改,每斗盐征税百文。”
“田令孜真的是穷疯了!”盖寓听到这个详细的内容,也不由的连连摇头。先前镇国军一年上交朝廷八百万贯钱,这已经是一笔极大的数字了。可现在,田令孜明显是看到镇国军的繁荣,知道一年的税收肯定比两税更多。特别是镇国军的海贸繁荣,以及镇国军的盐业极为发达,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