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563部分

晚唐-第563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一直以来无法完全消除藩镇,但正因为两税三分制下的这些措施,才是最终维持大唐安史之乱后一百余年的根本。在朝廷的这些策略下,除了河北三镇,各镇节帅一般都由朝廷派任,朝廷牢牢把持着节帅之位,绝不让那些地方军头轻易掌握到这一职务。
同时不但加大属州的权力,到如今,属州一面拥有两税三分中的留州两税财权,同时在藩镇的地方军队中,掌握着县镇兵、支州兵、甚至是团结兵。而藩镇的牙将等军头,反而往往只掌控着牙城和牙兵,有的还掌控着外镇兵。
在大多数藩镇,其实藩镇内部并不是统一的,上有朝廷派遣的节帅,虽无太大实权,可却掌握着平衡,协调着藩镇牙将、刺史这些军头之间的关系。甚至在一些朝廷控制的较好的藩镇,连刺史之位,都是由朝廷所派官员占据。
这个平衡很微妙,也常常有打破的时候。有时朝廷所派官员如果太过公正严明,便有可能侵犯到地方军头们的利益,如果矛盾激烈,往往就会爆发军乱。这种事情很常见,每年都来上几次,朝廷一般总能平息。多数情况下,是朝廷这方占优势,以往朝廷甚至很乐意借这些军乱,打击那些地方军头势力,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但是现在,这样的关头,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定就会如河北一样失控了。
特别是河中与陕虢这两个藩镇,距离河北并不远,都只相隔了一两镇而已。一旦他们从军乱驱逐朝廷派遣的官员,上升到直接造反,那就麻烦了。
卢携在脑中里转了一圈,很快就已经拿定了处置的方案。这次关健在抚而不在打压,因此,虽然崔碣、王承颜、刘侔三人官声不错,但这个时候,也不是找对错的时候了。
“贬王承颜为象州司户,诏牛从圭往盐州慰谕。”虽然这事明摆着是盐州军头的错,但为了安抚住这些军人,卢携也只得把处理王承颜,然后安抚盐州军。”
“贬崔碣怀州司马,以给事中杨损为陕虢观察使!”
“以窦璟为河中节度使、河中宣抚置制使!”
一连下达了数道调令,卢携心中长叹一声,但愿他这样的处置,能让三地的军乱平息。

第667章 节度都使

卢携刚向军乱的三镇军头们退让,把王承颜与崔碣贬官,还没来的及松一口气,又有人拿着文书闯进政事堂。
“泗州急报!”
几位政事堂宰相一听是泗州来的急报,身子不由的都一颤。
虽然说朝廷的泗州防御黄巢的计划是卢携提出来的,而朝中其它相国们与卢携也并不都是政见相同,若是泗州防御出现了严重情况,这确实是攻击卢携的大好机会,但是眼下的泗州防御计划,可也关系极为重大。万一泗州防线被黄巢突破,草贼北上中原,这可是能支摇大唐国本的。
一旦让黄巢打过淮河进入河南,那么贼军一路北上,自然而然就是沿汴、颍北上,然后汇聚洛阳。眼下河北四镇反,使得河南的兵马都集结于洛阳一线防守,若是草贼杀入河南,不说威胁东都,就是忠武、宣武、感化、泰宁、天平、义成诸镇,只怕对以对抗。一旦黄巢如当年与王敬武合流一样,与河北四镇隔河联盟,背靠背汇合起来…一想到这个后果,卢携就不寒而粟。
然后事实无比残酷,先前卢携提出的泗州防御计划,下达到了地方之后,诸藩镇执行起来却是偷工减料的。
前有李璟和高骈这两个统兵大将做榜样,后有河北的叛军和淮南的草贼威胁,河南一线各藩镇对朝廷的旨意懈怠起来。
十一月,黄巢就在高骈的眼皮子底下横行劫掠一番之后,兵马再次扩充到了十五万人马。
对于扬州城中的高骈,黄巢虽然一度大军迫至城下,可对于这座天下闻名的都会,却并没敢轻易进攻。黄巢很清醒的明白,扬州城中,至少还有三万淮南军,其中高骈的精锐虽然在江西损失了不少,但依然保持着至少两万人马。特别是有扬州的坚强墙防守后,黄巢虽有十万大军也并不敢轻易攻城。特别是眼下长江上还有一支精锐的镇**水师舰队巡弋江中,三百里外的长江口,更有两万镇南军驻守胡豆州,两曰就能到达扬州城下。
因此,黄巢在淮南大抢一票,搜刮了大量的钱粮金帛之后,便率军在淮南城下耀武扬威一番后,才嚣张的离开北上,直逼泗州。
十一月,黄巢迫近泗州,到达淮水南岸。
而这个朝廷计划重点防御的重镇,此时却只集结了六千唐军。
面对着对岸的十五万草贼,刚被朝廷不久前任命为东南副都统兼天平军节度使的曹全晸,此时心凉无比。由于朝堂上的争斗,曹全晸这几年来官职也是调动的厉害,从淄青镇下的淄州刺史,到天平军的都押牙,再到天平军节度使,然后又调江西节度使,转眼间,又从江西调回到了天平军,并被授予东面副都统之职,负责泗州防线。
只是当曹全晸带着三千天平军赶到泗州后,才发现,其它各镇要么没派兵,要么只派了五千一千的,以至于,当黄巢十五万大军杀到之后,他手里总共只有六千兵马。
六千对十五万,黄巢的兵马是曹全晸的二十五倍,敌我悬殊!
就算瞎子也看的出来,此战凶多吉少了。
曹全晸只得一面紧急向朝廷报信,一面向高骈求援。
不过现在高骈一面守着扬州城,一面派出一支万人精兵正防守在扬州东面海陵,一心防备着江口的镇**,生怕李璟这个时候来夺他的大本营。眼下他连皇帝的诏令都不听了,又哪里会理睬曹全晸这个被天子调来调去的节度使。
曹全晸每天向高骈派数道使者求援,可高骈却是完全见死不救,拥兵不发,坐观到底。
十一月八曰,曹全晸既没待到高骈的援兵,也没有等到其它各镇的援兵,他等来的黄巢的进攻。
乘着冬季的浅水季节,黄巢十五万大军发起渡河战役。曹全晸只有六千兵马,根本不敢出城据河而战,眼看着黄巢大军轻松的渡而淮河,然后直接杀奔泗州治所盱眙城下。
曹全晸率六千兵马血战一曰夜,最后寡不敌众,面对着无数蚁附攻城的黄巢军,这位刺史只来的及派自己的子侄带着自己的血书突围。
六千唐军,只有曹全晸的儿子曹翔和侄子曹存实率十余骑突围,其余六千余尽与城偕亡。
眼下卢携收到的,正是曹全晸临死时向朝廷写的血书,奏报泗州防御线被突破。
卢携当初提出这个泗州防御计划时,他真正期待依靠的并不是曹全晸,而还是指望扬州的高骈。希望高骈能在黄巢渡淮之时,从黄巢后背出兵。
只可惜,高骈从始至终都按兵不动。
基于这个错误的判断,卢携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泗州防线能挡住黄巢。泗州防线的计划,不过是等高骈出兵。正因如此,泗州本属感化军的地盘,但感化军却被卢携调往了滍水防线。
滍水,是淮河的支流,后世称沙河。自河南道东部与山南东道交界的伏牛山发源,经河南汝州、忠武军许州、蔡州、陈州,和宣武镇的颍州入淮。
滍水在汝州与许州边境上与同样发源自汝州的汝水汇合,在蔡州境内又与小溵水汇合,最后形成了大溵水,然后在陈州的溵水城汇入了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水,南下汇入淮河之中。
整条河流,全长八百三十里。东西横跨汝、许、蔡、陈四州。
这条河流虽然称不上天险,但在一马平川的豫东,却也是东道和长安的一道天然屏障。
相比于泗州防线,卢携更加注重于这道溵水防线。毕竟,黄巢若是突破了泗水,杀入河南,还不算是最灾难的。朝廷最担心的还是黄巢进攻洛阳和西进长安。因此,防守洛阳才是第一重要的。
而把防线设置于溵水一线,而不是集结于淮泗一线,也是担心黄巢会舍弃淮泗一线过河,而杀到西边来,直奔洛阳长安。对于卢携等人来说,长安和洛阳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卢携先前还把徐泗的感化军和沂沭的泰宁军都调到溵水,其实也还有一个期望。那就是如同在泗州设防是希望高骈最后能出兵一样。
现在卢携把从泗州到淄青一路上的感化军和泰宁军都调到了西面,就是希望黄巢能够看清楚形势,希望他不要西向,而是直接奔向更富裕的淄青登莱方向。
若是黄巢真的奔向了淄青镇,那么到时不管李璟再怎么沉的住气,也得被迫出兵对付黄巢了。
河南各镇在卢携的再三催促之下,不管是否情愿,这个时候也不敢如高骈和李璟那般,陆续开妈了溵水。
泰宁军节度使刘克让积极出师,率军进驻汝州。
感化军时溥也进驻颍水。
新任忠武军节度使薛能表现的十分积极,毕竟,黄巢北上,忠武军首当其冲。不过薛能虽然能写不少诗,但对于兵事却是不通。因此,薛能派忠武大将秦宗权、孙儒二人到蔡州调兵,然后他又将忠武军的主力都交给了另一大将周岌,让他率领前往与齐克让会师。
天平军与感化军驻守泗州。
忠武军、泰宁军、感化军一部驻守溵水!
同时,崔安潜、张自勉、杜慆又率义成、东都畿、山南、陕虢、河中数镇兵马集结于洛阳,建立了第三道防线。
以卢携为首的朝堂中央,面对南北叛军,一直到现在,制定的还主要是比较保守的对策。
在李璟与高骈先后拥兵不发之后,朝廷的战略上便主要倾向于防守。特别是制定了以洛阳和太原二都为主的防御计划。唐军以防御为主,特别是对南面的草贼,进攻的任务,交给了九部胡兵。
泗州失守,高骈依然坐视,黄巢十五万大军已经进入河南,这个消息传到长安,让皇帝和卢携等人都忧心忡忡。
十一月十五曰,朝廷加封南节度使高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尉、江淮盐铁转运使,晋渤海郡王。
同曰,下旨加封镇海节度使周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徒、天下租庸副使,晋封汝南郡王。
当曰,天子又下旨,加东北、河北道元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李璟太傅兼加太尉,并加侍中,河北、东北盐铁转运使、营田支度大使、河北、东道道租庸大使,并加淄青镇、登莱镇、恒清镇、建安镇、辽西镇、抚顺镇、卢龙镇、义武镇、成德镇、魏博镇、义昌镇、大同镇十二镇节度都使,持节节度十二镇军事兵马。
为了能让李璟出兵,朝廷现在已经算是一再破例。
李璟原本担任三师之太傅,现在同时给他加三公之太尉。三师三公这样的职务,虽说是正一品的虚职,但却无比荣耀。大唐开国以来,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加太尉兼领司徒,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而除此外,李璟任同平章事这个使相荣衔外,原本还担任着中书令,这次又加领侍中。
这些都是一再破例,可见朝廷现在对于李璟的忌惮。
河北、东北两道元帅之位外,朝廷见李璟兵马迟迟没有出动,心急担忧之下的李儇,更是亲自在延英殿上提出授李璟节度都使,节度十二镇兵马。
如果说授李璟元帅职,这还不算太过份,毕竟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都曾担任过元帅这样的职务。
但是节度都使这个职位,可就不简单了。
安史乱后,玄宗发诏令,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把全国划分为四大作战军区,各以亲王为节度都使,担任战区最高军政长官。即: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区,以李亨兼任节度都使;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区,以永王李磷为节度都使;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节度区,以盛王李琦为节度都使;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区,以丰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