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68部分

晚唐-第68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泡狠壕尤皇钦疟EV的后代,他也不由是感到意外。他想到那天在法华院时听到的那群杀手称呼那个首领好女子为殿下。
“对了,既然新罗王杀了张保臯,怎么他的后代还在?”
“新罗王室当然不愿意留下后患,他们派杀手杀了张保臯后,派大军进攻清海镇。不过张保臯虽死,可当时清海镇有数万户人口,张保臯的军队也过万。张的部将护着张家其它人逃出清海,亡命海上,一直跟新罗朝廷对抗。早些年张莺莺的父亲执掌这支力量,后来张莺莺父亲危,几个儿子又都早亡,便让部下拥戴张莺莺做了新的海上王。张莺莺十六岁接替父亲的位置,如今过了六年。当初许多人都觉得张莺莺撑不了多久,这支东海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就会裂,可事实上。张莺莺接替海上王后,从半商半盗转向了全面海上贸易,不再劫掠,反而势力增长极快,渐有恢复到当初张保臯时号令三海的荣光。”
“张莺莺的新罗商团实力很强吗?”
黄胡子笑了笑:“你知道张莺莺有多少条海船吗?知道张莺莺手下有多少武装护卫吗?”
“多少?”
“据说张莺莺有大小商船千艘,武装护卫足有三千之数。具体的情况是否如传说中的一样我不清楚,但我只知道张莺莺的船队虽然不再做无本买卖,可这辽海和东海甚至南海上,三大海上都从没有人敢动挂着鲛鲨旗的新罗清海商团。”黄胡子说着有些奇怪的看了李璟一眼,先前李璟桌上的那封信他是看过的,自然能猜出李璟与那张莺莺有些关系。他试探着道:“和海上王比起来,我镇东海连给他们提靴都不配。如果兄弟你要把这海上女王给征服,那真是想不飞黄腾达都难了。”
“二当家不必探我口风,我只是前些日子无意间从一群刺客手下救了她一回而已。我记得当时刺客的首领是个女的,他们还称她为殿下,你常跑海上,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么?”
黄胡子脱口而道:“我早听说数十年来,新罗王室一直不遗余力的刺杀张保臯的后人。张莺莺的几个哥哥就全都是死于刺客之手,连她父亲好像也是被人下了慢性毒才死的。听你这么一说,这个被称呼为殿下的女人定是当今新罗王的女儿,真圣公主金曼。这女人可是在新罗十分有名,长的妖艳如花,可却心如蛇蝎,更兼行事狠辣,手下豢养了一大批的花郎以及杀手刺客和亡命之徒。她在东海上也有一支武装船队,专门找海上王的麻烦,海上都称她为曼陀罗花,这是个疯狂且又危险的女人。以后如果在海上看到蔓陀罗书的旗号,千万记得躲着走。”

第94章 组建左右家丁队 意外得悍将两员

(感谢郡主剑的打赏!)
张承宗和刘守谦如同哼哈二将一样的跟在李璟的身后,随李璟看望那些被收留的五十三个饥民,并在一旁为李璟介绍众人的姓名。张承宗和刘守谦二人也都是那日李璟回乡路上带回来的饥民,张承宗就是杏儿的父亲,那个长的身高过了两米,倒在路边差点一家饿死的大汉。
据他自己所说,他家原在河北义昌军节度使郑汉卿所掌控的沧、景、德、棣四州之一的沧州。他在沧州原本经营着一家祖传的铁匠铺,后来被征入义昌军中匠器营。之后又因身材高大,且有一身膂力,兼且还会一套枪棒武艺,后被选做了前任义昌军节度使卢简方的衙内兵,甚至做到了队头的位置。不过前年,卢简方调回长安任太仆卿,张承宗因家小皆在沧州而未跟随去。新任的节度使郑汉卿到任后,第一时间就将原来的衙内兵清理,张承宗被卷入一场莫须有的罪责中,差点丢了小命。最后花光了家中积蓄疏通才保下一命,丢了军职回家。原本回家后还想重操旧业,可却没了本钱,只好给别的铁匠店做工。今年大饥荒,河北的沧州更加严重,两月前铁匠铺就关了门,被遣散后他便带了家人想来登州投亲,却没想到亲戚也早逃荒去了,他一家差点饿死在路上。
刘守谦的情况和张承宗也是差不多,他老家是兖州莱芜县。他祖上也曾经是平卢军的军校,后来李家被朝廷攻灭后,刘家祖上便回了兖州老家置了几百亩地当了乡下地主。传到刘守谦时,刘家已经是家有千亩之地,方圆十几里也算是头面人物。刘守谦自幼不喜读书,却喜舞刀弄棒,练过马槊,会骑射。不过三十出头的刘守谦却是谨记家训,不愿意投军做官,只是娶了妻生了子,安心的过地主生活。今年大灾之后,兖州灾荒算不上最严重的,可是兖州、浑州、曹州几州守着黄河与运河要处,向来贩私盐的盐商却是最多的。饥荒一起,流民蜂聚,许多私盐贩子趁机聚众,开始武装贩运私盐,少的数十,多的上百。到了后来,有些私盐贩子干脆做了盗匪,直接带人劫掠州县。刘守谦的乡里就被一股一百多号人的私盐贩武装给抢了,他见机的快,趁夜带了老婆和三个孩子给跑了出来。在外躲了一夜,也没敢再回去,便想去登州投亲,走到半道上就没了钱吃饭,一路要饭而来,差点都饿死了。
在李家吃了几顿肥肉大米饭,张承宗和刘守谦这两个身高都过了两米,比起李璟还要高上一头的大汉立马恢复了那份武人的精神。虽然身子还一时补不回来巅峰的状态,但光看那精气神就是不凡。李璟那天看望饥民时,一眼就从人群中挑出了这两人。
亲自动手考较了一下二人的武艺后,李璟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他当兵吃粮做他的家丁?并提出要任二人为队头,并许以月俸五贯,加米五斗的条件。张承宗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了,当初他就曾当过义昌军的衙内兵队头,那时的条件可没有这么救命恩人给的优厚。刘守谦倒是有些犹豫,他兖州的房子虽然被烧了,可地还在。不过在李璟的一番劝说下,他考虑了许久,也清楚暂时他是回不了那个现在已经到处都是乱匪横行的兖州。另外就算去投亲,带着这么一大家子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这饥荒谁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看看李璟也是一个信的过的人,最后也就同意留了下来。
李璟马上便将两人任命为自己的家丁队队正,两人都为队头,各领一队。张承宗为家丁一队队头,刘守谦为二队队头。虽然按说李璟只能有五十个家丁,不过李璟并不打算真的事事按规矩来。只是虽然现在两个家丁队的队头有了,但实际上两人都还只是光杆司令,下面连一个部下都还没有。
此时临近中午,李璟收留的几十个饥民暂时住着的王老村长家的草屋院子里,正飘出饭菜的香味。院子里摆了三张粗糙的大长条桌,一字排开。上面此时已经摆好了饭菜,五十一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分坐在长条桌两边的长条凳子上。
两大木桶盛着满满的清香白米饭,长条桌上摆着的都是用大木盆装的满满的菜。不但有海带、咸鱼等海里的干菜,还有新鲜的菘菜和白萝卜。这些菜里都还放了许多的大块猪肉一起炖的,油旺旺的。饥民们虽然没有了当初第一天在李家吃饭时的那个狼吞虎咽的样子,但依然是吃的极快。
李璟带着哼哈二将进院,对着众人笑着点头道:“大家吃好喝好,尽管吃,不够就说。”那些饥民们见到李璟进来,全都放下碗筷站了起来,恭敬的望着李璟。
看到众人那拘紧的样子,李璟笑了笑,又说了几句话便又退出了院子。他知道,如果他一直呆在院里,估计这些人这顿饭都要吃不好了。
“他们的名字和身份等都登记好了吗?”当初这些人说要卖身不奴投李璟,不过李璟并不愿意把这群人变成自己的奴隶。
刘守谦一边回道:“都登记好了,包括我和张队头,一个是五十五人。其中十八以上五十以下的青壮男人有十八人,十八以上五十以下的青壮妇女十三人。另外有五十以上老人三个,十八以下十二岁以上小男九个。剩下的还有十个五六岁到十来岁不等的孩童。总的统计上看,五十三人共分为二十一户人家。”刘守谦虽然说年少时不喜读书,可却也是正经读过不少书,能写也还能算。这个登记工作做的很详细,报告的时候也是条理分明。这让李璟有些小小的意外,没想到他还能武能文。
张承宗在一边道:“主上收留大家也有好些天了,可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啥事不干,还天天大米饭加肉,这开支也是不小。大家也都有些过意不去,主上是不是安排他们下地干活什么的?”
“不必。”李璟笑道,“我看大家的身子都很虚弱,最近就安心休养一下。等年后,再做安排,这些日子没事就帮忙一起帮着准备下家母的大寿吧。另外如果你们觉得里面有合适当兵的,你们也可以问下他们,只要他们愿意,那就选进家丁队,粮饷开始一律是月俸两贯加米二斗。不过你们要记住一条,宁缺勿滥,虽然现在两队家丁还都空着,但宁可空着,也不能滥竽充数。”
“明白。”听到李璟如此严格的要求,两人都有点惊讶,但还是马上就应承了下来。张承宗是当过队头的,当然知道兵好才能带出精锐。刘守谦虽然没当过兵,可自身也是练过多年骑射武艺,自然也是明白没有好铁是打不出好钉来的。
正说话间,小石头突然急急奔来,大声道:“秀才哥,有急事。”
“瞧你这慌张的样子,不是让你去负责搭戏台吗,怎么却这么慌张跑回来。”
小石头一身的圆领袍衫,罗纱幞头,嘴唇上还特意留起了胡须,远远看去,倒还真有了些军官模样,全寻不出当初那个打铁铺中满脸烟尘黑灰的小铁匠模样了。他凑到李璟近前轻声道:“刚刚王家月英姐派去赤山镇里采买的栓子回来说,见赤山脚下的那个新罗邸店门口聚集了好些人马。说是约摸着有一两百号的人,全是高头大马。栓子说都是些面生之人,看他们的样子,怕是正是向着咱们村头来的。”
李璟听了也有些惊讶,这次他因为想要给韩氏弄一个热闹一些的大寿,所以接连数天来动静闹的很大,远近村庄都是知道了此事。难保不会有些盗匪强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想来做一笔买卖的。
“石头,你马上去通知林大郎、二郎还有王三郎他们几个,另外你再把细狗他们几个唤起。还有把村里的平时值守村墙的村丁也都叫起,最好立即把村门先关上,让林大郎他们带着家伙先上村墙守着。”对方身份未明,李璟也只好先做好里最坏的打算。
张承宗在一边闻得,立即道:“主上,我马上回院里把大家叫来,大吃大喝了好几天,现在终于到了有机会为主上做点事的时候了。”李璟知道他说的是那些流民,想了想,李璟也觉得多个人多份力量,便道:“你把那十八个青壮男人叫上,至于其它的妇女小孩老人还是让他们就留在院里好了。”
李璟带了两人回到院里把十八个青壮男人叫上,刚一出院子,王老村长已经带着李树根村长拿着锣全村的敲响了。急促的锣声中,李树根正指挥着村里的更夫老蔫去敲钟。鸣锣是集结村人,敲钟却是表示村外之人立即回村,村里人立即上村门村墙守卫,一般这都表示匪讯,或者与其它村落械斗之时才会有的警讯。
出了院子,李璟又回家中取了角弓、横刀、马槊,又从家中寻了些棍棒让张承宗等人拿着,然后直奔村头北门。
PS:今天就要上强推了,求大家的推荐票!

第95章 拜寿

李璟骑了黑色战马‘一丈黑’,背了角弓、七尺剑,佩了横刀,手提马槊,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