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697部分

晚唐-第697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只有五千人马。
校场上竖着一排靶子,每个都以坚固的木桩为支柱,撑着一根不停转动的木梁柱,梁柱的一端是盾牌,另一端是包着皮毛的木槌。盾牌被漆成了红黑两色,上面还画着形象着李克用的歪七扭八的独眼男人。
五部族的勇士们正在百步外轻流策马奔驰着射箭,而骑士后面还跟着步兵,骑士射空一个箭壶时,步兵已经冲到了近前,用他们手中的长矛剌靶,还得让开转动着的木槌。
这种训练的方式很特别,有些类似于秦军特战军鹰扬军的训练内容。
骑在汗血宝马上的李璟一现身,立即吸引了所有五部族贵族和勇士们的目光。
四爪明黄蟒袍,蟠龙玉带,紫金冠,五尺汗血宝马,三尺玉具剑,配上那挺拔修长的身躯,剑眉星目,红唇玉面,整个人不怒而威,充满一股子威压。目光回转间,睥睨一切。
加上前面开道的银枪效节军,整齐的队伍,个个人高马大,清一色的亮银色全身甲,腰佩银剑,手端八尺银枪,威风凛凛。
在他们后面,金甲胜捷军,却又是金光闪闪,个个尽带黄金甲,手持金枪,腰挎金刀,犹如天兵一般。
再往后,侍卫亲军和亲翊勋三卫与特勤局的侍卫们更是清一色的精英中的精英组成,全是九品以上的年青军官组成。一个个穿着铠甲,外面罩着锦袍,往那一站,就如同是天兵天降下凡,瞬间就让那些本来还充满自负的五部族勇士,个个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破烂而又杂乱的皮袍子,乱七八糟的胡子,五花八门的武器,一时间,气势立即就短了三分。
就连曾经在李璟麾下效力过的米海万、契苾璋、去诸、忽图等几个酋长也不禁震憾当场。
李璟这副派头出场,看来事情只怕不会如他们预料的那么容易了。
坐在比寻常战马高了一尺的黄金汗血宝马背上,李璟居高临下的俯瞰一众心怀忐忑的部落酋长贵族们,缓缓开口道:“我们曾一起并肩做战,你们现在正面临着困境,如今前来寻求我的帮助,我十分欢迎,且乐于提供帮助。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在先,若是你们愿意接受,那么秦国的大门将向你们敞开,若是你们不愿意接受,那么我也会尊重你们的选择。”
五部落酋长中的米海万上前一步,恭敬道:“尊敬的秦王殿下,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本王的要求很简单,既然你们想要内附于我秦国,那么本王愿意给你们机会。将你们的军队交给本王重新整编,各部族民分散迁入秦国各省境内,接受秦国各省州县的统一管治,从此与我秦国其它所有子民一视同仁,同为秦藩子民。”
“你们,能答应吗?”李璟大声问道。
米海万等听完李璟的要求后都不由脸色微变,李璟虽然只提了一个要求,可却是要彻底的同化他们。接收改编他们的部族军队,分散迁移安置他们的部族民,如此一来,既没了地盘,也不再有独立的兵权,甚至连抱团聚集一起的可能都没了。
他们很想脱口而出说不,但这个字卡在他们的喉咙里却吐不出来。
若非真的走投无路了,他们哪会这样冒失前来。现在若是拒绝,不要说契丹、沙陀这两个大敌,光是饥饿严寒就能让他们在这个春天再减上一半人口。况且,现在他们人已经在燕京,他们的兵马在山海关和辽西,部族民也都在辽西境内。若是说不,他们还能离开吗?
一阵久久的沉默过后,米海万等人一番交谈后,齐声向李璟艰难的点头。
“我等但凭秦王安排!”
“好!”李璟心中长松一口气,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传本王令,准备酒宴,今晚为新加入我秦藩的五部族勇士们接风洗尘!”

第811章 心动

(五千字大章送上,求推荐!)
李璟看到老师崔芸卿光洁的额头上微微冒汗,对于刚才李璟的强硬表态他到现在还有些没回过神来。“若是刚才五胡不肯答应,大王又当如何?老朽到现在还是觉得这事情办的有些不够成熟,此事应当先由尚书省礼部官员向五胡酋长提出。这样一来,不管他们是否同意,都还有一个协商的余地。最后,不论事情成否,都不会有损秦王威仪。而在刚刚,你就这样强硬表态,万一对方拒绝,此事半点回转余地都没有,若最后真的一拍两散,损失的就是大王的威仪。”他骑着马紧挨着李璟的宝马劝说,“您如今身为秦王,有些事情不应当由你来说,凡事都得有一套规矩,行事得按规矩来。”他袖子一甩,策马往前走了几步,又回头道:“或者,殿下若是不满意老朽与子明执掌尚书省事务,也可以直说,老朽愿意退位让贤。”
“老师,莫要误会。”李璟温和笑道。
他踢了踢马,“这件事情我是有些考虑不周,事前没有与老师等通过气。”李璟的马十分理解他的意思,聪明的走到路旁停下。
等崔芸卿骑马也过来,李璟道:“本王觉得,其实这些胡人本来就已经是无路可走才来投,而老师也当知道,这些胡人来附,虽然一时间有益,但长久来看,他们却是边地隐患,若不妥善安置,迟早都会成为边患。隋时,隋皇采取合弱离强之策,运用计谋分化东西突厥,使得强大的突分裂,一直无法统一。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他们在安置那些战败内附的突厥部落策略上,却明显犯了错。隋皇只是一味的把边关之地,如定襄、大利、阴山、云中等地让给内附突厥放牧。结果,最后反成心腹之患。如曾经围炀帝于雁门的始毕可汗,就是曾经在突厥内战中兵败,最后内附隋朝的启民可汗之子。启民可汗降隋后,隋朝将他们内迁至阴山代北一带,并曾下嫁两位公主给他,就是始毕可汗,他的可孰也是隋朝公主。可最后呢,启民可汗部落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之后,一强大起来,立即就反咬了隋朝一口,四十万骑兵围隋帝杨广于雁门。甚至后来隋末北方诸雄,几乎都曾向突厥称臣纳贡借兵求取支持。”
李璟边说边摇头,“后来唐朝虽灭了突厥,但在安置问题上,也是犯了大错,终致后来的后突厥复国,边地不宁。这些都是前车之鉴,五胡部落来降,有很大的意义,我们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但我们也不能如隋唐以往一样那般安置。因此,我那番表态虽然有些强硬,但实际上也是为了一劳永逸。收编他们的军队,既收走他们的兵权,也从中招募那些骑射精良的胡骑加入我们的骑兵部队,增强我们的骑兵战斗力。而将他们内迁至各省州县,且打乱安迁,也是防止他们形成势力,我们要完全同化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我相信你提出的策略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一直以来,秦王你在大局观上,一直有着让人惊叹的天赋。起码,这一直以来,你的大局判断很少出错。关于这个,我不想发表异议。”崔芸卿显得有些疲惫而烦乱,“你的策略是对的,但这根本不该由你来提。你是秦国王,你下面还有尚书省,还有内阁,还有参谋院、五军都督府。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四厅中丞、内阁学士,等等诸官,本来就是帮你处理这些事务的。难道你还当自己只是一个镇将一个刺史?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吗?”
“不。”李璟摇头道,“抱歉,是我行事孟浪…”
“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崔芸卿口气缓和下来,“季玉,如今你是秦国王了,掌控着三分天下,身份转变了,你自己当注意。从另一方面来讲,你亲手制定了如今秦藩的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很好,可到头来你却不遵守,这要别人如何遵守呢?”
崔芸卿对于李璟制定的一系列官制、军制等改革,都十分赞成。李璟制定的这些制度,核心就是分权,平衡。按这些制度,其实李璟这个王,也并非是随心随意的,省阁府院,就是平衡李璟权利的。
今天李璟在吞并五胡这么大的事情决定上,事先没有经过尚书省,也没有经过内阁,这不由的让崔芸卿有些担忧。这不是说崔芸卿恋权,而是担忧李璟这个态度的转变,是否因为如今秦藩势力渐大,而慢慢骄横自负起来。有些事情,其它的文武官员不好开口,也唯有他适合倚老卖老的借助李璟老师的这个资格提一提。
“三郎,如今五胡酋长一口答应了下来,你觉得他们是真心诚意吗?”
“当然不会是真心诚意,不过是情非得已,没有更好的选择罢了。”李璟轻笑,“不过不管如何,既然他们答应了下来,那我们就不能再给他们反悔的机会。关于兵马整编的事情要立即着手,五胡有要内附的人口一百一十余万口。而其中成年男子几乎都是战士,更有小半都能充当骑兵。甚至男子满十二岁到六十岁的,都能上战场。五胡内附部族起码有三十万青壮男子。若是全力征召,我们起码能征召起二十万胡人战士,而其中至少能招募到十万番骑精兵。”
“番兵虽勇猛,可番兵的忠诚也一直是个问题,想沙陀、粟特、回鹘、吐谷浑、铁勒、鞑靼这些,也曾都是大唐的外族雇佣精兵,比起多数汉军他们要强的多。可论起忠诚,却并可靠,沙陀族就是前车之鉴。当年的安史之乱,也基本上就是番兵番将之乱。我们秦军现在就拥有大约五万名番军马步,若是再招募十万甚至二十万番兵,只怕军心不稳,有失控的风险啊。”崔芸卿皱眉道。
蕃兵胡骑很强,特别是骑兵。
要想从汉人中招募培养一名骑兵,并不容易。许多汉人百姓招募入伍前都不会骑马,要把一个不曾骑过马的百姓,训练成一个骑射本领精通的优秀骑兵,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这个时间是漫长的,而很多时候,战争形势紧张,并不会有这么从容的时间来招募兵员慢慢训练。
而番兵不一样,大多数的胡人都是游牧部族,有些是游猎部族。他们几乎就是在马背上长大,天生的骑手,更是几乎人人都会开弓射箭。骑术和箭术,就是他们的基本能力。
招募这些胡人入伍,虽然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他们也还得接受训练,以从一个牧民转变为一个骑兵,学习阵列、行军等知识。但有良好的底子,有半年他们就能基本合格,有一年,就能相当汉兵五年以上训练成果。
秦军的骑兵部队虽然几经扩建,但是直到现在,三十六万秦军之中,骑兵部队也才只有十万。而且这十万,还有差不多六万是训练不久的骑兵,算不得精锐。不是李璟不想多建骑兵部队,李璟有马,拥有东北地区后,李璟有充足的战马供应。但却缺少优秀的骑兵。就算现在有十万骑兵,这里面也是有大量的东北各族蕃骑。
因此,对于李璟来说,这次五胡来投,其实他心里也是很期待的。
数十万胡人青壮,完全可以扩建出一支骑兵大军。
而且胡人体格强壮,就算是编入步军中,也同样比汉人有先天优势。
“这个我也很清楚。”李璟点头,胡人虽比汉人身体优势大,但却也有一个很大的弱势。一来是忠诚姓,二来是纪律姓。纪律可以靠军规约束,但忠诚却很难短时间培养出来。“我不打算让这些蕃兵单独成军,而是将他们编入原有各个骑军或者步军中。在每支军中,汉蕃比例,得有一个底线,要保证汉军的绝对优势数量,而且就算是蕃兵,也得各部族分散,不能让他们单一部族人数过多。此外,再拟调一些蕃人头领为营都队等中底层各级副职,加强控制。”
“军队的事情我不熟悉,这个你可以和参谋院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这三衙详细议论细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