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803部分

晚唐-第803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初听也不相信,可事实确实如此。”崔芸卿缓缓道:“殿下昨晚去了观音寺,带着醉意去的,然后就没回来,在那过了一夜。”
“也许只是在那住了一夜呢?”
“有确切的消息,陛下昨晚确实和王妃夫妻敦伦了。”
“这!”
书房内一片寂静,屋外的采春也是睁大了眼睛,虽然做为一名专职负责侦察百官百姓,监视朝野**动静的监察厅九司之一的梅花内卫中的一名资深坐探,早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可此时她也不由的眼中透着一阵明亮的光。秦王居然和大秦王妃过夜了,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消息,这不过是一个八卦,做为一个资深坐探,她很清楚这个消息的背后意义。坊间都传闻大秦王妃因为生下嫡女之后就无法再生育,又因没有家世背景,因此在宫中失宠,最后只好黯然礼佛修行。也正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于王妃,以及嫡子德裕和庶长子德昭之间的两派渐起争斗。
可如果秦王和大秦王妃这个时候突然合好,甚至是若他们生出一个儿子来,那可就真热闹了。秦王妃的儿子,可也是正宗嫡子呢。
屋里的于琮和崔芸卿显然也是早明白了这种可能,只是德昭和德裕两人相争,身为嫡子的德裕在宗法制度下,有很大的优势。可如果王桂娘也生一个嫡子,到时德裕的对手就更多了。特别是现在德裕年纪还小的情况下,李璟如今已经透露着喜欢聪明的王子,如果王桂娘生的儿子将来比德裕聪明,那么同是嫡子的情况下,李璟很可能会选更聪明的那一个,而不是更年长的一个。
这是一个突然而来的问题,让于琮他们皱眉起来。
这时,外面传来一声锣响。采春连忙收起那个听筒和纸笔藏在身上,悄然消失在廊下。
书房里的于琮和崔芸卿也听到了锣响,连忙开门张望。
一队负责守护秦藩重臣的特勤局队员迅速到达,护卫在于琮和崔芸卿面前。
“发生了什么事?”于琮问。
“特勤队员发现有不明人物欲潜入,不过已经逃走了。”护卫队头报告道,在秦藩,文武臣属,在五品以上的官员府第就有特勤局专门派人值岗守卫,出入都有特勤队员跟随。按不同级别,护卫队人数不等。如于琮这样的吏部尚书兼政事堂参加政事的重臣,他就享有配备一队五十名特勤队员的待遇。不过于琮等文武也很清楚,这五十人不光光是秦王对他们的爱护,这不仅仅是份荣耀,同时这队人马也还有其它作用。首先,有秦王的特勤队在,官员们自己就不能太过招摇的配护卫家丁,要配,也只能数量减少很多,且不能配备军用器械。再一个,于琮等人其实心里也有数,指不定这些护卫里面,就有着监察厅里的密探。
监察厅九司,各有职司,但起码有三个司是可以安插人手到他的府里来的。
锦衣卫、梅花内卫,宪兵队。
锦衣卫为了保证秦王的安全,他们随时防患于未然。时时出动,刺探可能威胁秦王权力、危害秦藩的行为和言论,他们是对内刺探消息最厉害的机构,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专门负责监视、刺探。
而梅花内卫和他们的职责相似,但任务却主要集中于侦察百官,监察百姓,收集**动向。
宪兵队则是专门对军队负责的。
于琮身为吏部尚书、参加政事,不管是锦衣卫还是梅花内卫的眼中,他都是重点目标,就连宾兵队,也可以借口于府中驻有侍卫军队,而随时可以监察这里。
除了这队特勤队员,于府里还有从内勤局拔来的不少奴婢和仆人,车夫、园丁等。内勤局不属于监察厅九局之一,可他们送来的这些人,和特勤局的人一样,里面是肯定藏有监察厅眼线的。但对于这些人,于琮等人却是还不能拒绝的。拒绝他们,就是拒绝接受秦王的监察。
于琮震惊,“刺客?”
崔芸卿也连忙道:“可有派人去保护广德大长公主她们?”
“已经第一时间派了女子特勤队员去保护大长公主她们了。”队长板着脸回答道。
监察厅第二司锦衣卫燕京城大前门分局。
分局局长赵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把手中的报告甩在桌上,冷冷的道:“上面记录的都属实?”
桌对面一个年青人低着头,“回长官,句句属实。”
一旁的行动队长老刘恭敬问:“局长,是不是立即把这消息送给调查局,交给公孙中丞,让监察厅下令给六扇门,把崔芸卿和于琮所提到的证据中的王盖等一行人全部逮捕控制在手?”
锦衣卫实际上最大的职责是对内收集情报,承担反间谍、反刺杀、反暴动、反重大杀人案等。而且他们和其它监察厅除了六扇门之外的各局一样,都没有逮捕审讯权,更没有自己的监狱。就如他们现在掌握了一份情报在手,可他们自己却无法处置,得先交给调查司分析汇总,确认后转给专门负责逮捕审讯关押任务的监察八局六扇门。
赵信冷哼一声:“崔太师和于尚书也都是一等一的重臣,这么多年身居高位下来,怎么越混越糊涂了。向来立储之事,是最忌外臣干涉的,更何况,他们还属于外戚,还如此的积极,现在又要跟长子系那边开战,他们这都是老糊涂了。秦王殿下现在还刚过而立之年,不管立谁为世子,这将来**都还早的很呢。他们死了,秦王都还正青春,哎。”
“小的今天发现,还有人也在偷听着于琮和崔芸卿,看样子很专业,是咱们这一行的。”
“那肯定是梅花内卫的,这事,说来其实更多的是他们的份内事。”
“局长,那咱们还要不要上报厅里?”
赵信冷哼两声,“报,当然报,一会做个详细报告,把我们知道的一切都写清楚,弄两份,不,三份。一份给调查局,一份给厅里,一份留下备份。”
老刘小声道:“这事情涉及到这么多人,每一个都是大人物啊,咱们是不是就让梅花内卫去捅破这个天,咱们就一边看着好了。反正他们也知道此事,而且这也主要是他们份内之事啊。”
赵信冷眼看了一眼老刘:“蠢猪,牵连到这么多大人物的事情,你以为秦王殿下早没有察觉?告诉你,这事情上面肯定早知道了。”
“那为何却没半点动静?”
“你平时多用点脑子,正因为牵扯的多,牵扯的广了,所以越发的需要沉住气。要么就不出手,一出手必须得切中根子。依我看,现在这才好戏刚开场,眼下还只是看戏的时候,还不到上台的时候呢。咱们啊,就不要管那么多了,只管做好咱们的事情,记住,咱们锦衣卫,是专门对内情报机构,反外来间谍密探刺客的同时,其它的发现的消息情报,也是要原原本本一点不漏的上报的。至于上面要如何处置,就不是咱们的事情了。殿下马上要亲征渤海,过段时间,藩内肯定会很很热闹,咱们就是殿下的鹰和犬,必须好好替殿下看好这个家,明白了没有?”
“明白!”

第921章 触底

(感谢林诸侯的打赏,谢谢!)
李璟南书房的走廊另一端分别是监察厅中丞公孙兰和侍从室主任的办公室。
侍从室最初只是一批随李璟征战时的随军参谋、书记、记室以及通译竺人员,以处理各类公文为任务。不过随着这些年李璟的权力直线上升,侍从室和监察厅一样曰渐扩大。
到元和二年,侍从室已经扩编为三个处与侍卫长室、参事室,侍一处负责军事、情报相关业务、侍二处则处理民政、司法相关事务,侍三处则处理人事、考核事务。侍卫长室就是负责李璟身边的近卫事务,参事室则专门研究战略方向的问题,实为智襄团。这三处二室就相当于一个随时随地跟随着在李璟身边的小型秦藩联合部门,由于李璟这个秦王实际上已经自成一家,不受约束的独立王国的王,因此紧随着李璟身边的这个侍从室,虽然只是一个侍从机构,可他们对于秦藩内外各个方面,军事、民事、刑事、人事等各事项都可以提出建议,甚至可以对各部衙的决断做出他们的书面意见,因此,他们有时甚至能影响、左右到李璟对于各项重要事宜,甚至是人事上的陟升罢黜,其影响力绝非一般。
因此,在秦藩内部,对于这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侍从室,私下里甚至有小内阁的称呼。三处二室的官员们品级都不高,几乎都是在五品以下,可影响力有时甚至要超过六部尚书、侍郎这样的**。
眼下李璟又要亲征渤海,侍从室这边越发的忙碌起来。侍卫长室侍卫长王石、副侍卫长赵江、近卫营指挥使李柳、警备营都指挥使李山正在商议行军路上的警卫工作。虽然秦王还有近卫六军一起随行,不论是上三军的金甲胜捷军还是银枪效节军、侍卫亲军三军,还是内三军的亲勋翊三卫,都是人马众多,精锐非凡。可侍从司怎么说也是内三军中的一军,他们人虽少,却与特勤局一样,贴身守卫着秦王,甚至他们比起特勤局更贴身一些。
除了副侍卫长赵江这个最早的特别队员外,侍卫长王石和近卫营李柳、警备营李山都是当初最早跟随李璟走出王李村的那小队年青人。只不过那个时候王石还叫小石头,李柳叫李柳根,李山叫李小山罢了。这些年过来,他们如今也都是挂着五品官阶的将军,且三人都还挂着一个伯爵爵位。
他们几个,可以说是对李璟最为忠心的了。
还不到三十的侍卫长王石结束了与部下的讨论,拿起了一份刚坐好的报告,这是秦王李璟当天的行程路线,他们根据当天行程安排,研究制订出安全的出行路线,这是侍卫长室最主要的事情,也是每天的第一件事情。李璟对于侍卫长室的行程路线安排一向比较配合,不过一定要赶早送过去,这样,李璟就能在起床晨练过后,一边早餐的时候一边阅读这份报告。不过今天秦王李璟的行程没有什么外出计划,出征计划已经做好了,可再快,也还需要一点时间让士兵们集结到秦王岛上船,李璟不需要那么早过去。而且燕京这边,已经定下了留守人员,可要布置的事情还有很多。李璟今天的行程早排的满满的,都是在宫中面见诸位文武们。
自鸣钟响起,早上六点整。
随着一阵整齐有劲的脚步声响起,李璟精神**的准时出现在了南书房。
王东穿着一身锃亮的半身甲如刺枪一般笔挺的站在走廊前,在他的旁边,侍从室的三个处和参事室的主官也都已经各夹着一份简报站在那里迎接。
早上第一份简报,是三处二室的第一件工作。
监察厅中丞公孙兰也出现在走廊前,她穿着一套收腰窄袖的胡裙,外面还披了件翻领小牛皮衣,火红的颜色,让这个掌握着监察厅,成为秦王耳目的女人越发的光彩迷人,丝毫看不出这个女人比秦王要大上许多。虽然她很美丽迷人,可却没有人多看她一眼,因为她不但是监察厅中丞,而且她还是秦藩的四位女公爵之一,她还是秦王第三十八子的母亲。
李璟的早晨和侍从室的幕僚们一起吃,公孙兰就坐在他的旁边。早餐算不上很丰富,可却也有好些个式样,基本上都是符合李璟喜爱的种类,有白粥也有油条,还有豆花、豆浆,新鲜的牛奶、羊奶,紫菜汤、羊肉汤、拌粉、凉粉这些。李璟今天早晨选了一份牛奶、一份紫菜汤加上一份拌粉加两个鸡蛋。
一边剥着茶叶蛋,李璟一边看着刚接过来的六份简报,这六份简单就是侍从室三处二室的五份和监察厅每天的那一份。侍从室的五份简报,侍卫长室这份行程路线安排的他是第一个看的,不过今天的行程没有外出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